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与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治疗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37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Sweet食管切除术(MISE)组38例,开放Sweet食管切除术(OSE)组99例。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及术后疗效情况。结果与OSE组相比,MISE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更长,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共有45例(32.85%)患者术后发生2级以上并发症,均以肺部感染为最常见; 4级以上严重并发症主要为严重吻合口瘘和呼吸衰竭。OSE组2~3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I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SE组和OSE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和87.9%,3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59.6%,两组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两组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N0期为参考,N  相似文献   

2.
钱涛  周松阳 《山东医药》2013,(34):72-73
目的 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根据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分析转移规律,并分析淋巴转移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4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633个,其中阳性淋巴结241个,转移率38.1%.阳性淋巴结中,胃小弯组淋巴结最为常见,约占55.6%.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结论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为腹腔淋巴结转移,尤以胃小弯组淋巴结转移为甚.肿瘤的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全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回顾了以往的研究,以更新与AEG手术治疗相关的因素。Siewert分类对淋巴结扩散有影响,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AEG不同类型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不同,而不同的手术入路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微创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类似的肿瘤学结果。新辅助治疗对于改善AEG患者的预后越来越重要。内镜下切除术可能是早期AEG的良好治疗方法。此外,精心设计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仍然非常需要,以推进我们对AEG手术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70岁及以上高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GEJ)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收集可切除的初次住院158例70岁及以上高龄AGEJ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化疗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总体平均生存期为(38.872±7.48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6.131 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术后病理分期(p TNM分期)和淋巴结分期(N分期)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结论患者预后与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及p TNM分期存在相关,其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有助于内镜医师了解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系统对晚期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69例晚期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的胃癌分期系统及食管腺癌病理分期(pTNM)系统予以分期,比较在两种分期系统中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分期分布情况,计算生存率。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两种分期系统的判别力及同质性,采用C指数、-2对数似然估值判断两种分期系统对于晚期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以胃癌分期系统对69例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显示ⅡA期12例,ⅡB期10例,ⅢA期22例,ⅢB期22例,ⅢC期3例,其中ⅡA期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83.33%,ⅡB期患者为70.00%,ⅢA期患者为40.91%,ⅢB期患者为36.36%,表明ⅡA期患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高于ⅢA期和ⅢB期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pTNM分期系统对69例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显示ⅡB期16例,ⅢB期28例,ⅣA期25例,其中ⅡB期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81.25%,ⅢB期患者为44.44%,ⅣA期患者为34.62%,表明ⅡB期患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高于ⅢB期和ⅣA期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病灶组织最大径≥4 cm、病灶转移或复发、胃癌分期系统及pTNM分期系统均是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胃癌分期系统的线性趋势卡方值是6.503,似然比卡方值是7.861,高于pTNM分期系统(分别为5.358、6.701);胃癌分期系统的-2对数似然估值为240.768,低于pTNM分期系统(243.967);胃癌分期系统的C指数为0.7293,高于pTNM分期系统(0.7203)。结论 UICC/AJCC第8版的胃癌分期系统在晚期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 AFR)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住的234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同时期健康对照者35名,Kruskal-Wallis H检验AFR与AE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对AEG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项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AEG的效能。结果 AEG患者AF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AFR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显著相关,与性别、Siewert分型、内镜分型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R、CEA、CA19-9是AEG的独立危险因素。AFR、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AUC=0.785)。结论 AFR、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AEG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内镜(EUS)、螺旋CT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2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91例经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AEG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EUS及螺旋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US对AEG术前T分期总准确率为81.3%,N分期准确率为86.8%;螺旋CT的T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58.2%、58.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US较CT更能准确地判断AEG的TN分期,有助于指导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郑光礼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2):155-156,F0003,F0004
