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入住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连续给药6个月。动物试验:将左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阿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每组20只。对照组20只,仅接受假手术。结果临床试验:两个组别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组别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显著降低(P<0.05)。治疗6个月内,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6例,病死2例;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例,病死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物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梗死面积显著增高(P<0.05),阿司匹林组、阿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均可降低MCAO大鼠脑内GAP43、VEGF表达和脑梗死面积(P<0.05);阿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GAP43、VEGF表达和脑梗死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与阿司匹林组和阿伐他汀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可显著降低MCAO大鼠脑内GAP43和VEGF表达与MACO大鼠脑内梗死面积(P<0.01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可能与降低患者脑内GAP43与VEGF表达、增强脑皮质功能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促进缺血性卒中大鼠脑血管新生及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48只大鼠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构建缺血性卒中模型,并分为缺血性卒中组、依达拉奉组、抑制剂组和依达拉奉+抑制剂组,每组12只。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取全脑组织,冷冻切片后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缺血核心区小凹蛋白-1(Caveolin-1)/CD34、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5-溴脱氧尿苷(BrdU)蛋白荧光强度。取脑组织缺血侧基底结区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性卒中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逃避潜伏期增加且穿越平台次数减少,Caveolin-1、CD34荧光强度增加,Caveolin-1与VEGF蛋白表达增加,BDNF、TrkB、DCX和BrdU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脑出血(IC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含水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脑出血组(ICH)、药物低剂量组(Sal-L)、药物中剂量组(Sal-M)和药物高剂量组(Sal-H),每组15只,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药物低剂量组、药物中剂量组和药物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红景天苷灌胃10mg/kg、20mg/kg和40mg/kg,每日1次,共给药10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称重法计算脑含水量;商业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印记法与RT-PCR分别检测脑血肿组织周围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采用红景天苷处理后,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无药物处理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下降,脑组织中MPO活性明显下降;脑血肿组织周围的HIF-1α和VEGF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红景天苷具有保护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可能与红景天苷能够上调脑血肿组织周围HIF-1α和VEGF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9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2 mg/kg尼莫地平)、大蒜素低剂量组(大蒜素25 mg/kg)、大蒜素高剂量组(大蒜素50 mg/kg)、大蒜素高剂量+VEGF抑制剂组[50 mg/kg大蒜素+5 mg/kg贝伐单抗(Bmab)组],每组15只。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血管生成素-1(Ang-1)、VEG...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中小胶质细胞的逆转作用是否由CX3C配体1(CX3CL1)来介导。方法 选择大鼠30只,随机选择1只做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参照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最终纳入大鼠20只,随机选取2只模型大鼠做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灶。将构建好的MCAO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TTC染色验证模型的成功率。对照组采用侧脑室定位注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实验组采用侧脑室定位注射CX3CL1干扰慢病毒感染的BMSC。2组分别于1、3、7 d将大鼠断头取材。将脑组织切片均进行抗Iba和抗CD20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然后在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计数双染重合阳性的细胞数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大鼠MCAO模型,TTC染色结果可见MCAO模型组存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病灶。免疫荧光染色统计结果提示,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1、3、7 d缺血区抗炎型小胶质细胞(Iba+CD206+)...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土家族麝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分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筛选Zea-longa评分为1~3分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针刺组,另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5只,土家族麝针组以自制麝针刺激大鼠对侧头皮运动区肌层;针刺组以普通针灸同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治疗前和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平衡木实验检测其神经运动功能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VEGF和HIF-1α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中VEGF受体(VEGFR)2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Src)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土家族麝针组和针刺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血浆中VEGF和HIF-1α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麝针组和针刺组的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血浆中HIF-1α和VEGF含量明显升高,大鼠海马中VEGFR2相对表达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