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胸腔镜下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56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ESPB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ESP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同时相血流动力学,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R于麻醉30 min后达到高峰,麻醉2 h后下降(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2 h后HR高于对照组(P<0.05),Sp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3 h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 h和术后24 h 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24 h VAS评分与术后12 h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3 h、12 h和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ESPB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患者,有利于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较好,稳定血流动力学,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2.
郑良杰  张长椿  张舟 《山东医药》2013,53(29):74-76
目的 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PFN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PFNA手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术中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1.5mL、0.5%罗哌卡因1.5 mL复合舒芬太尼2μg、0.5%罗哌卡因1.5 mL复合舒芬太尼5μg进行腰麻.记录各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达时间、手术切口出现疼痛的时间、最高Bromage评分及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观察各组恶心、呕吐、瘙痒、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间比较,最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最高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0.05);与A组相比,B、C组首次感觉疼痛时间延长(P均<0.05).与A组相比,B、C组2、4、8、12 h VAS评分降低(P均<0.05).麻醉患者不良反应随着舒芬太尼的剂量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能安全应用于高龄患者PFNA术,麻醉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王昊 《山东医药》2010,50(44):109-1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罗哌卡因20 mg)、A组(1%罗哌卡因20 mg+舒芬太尼5μg)和B组(1%罗哌卡因15mg+舒芬太尼5μg),记录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总镇痛时间及肌松程度等指标。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达T10平面时间和最高平面时间短于B组与对照组(P均〈0.05),恢复至T10时间和镇痛时间长于B组与对照组(P均〈0.05),3组间血流动力学和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后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延长,并能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麻醉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并选择罗哌卡因适宜浓度.方法 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0.2%罗哌卡因组(A组)、0.3%罗哌卡因组(B组)、0.4%罗哌卡因组(C组)和0.5%罗哌卡因组(D组).椎管内麻醉摆体位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各组均注入20 mL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于阻滞6、12、24和48 h时,行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记录屈髋角度,记录阻滞后48 h舒芬太尼用量及阻滞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6、12、24 h,与A组比较,C、D组被动运动VAS评分和主动运动VAS评分降低(P均<0.05),A、B组比较,P>0.05;C、D组比较,P>0.05.四组阻滞6、12、24、48 h的屈髋角度比较,P>0.05.与A组比较,B、C、D组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均<0.05).四组恶心呕吐和谵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麻醉前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有较好的效果,罗哌卡因的适宜浓度为0.4%.  相似文献   

5.
王文法  邓娜  程磊  姜永旺  王娅  袁宏祥 《山东医药》2010,50(17):101-102
目的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配伍实施分娩腰硬联合自控镇痛(CSA-PC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足月妊娠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待宫口开至2~3 cm时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含罗哌卡因2.5 mg、舒芬太尼5μg)继之以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5μg/ml行CSA-PCEA,直至产程结束。对照组未行任何镇痛处理。分别记录患者CSA-PCEA前及CSA-PCEA后宫口扩张达2~4 cm、5~7cm、9~10 cm、第二和第三产程时的镇痛强度(VAS)评分,并观察产程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缩宫素使用率、自然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所有产妇CSA-PCEA后各观察点VAS评分均≤4分,直到产程结束,缩宫素使用率增加(P〈0.01);对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继之于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5μg/ml行CSA-PCEA,是一种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母婴影响轻微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髋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将76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Ⅱ~Ⅲ级的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8例.两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导入腰麻针,见脑脊液后鞘内注药.A组药物为0.75%盐酸罗哌卡因1.4 mL(10.5 mg)加舒芬太尼0.1 mL(5.0 μg)加脑脊液至2.0 mL,B组药物为0.75%盐酸罗哌卡因1.4 mL加脑脊液至2.0 mL.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腰麻给药后A、B组MAP下降明显(P均≤0.05),A、B组间比较,P均>0.05.B组镇痛维持时间短于A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低于A组,P均≤0.05;A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B组,麻醉效果评分高于B组,P均≤0.05.两组SPO2和RR无明显改变,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麻黄碱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的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枸橼酸舒芬太尼和盐酸吗啡在妇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啡+甲磺酸罗哌卡因PCEA.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9.64±1.13)h,对照组为(34.78±2.12)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为(27.87±2.34)h,对照组为(59.46±3.75)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 硬膜外PCEA枸橼酸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盐酸吗啡组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100例,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2~3 cm时行硬膜外用药镇痛:Ⅰ组注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Ⅱ组注射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μg,/mL、Ⅲ组注射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首剂给药以10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比较各组镇痛效果(VAS评分以及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不良反应、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三组VAS评分以及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Ⅲ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Ⅰ组、Ⅱ组(P均<0.05).三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浓度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腹腔内及切口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1例择期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毕前将20mL药液喷洒术野周围腹腔,10mL药液行切口注射。对照组(14例)药液为生理盐水,Dex组(16例)药液含有1μg/kg的Dex,罗哌卡因组(15例)药液为0.25%罗哌卡因,复合组(16例)含有1μg/蚝的Dex+0.25%罗哌卡因。观察患者术后1、4、8、12、24、48h的HR、MBP、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术后1hH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Dex组、罗哌卡因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复合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均〈0.05)。对照组、Dex组、罗哌卡因组、复合组需要地佐辛补充镇痛分别为14、7、4、0例;另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恶心,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Lc术后腹腔内单纯给予1μg/kgDex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拟于高位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予0.375%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两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效果、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后MAP、HR、SPO2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均<0.05).结论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与布比卡因比较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更适合于高位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1.
