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Kelch样环氧氟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及其与患者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4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中留取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 cm),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术后随访5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比较胃癌组织Keap-1、Nrf2蛋白表达阳性者与表达阴性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另依据术后5年随访期间患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胃癌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147例胃癌患者在5年随访中,共死亡109例,生存38例,生存率25.85%;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Kea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低于Keap-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P<0....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70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CNA、Survivin、Caspase-3的表达,并以PCNA阳性强度计算增殖指数(PCNA-PI),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AI)。结果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其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有关。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高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HBsAg有关。癌组织中Caspase-3表达阳性者的增殖指数PCNA-PI低于阴性者(P〈0.05),凋亡指数高于阴性者(P=0.05)。在肝癌组织中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44)。Survivin阳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Caspase-3阴性肝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阳性者(P〈0.05)。结论Survivin、Caspase-3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峰  谢敏  张明  丁义涛 《江苏医药》2003,29(7):510-51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肝炎后肝硬化恶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 2 7例肝炎后肝硬化 (A组 )、9例肝细胞性肝癌癌组织 (B组 )、癌旁肝硬化组织 (C组 )和非癌旁肝硬化组织 (D组 )、5例肝良性肿瘤 (E组 )、6例酒精性肝硬化 (F组 )、4例其它型肝硬化 (G组 )、5例慢性肝炎 (H组 )和 12例正常人 (I组 )的肝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再用半定量法对其活性强度进行评价。并对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进行了临床随访 ,随访时间 1~ 3年。结果 端粒酶活性表达介于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之间 ,且与两者差异显著。 3例端粒酶表达阳性患者随访发现癌变 ,而端粒酶阴性者中无癌变发现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在肝炎后肝硬化向肝细胞性肝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 ,并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后达到最高 ;端粒酶活性可以作为一个预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癌变趋势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肝细胞肝癌组织、81例癌旁组织和25例正常肝组织中黏着斑激酶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黏着斑激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74.4%)高于癌旁组织(42.0%)(P〈0.01)和正常肝组织(12.0%)(P〈0.01),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黏着斑激酶在肝细胞肝癌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肿瘤转移有关(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黏着斑激酶阴性表达组生存率(71.4%)高于阳性表达组(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黏着斑激酶在肝细胞肝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丁海  薛迪广  李德春 《江苏医药》2001,27(12):891-893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抑癌基因(nm23)对二型二期原发性肝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mmp-2、nm23在二型二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mp-2在成活组患者中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1、6、10、0例;在死亡组患者中分别为、0、2、4、7例;nm23在成活组患者中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1、6、4、6例;在死亡组患者中分别为0、9、4、0例,mmp-2、nm23在术后有癌转移的二型二期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弱阳性到阳性组分别为8、1例,强阳性组分别为0、7例,mmp-2表达高低与癌胚抗原(AFP)阴阳性及肿瘤的大小无关;nm23表达高低也与肿瘤的大小无关,但其与AFP的阴阳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2在HBsAg阳性的二型二期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强弱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优于nm23基因,而两者对肝癌病人术后的癌转移倾向有协同的预示作用。nm23表达高低与AFP的阴阳性间统计学差异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中的一种,选择性地表达于恶性肿瘤组织。该文研究Survivin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细胞株SMMC-7721,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半定量RT-PCR法检测SurViVinmRNA表达。结果:肝癌细胞株SMMC-7721@80%(32例)的肝癌组织表达SurvivinmRNA,而癌旁非癌组织内无一例阳性表达。结论:Survivin表达是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较为普遍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503宿主基因(MIR503HG)、Wnt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的关系。方法 纳入108例NSCLC患者,并于术中收集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MIR503HG、Wnt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Wnt1蛋白表达。对NSCLC患者术后随访5年,记录随访期内生存状况。比较癌旁组织、肺癌组织中LncRNA MIR503HG、Wnt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结局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及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异;Pearson法分析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肺癌组织LncRNA MIR503HG、Wnt1 mRNA表达水平对患者术后5年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肺癌组织中LncRNA MIR503HG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钙黏蛋白在肝癌肝移植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8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符合肝癌肝移植米兰标准,且被切除肝脏的癌旁组织无微小血管侵犯(MVI)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中肿瘤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钙黏蛋白基因,观察其在两组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患者与未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T-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 纳入的76例患者5年总复发转移率为21.05%,其中无MVI的患者46例(60.52%),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率为17.39%;肝癌组织中细胞膜T-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缺失和异常表达明显升高,占47.83%,而癌旁组织缺失及异常表达较少见,仅占6.5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8,P=0.000);在出现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中癌组织T-钙黏蛋白异常表达(100%)与未复发转移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36.84%)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0.565,P=0.001)。结论 T-钙黏蛋白基因在HCC中缺失和异常表达率较高,且与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HCC肝移植预后的预测指标和药物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Ku70蛋白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体内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6例肝癌、癌旁和92例正常肝组织中Ku70蛋白的表达,探讨Ku7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Ku7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HCC患者肝癌组织中Ku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生存分析表明低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Ku70蛋白可作为HCC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mmp_2与nm23两者在HBsAg阳性的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对我国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与转归做进一步的了解。方法对nm23、mmp_2在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生存不足8个月的为预后差组(13例) ,反之 ,为预后好组(17例)。结果mmp_2与nm23在预后好组病人中 ,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1/17、6/17、10/17、0/17 ;1/17、6/17、4/17、6/17 ;mmp_2与nm23在预后差组病人中 ,表达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为0/13、2/13、4/13、7/13 ;0/13、9/13、4/13、0/13。