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垫与热塑体膜的误差比较在体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比较。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5例病人使用真空负压垫固定技术,另一组45例病人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有明显差异(P〈0.050)。结论:体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驰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摆位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单体部发泡胶固定技术;观察组30例,采取体部发泡胶+腹部热塑膜固定技术,对比分析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摆位误差比较,对照组左右体位为(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体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28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另一组28例使用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通过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对两组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摆位精度验证,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拍摄验证片224张,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组的摆位误差(1.6±1.1)mm,低于真空垫固定组摆位误差(3.8±2.2)min,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张力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位置.造成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摆位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对指导放射治疗质量控制3-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偏瘦体型病人体部肿瘤放疗中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胸腹部放疗的体型偏瘦患者(包括儿童)四十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二十例,实验组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在放射治疗疗程中后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20例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9例,20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型瘦弱的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优于单纯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发泡胶个体化体位固定技术在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肿瘤放疗中心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80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每组40例。发泡胶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头枕组采用标准聚氨酯头枕联合头颈肩热塑膜固定体位。采集每例患者放射治疗前3次和治疗后每周1次的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后分别记录在左右、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的重复摆位误差值,并根据3个方向的误差值计算出三维摆位误差。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患者对固定装置及技师操作的主观治疗舒适满意度。结果:发泡胶组和头枕组摆位误差左右方向分别为(0.76±0.97)mm和(1.78±1.33)mm;上下方向分别为(0.82±1.02)mm和(2.29±1.45)mm;三维摆位误差分别为(2.97±1.13)mm和(4.34±1.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t=11.89,t=1.74;P<0.05);前后方向分别为(0.97±0.82)mm和(1.10±0.97)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和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30例使用真空负压袋固定,另一组30例采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两组x轴、y轴方向移位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z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弛)牵拉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和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30例使用真空负压袋固定,另一组30例采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 :两组x轴、y轴方向移位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z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弛)牵拉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程滔滔 《智慧健康》2022,(29):45-48
目的 初步分析低温热塑体膜固定与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定位效果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盆腔肿瘤放疗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低温热塑体膜固定组与碳纤维腹板固定组,每组各34例,分别采用相应固定技术。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左右(X轴)、头脚(Y轴)及腹背(Z轴)上的摆位误差。结果 低温热塑体膜固定组患者在X轴、Y轴及Z轴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21±0.44)mm、(2.79±0.55)mm及(2.27±0.38)mm,而碳纤维腹板固定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17±0.41)mm、(2.25±0.47)mm及(2.23±0.39)mm,显示两组患者在Y轴方向移位范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X轴与Z轴方向移位范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碳纤维腹板固定技术摆位准确性优于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且操作相对简便,有助于精确放疗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26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13例。A组采用一体板结合开窗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B组采用一体板结合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及其绝对值的频率、定位效率。结果 B组在X轴方向摆位误差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Y、Z轴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5 mm的频率分别为88.8%、91.8%、98.9%,B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5 mm的频率分别为95.9%、93.9%、95.9%;A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3 mm的频率分别为67.3%、76.5%、86.7%,B组在X、Y、Z轴方向摆位误差≤3 mm的频率分别为84.7%、66.3%、70.4%;A组定位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窗热塑膜和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各具优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应用热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一组利用二维模式,一组利用三维模式,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并加以比较。结果:热塑膜固定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最大不超过3 mm,图像引导放疗能够确保治疗精度,三维配准方法效果优于二维配准。