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非语言性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奉化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以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非语言性沟通干预。护理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重视患者和护理舒适度等方面评分,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重视患者和护理舒适度评分分别为(92.4±4.7)分、(88.2±9.2)分、(90.5±8.2)分和(91.5±3.2)分,而对照组为(76.3±9.2)分、(75.2±10.6)分、(82.1±7.1)分和(80.3±4.8)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66/70),而对照组为70.0%(49/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语言性沟通能够有效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对治疗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患者配合应用改进型腹膜透析管路固定装置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9月某医院肾内科的62例腹膜透析患者和20名参与临床护理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腹膜透析时导管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导管绑带进行导管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进型腹膜透析管路固定装置进行导管固定,两组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20名)负责,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管路移位、意外脱管、管路折扁)、主观评分(固定舒适程度评分、卧床自由活动评分、导管自由拉扯评分、固定过程安全评分)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方便安装拆卸、减少移位风险、保证引流通畅、预防牵拉脱管)。结果 观察组管路移位、意外脱管及管路折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定舒适程度、卧床自由活动、导管自由拉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固定过程安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方便安装拆卸、减少移位风险、保证引流通畅及预防牵拉脱管的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腹膜透析管路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改进型牵引制动装置在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使用传统牵引制动装置联合冰袋冷敷;将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使用改进型牵引制动装置。比较两组入院时、护理1 d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入院至术前的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张力性水疱、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患肢皮肤感染)发生率及术前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1 d后,两组VAS、SAS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至术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张力性水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牵引制动装置在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牵引制动装置,可同时实现牵引制动和冷敷的功能,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焦虑情绪,且安全性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髋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改进型髋部敷料固定装置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208例髋骨骨折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两组均采用内固定治疗和日常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敷料固定装置,观察组采用改进型髋部敷料固定装置。比较两组装置使用效果、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局部皮炎发生情况、疼痛程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装置固定不稳、导管脱落、行动不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身体疼痛、情绪问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皮炎发生情况、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改进装置辅助进行髋部敷料固定,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装置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改进型足踝固定装置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某院骨科收治的90例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使用常规固定装置,观察组43例,使用改进型足踝固定装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标、装置使用满意度、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装置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使用改进型足踝固定装置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满意度,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临床恢复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其疼痛程度、早期下床时间或住院时间亦有更好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儿童股骨骨折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住院儿童股骨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疼痛评分和家长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3.45±0.34vs4.29±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满意度(100.00%vs7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current 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s,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管理对老年科护理人员交接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在职的16名老年科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管理开展时间分为对照组(开展前,2021年2月—2022年1月)、观察组(开展后,2022年2月—2023年2月),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交接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护理管理,且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交接班质量、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交接差错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般资料评分为(9.20±0.23)分、主要病情评分为(9.41±0.17)分、治疗评分为(9.50±0.20)分、专科护理评分为(9.34±0.24)分、异常化验结果评分为(9.52±0.18)分、保证合作安全评分为(92.33±2.02)分、护理问题归属清晰评分为(93.44±2.16)分、交接班效率与效力评分为(91.78±1.32)分、促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换药过程中应用改进型换药车的效果。方法 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骨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车,观察组采用改进型换药车,比较两组换药过程相关指标、护理满意程度、护理人员护理流畅程度。结果 观察组单次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流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换药车用于锁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换药过程,能提升换药护理流畅程度、缩短换药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院血液净化中心应用透析管路特用型镊子的效果。方法 某院血液净化中心对2020年1—8月24名护理人员先后使用常规型镊子(对照组)和特用型镊子(观察组)开展透析管路的夹持、连接等工作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使用后的满意度、主观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持物非常牢固(87.50%)、无菌操作更佳(95.83%)满意度高于对照组(41.67%、25.00%),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装置的安全性评分[(4.51±0.26)分]高于对照组[(3.84±0.15)分],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装置的省力性评分[(2.71±0.30)分]低于对照组[(4.24±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特用型镊子对透析管路进行维护,能极大提升夹持的牢固性,其无菌操作效果亦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10.
