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爱华  高文霞  姚世文 《安徽医药》2023,27(9):1800-1803
目的探讨心脏 CT血管成像( CTA)中不同碘对比剂浓度对肥胖病人冠状动脉检查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碘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年 1月至 2022年 3月如皋市人民医院 100例行心脏 CTA检查的肥胖冠心病病人,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50例。对照组 CTA检查中碘对比剂浓度为 370 mgI/mL,研究组 CTA检查中碘对比剂浓度为 350 mgI/mL。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图像 CT值、对比剂参数、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各血管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噪声( 30.25±4.12)低于对照组( 40.78±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CNR)、图像 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碘摄入量( 17.44±2.14)g,低于对照组的( 126.33±2.3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比剂总量、注射流率、碘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检查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浓度碘对比剂比较,肥胖病人行心脏 CTA检查中采用低浓度碘对比剂在保障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扫描的最佳碘对比剂注射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医院影像中心进行肺动脉CTA检查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剂均选择碘海醇(350 mgI/mL),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方案(30 mL对比剂+30 mL生理盐水,速度为5 mL/s),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注射方案,即[身高(cm)-100+体质量(kg)]/2×0.35 mL对比剂+30 mL生理盐水,速度为(对比剂总量/4) mL/s。比较两组图像质量(根据肺动脉强化及有无上腔静脉伪影判断),测量并比较两组主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CT值,比较两组肺动脉栓塞(PE)检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优质图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CT值高于对照组,且PE检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CTA扫描碘对比剂个性化注射方案可提高图像质量及PE患者检出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和低浓度造影剂冠脉成像在正常体质量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择60例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心率<80次/分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使用370 mgI·mL-1造影剂和100 Kv管电压回顾性冠脉扫描,B组使用320 mgI·mL-1造影剂和80 Kv管电压前瞻性冠脉扫描.分别测量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使用双盲法对冠脉图像质量以4分法进行评分,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低于B组,SNR和CNR高于B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观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有效辐射剂量(1.60±0.41)mSev明显低于A组(4.15±0.52)mSe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摄入量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 对于BMI<24 kg·m-2、心率<80次/分的患者,采取"双低"扫描方案,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患者接受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应用低剂量高浓度碘普罗胺对比剂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50例肺部CT血管成像(CTA) 分为2组,A组:采用碘普罗胺300 mgI/ml对比剂剂量为80 ml、生理盐水20 ml;B组:采用碘普罗胺370 mgI/ml对比剂剂量为50 ml、生理盐水20 ml.注射速率均为4 ml/s.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强度投影(MIP)像,评价两组病例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程度;并测量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结果 两组病例均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小动脉分支,两组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虽然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明显高于A组.肺动脉及其分支显示程度评分,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 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使用碘普罗胺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头部CT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99例头部CT动脉成像受检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3例),采用不同碘浓度的对比剂:300 mgI/mL、320 mgI/mL和370 mgI/mL行CTA扫描,根据原始图像和后处理重建图像,主要观察三组病例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示程度,从而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判.主要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基底动脉CT值.结果 3组不同碘浓度对比剂显示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及分支显示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注射速率条件下,使用低浓度对比剂仍可获得满意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能谱CT双低剂量(低千伏及低浓度对比剂)对头颈联合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进行头颈CTA联合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双高组各30例,双低组采用管电压80kVp管电压,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l/ml;双高组采用120kVp管电压,对比剂(欧耐派克)350mgl/ml。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双低组的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双高组(P0.05);双低组的辐射剂量值显著低于双高组(P0.05)。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颈动脉CT值、图像噪声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双低组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与双高组的图像质量分布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双低组人均碘摄入剂量(230.58±6.02)mgl/L,双高组为人均碘摄入剂量(308.39±7.14)mgl/L,双低组显著低于双高组(t=45.634,P=0.000)。结论:使用管电压80kVp管电压,对比剂(威视派克)270mgl/ml进行头颈部CTA检查,能够获得与采用120kVp管电压,对比剂(欧耐派克)350mgl/ml剂量下相同质量的图像,但对比剂的摄入更低,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超低浓度碘对比剂270 mgI/ml在冠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A、B、C、D 4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浓度对比剂,A组(碘浓度270 mgI/ml,0.8 ml/kg,体重小于60 kg), B组(碘浓度300 mgI/ml,1 ml/kg),C组(碘浓度320 mgI/ml,1 ml/kg),D组(碘浓度350 mgI/ml,1 ml/kg),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节段优良率及碘用量等。