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其与血清丝氨酸蛋白酶A3(HtrA3)、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妊娠孕妇9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特征资料。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对丰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HtrA3、25(OH)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HtrA3、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Z值介于2.462~5.163之间,均P<0.05)。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菌群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976~10.722之间),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升高(t=2.569);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毛螺菌属、Rikenellaceae属、真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344~11.277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产儿肠道菌群与生命早期BMI轨迹的关系。方法以湖南省儿童医院75名就诊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0~3个月内的粪便样本和0~10个月的体格信息;利用潜分类增长混合模型,分析调查对象的BMI生长轨迹,将其分为BMI较高组、BMI较低组和BMI追赶组,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本粪便中全部细菌的16S rDNA V4-V5区进行DNA测序,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BMI较高组(n=18)有63个OTU,BMI较低组(n=51)有305个OTU,BMI追赶组(n=6)有61个OTU。对三个组进行分析发现4个多样性指数(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对BMI较高组和BMI较低组进行分析,发现Chao1和AC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ao1:P=0.045;ACE:P=0.027);而两组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nnon:P=0.739;Simpson:P=0.739)。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发现三组肠道菌群相似度较高,不能明显区分BMI轨迹组。在群落构成上三组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BMI较低组和BMI较高组的乳酸杆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尚不能区分不同BMI轨迹组。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BMI较高组早期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在四川地区长期生活的33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和33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粪便肠道菌群差异。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Shannon指数较健康人低(P<0.05),而ACE指数、Chao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厚壁菌门(P<0.001)、放线菌门(P<0.01)降低,梭杆菌门(P<0.01)、疣状菌门(P<0.01)升高。在属水平上结直肠癌组患者毛螺菌属、瘤胃球菌、粪球菌、霍氏真杆菌等相对丰度降低(P<0.01或0.05),UBA1819、毛螺菌科UCG.010、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P<0.01或0.05)。属水平肠道菌群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多尔菌属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四川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呈现有益菌较少、有害菌增多的特征,其发生可能与副拟杆菌属、另枝菌属、颤螺科UCG.002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鼠类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法分离鼠类完整肠道并提取总DNA,利用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公司(MK1C)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全区序列进行测序,统计肠道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分析其物种组成、丰度及Alpha、Beta多样性。结果获得鼠类肠道细菌16S rRNA优质序列1161377条,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获得1484个OTUs。共注释到24个门,48个纲,113个目,241个科和534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门类;在属分类水平上,优势属为肠球菌Enterococc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其丰度分别为38.7%,17.65%和7.48%。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鼠类肠道细菌的观测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484、1825.77、3.91和0.058。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臭鼬和小家鼠肠道菌群组成最接近,而黄胸鼠和小家鼠肠道菌群组成相差最大。结论鼠类肠道细菌菌群整体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为有效评估鼠传疾病传播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湿疹儿童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湿疹患儿9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90例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新鲜成形粪便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测定肠道菌群,对比两组肠道菌群特征(物种组成、菌落多样性)。采用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EASI)评价观察组病情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湿疹儿童肠道菌群特征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采用16S rDNA基因测序对180例粪便菌群样本分析,最终得到有效数据1868163条。根据OTU聚类结果,以97%相似度下导出两组共有OTU 1967个,观察组特有836个,对照组特有667个。观察组Alpha多样性包括Shannon指数(5.72±0.33)、Simpson指数(0.95±0.03)、Chao1指数(2421.26±500.26)、ACE指数(1635.26±325.74)与对照组(5.78±0.31)、(5.78±0.31)、(2515.26±400.25)、(1706.68±334.