郑惠娥  王如  杨楠  黄幼花  吴珊珊 《医疗装备》2023,(18):155-157+161
目的 分析心源性疾病致腿部浮肿患者穿着专用医用裤行物理消除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2—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因心源性疾病导致腿部浮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穿着普通裤行物理消除护理)和观察组(穿着专用医用裤行物理消除护理),每组3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股静脉血流峰速、腿部最大周围、腿部疼痛评分、腿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高于对照组,腿部最大周围和腿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腿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腿部浮肿有效控制、便于配合医护操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着方便及舒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源性疾病致腿部浮肿患者穿着专用医用裤行物理消除护理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患者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压力传感器)和观察组(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各60例。比较护理人员使用不同装置的满意度、并发症控制情况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过程牢固固定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预防管道脱落、预防动脉出血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脉出血、发生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时,使用改进型压力传感器有助于完成有创血压监测过程,且并发症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5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8.29±1.67)分、(39.87±2.07)分,低于对照组(45.84±2.49)分、(46.87±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82.67±3.28)分、(80.65±2.74)分、(79.54±3.45)分、(81.64±2.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9±2.15)分、(69.84±3.14)分、(62.37±2...  相似文献   

13.
贺晓蓉 《现代保健》2013,(21):75-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57%,发生二次心肌梗死3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6例,心绞痛发生率为10.71%,发生二次心肌梗死8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6.23±2.12)分,护理后为(45.32±1.0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7.18±2.09)分,护理后为(60.23±1.27)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为(92.32±6.36)分,对照组为(80.24±3.92)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20例胸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心理、生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及生理舒适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舒适度评分均比入院时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对护理工作满意,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疾病及手术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的不适,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叙事护理模式对普通外科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以提升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开展叙事护理模式前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4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21年1—12月开展叙事护理模式后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测定护理人员在实施叙事护理培训前后的沟通能力。结果 开展叙事护理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评分分别为(14.6±3.2)、(35.5±6.0)、(13.2±2.4)、(11.9±2.5)、(6.3±1.1)分,明显高于开展前的(12.4±4.9)、(25.1±8.2)、(9.5±3.3)、(9.2±3.0)、(5.1±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SAS评分和围术期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6.
张风林 《现代保健》2014,(28):95-97
目的:评价头皮抽提针法辅助治疗偏瘫恢复期患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偏瘫恢复期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2例,选用头皮抽提针法辅助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61例,仅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肢体痉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肢体痉挛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39.1±18.2)分,对照组为(27.5±13.9)分,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7±12.6)分,对照组为(55.2±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抽提针法辅助治疗偏瘫恢复期患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降低患肢患肢痉挛程度,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秀芳 《现代保健》2014,(32):85-8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科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的12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舒适护理干预组(简称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64例,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22.9±4.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0.3±3.3)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4.5±3.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总分为(13.2±5.1)分,精神性因子分为(5.6±4.0)分,躯体性因子分为(7.0±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25.8±5.6)分,精神性因子分为(14.2±4.7)分,躯体性因子分为(12.7±3.9)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总分为(14.7±6.0)分,精神性因子分为(7.4±5.4)分,躯体性因子分为(8.2±4.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19%,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PF得分(71.5±11.0)分,RP得分(74.1±13.7)分,RE得分(76.3±15.3)分,随访6个月时患者的PF得分(87.4±12.6)分,RP得分(86.5±11.7)分,RE得分(84.2±13.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PICC置管引发的皮肤过敏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引发的皮肤过敏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同时使用金黄散外敷,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4;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63±5.01)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2.04±4.43)分,降低幅度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0 7、4.329 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6.47±2.81)分,生活质量评分(87.26±4.93)分,PICC置管使用时间(31.87±9.54)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 6、3.815 3、3.364 5;P〈0.05)。结论:对PICC置管引发的皮肤过敏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和金黄散外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宣传册和电话回访等延续性护理干预手段,对先心病患儿家属的效果。方法 以天津市胸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实施手术的120例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2019年5月的60例患儿家属作为对照组,2019年6月—2020年5月的60例患儿家属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宣传册和电话回访等延续性护理手段。通过对两组患儿家属的问卷调查,在术前护理宣传效果、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对患者家属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术前宣传效果、护理依从性评分为(16.25±2.46)分、(6.96±0.6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0.86)分、(4.15±0.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25.83±1.57)分,高于对照组的(19.65±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宣传册和电话回访作为护理干预手段对先心病患儿家属进行延续性护理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具有充分沟通,及时反馈,加强宣传等方面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妇产科实施整体护理管理的方法并评估其成效。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对护理非常满意18例,满意25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为82.69%;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24例,满意2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8.08%,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71.46±12.89)分,针对性护理质量评分为(75.12±10.64)分,操作流程质量评分为(76.28±9.32)分,整体护理程序衔接质量评分为(78.82±17.25)分;观察组分别为(96.46±13.92)分、(94.65±11.46)分、(93.62±11.28)分、(94.05±18.27)分。结论妇产科实施整理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