当论及GEJ肠化时医生们首先考虑的常是如何描述或称谓这一临床实体,是属于胃贲门起始段肠化还是属于芭蕾化食管(BE)?因为在称谓上的差异常会混淆关键性临床问题,诸如:①病人有否癌变倾向?②如果有,在防止癌变方面医生应做那些工作?由此看来,介定几种与GEJ相关词义的内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术(PG)与全胃切除术(TG)对老年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AEG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G组PG组,每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1年、2年生存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TG组短于PG组(P<0.05)。术后1年、2年生存率TG组为91.84%,与PG组的8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生存率TG组为85.71%,明显高于PG组的61.22%(P<0.005)。术后1年、术后2年,两组吞咽困难、反流、饮食受限、焦虑及味觉改变评分较术前增高,疼痛、口干及身体形象评分较术前降低,TG组疼痛、反流及味觉改变评分低于PG组,饮食受限评分高于PG组(P<0.05)。结论在AEG的手术治疗中,TG术后恢复快、2年生存率高;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TG疼痛、反流及味觉改变方面效果优于PG,PG饮食受限优于TG;在安全性方面TG与PG相当。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结合部癌由于其肿瘤部位的特殊性,外科手术需要同时满足淋巴结清扫范围、切缘及重建安全性,因此在分型方式、手术径路等方面存在争议.传统的Siewert及Nishi分型以肿瘤中心作为分型的主要依据,这种分型没有考虑到肿瘤的上下切缘,尤其是对食管下端的浸润距离缺乏直观的精准的术前术中评估,因此这种分型对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交界腺癌(AEG)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区域,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以解剖学为基础的Siewert分类法逐渐被临床认可。Barrett’s食管通路和胃通路是AEG的主要发病机制。手术切除是AEG的主要治疗方法,新辅助疗法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基因靶向疗法是治疗AEG的新方向。目前,东西方国家对AEG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其病因、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AEG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钡造影、MSCT增强扫描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手术的AEG患者的气钡造影、MSCT影像资料,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62例中气钡造影、MSCT扫描肿瘤检出率分别为100%、96.8%,Borrmann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8.4%、98.3%,Siewert分型准确率均为100%,食管受侵检出率分别为93.5%、93.3%;影像测得食管浸润长度值与显微镜下测得长度值差异明显(P<0.05),MSCT对TN分期及浆膜受侵的准确率分别为83.3%、56.7%、96.7%。结论气钡造影及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用于AEG术前肿瘤检出、食管受侵判断及Borrmann分型、Siewert分型,准确性高;CT对T分期及浆膜受侵判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安全地诊断和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被公认为提高AEGJ生存率的最好方案。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AEGJ及癌前病变的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目前内镜下治疗早期AEGJ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临床病理分析3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临床病理特征、Siewert分型、Lauren分型与预后的关系,观察新版AJCC分期指南在食管胃交界腺癌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9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19例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的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44%和35%.局限型患者生存率高于浸润型;肿瘤最大径<5cm患者生存率比5cm以上患者高;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低生存率相关(P<0.01);按照AJCC第7版中N分期标准分组,组间未见生存差异,而将淋巴结转移数目以10为界,发现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生存率显著低于10个以内者(P<0.05);Lauren弥漫型病例生存率显著低于肠型和混合型,而肠型和混合型之间无明显差异;Siewert三型病例之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等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相关,其中AJCC第7版分期指南中所参照的食管癌N分期标准并不能揭示预后意义,提示食管胃交界腺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必要研究并建立食管胃交界腺癌适用的分期标准,而不仅仅是参照食管癌或胃癌现有标准.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中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内镜治疗如内镜下射频消融、注射治疗以及抗反流手术及外科手术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发生,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16例食管胃交界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预后影响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肿瘤的大体类型为溃疡型168例、蕈伞型25例、弥漫浸润型8例、局部黏膜糜烂型15例,病理学分级Ⅰ级30例、Ⅱ级101例、Ⅲ级85例,S iewert分型Ⅰ型7例、Ⅱ型134例、Ⅲ型75例。术后5 a生存率为59.3%,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对食管胃交界腺癌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以溃疡型、Ⅱ型常见,预后较差,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可以作为独立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