张银凤  张文敏  张芬 《山东医药》2009,49(14):104-105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分娩单胎孕产妇,随机分为B、S组,各60例。分娩时,B组应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S组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入。观察两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首次自控给药(PcA)时间及PCA次数,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不良反应以及产程、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结果B组首次PCA时间延迟16min,PCA量和次数较S组明显减少(P〈0.05);S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较B组增高(P〈0.05);两组生命体征监测、镇痛评分、产程、剖宫产率和新生儿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腰麻一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CS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行剖官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行CSEA。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肌松效果、牵拉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蛛网膜下腔给药后3、5min MAP均显著下降,尤以对照组为著(P均〈0.05);两组药物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术中肌松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无一例出现牵拉反应;两组不同时间点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术中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术后均未出现腰背部穿刺点疼痛、双下肢异常感和头痛;两组仰卧位综合征、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观察组4例出现轻度一过性皮肤瘙痒。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CSEA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SNB)在老年患者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行开颅手术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罗哌卡因SNB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组(B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根据手术切口部位,A组采用0.5%罗哌卡因选择性阻滞眶上、滑车上、耳颞、颧颞、枕大及枕小神经;B组采用0.5%罗哌卡因混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选择性阻滞上述神经。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T1)、锯颅骨(T2)、术毕(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次数;记录两组拔管后2、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0、T1、T2、T3时,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A组在拔管后2、12、24、48 h 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SNB可以减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术中全麻药用量,延长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补救镇痛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容量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浙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入院后立即在病房内实施超声引导下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其中采用高容量(浓度0.33%,45 ml)罗哌卡因施行髂筋膜间隙阻滞者35例(高容量组),采用常规容量(浓度0.50%,30 ml)者35例(常规容量组)。观察两组患者阻滞后30 min(T1)及4 h(T2)、8 h(T3)、12 h(T4)的静息疼痛评分及被动活动疼痛评分,并记录患者自控镇痛泵的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及用药剂量。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静息疼痛评分及被动活动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570、19.780,P<0.05),高容量组患者T1、T2、T3时点的静息疼痛评分及被动活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容量组(P<0.05)。高容量组患者舒芬太尼累计剂量、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常规容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5、-12.954、-9.913,P<0.05)。 结论高容量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能够在术前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镇痛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王令平 《山东医药》2011,51(30):45-4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单纯罗哌卡因行CSEA。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麻醉后SBP、DBP、MAP均低于麻醉前(P均〈0.05),且试验组SBP、DBP、MAP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麻醉前后SpO2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中对照组出现5例低血压及2例恶心呕吐,经相应处理后缓解。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CSEA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少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胸腔镜下实施肺叶切除术患者150例,根据术后镇痛方法分为A组,B组,C组,术后分别实施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患者手术前后机械痛阈值、血清炎症因子水平(IL-6、IL-10、TNF-α)、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术后各组间机械痛阈值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3 d,各组间血清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能够明显增强术后镇痛阈,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四组各30例;各组均行SAPB联合全身麻醉,SAPB中C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R1、R2、R3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复合2、4、6 mg吗啡。记录手术时间,术后2、4、8、12、24、48 h于静息状态下评价患者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并行镇痛满意度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各组手术时间比较P均> 0.05。术后2、4、8、12 h,R1、R2、R3组VAS均低于C组(P均<0.05);术后24 h,R2、R3组VAS均低于C组、R1组(P均<0.05)。各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比较P均> 0.05。与C组比较,R1、R2、R3组术后48 h内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延长、补救镇痛次数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与R1组比较,R2、R3组补救镇痛次数减少、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P均<0.05); R2和R3组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在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比较两组阻滞效果、术后2 d内视觉模拟(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6 h、12 h、18 h和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地佐辛首次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24 h地佐辛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肱骨骨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小剂量纳洛酮能够延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玉莲 《山东医药》2011,51(47):98-9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单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单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前30 min两组均肌注苯巴比妥钠0.1 mg,长托宁0.01 mg/kg,观察组术中应用0.375%罗哌卡因20 ml+布托啡诺1 mg(1 ml),对照组应用0.37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1 ml,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记录阻滞0、5、10、15、30 min BP、HR、SpO2水平,术后2、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点SBP、DBP均低于同组T0时点及对照组,T1、T2、T3、T4时点HR均低于同组T0时点及对照组,P均〈0.05;各时点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4、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颈丛麻醉阻滞能增强麻醉效果,且对心血管系统干扰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术(ESP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术(TAPB)对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ESPB组和TAPB组,分别行ESPB和TAPB。记录两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麻醉用药,术后2、6、12、24 h安静及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发生低血压及使用升血药情况,复苏室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 与TAPB组比较,ESPB组术中镇痛药瑞芬太尼用药总量减少,术后2 h静息时及咳嗽时的VAS降低,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和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缩短(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 与TAPB比较,超声引导下ESPB能够为腹腔镜肝切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且其操作过程更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