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nweighted Unifrac距离(0.31±0.10)与对照组(0.46±0.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种组成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占28.89%、拟杆菌门占26.67%、变形菌门占22.22%、放线菌门占11.11%为主,属水平上以布劳特氏菌占25.00%、拟杆菌占23.89%、粪杆菌占21.67%和双歧杆菌占14.44%为主,门水平和属水平相对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3个显著差异物种;相关性分析显示:粪杆菌、瘤胃球菌相对丰度与湿疹儿童E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湿疹儿童与健康儿童在肠道菌群构成上具有差异,芽孢杆菌纲、乳杆菌目及粪芽孢菌属可能参与儿童湿疹发病机制,且瘤胃球菌、粪杆菌相对丰度与湿疹儿童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阴道菌群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选择188例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体检或就诊的妇女,依据HR-HPV感染情况分为HPV+组(HR-HPV阳性,137例)和HPV-组(HR-HPV阴性,51例),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研究对象阴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比较两组患者阴道菌群差异。 结果 HR-HPV阳性组的菌群,其丰度(ace)和深度(Chao)指数均高于HR-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 HR-HPV阳性组Shannon指数高于HR-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HR-HPV阴性组(P<0.05);菌群结构分析显示HR-HPV阴性组以乳杆菌属为主(80.15%),HR-HPV阳性组以乳杆菌属(41.57%)和加德纳菌属(18.59%)为主,还有布鲁氏菌属(0.38%)。 结论 HR-HPV感染与阴道菌群改变关系密切,HR-HPV阳性患者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增加,乳杆菌属水平降低,加德纳菌属、普氏菌属、奇异菌属、厌氧球菌属可作为HPV阳性患者的标记物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深度测序方法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多样性变化。方法采集NEC组和匹配对照组各16例早产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16S rDNA PCR产物,分析早产儿NEC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变化。结果 NEC组的Chao指数值为(57.25±60.5),对照组为(58.19±9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Shannon指数值比较发现,NEC组的Shannon指数值为(0.87±0.65),对照组为(1.31±0.56),NE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菌群门主要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两大类。NEC组的Firmicutes占比为(0.40±0.41),对照组为(0.42±0.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的Proteobacteria占比为(0.52±0.43),对照组为(0.54±0.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细菌多样性下降可能与NE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阴道菌群特征。方法:采集2020年12月—2021年9月就诊于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的2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RSA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2组患者阴道菌群的差异。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_OTU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细菌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0.05)。分类学分析显示,在门、科、属水平,2组共同的优势菌为假单胞菌(变形菌门),假单胞菌在RSA组中门、科、属水平的丰度分别为22.8%、21.9%、21.9%,在对照组中的丰度分别为17.9%、17.3%、17.3%,RSA组假单胞菌的丰度明显增加。结论:RSA患者存在阴道菌群失衡,特定菌属(如假单胞菌)可能与RSA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及正常孕妇的3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妊娠糖尿病对后代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母婴营养与健康队列,将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河北省某县产检、分娩并随访至产后3个月的母亲及婴儿纳入研究,孕中期或孕晚期空腹血糖检测值≥5.1 mmol/L的孕妇及其婴儿纳入GDM组。采集3月龄婴儿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检测,了解两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结果 共纳入48对研究对象,GDM组16对,对照组32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比较: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GDM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141.4±17.2)低于对照组(154.9±21.7),margalef指数(13.66±1.66)低于对照组(15.00±2.11),menhinick指数(0.83±0.10)低于对照组(0.91±0.13)(P<0.05)。菌落结构比较:在门水平上GDM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孕期慢性应激雌鼠及子代肠道菌群的变化,探索肠道菌群在孕期慢性应激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11月,选择SPF级健康成年SD大鼠,16只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12只雄鼠随机分为对照交配组(4只)和模型交配组(8只)。建立孕期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模型,雌鼠在应激前1天和应激第1、7、14、21天进行眼内眦静脉采血,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酮含量;应激完成后,收集雌鼠新鲜粪便待测。两组子鼠在出生后20 d(PND20)收集新鲜粪便待测,分为对照子鼠组和模型子鼠组样品。