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药组方二岩虎果汤的拆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苗药组方二岩虎果汤组方的合理性,分析方中各药味对全方止咳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浓氨水引咳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止咳、抗炎药效学指标筛选组方适宜提取溶剂,并对二岩虎果汤进行撤药拆方研究。结果:组方适宜提取溶剂为55%乙醇;方中各药均对全方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降低小鼠耳肿胀率作用有贡献,其作用强弱顺序为岩豇豆>岩白菜>岩果>虎杖。结论:该方组方合理,方中各药配伍关系为:岩豇豆为君药,岩白菜为臣药,岩果为佐药,虎杖为使药,与原方配伍关系相似。  相似文献   

2.
岩白菜及其混淆品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光明  张永林 《中药材》1991,14(8):15-20
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四川、贵州两省市场上所使用的岩白莱,即虎耳草科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及混作岩白菜使用的苦苣苔科厚叶旋蒴苣苔 Boeacrassifolia Hemsl.和石胆草 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Franch.)B.L.Burtt.进行了性状及显微特征的比较研究,为三药的使用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皂角刺及其混伪品日本皂角刺的生药鉴别方法,以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方法:通过药材市场调研和抽样的方法获得样品,采用性状、显微组织鉴别技术,对样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明确了二者在性状、显微特征上的鉴别特征。结论:根据性状和横切面组织显微特征比较,可以准确、快捷鉴别皂角刺真伪。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9,(4)
目的:对库区民间药材雪药(毛花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安全用药和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按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别,并以图文形式记录结果。结果:雪药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和不同器官的显微组织构造鉴别特征明显。结论:首次报道了雪药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完善了雪药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该研究可为民间药材雪药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订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壮药吊灯扶桑和朱槿的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壮医药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常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对二者药材。结果:发现壮药吊灯扶桑和朱槿的根、茎、叶及粉末显微特征易于区分,药材性状除根、茎外,叶、花、果易于区分。结论:以上特征为壮药吊灯扶桑与朱槿的主要性状及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傣药蓬莱葛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进行研究。结果:描述了傣药蓬莱葛性状、茎横切与粉末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方法。结论:为蓬莱葛药材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岩五加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描述岩五加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测定样品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结果:建立了岩五加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质量标准,能明显地区别于同属的其他常见的相近植物。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应用于岩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石菖蒲与混淆品水菖蒲进行鉴别,保证临床用药准确性。方法:从药材来源、性状特征、显微结构、理化鉴别、薄层层析进行鉴别比较。结果:明确了石菖蒲、水菖蒲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薄层色谱有着明显差异。结论:根据性状和横切面组织显微特征比较,可以准确、快捷鉴别石菖蒲真伪。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苗药羊奶奶叶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等鉴别方法研究苗药羊奶奶叶三种基原植物的生药学特性。结果:羊奶奶叶3种基原植物的药材性状特征、叶横切面显微特征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以用于3者之间的鉴别;但三者的叶表面、粉末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特征无明显区别,可用于羊奶奶叶药材的真伪鉴别。结论:苗药羊奶奶叶薄层色谱特征,叶表面及粉末显微特征均可作为羊奶奶叶生药学鉴别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翻白草与委陵菜进行生药学研究,为翻白草与委陵菜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常规生药描述方法对2药的全草作性状鉴别、用徒手切片方法对2药的根作显微鉴别。结果描述了翻白草与委陵菜生药性状、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本实验的性状、显微描述可作为翻白草与委陵菜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彝药海枫藤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海枫藤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能够较好地鉴定和利用该药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民族药酸叶胶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主要组织特征为中柱鞘部位由石细胞及纤维形成环状,可见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分为内外两个部分;髓部散生有石细胞群.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鉴别该药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民族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虎耳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基原鉴定、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系统全面地描述了苗药虎耳草的性状特征,粉末显微特征,以及根、根状茎、茎、叶、叶柄横切面和叶表面的显微特征。结论虎耳草的干燥药材性状特征,匍匐茎横切面、叶表面、以及全草粉末的显微特征均可显示其独特鲜明的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可以作为虎耳草种质鉴别、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2010,(2)
目的:为了安全、准确地使用大麻药材,对其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大麻根皮层较窄,在皮层内侧有众多纤维束;粉末中可见棘毛、碳酸钙钟乳体等特征。结论:大麻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壮药铁包金的生药鉴别方法。方法观察和描述铁包金的根、茎、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结果描述了铁包金根、茎、叶的性状和组织结构特征,摄制了各种显微鉴别特征图。结论铁包金根、茎、叶的性状、根、茎横切面结构,叶的粉末和叶缘的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鉴别的依据,并能与其它易混淆的药材区别开。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0,(10)
目的:研究白毛蛇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白毛蛇的根茎及叶有较显著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白毛蛇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其生药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药用植物白花丹的性状及显微构造进行鉴别,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方法:对药用植物白花丹进行性状及显微构造研究鉴别。结果:详细的描述了药用植物白花丹的形状、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其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结论:药用植物白花丹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作为真伪鉴别和制定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壮药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ns(Roxb.)seem.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结果:幌伞枫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幌伞枫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别骨碎补和大叶骨碎补。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结果:骨碎补和大叶骨碎补性状、显微特征存在明显不同,薄层色谱鉴别和液相色谱鉴别显示大叶骨碎补不含柚皮苷。结论: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将骨碎补和大叶骨碎补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20.
Man'erhaba H  He J  Yang WJ  Dilinu'er  Chen Y 《中药材》2011,34(3):349-352
目的:为了安全、准确的使用药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 (L.) Schrad.,对进口药西瓜与引种药西瓜进行生药学对比研究。方法:对其药用部位果实进行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进口药西瓜与引种药西瓜的药材性状、主要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大致相同,其差异表现在:引种药西瓜果实个体较大,薄壁细胞淀粉粒较多,导管较粗,石细胞较长;进口药西瓜薄层色谱红色斑点颜色较深。结论:本次引种栽培药西瓜与进口药西瓜生药学差异不大,如规模化种植,将有望替代进口药西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