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从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录的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对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收录的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慢性湿疹临床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4.0及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抽动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临床疗效观察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56篇文献,涉及56个针灸处方,75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443次。其中百会使用频次最高,常选用的经脉为督脉、胆经、肝经和胃经,使用腧穴主要分布在头面部、下肢,特定穴使用主要以五输穴和原穴为主,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百会-太冲-风池,对频次≥6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4大类,3类腧穴分别治疗气郁化火、脾虚痰聚与阴虚火旺三类兼证,1类腧穴发挥“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特点。结论:本研究归纳出针灸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选穴特点,为临床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吞酸、吐血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胃 ,而与脾、肝关系密切。笔者认为本病病机特点当属本虚标实。所谓本虚 ,系指脾胃虚弱 ,这是本病的生理病理基础 ,如果没有脾胃虚弱这一内因的存在 ,其他单一的外因条件不一定会发生溃疡病。正如《杂病源流犀浊·胃病》说 :“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 ,多气多血 ,壮者邪不能干 ,虚则着而为病。”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吞酸》中亦指出 ,来自上、中二脘的吐酸“无非脾胃虚寒不能运化之病 ,治此者非温不可。”现代医学所讲的胃肠粘膜防御机能减弱即祖国医学所言之本虚。…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消化性溃疡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缺损。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多发生于青壮年 ,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属中医学的“胃脘痛”。本文共查阅针灸论文 72篇 ,从 51篇符合统计的针灸论文 5 82 1病例中分析 ,总有效率为93.2 8% ,针刺治疗本病 371 /1 0 ,有效率为 92 .99% ,穴位埋线 3574/1 3,有效率为 92 .36% ,穴位注射70 3/6,有效率为 97.72 % ,针灸配合其他疗法 497/1 0 ,有效率为 93.56% ,经统计学处理 ,临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从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采用针刺、艾…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咽喉肿痛临床选穴配伍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7-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咽喉肿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72篇,分析现代针灸治疗咽喉肿痛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结果现代文献针灸治疗咽喉肿痛有着以表里经配穴法,特定穴中五输穴与原穴配穴法和局部配穴法为主的规律。结论针灸治疗咽喉肿痛应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为主的腧穴进行配伍,疏通两经经气,注重选取咽喉病变局部的阿是穴等痛点,疏调局部经络之气,同时配合治疗原发病,将辨证选穴与对症选穴有机结合起来,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年针刺治疗肝郁气滞抑郁症的用穴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肝郁气滞抑郁症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一共检索到557篇关于针灸治疗肝郁气滞抑郁症的文献,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53篇文献.采用Execl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 检索2001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或针灸联合其他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期刊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9篇文献,共涉及82个腧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为风池、颈夹脊、百会;所属经络应用频次较高的为足少阳胆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为风池-颈夹脊;腧穴聚类分析可聚为2个有效类别。针灸治疗以毫针针刺最为常用,治疗方法常用针刺联合药物、手法等,针刺联合中药总有效率最高。结论 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以取颈项部腧穴为主,同时注重取头面部腧穴以调神止眩,标本同治,重用交会穴与五输穴。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风池-完骨最常配合使用,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近部腧穴与远部腧穴联合使用,整体调节以提高临床疗效,针刺联合中药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 59例患者治愈44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9%。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134篇文献,涉及177个针灸处方、88个腧穴,腧穴使用总频次1 207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腧穴依次是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中脘、脾俞、天枢、阴陵泉、太溪、肾俞、太白。常选用经脉为胃经、脾经、膀胱经,下肢及胸腹部腧穴使用较多,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合穴、募穴和交会穴,关联分析获得强关联腧穴配伍8组,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居首位;聚类分析获得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多从脾论治,以调理脾胃功能为核心,足三里、丰隆、三阴交为核心腧穴,以辨证取穴为主,表里经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多种配穴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张瑞瑞  李佩芳 《河南中医》2022,(9):1415-14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22年1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Medline等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对纳入的针灸选穴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纳入的针刺处方进行穴位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51篇文献,涉及71个穴位,共计926次。其中使用频次位于前10位的穴位分别是太阳、风池、率谷、合谷、百会、太冲、头维、阿是穴、中渚、外关等;选穴部位以面部、上肢肘部为主,共涉及包括足少阳经、经外奇穴、手少阳经、督脉及手阳明大肠经等14条经脉。关联规则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太阳-中渚-头维,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是太阳-率谷;对使用频次位于前13位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常用穴位组合是太阳-风池-率谷,足少阳胆经为常用经脉,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配伍太冲、侠溪、列缺等穴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医学数据库,建立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取的腧穴、经络等进行频数统计,对使用频数在4次及以上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74篇临床研究,涉及用穴72个,使用总频数455次。