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之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过去称慢性盆腔炎,多因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而导致。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健康,且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1]。 相似文献
2.
苗曼华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1,(7):630-630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若发病时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后遗症,即盆腔炎性后遗症,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为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有时伴肛门坠胀,常在劳累和性交后加重,白带增多、异常,月经过多或紊乱, 相似文献
3.
总结夏阳主任医师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夏师认为,本病临证主要有寒湿凝滞型和湿热蕴结两型,分别用独活寄生汤、五味?肖毒饮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施治,疗效显著。举案例2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中医体质分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防治SPID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230例SPID患者为观察组,23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入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SPID发病有影响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对应分析探讨SPID患... 相似文献
6.
鉴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特殊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表现,通过追溯相关历史文献,对中医药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及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1例SPID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PID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腰骶酸痛、带下量多、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恶寒、舌质偏暗、口干、月经色暗或有血块、头晕、急躁易怒。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脾虚湿瘀互结型、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结论: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SPID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本病的中医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微波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金丹慢盆方”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单用微波物理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盆腔超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综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治难点为:湿邪为病,病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病程日久,情绪易忧郁、焦虑,对治疗信心不足;治疗过程中难以选择最佳组合方案。针对以上难点,当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分清孰轻孰重;心理疏导,解除顾虑,树立信心;根据病情、病位、病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中西结合,内外合治。 相似文献
10.
1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会导致慢性盆腔痛、不孕、盆腔炎反复发作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本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顽固易复发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方法种类繁多,外治法是其中的一个大类。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文献回归,发现外治法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本文就目前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内服中药配合中医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中药灌肠。结果:对照组32例,痊愈15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38例,痊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和护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一种感染性微生物疾病,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1],影响全世界约4%~12%的年轻女性,其中育龄期妇女较为多见[2].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和反复流产率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医药》2015,(4):21-23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超声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的联系。方法:选取经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并按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为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的患者各20例,对其术前经腹壁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各组的声像图异常以及其中的子宫肌层回声增强、附件区囊肿囊液清亮、盆腔积液清亮的出现频率虽有不同,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各组的子宫增大、子宫肌层回声偏低、附件区囊肿的囊液浑浊、盆腔积液浑浊、卵巢增大以及盆腔静脉曲张的出现频率有明显不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主要特点为湿热瘀结证患者子宫增大、子宫肌层回声偏低、附件区囊肿囊液浑浊、盆腔积液浑浊、卵巢增大,寒湿凝滞证患者卵巢增大,而气滞血瘀证患者和气虚血瘀证患者盆腔静脉曲张。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辨证诊断提供某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壮药三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替消唑注射液静脉滴注,康妇消炎栓1枚塞肛,频谱治疗仪照射下腹部,3个月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壮医三联疗法治疗:内服盆炎清1号、壮药灌肠、壮药烫疗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证候积分、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药三联疗法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方面,有改善症状快、副作用小以及标本兼治、简、便、廉、验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通常有慢性盆腔痛、输卵管粘连阻塞、异位妊娠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腹、腰骶部,酸、胀、疼痛不适,可以导致不孕、月经周期紊乱、月经及带下颜色、质地异常等病变,是影响当代妇女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妇科炎症疾患之一。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由于受到病原体的感染,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微环境紊乱,盆腔组织细胞受损,出现充血、粘连、瘢痕纤维化。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使组织抗氧化及代谢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发病。在治疗方面主要有抗生素、物理、手术、介入疗法等治疗手段,抗生素长期不合理使用会有耐药情况的发生,其余几种治疗手段均存在使盆腔组织发生粘连的风险。中医针刺具有疏通经络、理气化瘀的作用,对治疗该病有显著效果。脐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肚脐神阙穴来激发调动人身先天经气,平衡阴阳,驱除疾病的针刺疗法。火针疗法是集针、灸的功能于一体,有以热引热、温通经络等作用。文章通过成功案例一则,介绍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分析了运用脐针联合火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参考,丰富该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高月平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临床特点、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高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诊治的独特经验。高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湿、热"已不是该病的主要病因,而将"虚、寒、瘀"概括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总属本虚标实病。治疗上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以补虚温阳,化瘀止痛,攻补兼施为总治疗原则。强调了温阳化瘀药的运用,导师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质量。中医从瘀立论,以"活血化瘀"为总的治疗原则,辨证地辅以清热利湿、疏肝行气、散寒除湿、健脾补肾等治法,同时兼顾其他重要脏腑的调理,并因人制宜地配合局部外治法,以期缩短治病周期,减少本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金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金师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脾虚湿阻、瘀血内停,临床多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足浴的方法以健脾利湿、化瘀通络止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