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的变化,记录每日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1b、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疼痛,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联合扶他林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以扶他林药物口服,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4.5%,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临床痊愈率28.6%,总有效率80.9%。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UA)、血沉(ES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痛症状的干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筋微创疗法不同操作方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选治疗方案。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144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关节内治疗组和循经治疗组,每组48例。3组患者均进行相同健康教育,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每日1次,共7 d;关节内治疗组予关节内针刀镜及经筋针治疗1次;循经治疗组予关节内针刀镜及经筋针治疗、经筋针循经治疗各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1,7,30 d后评估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3组患者治疗1,7,30 d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关节内治疗组及循经治疗组治疗1,30 d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7,30 d后Lysholm评分和RO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关节内治疗组、循经治疗组治疗1,7,30 d后Lysholm评分和RO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循经治疗组治疗1,7,30 d后Lysholm评分和ROM均明显高于关节内治疗组(P均0.05)。结论经筋微创疗法不同操作方案均可缓解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较常规治疗起效快、治疗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循经治疗的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4.
张国浩  王君君  杨丽  刘云 《河北中医》2023,(11):1837-1840
目的 观察清热通痹汤联合微创针刀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环氧化酶-2(COX-2)、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微创针刀镜手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热通痹汤治疗10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血清COX-2、NO水平的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35/4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NO、COX-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清热通痹汤联合...  相似文献   

5.
徐强  许能贵  陈智欣  刘明岭  林昌松 《新中医》2018,50(10):107-110
目的:观察微创针刀镜治疗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方法:选取42例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同意接受微创针刀镜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微创针刀镜。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14天记录患者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灼热关节数、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值,计算2组随访半年内复发人次。结果:治疗后,2组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灼热关节数及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肿胀关节数、灼热关节数及关节疼痛V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关节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天及14天,2组ESR、CRP及U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RP水平治疗后7天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ESR及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2组UA水平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治疗组有1例患者复发1次,对照组共有4例患者7次复发,2组复发人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43,χ2=4.500,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微创针刀镜治疗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可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依托考昔片120 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瘀定痛方口服,1剂/d,水煎分早晚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2组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水平,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肿胀评分评定患者疼痛和关节肿胀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UA、Cr、ESR、IL-1β、IL-6、TNF-α、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更有利于促进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血UA、IL-1β、IL-6、TNF-α、COX-2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跖趾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痛风性关节炎跖趾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及血尿酸(UA),并统计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总有效率89.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疗程后2组疼痛V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3个疗程均低于治疗1个疗程(P0.05)。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治疗组ESR及血UA均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UA降低(P0.05),ESR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及血UA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2.04%,低于对照组(12.24%,P0.05)。结论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跖趾关节痛起效迅速,能够明显降低疼痛程度,改善ESR及血UA,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冯学烽  邹伟民  陈永韶 《新中医》2015,47(1):206-208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手法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治疗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僵直评分外,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活动难度、总评分方面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手法治疗太阳经筋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和大中  庞娟  李勃 《河北中医》2021,43(11):1854-1857,1861
目的 观察仙藤祛痹汤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小剂量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藤祛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关节红肿、硬结疼痛、发热、舌红苔黄顾、脉滑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奎森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46/46),临床控制率58.70%(27/46),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5/46),对照组分别为95.65%(44/46)、23.91%(11/46)、21.74%(10/46),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关节红肿、硬结疼痛、发热、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Lequesne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UA、ESR、IL-1β、COX-2水平均降低(P<0.05),TGF-β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仙藤祛痹汤联合小剂量秋水仙碱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表现,缓解疼痛症状,控制血UA水平,降低ESR、IL-1β、COX-2水平,提高TGF-β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提高临床控制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任兰群  李具宝 《河北中医》2023,(2):232-235+239