结果120例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中,4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MI及心率小于B、C、D组(P>0.05)。4组图像的节段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较B组碘用量降低了28.0%,较C组降低了32.5%,较D组降低了38.3%。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同时可明显降低碘用量,该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第二代双源双能量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不同辐射剂量下CT图像质量的差异性。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CTPA检查,每组40例,其中A组管电压80/Sn140KV检查,B组管电压100/Sn140KV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段、背部脂肪CT值等指标,并对CT影像治疗进行主观评分,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剂量(ED)等。结果 A组患者肺动脉平均CT值、平均CNR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5),主观CT影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A组与B组评分无显著差异,但A组ED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双源双能量螺旋CT肺动脉成像选用80/Sn140 KV扫描在获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CT影像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所受辐射剂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9):151-154
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颈动脉CTA的可行性,比较权重50%ASIR重建算法相对于常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受检者在能谱CT上行颈动脉CTA检查。采用管电压120k Vp,管电流480m A,320mg I/m L碘佛醇5m L/s团注。将所得原始数据传输至GE AW4.5工作站,行影像重建分析。每组原始数据运用两类重建方法重建,分别获得对应两组数据,A组采用常规FBP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重建分析;B组运用权重50%ASIR重建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影像重建分析。分别记录两组影像颈部血管各分支CT值,噪声值及背景CT值,计算和比较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血管噪声值(11.5±2.38)低于A组(16.70±2.98)(P<0.01);B组CNR(61.14±22.38)高于A组(38.19±11.57)(P<0.01);B组SNR(48.16±18.26)也高于A组(30.03±9.49)(P<0.01)。两组血管CT值和背景CT值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CTA结合权重50%ASIR重建算法不仅可以很好保证影像质量,还能有效降低影像噪声,提高影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痛三联征患者选择最优的第三代双源CT检查扫描模式。方法 将在第三代双源CT行胸痛三联征CTA检查的15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扫描模式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双Turbo Flash扫描模式,B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步进式扫描模式,C组采用单Turbo Flash扫描模式。比较3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ED)、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图像评价指标。结果 3组的ED分别为A组(1.78±0.55)mSv、B组(7.14±3.17)mSv、C组(0.92±0.32)mSv; 3组间的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686,P<0.05),且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LSD-t=52.150,LSD-t=96.530,LSD-t=-44.380,P<0.05)。3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基底干、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的平均CT值、SNR及CN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小剂量对比剂行头颈部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0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颅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分成A、B两组,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颅颈部动脉3D CE-MRA,A/B组使用剂量分别为0.15mmol/kg和0.30mmol/kg,比较两组患者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质量及原始增强图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由两位医师在不知临床资料和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共同评价MIP图像质量,发现A、B两组的MIP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静脉污染比B组略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显示分支血管的级数略低于B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颈总动脉的SI、SNR、CNR及颈内动脉的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颈内动脉SNR、CNR及大脑中动脉的SI、SNR、CNR均略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5T磁共振仪行头颈部3D CE-MRA,使用0.15mmol/kg的钆对比剂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并满足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我院门诊怀疑为肝胆病变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肝脏的CT血管造影检查,A组患者的对比剂选择370mg I/mL的优维显,B组患者的对比剂选择300mgI/mL的碘海醇。结果 A组患者的肝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Ⅰ、Ⅱ级率达到96.00%,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88.00%(P<0.05);A组患者的门静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Ⅰ级率达到84.00%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58.00%(P<0.05),而Ⅰ、Ⅱ级率两组患者均为96.00%,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动脉、门静脉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值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高浓度的对比剂可以具得更好的检查效果,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血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行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对比剂70 ml+0.9%氯化钠30 ml,B组采用对比剂50 ml+0.9%氯化钠30 ml,C组采用对比剂30 ml+0.9%氯化钠30 ml。比较三组患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显影CT值及图像质量。结果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分别为(752.32±62.18)、(89.22±7.65),低于A组的(805.33±75.38)、(102.03±1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CTA检查,选用30 ml对比剂剂量时可有效降低静脉伪影,提高头颈部CTA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韩秋丽  廖玉荣  王甜 《安徽医药》2016,37(11):1359-136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低浓度对比剂在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的108例颈部CTA检查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36例。