其中使用频数最高的是夹脊穴,共64次。涉及经脉腧穴以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腧穴使用频数305次,占所有腧穴的67.03%;涉及特定穴10类,使用频数260次,占所有腧穴的57.41%,交会穴、背俞穴、五输穴等使用较广泛。局部取穴以背腰部为主,配合肢体远端取穴。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足三里—秩边、太溪—三阴交、脾俞—膈俞、昆仑—阳陵泉、脊中—筋缩、长强—风府—百会、大杼—百劳—肝俞,且夹脊、大椎、肾俞、腰阳关、命门、至阳关联程度较高。结论: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取穴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重点为腰背部局部取穴,配合远端辨证取穴,特定穴在本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规穴组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自2002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治疗方法、刺法及其选穴、电针波形与频率的频次。将相关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18.0,进行腧穴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253篇,涉及344个针刺处方,132个腧穴,总应用频次3 796次;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刺、电针、针灸、穴位注射等;高频应用腧穴分别是下关、合谷、四白、颊车、颧髎、阳白、地仓、攒竹、迎香、太阳;应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为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胆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到了9组强关联腧穴关联规则和10组高频经脉关联规则以及3个聚类。结论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以局部取穴为主,重视远近配穴,多用手足阳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上针灸推拿治疗假性近视的选穴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近十年来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有关针灸推拿治疗假性近视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描述性和关联性分析。结果:数据库共纳入84个腧穴处方,涉及80个穴位,共792频次;其中攒竹、太阳和睛明穴使用频次最高;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使用频次最高,且膀胱经腧穴使用个数最多;针灸推拿治疗假性近视主要选取头面部及下肢部(包括足部)的腧穴,另外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背俞穴使用的频次和腧穴数量最多;“丝竹空-攒竹”配伍集使用频次最高。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推拿治疗假性近视选穴主要遵循“病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规律,以及远近配穴的原则;多选取眼周局部、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并通过局部腧穴配伍丰富临床选穴处方,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为临床选穴提供了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并予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共计51组针灸处方,涉及40个腧穴,11条经脉,腧穴使用总频次423次。干预措施使用频次最高为毫针刺法。应用频次前6位的腧穴为睛明、太阳、攒竹、合谷、风池、太冲;取穴以足三阳经、经外奇穴和头面部穴位为主。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穴位是“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系统聚类分析得到五个聚类群:“百会、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太冲”“睛明、太阳”“承泣、球后、丝竹空、鱼腰”“四白、瞳子髎、阳白”。结论:针灸治疗麻痹性斜视具有一定规律,取穴以足三阳经、经外奇穴和头面部穴位为主,建议以核心穴组联合眼周穴位,配合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以针灸疗法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人45例,收到满意效果,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卿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93-594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缺损。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名为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本病以上腹痛、吐酸、嘈杂、呕吐为主症,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笔者自2006年至2008年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方法治疗73例,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腧穴频次、归经及腧穴关联规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腧穴24个,腧穴核心配伍3组,核心腧穴4个。【结论】 选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内关,特定穴以交会穴为主,多选取任脉、心包经的腧穴,腧穴配伍以膻中、内关、中脘、气海为核心。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注重经络循行与经气的互通,重视特定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消化性溃疡1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针灸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作用机理,从而找出一种经济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方法应用中医辨证确诊肝气郁结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分为针灸加H2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加两联抗生素,三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质子泵抑制剂加两联抗生素组疗效、胃镜、HP的观察项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与质子泵抑制剂加两联抗生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H2受体拮抗剂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加H2受体拮抗剂治疗肝气郁结型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用穴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7个数据库,一共检索到6448篇相关文献,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166篇文献。采用Excel表统计针灸治疗心律失常所用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分布频次;然后运用SPSS Modeler 14.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网状图,最后借助SPSS 22.0软件绘制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 总共纳入166篇研究文献,涉及50个腧穴,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由高到低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经脉选用以手厥阴心包经(176次)、手少阴心经(62次)、足太阳膀胱经(87次)为主,单个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内关穴,2个穴位联合使用频次最多为内关穴和心俞穴;选取的特定穴多于非特定穴,特定穴中以络穴、八脉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主穴以心包经腧穴为主,配穴多选取膀胱经背俞穴;部位以四肢、胸腹部为多,关联分析结果以内关—神门、内关—心俞、内关—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