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像学检查是一类重要的疾病诊断方法,最常见的有超声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以及最新应用于临床的PET/CT检查。一般来说,使用超声进行心脏、血管功能检查;使用CT进行实质性器官的检查,比如肝脏、。肾脏、脾脏等;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则进行PET/CT检查和MRI检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的认知功能和MRI及PET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transientglobalamnesia ,TGA)患者认知功能及脑代谢状况。方法 对 3例临床诊断为TGA的患者分别行简易心理测试 (MMSE)、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 (WMS R)测定和脑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 ,在恢复后不同时间以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18F FDG)为示踪剂行脑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positrone missiontomography ,PET)成像 ,并对其图像、量表测试结果与病史作对照研究。结果  3例患者MMSE测试及MRI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 ,而WMS R测试及PET成像显示 :1例正常 ,另外 2例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 ,与记忆相关结构有不同程度的低代谢。结论 TGA患者认知功能及局部脑代谢与其症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尽早终止其发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选取该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40例健康老龄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词汇流畅作业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词汇流畅性以及脑激活强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词汇流畅性低于对照组,平均脑激活强度小于对照组,患者右侧额叶激活体积大于对照组,但其余脑区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老年人的脑功能明显优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功能,左前额叶与两组脑功能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功能连接方法观察慢性期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选择慢性期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17例(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2例(对照组),采集静息态功能MRI数据,记录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采用腹内侧前额叶皮质、右侧后扣带皮质、左侧后扣带皮质3个感兴趣区提取DMN,取其交集获得DMN掩膜,以该掩膜为种子区,计算其与DMN内各体素功能连接。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观察差异区功能连接强度与MoCA、MMSE评分以及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内侧前额叶皮质及后扣带皮质/楔前叶功能连接明显减低(P<0.05)。脑梗死组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19,P=0.008)。结论脑梗死后DMN损害先于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可能是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均行冠矢状位轴位MRI检查、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其中20例行脑PET—CT显像;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切除致痫灶,包括局部癫痫灶切除59例,前颞叶及颞叶加杏仁核、海马切除50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3例,额叶病灶切除28例,额叶加颞叶病灶切除7例,大脑半球切除3例。术前MRI、VEEG和PET—CT定侧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0.6%、83.5%、94.4%。术后随访1.5a,疗效I级(Engel分级)57例、Ⅱ级52例、Ⅲ级33例、Ⅳ级8例。结论综合应用MRI、脑电图以及核素检查可更准确地定位致痫灶,在EcoG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亚娟  苏晓琳 《山东医药》2009,49(47):32-33
目的 分析小儿脑海绵状血管瘤(CA)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儿CA的MRI检查结果。结果4例患儿MR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MRI检查T1WI上为稍高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其可准确显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和病灶内的出血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0例老年性痴呆进行脑都磁共振成像(MRI)评价,23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T_2加权威像扫描,层厚8mm。发现痴呆病人中显示脑室增大9例,脑沟增宽7例。10例中均显示脑皮层下白质、脑室旁白质或半卵圆中心区域长T_2病灶,呈两侧性弥散分布。对照组中亦有半数显示脑萎缩,3例显示深部白质内腔隙性小梗塞。MRI对老年性痴呆颅内异常病灶检测的敏感性优于CT。但MRI对痴呆病因定性以及检查时间较长,仍有待于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RA和MRI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2例采用 3DTOFMRA与MRI检查 ,1 0例同时采用 2DTOFMRA检查。结果  3DTOFMR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瘤巢显示良好 ,对引流静脉显示较差 ;2DTOFMRA对引流静脉显示好 ,对供血动脉及瘤巢显示差。 3例AVM的MRA与DSA对照 ,MRA供血动脉显示率为 85 7% ,瘤巢与引流静脉显示率为 1 0 0 %。MRI对病灶部位定位准确。结论 AVM应同时作 3DTOFMRA与 2DTOFMRA检查 ,结合MRI图像 ,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功能和MRI测量海马和侧脑室颞角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AD患者(AD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量表的检测,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Pfeffer功能活动调查表(POD)、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数字广度测验(DS)、积木测验(BD)等,同时应用MRI测量颅腔的海马体积和侧脑室颞角宽度。结果海马体积、侧脑室颞角宽度A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海马体积、侧脑室颞角宽度与MMSE、ADL、POD、FOM有相关性,其与DS、BD无相关性,其中海马体积与MMSE、FOM密切相关。结论AD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与MRI脑结构测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认知功能和MRI脑结构测量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及以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为示踪剂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两种影像学检查对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及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1例PSP和178例PD患者进行常规头部MRI检查,并对其中5例PSP和48例PD患者进行18F-FDGPET检查。结果(1)MRI检查:11例PSP患者均可见矢状位T1加权像有中脑上缘平坦或者凹陷表现,PD组未见上述表现;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上计算中脑截面面积,PSP组低于P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18F-FDGPET检查:PSP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额叶低代谢,纹状体代谢基本对称。PD组主要表现为顶叶代谢略低于额叶前部,首发症状肢体对侧顶叶代谢降低明显;纹状体呈不对称表现,首发症状肢体同侧纹状体代谢降低,对侧纹状体后部代谢降低;纹状体代谢高于同侧丘脑。结论MRI及18F-FDGPET检查对诊断PSP在中脑形态学改变(中脑萎缩)及脑葡萄糖低代谢方面有特异性,与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患者静息态脑活动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特点。方法分别对根据临床诊断的10例a MCI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利用脑功能网络局部一致性(Re Ho)分析方法,比较a MCI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静息态下大脑活动差异。