结论:热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时体位重复性好,配合图像引导大大提高了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中热塑膜体位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情况下对肿瘤内靶区(ITV)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部肿瘤患者10例,每名患者均采用真空负压袋对轮廓定形,分别用热塑膜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2种方法进行4D—CT扫描,分别采集固定和无固定状态下的4D—CT图像,经TPS图像处理,医生勾画肿瘤ITV,测量固定和无固定时肿瘤ITV体积,计算平均增大体积和统计学数据。结果: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173.58±223.45)cm2.无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202.86±230.37)cm2,无固定组平均增大体积为0.39cm2。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固定组的ITV体积明显小于无固定组,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运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值得临床推荐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使用螺旋断层放疗设备实施全中枢放疗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使用了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10例使用了头体分体式固定板,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组患者X轴和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头体分体式固定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9,t=4.750;P〈0.05);Z轴方向摆位误差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放疗时可以减小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与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结合可提高治疗精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技术,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使用模拟定位机测量计算患者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和乳房的重复摆位误差。结果 A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比较大,B组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操作简单,对热塑体膜固定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发泡胶和头颈肩膜的联合使用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患者50例,A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合适头枕固定,B组采用头颈肩膜和发泡胶固定。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系统进行治疗前的误差验证,共50次摆位,获得100张验证片,通过VARIAN系统与计划系统重建所得的DRR进行图像配准得出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的摆位误差数据共50个数据。结果 A组: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B组: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对误差>2 mm的给予在线矫正。采用头枕+头颈肩膜组、发泡胶+头颈肩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固定中采用发泡胶联合头颈肩膜能够减少首次摆位误差,提高了摆位精度,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实施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疗中心的70例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23例,胸部肿瘤27例,腹部肿瘤20例,分别采用热塑头模和体模固定,全部行CT模拟定位,患者在放疗期间第1周连续3次,以后每周1次,大分割放疗者每次均做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将采集的CBCT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CT图像进行比较,并分析摆位误差。结果胸腹部摆位误差最大,头颈部摆位误差最小。结论 IGRT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为精确放疗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腹部肿瘤病人体外照射随机分为真空袋组26例和非真空袋组26例,所有病人分别在首次和每周周末治疗时,在直线加速器下摄取验证片,通过与定位片比较测出误差大小。结果两组摆位误差结果显示: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误差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8,p<0.01;t=8.64,p<0.01),上下方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说明真空袋组在前后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明显少于非真空袋组,在上下方向无明显减少误差。结论腹部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中,使用真空袋体位固定可减少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摆位误差,并使摆位简单易行,提高摆位精确度和疗效,病人体位舒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重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4例患重度幽闭恐惧症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先利用颅脑模体在OSMS下进行反复模拟摆位测试,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校正摆位误差,观察OSMS的适用性,共获取OSMS与CBCT验证数据7组;随后对4例患者采用头颈肩固定架联合发泡胶垫及OSMS辅助固定方式进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采集验证对比数据20组。结果在颅脑模体测试中,OSMS与CBCT在X、Y轴的旋转误差分别为(0.37±0.16)°、(0.45±0.15)°与(0.61±0.22)°、(0.78±0.3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治疗前的OSMS与CBCT验证摆位误差结果显示,两者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4例患者经CBCT校正摆位误差后OSMS残余监测值(A组)与治疗前OSMS实际监测值(B组),结果显示,A组与B组在X、Y、Z轴的平移误差及旋转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MS可解决重症幽闭恐惧症患者头颈部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难题,同时结合CBCT影像验证系统可确保患者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例,按照放疗时体位固定工具分为2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选取胸部体罩固定,观察组选取头颈部面罩固定,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两组均匀性指数水平、X轴、Y轴、Z轴摆位误差、适形度指数水平对比(P<0.05)。结论:头颈部面罩固定用于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有利于降低摆位误差,提升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射均匀性及精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放射治疗中真空垫摆位的精度。方法将200例使用真空垫进行摆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0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摆位,改进组(100例)使用改进过的方法进行摆位,用锥形束CT(CBCT)系统分析两组首次摆位时的误差;将传统组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0例)定时对真空垫抽真空,另一组(50例)“适时”对真空垫抽真空,用CBCT系统分析两组第15次摆位时的误差。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进组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适时”抽气组相比,定时抽气组在X、Z轴方向摆位误差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真空垫摆位的技术改进有效提高了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