nm23、mmp_2在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两者对HBsAg 阳性的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术后癌转移都有预示作用 ,但mmp_2在HBsAg 阳性的二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强弱对其预后的判断较nm23的表达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中CD34的表达与化疗栓塞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5例B超穿刺诊断为肝细胞癌,选择介入治疗的标本标记CD34,分析其免疫组化的表达与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次数的关系。结果:肿物大小2~10cm,癌组织血窦样间质中,CD34均有表达,但阳性细胞的密度不一。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第一疗程常规连续治疗3次,25例中有4例2次治疗后复查CT显示碘油沉积良好,增强扫描未见肿瘤供血,未连续做第三次,3例连续治疗5次。随访4年,死亡22例,生存3例。结论:CD34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的次数及复发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州市二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HCC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并随访至少24个月,留取术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检测,比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表达阳性率,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学资料,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结果 HCC患者肝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存在乙型肝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患者及不同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结节数量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肿瘤直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淋巴结转移、AFP水平、门静脉癌栓、肿瘤结节数量是影响VEGF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4个月和30.4个月。结论 HCC患者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与患者是否合并肝炎、肿瘤直径大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出现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AFP水平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对HCC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同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10.0%,Livin蛋白分别为58-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蛋白表达与组织分级、肿瘤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大小、术前甲胎蛋白水平无关(P〉0.05)。Survivin与Livin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及Livin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上调,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基质降解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3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提取组织总RNA;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PCR方法测定基质分解素—1(MMP_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基质分解素—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的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肝癌患者MMP_3基因表达水平与血清AFP浓度、肿瘤大小无关。结论基质分解素—1在原发性肝癌的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96例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96例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肝癌患者作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肝癌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9.2%和65.4%,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2%和5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癌早期复发与下列5个因素有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血管癌栓、有无结节融合。结论:大肝癌有血管癌栓是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4(RBB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值、RBBP4蛋白水平,采用RT-PCR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BBP4 mRNA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年的随访,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RBBP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RBBP4 mRNA的表达水平(9.47±2.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86±1.98)(P<0.05),RBBP4蛋白阳性表达率(56.2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7.50%)(P<0.05),微血管密度值(42.12±8.7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54±8.67)(P<0.05);肿瘤呈中低分化、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期的胃癌患者RBBP4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分化、直径<5 cm和TNM分期为Ⅰ-Ⅱ期者(P<0.05);RBBP4蛋白阳性的胃癌患者微血管密度值(47.32±9.65)显著高于阴性患者(35.43±9.84)(P<0.05);RBBP4蛋白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425,P=0.002);术后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95±1.02)年,RBBP4蛋白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χ~2=4.869,P=0.021)。结论RBBP4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直径和TNM分期有关;临床可根据RBBP4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其中RBBP4表达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L-18BPc和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8BPc和VEGF在34例肝细胞癌组织、34例癌旁肝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组织MVD值,分析IL-18BPc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 IL-18BP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出现侵袭转移者较未出现侵袭转移者其IL-18BPc表达阳性率高(P<0.01);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IL-18BPc和VEGF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357, P=0.037);肝癌组织MVD值与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及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中, IL-18BPc阳性表达者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P=0.004)。结论 IL-18BPc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非癌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肝癌组织标本,同时收集合并有肝硬化背景的癌旁肝组织27例,因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而行门奇断流术的非癌肝硬化组织23例及11例取自肝血管瘤周围或肝外伤后切除的肝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染色方法检测HIF-lα在4种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HIF-l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4%,明显强于癌旁肝硬化组织中(48.1%)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又强于非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1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癌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9.1%)比较,HIF-lα的表达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中存在着乏氧现象,并以其为始动因素诱导了调控因子HIF-lα基因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COX-2与PCNA蛋白的表达,并对阳性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OX-2、PCNA阳性表达率及其阳性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阳性组和COX-2阴性组中PCNA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与PCNA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存在COX-2过度表达,且与PCNA表达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met、MAGE-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肝癌组织中C-met、MAGE-1的表达情况,并研究肝癌细胞中C-met、MAGE-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C-met表达与肿瘤数目(χ2=7.697,P<0.05)及Edmondson分级(χ2=8.209,P<0.05)有关。MAGE-1表达与Edmondson分级有关(χ2=6.030,P<0.05)。C-met阳性表达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较阴性表达患者无明显差异(χ2=0.879,P>0.05),而术后2年复发率明显较高(χ2=12.485,P<0.05)。MAGE-1阳性表达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升高(χ2=5.393,P<0.05),而术后2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χ2=0.287,P>0.05)。有C-met和(或)MAGE-1阳性表达的患者术后1年及术后2年复发率均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升高(χ2=5.522,P<0.05,χ2=8.152,P<0.05)。C-met、MAGE-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5.0%、72.5%,在正常肝组织中分别为10.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met联合MAGE-1检测阳性率为85.0%。结论①C-met的表达与肝癌的肝内复发转移有关,是肝癌早期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②MAGE-1在PHC患者肝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用来监测癌细胞扩散情况。③C-met、MAGE-1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肝癌侵袭性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