结果 a MCI患者Re Ho分析显示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内侧皮层和顶叶部分区域的Re Ho均显著增高。a 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左侧海马旁回、枕叶、舌回、楔前叶等区域的Re Ho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下回)、左颞上回、中央前回(额叶)、右侧丘脑、左侧梭状回等区域的Re Ho增高。结论静息状态下,a MCI患者可能存在着局部脑区功能异常,这种异常与认知功能减退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结合脑血管造影与MRI影像融合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引发癫痫时对脑功能区、脑内病变和致痫灶空间范围的定位作用。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Talairach立体定向系统,绘制脑皮质表面血管图,并与三维MRI成像进行融合,标注脑功能区并设计术前深部电极放置部位和手术方案。结果17例患者获得了清晰的立体脑血管造影与MRI图像,涉及手术部位包括额叶8例、顶叶6例、颞叶2例和枕叶1例.手术完整切除动静脉畸形。术后随访1年,8例未见癫痫发作。结论该技术可以保证术前准确定位病灶,有利于术中判断脑沟回和功能区,避免损伤皮质功能区和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及病理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侧脑室体部前2/3区域15例、第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及左侧额叶各1例,肿瘤边界清楚或不清楚,5例肿瘤与丘脑或侧脑室壁粘连,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7例病灶出现囊变区、14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供血血管(多位于肿瘤底部),增强后3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2例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显示N-乙酰神经氨酸(NeuN)及突触蛋白(Syn)均呈阳性。结论 CN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检查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PSP患者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特征。结果19例PSP患者中,12例患者以走路不稳、反复向后跌倒为首发.17例患音出现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假性球麻痹出现较早,还伴有轴性肌张力障碍、轻度痴呆等症状。19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10例患者正中矢状位可见中脑上端萎缩,呈"蜂鸟征",水平位可见中脑前后径变小,呈"鼠耳征",1例患者中脑被盖和顶盖部T_2加权像显示弥散性高信号,中脑萎缩随病程加重。13例患者PET检查,均可见中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双侧额叶葡萄糖代谢降低比较明显,部分合并顶叶或顶枕联合区葡萄糖代谢降低。结论 PSP临床表现变异较大,但通过头颅MRI、PET等辅助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脑梗死诊断的4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经过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结果 胼胝体梗死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1.9%.7例CT扫描未显示胼胝体梗死,经非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另1例经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梗死灶可仅累及胼胝体(膝部、体部或压部),也可合并额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 (18F-FDG PET)脑显像特点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13例PSP患者和30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脑18F-FDG PET检查,应用视觉分析法与统计参数图(SPM)分析法比较2组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P患者脑18F-FDG PET显像视觉分析法显示双侧额叶皮质、中脑、皮质下核团如基底节、丘脑示踪剂摄取减少,SPM分析显示双侧双侧额上、中回、额叶内侧部皮质、扣带回、中脑及皮质下结构,基底节、丘脑葡萄糖代谢减低,与患者眼球垂直运动障碍、姿势障碍、肌张力增高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相一致。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应用18F-FDG PET脑显像有助于PS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海马区MRI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AD患者32例,并随机选取30例同年龄段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二者均行MRI检查,采用线性和体积测量法对海马高度、颞角宽度、海马和杏仁核体积定量评估。并对患者用临床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其评分与定量MRI测量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D组颞角宽度、海马高度、海马体积、杏仁核体积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P〈0.05)。并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分级(CDR)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以颞角宽度、海马体积为最相关。结论海马体积测量是诊断AD敏感指标,它与认知功能功能评定相结合对AD的早期诊断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临床特征和磁敏感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脑叶出血,旨在提高临床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4月15日~2015年7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AA相关脑叶出血患者34例,行头颅MRI T2加权、梯度回旋波T2加权及磁敏感加权成像,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来源于病历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和临床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进行性痴呆、记忆功能下降5例;癫痫起病4例;既往有脑出血7例;高血压18例。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出血形态有圆形、卵形、卵圆形,出血位于顶叶、枕叶、额叶和颞叶,单脑叶出血7例和多脑叶出血27例。结论 CAA相关脑叶出血临床特点存在高度异质性,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检查在CAA临床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老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NETP的老年患者17例,其中12例为无功能性NETP,5例为功能性NETP。结果磁共振检查病变位于胰腺,T1WI表现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高或低混杂信号,DWI均显示高信号;CT平扫检查显示等或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病变平扫平均CT值45.9HU。增强CT及磁共振扫描检查均表现"快进快出",囊性病变不呈现强化;1例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不存在高代谢灶,1例无功能性NETP经PET/CT检查存在等密度结节,病灶大小为1.2 cm,SUVmax为4.1。结论 CT、磁共振两者共同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老年NETP境界清晰和显著增强,PET/CT检测采取合适的示踪剂对体积较小的功能性NETP有重要意义,可以全面预测是否存在转移。  相似文献   

20.
金弢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3):315-319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并发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和肺癌患者越来越多,在接受CT或MRI增强检查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引起重视。CT增强检查需要使用含碘对比剂,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对比剂肾病,对比剂肾病可防可治,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品种和剂量,停用肾毒性药物并在增强检查前后进行水化治疗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慢性肾脏病等高危人群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MRI增强检查需使用钆对比剂,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肾原性系统性纤维化,肾原性系统性纤维化可防难治;对于慢性肾脏病处于4、5期的患者、急性肾损伤或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钆对比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