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大鼠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 V3-V4区序列,并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雌鼠在应激第7、14天血浆皮质酮含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组雌鼠(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ob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降低(P<0.05);对照组所特有的物种丰度(OTU)数目为130种,模型组91种;对照组雌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64.87%)高于模型组(50.83%),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31.72%)低于模型组(46.35%);对照子鼠组Sob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模型子鼠组(P<0.05);模型子鼠组所特有的OTU数目为75种,对照子鼠组93种;对照子鼠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60.24%)高于模型子鼠组(52.95%)。结论孕期慢性应激不仅会引起雌鼠肠道菌群紊乱,而且可能会导致宫内环境改变,进而对子代肠道菌群的群落多样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阴道菌群特征。方法:纳入49例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n=29)有RIF病史且本次FET周期妊娠失败;对照组患者(n=20)首次行FET且成功妊娠。2组均采取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移植第5天优质囊胚。于FET日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通过16S rRNA测序对2组阴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以及差异菌属进行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阴道乳杆菌属丰度诊断RIF的效能。结果:α多样性分析显示,观察组阴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P=0.049 8)和丰富度(Chao指数:P=0.04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阴道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属水平上,2组阴道的优势菌均为乳杆菌属,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乳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增加(LDA>3,P<0.05)。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食管组织的菌群特征及差异,以助于研究老年ESCC患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确诊的72例ESCC患者,其中老年组49例(≥60岁,男性40例,女性9例),中青年组23例(<60岁,男性21例,女性2例),以同期消化内镜中心20名胃镜检查无异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范围35~78岁,中位年龄57岁,男性16名,女性4名)。收集ESCC患者病变食管组织和健康对照组中段食管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对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V4高变区扩增,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比分析老年和中青年ESCC患者菌群特点。采用QIIME和Rstudio软件分析序列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菌群Shannon指数[5.17(4.53,5.95)比4.79(3.74,5.97)]、Simpson指数[0.94(0.91,0.96)比0.92(0.83,0.96)]和Chao1[343.55(259.76,570.59)比329.16(268.88,648.00)]指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91、-1.057、-0.380,均P>0.05);Beta多样性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亦无明显差异(PC1=19.14%、PC2=6.95%,PPC1=0.67、PPC2=0.42)。在门水平,中青年组丰度前五的菌门依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老年组患者丰度最高的五个门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两组差异显著的是梭杆菌门(Fusobacteria)(Q=0.596,P<0.05)。在属水平,中青年组丰度前五的菌属依次为: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而老年组丰度前五的分别是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两组有显著差异的为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Q=0.938,P<0.05)。基于未观测状态重建的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功能预测,老年组患者氨酰tRNA生物合成(Aminoacyl.tRNA.biosynthesis)、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excision.repair)、核糖核酸聚合酶(RNA.polymerase)、核糖体(Ribosome)、克拉维酸生物合成(Clavulanic.acid.biosynthesis)、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和光合作用蛋白(Photosynthesis.proteins)丰度较中青年组降低(均Q=0.734,P<0.05)。结论老年ESCC患者食管菌群与中青年患者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梭菌属菌群丰度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的特征,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  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宫颈细胞学异常的13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利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感染及分型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16S rDNA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描述阴道菌群特征,并结合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阴道菌群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HPV16阳性妇女(59例)Simpson指数低于阴性妇女(73例)(P=0.047),而Shannon指数高于阴性妇女(P=0.036),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显示两组Bet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以及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均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但在HPV16阳性组乳酸杆菌占比降低(57.50%vs.60.69%),加德纳菌属(14.29%vs.13.66%)、嗜胨菌属(4.28%vs.2.99%)等厌氧菌属的构成比增加。