目的 观察消炎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KOA急性发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消炎散外敷,对照组55例采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共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腔积液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统计复发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骨关节炎指数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膝关节腔积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每天1次,连续治疗5次;治疗组予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1次。观察临床疗效及感觉疼痛、活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感觉疼痛评分、活动疼痛评分及Oswestry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感觉疼痛评分、活动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刀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PRP)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PRP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针刀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血清中IL-7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有所降低,Lysholm评分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软骨厚度、关节腔积液范围和滑膜厚度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软骨厚度、关节腔积液范围和滑膜厚度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1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IL-1β含量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β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内、外侧间隙均增加,FTA角度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关节内、外侧间隙较对照组大,FTA角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针刀技术联合PRP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能够降低血清IL-1β、IL-17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任艳梅  李莉  刘利利  王利春 《世界中医药》2020,15(7):1047-1050,1054
目的:探究中药内服结合肿痛消外敷治疗湿热夹瘀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结合肿痛消外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评分、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递质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功能分级评分、关节压痛、关节肿胀、休息时关节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IL-1β、IL-6、U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脂质过氧化物(LPO)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肿痛消外敷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UA、ESR水平及关节功能,可能与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及调控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筋辨证贴敷联合关节镜术后康复训练治疗肾虚血瘀型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肾虚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28例术后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筋辨证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2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4、12、2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2、24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24周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收位外旋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96.55%(28/29),对照组优良率75.00%(21/28),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4、12、24周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12、24周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12、24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术后12、24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筋挑刺治疗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经筋挑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于疗程开始前、疗程结束后记录所有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以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计算每组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经筋挑刺及普通针刺均能有效缓解腰肌劳损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在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及临床疗效方面,经筋挑刺疗法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痛风消内服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治疗的110例AG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痛风消内服,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评分,UA、CRP、ESR及IL-1β、NAL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评分,UA、CRP、ESR、IL-1β、NALP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痛风消内服联合双柏散外敷可有效缓解AGA患者症状,降低UA、CRP、ESR水平,抑制IL-1β、NALP3释放,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伙生  赵海龙  宣守松  杨一帆  罗永宝 《河北中医》2022,(12):2063-2067+2076
目的 观察经筋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寒湿痹阻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42例予经筋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经筋推拿组43例予经筋推拿治疗,温针灸组43例予温针灸治疗。3组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8次,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比较3组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比较3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比较3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5%(39/40),经筋推拿组总有效率80.0%(32/40),温针灸组总有效率70.0%(28/40),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经筋推拿组、温针灸组(P<0.05)。3组治疗后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经筋推拿组随访时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随访时联合治疗组疼痛VAS均低于经筋推拿组、温针灸组(P<0.05)。治疗后、随访时联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水筋针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10月—2022年4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20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关节灌洗组和水筋针组,每组各40例。药物组给予塞来昔布和非布司他治疗,关节灌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关节灌洗治疗,水筋针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水筋针治疗,3组均治疗7 d。观察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3组患者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6个月内3组患者痛风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ESR、CRP、U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水筋针组治疗第3天及第7天VAS评分、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组和关节灌洗组(P均<0.05)。治疗第3天,水筋针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第7天,水筋针组ESR、CRP及UA水平均明显低于药物组和关节灌洗组(P均<0.05)。随访6个月,水筋针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和关节灌洗组(P均&...  相似文献   

19.
金玉婷  陈玥颖  薛鸾 《陕西中医》2023,(11):1542-1545
目的:分析祛湿排浊汤治疗持续性痛风性膝关节炎对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126例持续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双氯芬酸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湿排浊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视觉模拟自评量表(VAS)评分、关节功能(Leqensne)评分、滑膜厚度、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Leqensne评分、滑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ESR、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17%与对照组6.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排浊汤可有效缓解持续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反...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3):525-528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消经验汤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UA、ESR、IL-1β、TNF-α、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痛风消经验汤剂内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记录疼痛的缓解时间,监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的77.9%,差异性显著(χ2=5.862,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其痛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UA、ESR、IL-1β、TNF-α、COX-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自拟痛风消经验汤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利于促进关节痛感的缓解,其机制与调控UA、ESR、IL-1β、TNF-α、COX-2等细胞因子水平以抑制炎症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凸显出中医辨治急性关节炎性病变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