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及头针各流派相关书籍,对近60年与头针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比较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云鹏头针、焦顺发头针、朱明清头针等10个头针流派的理论基础、选穴部位、临床优势病种等,以期为治疗不同疾病提供头针疗法的最佳刺激部位、全息象、针刺手法、针刺角度、留针时间等,减少临床选穴(区)的盲目性。众多头针流派各有特点,应通过严密的科学研究找出临床中头针最佳治疗方案,促进流派间的融合,使头针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临床使用头针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头针疗法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年不同流派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目前头针流派应用较广泛的有焦顺发、于致顺、汤颂延、方云鹏、朱明清等头针流派,其手法各异,尚无明确的取穴原则及理论依据,进针角度、方向、深度、捻转频率、捻转角度和留针时间等也无统一标准。建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明确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最佳刺激区、操作手法的量化标准,以及不同流派取穴及针刺手法的特异性,从而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查阅头皮针流派近40年的相关文献及书籍,对头皮针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其取穴定位原则及针刺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为优化头皮针针刺方案作准备。发现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头针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皮针、于致顺头针等十大流派。各流派刺激部位选取原则不尽相同,其中俞昌德颅针根据颅骨缝定位,主要治疗脑血管病;张鸣九根据传统经络理论选用透刺法治疗痛证及精神疾病;其余流派定位均与大脑皮层功能分区有关。刺法上方云鹏强调针刺深度需达骨膜,其余诸家多针刺于帽状腱膜下。焦顺发头针、俞昌德颅针、《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通脑活络针刺法要求快速捻针,于致顺头针、朱明清头皮针强调长留针。认为目前头皮针定位原则混乱,理论依据不清,不同流派针刺部位不一致,诸流派没有统一的进针角度、深度、方向、捻转速度和留针时间。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从临床和实验来证实头皮针理论的科学性、刺激区特异性,明确有效刺激区及具体量化针刺手法,确定头皮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近5年头针临床运用的现状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3-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2013-2018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2013-2018年)、Pubmed(2013-2018年),检索词为"头针"及"头皮针",检索头针临床运用的文献,按头针流派、所治病症、刺激部位、干预措施及操作手法等加以分类、归纳、整理。结果:纳入的148篇文献中,头针常见流派以国际标准、焦氏头针、方氏头针为主,擅长治疗神经系统及精神类疾病,分别常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四神聪、百会、顶颞后斜线;百会、额中线、四神聪、神庭等穴位。头针临床最常配合体针治疗,操作多用捻转法行针,留针时间以30min为主,期间不行针,针刺补泻手法多未提及。结论:头针流派众多,头部刺激区及操作手法需进一步量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梳理手针疗法历史源流,比较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传统手针派、高丽手指针派、方氏手象针派等8个手针流派的定位方法、针刺手法、优势病种等,发现手针疗法存在定位方法不统一、针刺方法不统一、优势病种模糊等问题。未来研究中,要优化手针方案,寻找最佳全息象、针刺手法及量化标准,促进流派间的融合,形成相关规范,制定相关国家标准,以促进手针疗法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欧阳颀  周巍  张春梅 《中国针灸》2007,27(10):773-776
讨论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需注意的5个方面。一是得气:得气是针刺取效的重要因素,头针针感应以医者指下有"如鱼吞钩"般的吸针感为主;二是针刺手法:手法的选择宜以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三是有效刺激量:只有当腧穴的刺激量强度与患者体内的感应状态相匹配时,才能发生能量共振,出现最佳治疗效果;四是治疗时机:中风偏瘫康复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早期使用头针治疗;五是康复训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需要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两者结合起了正相干性效应。临证中注意这5方面问题,可以巩固和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头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文献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有焦氏头针、汤氏头针、靳氏头针以及林氏头针等流派。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进行整理,对各头针体系穴位构成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特点进行了探讨。发现:(1)穴区分布与构成所依据的理论有中医藏象,以及现代医学脑功能定位与神经生理学理论之差异。(2)不同流派配穴理论、进针层次、行针手法、留针时间等各有特点。(3)在头针体系的选择方面,总体表现出以某一流派为主的特点,但也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应用的情况。为提高小儿脑性瘫痪领域头针临床水平,使其应用更趋规范,在临床研究中亟需通过严格的科研设计,对不同头针体系的组合应用模式、施术方案等进行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8.
头皮针疗法与穴位全息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针疗法与穴位全息律张立群李伊为(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头皮针疗法,又称头穴透刺疗法,是用毫针对头皮某些腧穴和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对应的头皮某些穴区进行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新疗法,属于微刺系统。我国头皮针疗法有多种流派,如山西焦顺...  相似文献   