在HPV16阴性组中乳酸杆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丰度均高于阳性组,而HPV16阳性组中加德纳菌属、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普雷沃菌属等厌氧菌的丰度则均高于阴性组。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软件分析显示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为HPV16阳性组的特征菌。功能分析显示阴道菌群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代谢层面,在HPV16阳性组以破坏阴道微环境和促进恶性肿瘤发生为主,HPV16阴性组以抑癌作用和糖脂代谢为主。  结论  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比例结构改变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解脲脲原体、嗜胨菌属可作为HPV16感染的潜在生物标志,HPV16感染状态下阴道菌群可能具有引发阴道微环境紊乱和促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妊娠晚期使用头孢曲松和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对断乳期小鼠肠道上皮组织发育及肠道菌群构建的影响。方法 24只妊娠10~13 d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组和TMC3115组(n=8)。妊娠期小鼠分别每日用生理盐水、头孢曲松(30 mg/d)、TMC31115菌悬液(含菌量为109 CFU/d)灌胃至分娩,新生小鼠由母鼠母乳喂养至断乳期(PND21)。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绒毛和隐窝深度;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上皮组织发育相关蛋白(Ki67、Muc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Claudin-2、Occludin)表达;二代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和对照组和头孢曲松组相比,TMC3115组小鼠的结肠隐窝深度、KI67 mRNA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TMC3115组小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TMC3115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头孢曲松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和头孢曲松组相比,TMC3115组厚壁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与健康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变化差异,从肠道菌群角度为AS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9年1—1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ASD的25名儿童和同期体检的24名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为ASD组和对照组。收集其粪便,采用16S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D组儿童肠道菌群丰富度(Chao1指数及Ace指数)及多样性(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2.890、3.353,P<0.05);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高,拟杆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0、5.761、5.970,P<0.05);属水平上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链球菌属丰度显著降低,梭状芽胞杆菌属、萨特氏菌属丰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40、3.100、3.620、3.500、4.200、4.054,P<0.05);粪便短链脂肪酸中乙酸、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高,丁酸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0、3.220、2.560、4.100,P<0.05)。相关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属与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呈负相关(r=-0.422、-0.412,P<0.05)。结论 ASD儿童粪便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双歧杆菌属减少所致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增高可能与ASD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抑制素、肠道菌群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GDM患者100例为GDM组,同期产前检查的非GDM孕妇11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HbAlc、抑制素、肠道菌群变化及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结果:GDM组HbAlc(7.14±0.25)%高于对照组,抑制素A(242.32±96.35 pg/ml)和抑制素B(607.73±101.65 pg/ml)均低于对照组,厚壁菌门(69.9±12.4)%和放线菌门(3.1±1.1)%高于对照组,拟杆菌门(20.4±6.0)%和变形菌门(4.7±2.1)%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早产、羊水过多、胎儿过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GDM组中发生早产、羊水过多、胎儿过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和新生儿低血糖孕妇HbAlc水平和肠道厚壁菌们比例高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抑制素A、抑制素B和拟杆菌门比例均低于妊娠结局正常患者(均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HbAlc、抑制素以及肠道菌群水平发生异常,且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强化四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结核病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方法 收集青岛市某医院10名强化四周抗结核治疗结核病患者及10名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16S rDNA 的V3~V4区特定序列,用Illumina HiSeq 平台测序。对序列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聚类和物种注释;通过Alpha多样性反映单个样品物种丰度及物种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观察两组之间菌群结构的差异程度;通过比较门和属水平各细菌的相对丰度来描述菌群结构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找出两组的差异菌。