A组给予高浓度对比剂碘普罗胺(370 mgI/mL),120 kV;B、C组分别给予低浓度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碘海醇(300 mgI/mL),100 kV,3组均给予50 mL对比剂,根据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3组病例的主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舌动脉均清晰显示,动脉造影剂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A组主动脉CT值(338.40±78.80)HU,颈总动脉CT值(392.85±74.03)HU,基底动脉CT值(311.77±55.11)HU,舌动脉CT值(320.05±54.32)HU;B组主动脉CT值(297.15±67.59)HU,颈总动脉CT值(363.40±71.93)HU,基底动脉CT值(280.25±43.46)HU,舌动脉CT值(292.12±46.33)HU;C组主动脉CT值(280.19±66.77)HU,颈总动脉CT值(351.64±75.38)HU,基底动脉CT值(277.41±45.22)HU,舌动脉CT值(287.35±49.35)HU。A组CT值稍高于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图像质量评分,A组为(4.53±0.38)分,B组(4.41±0.34)分,C组(4.42±0.29)分,3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颈部CTA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 ≤ 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0.71) mSv高于B组(1.75±0.40)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7.76) HU较A组(29.73±4.21) 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 ≤ 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晓敏  陈红  刘斌  周勇  沈云 《安徽医药》2013,34(3):315-318
目的比较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不同浓度对比剂以不同速度注射时对血管增强效果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选取体质量指数(BMI)为20.20~25.80 kg/m2的患者60例,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流率为4.5 ml/s(碘流量1 575 mgI/s);B组:应用浓度为370 mgI/ml的优维显,团注流率为4.3 ml/s(碘流量1 591 mgI/s);C组:使用350 mgI/ml浓度的欧乃派克,注射速度为4.3 ml/s(碘流量1 505 mgI/s)。分别对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主干近段的强化程度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左回旋支的增强平均值均较本组其它血管的强化数值偏小。除左回旋支外,A组其余血管增强平均值均大于C组。B组各段血管的强化平均值均大于相应的A组及C组;除B组与C组患者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增强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外,A组与C组、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其它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4支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平均值大于A组和B组;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C组、B组与C组4支血管间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50 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佳增强效果图像。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度的优化具有可行性,并能获得更佳的增强图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技术结合CT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就诊的5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360 mgI/mL碘对比剂且试验组患者用260 mgI/mL碘对比剂。比较评估2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得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得分试验组图像质量好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结合CTA诊断冠状动脉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与双能量(DE)增强扫描对胰腺血管显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比较。方法将40例行上腹平扫+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上腹部增强扫描方案,B组采用双能量增强扫描方案,A组球管管电压为120k V,B组球管1和2的管电压分别为Sn140k Vp/80k Vp,两组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其余扫描参数保持一致.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结果 (1)两组图像血管CT值A组低,B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CNR、SN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辐射剂量A组高,B组低.与A组相比,B组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均比A组低。结论双能CT能谱纯化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胰腺血管成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可大大提高胰腺血管成像的显示,同时能降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256层螺旋CT后门控成像技术,探讨低浓度低剂量碘克沙醇(270 mgI/ml、0.8 ml/kg)在不同BMI患者冠脉增强CT检查(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前瞻性分析90例行冠状动脉CTA后门控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依据BMI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18.5 kg/m2≤BMI<22 kg/m2)、B组(22 kg/m2≤BMI<25 kg/m2)、C组(25 kg/m2≤BMI≤28 kg/m2),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8 ml/kg.分析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节段可评价比率及节段优良率.结果 3组不同BMI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节段可评价比率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的节段可评价率分别为A组:344/350 (98.3%);B组:325/352 (92.3%);C组:314/346 (90.8%);随BMI增加,节段的可评价率减低,但各组水平均达到90%以上.3组图像节段的优良率随BMI增加,优良率减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BMI患者冠脉CTA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在不同BMI患者冠脉CTA是可行的,获得的图像可满足影像诊断需求,同时能明显降低碘用量,因此该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舟 《医药论坛杂志》2023,(19):106-109
目的 探讨应用双源CT双能量碘图来无创评价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脉高压组(肝硬化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22例正常人)均采用双能扫描序列进行双期增强扫描,测量肝脾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及门静脉主干碘浓度。结果 (1)门静脉高压组肝脏动脉期碘浓度(0.74±0.22)mgI/mL较对照组(0.50±0.12)mgI/mL高(t=6.092,P<0.05);门静脉高压组肝脏静脉期碘浓度(1.87±0.26)mgI/mL较对照组(2.14±0.32)mgI/mL低(t=3.825,P<0.05);门静脉高压组脾脏动脉期碘浓度(3.79±1.16)mgI/mL较对照组(3.03±0.82)mgI/mL高(t=2.728,P<0.05);门静脉高压组脾脏静脉期碘浓度(2.66±0.47)mgI/mL与对照组(2.58±0.63)mgI/m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580,P>0.05);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主干碘浓度(4.11±0.65)mgI/mL高于对照组(5.3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