9.
近数年来,朱明清老师潜心研究头穴针刺手法,取得丰富的经验。在1987年世界针联成立大会上,为五十多个国家的针灸专家、学者当场表演头穴针刺技术时,使两个半身不遂的患者,针后即能起立迈步,堪称一绝。究其功夫,全在手法。笔者随朱师学习多年,深谙其道,现就其头穴针刺手法的特色,略述梗概。  相似文献   

10.
安军明教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皮针针刺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通过针刺头皮部失眠组穴,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营卫,调阴阳而治疗失眠。安教授治疗失眠,以方氏头针为主,从"心肝"论治,侧重疏肝宁心,辨证取穴。针刺必以调神,下针遵循次序,注重手法,强调刺激量,可提高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头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有着良好的疗效。关于头穴的选择,经多年临床实验及科学研究认为:以后从百会、前至神庭,两侧至曲鬓的菱形区内效果较好。关于针刺手法,多数以捻转为主,也有人提出用提插法、电针法、电动捻转、留针不捻转、旋磁法、头穴针刺按摩、穴位注射、梅花针及灸法等。因为提插与捻转是针刺手法中的基本手法,所以首先选择了提插与捻转。提插与捻转也有幅度与速度问题,为了便于观察,均采用  相似文献   

12.
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症状。笔者在临床上根据其发病表现和病理特点,从针具选用、针刺取穴及手法上进行研究,取穴采取局部和远端相结合,针刺手法采用动刺和留针、局部丛刺和透刺相结合,分步治疗,并与常规针刺法对照观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以肩关节周围组织疼痛剧烈并且伴随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针刺治疗肩周炎,在缓解疼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显著。通过查阅文献,将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研究归纳为针法的选择、针具的选用和针刺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针法的选择包括以齐刺法、恢刺法、透刺法等为主的传统针刺方法和以平衡针法、运动针法、头针、眼针等为主的新兴针刺方法,针具的选用包括锋勾针、员利针、内热针、揿针、火针等,而针刺手法的运用以飞经走气四法、烧山火等方法为主。目前治疗肩周炎的针刺手段虽多,但各种针法的特异性优势尚未完全体现出来,希望今后能够通过更多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明确各种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特异性优势,指导临床更有针对性地选用最适当的针刺方法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89年以来应用针刺为主,辅以锻炼治疗中风偏瘫3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7例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54~78岁,平均64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年,平均5个月。均由高血压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弓泼脑血管意外,导致一侧上下肢瘫痪,活动不利,其中属恢复期者26例,后遗症者11例。2治疗方法针刺用头针及体针。头针取头部健侧运动区,施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提插手法。体针刺患侧,上肢针合谷、外关、曲池、肩锅、肩外俞、肩碳等穴,下肢针环跳、阳陵泉、居骸、足三里、承山、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查阅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有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阐述了头针治疗中风实验研究中的一些新思路和方法 ,主要有 :①建立标准化的中风动物模型 ;②中医头穴线在动物模型上的模拟 ;③头针在动物模型上的针刺手法及刺激量 ;④头针治疗中风病的时机选择 ;⑤头针治疗中风的即刻效应 ;⑥头针治疗中风的机制及检测指标的选择。为头针治疗中风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症目前依然是世界难题,但传统中医的针刺疗法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方面不断实现突破,针刺疗法中尤其是头针疗法对脑病的治疗拥有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在现代仪器的检测下,能清楚探明头针所影响的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大脑解剖结构,提示头针对大脑的有效作用机制。头针疗法的流派众多,理论体系饱满。动物实验的探索、临床试验的实践都提示头针对阿尔茨海默症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而且头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预防作用具备独特的优势,有望在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之前,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保健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出针又称起针,是针刺基本操作技术的最后环节,是针刺达到要求后将毫针取出的方法。针刺过程包括进针、行针和起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针刺效果,因此既要重视进针和行针手法,也要注重出针手法。然出针手法必须做到因病、因人、因症,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起针方法。但无论何种出针方法,均应始终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综述近5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从毫针治疗、头针治疗、电针治疗、针药结合治疗、针推治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耳穴贴压、埋线治疗及小针刀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但应着重于针刺辨证选穴、针刺手法、疗程、远期疗效等。  相似文献   

19.
头针是针刺、艾灸等刺激在头部分布的经络腧穴,以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其理论基础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经络学说、大脑功能定位原理和全息生物学原理。笔者在临床上,或单用,或配合体针、灸法等,不仅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还可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以及皮质一内脏功能失调的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列举了尿失禁、失明、口水过多3个病案,运用头针同时配合体针和各种针刺手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63-665
综述了近10年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进展。从头针常用穴位、流派特点、具体操作三个方面,对近10年以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头针为主治疗小儿脑瘫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临床取穴和操作手法不规范,多局限于临床观察,机制研究不够充分。参考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