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 结果 四周抗结核治疗的Alpha多样性指标Chao1指数和Ace指数分别为(140.13±34.73)和(145.18±3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56±37.12)和(197.62±31.76)(分别U=13.000,P=0.004;U=11.000,P=0.002);抗结核治疗组的Shannon指数为(2.31±0.57),与对照组(2.89±0.46)相比略有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U=30.000,P=0.143)。基于binary jaccard的PCoA分析显示两组整体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抗结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其中厚壁菌门、毛螺菌科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6.4% vs. 72.4%, χ2=5.491,P=0.019;72.4% vs. 43.1%, χ2=5.851,P=0.016);而拟杆菌门、拟杆菌属的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9.0% vs. 18.8%, χ2=4.166,P=0.041;31.4% vs. 10.3%, χ2=7.406,P=0.007)。 结论 强化四周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使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肠道菌群结构失衡;肠道毛螺旋菌科等丰度减少,拟杆菌属等丰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NEC组(13例)和匹配对照组(13例)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的粪便标本,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分析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99(0.79~1.23)、0.50(0.42~0.63),NEC组患儿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中位数(P_(25)~P_(75))分别为0.66(0.32~1.4)、0.75(0.37~0.88),两组间数值接近。对照组患儿的chao丰度和ace丰度分别为21(18.5~42)、25(20.5~43.5),NEC组患儿的chao丰度和ace丰度分别为67(28.5~86)、67(33~107),NEC组chao丰度和ace丰度均高于对照组。NEC组患儿的优势菌属平均丰度主要是肠球菌属(26.4%)、志贺氏菌属(23.6%)、克雷伯菌属(10.9%)、链球菌属(10.5%)、梭菌属(7.6%)、韦氏球菌属(4.5%)、不动杆菌属(3.1%)、梭状芽孢杆菌属(3.1%)、假单胞菌属(1.6%)及双歧杆菌(1.5%)。对照组患儿的优势菌属主要是肠杆菌属(28.6%)、克雷伯菌属(11.8%)、拟杆菌属(9.8%)、链球菌属(9.1%)、韦氏球菌属(9.0%)、志贺氏菌属(8.9%)、葡萄球菌属(6.2%)、肠球菌属(2.9%)及梭菌属(2.7%)。NEC组患儿不动杆菌属中位数[0.08(0.02~0.54)]和绿脓杆菌属中位数[0.39(0.08~3.59)]均高于对照组[0.00(0.00~0.00),0.01(0.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1.00、37.13,均P0.05)。结论肠道菌群丰度增加和过度增值可能与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NEC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紫癜患儿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和粪便菌群与黏膜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方法 收集4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粪便样本和其中7例腹型患儿的结肠黏膜样本,以11例健康儿童粪便样本为对照,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样本D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HSP患儿与健康儿童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差异,在门水平两组均以厚壁菌门(47.10%、57.75%),变形菌门(23.04%、10.13%),拟杆菌门(22.81%、21.74%)为主要优势菌群,在科水平,均以肠杆菌科(17.60%、8.72%)、拟杆菌科(18.90%、21.65%)、瘤胃菌科(16.44%、28.93%)、毛螺菌科(11.55%、10.74%)有较高的丰度.HSP患儿粪便菌群中变形菌门、欧文氏菌属(从目到属)、拟杆菌属-uniformis种、巨单胞菌属、肠球菌属(从科到属)丰度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而双歧杆菌属(从目到属)、链球菌属(从目到属)、普拉梭菌种(从科到种)丰度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腹型患儿粪便菌群多样性高于黏膜菌群;在门水平,粪便菌群以厚壁菌门(53.64%)、变形菌门(33.65%)、拟杆菌门(9.24%)丰度较高,黏膜菌群以变形菌门(88.13%)丰度最高,在科水平,粪便菌群以肠杆菌科(27.18%)、瘤胃菌科(15.58%)、毛螺菌科(12.31%)为优势菌科,黏膜菌群以肠杆菌科(87.19%)为优势菌科;粪便菌群以双歧杆菌属(从门到属)、链球菌属(从门到属)、动性球菌科(从门到科)、丹毒丝菌科(从门到科)、梭菌科(从门到科)、瘤胃菌科(从门到科)、毛螺菌科(从门到科)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肠黏膜菌群以欧文氏菌属(从门到属)为主要特征差异细菌种类.结论 HSP患儿粪便菌群病原菌或机会致病菌增多而有益菌减少,腹型HSP患儿黏膜菌群与粪便菌群存在结构和多样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普宁市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普宁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普宁市洪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67名妊娠期妇女为妊娠期妇女组;另外选取345名非妊娠期妇女为非妊娠期妇女组。两组妇女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分析其心理健康状态。然后根据SCL-90测评结果,将妊娠期妇女组分为心理健康组(324例)和心理障碍组(143例)。两组妇女进行调查问卷,采用Logistic多因素检验,分析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非妊娠期妇女组和妊娠期妇女组的心理健康状态,强迫症状、偏执项目评分相近,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期妇女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等项目评分高于非妊娠妇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次数≥2次和无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OR=0.550、0.340,P0.05),意外妊娠、与公婆关系及孕周≥30周是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3.296、1.520、2.003,P0.05)。结论受妊娠次数、妊娠意愿、家庭关系、生理状态和孕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期晚期女性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障碍。因此,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为孕妇营造良好的妊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