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胞内神经纤维化缠结,其中Aβ寡聚沉积具有首发触动效应。目前A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没有彻底治疗的药物和手段,只能缓解和改善症状。藏药红景天提取物具有改善大脑记忆功能、对抗抑郁等作用,本文探讨藏药红景天对引起AD致病原因之一的β-淀粉样蛋白寡聚的抑制作用,为防止AD发生及红景天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之一是患者脑内的神经炎性斑(老年斑),主要成分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β,Aβ)的沉积,而Aβ又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序列水解而来。研究表明,Aβ可能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Aβ为靶标,对其产生、神经毒性及中药多靶点抗AD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AD特征性病理变化包括大脑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形成老年斑(plaque),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造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以及神经元丢失。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全球仍缺乏治愈AD的药物或方法。AD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目前的研发方向仍以抗Aβ和tau蛋白为主,其他多个方向并存,如抗炎、改善代谢、改善血管功能及联合疗法等。笔者对AD的致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调心方(HBR)对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相关病理变化的作用。方法 单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放射免疫法、免疫组化法、RT—PCR法,以Aricept为对照,观察HBR对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胆碱能系统、Aβ1-40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脑额叶皮层内AP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BR可显著改善Aβ25-35诱导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高模型大鼠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ChAT)活性及M受体结合容量(Rt)值,减少APPmRNA的表达和Aβ1-40的沉积,抑制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结论 HBR对Aβ25-35诱导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及胆碱能系统损害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Aβ1-40的沉积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与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存在极大关联,因此,人参、三七、郁金、五味子等中药通过减少Aβ的产生,调节Aβ转运,抑制Aβ聚集及对抗其神经毒性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从而抑制Aβ的沉积及毒性,延缓AD病理改变,改善AD症状,达到有效防治AD的目的。迄今相关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6.
氧化应激是衰老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被认为是脑功能退行性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增加ROS水平。Aβ蛋白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和脑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对AD发病起到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表明氧化应激和Aβ蛋白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氧化诱导是Aβ毒性产生的重要机制,抗氧化剂可用来缓解神经毒性作用。由于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高达40%,使得秀丽线虫成为研究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有效模型。其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的功能也与人类的高度相似,并且在线虫体内与人类保守性同源的SKN-1/Nrf2信号通路,调控抗氧化过程,对Aβ毒性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并缺乏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β淀粉样蛋白(Aβ)被认为是AD治疗的关键靶标。Aβ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以Aβ为靶标可能是AD预防和治疗的有效策略。中药对减少Aβ 生成和沉积、促进Aβ清除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AD应创新研究思路,以Aβ为靶标,开展方药配伍、临床试验研究,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Alzheimer型痴呆(AD)的有效方剂调心方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分别研究了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0)诱导的AD大鼠模型神经免疫学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脑组织中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β3(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和AB前体BAPPmRNA基因表达水平,并观察调心方的作用。结果 Aβ在脑组织的沉积能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mRNA水平异常增高,APPmRNA水平也明显提高;而调心方能有效控制以上病理变化。结论 调心方能有效地控制Aβ启动的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提示有效控制AD患者脑内Aβ免疫级联反应是调心方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范围较广。研究表明,三七皂苷作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学习记忆和治疗AD方面的良好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调节神经可塑性、调节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抗细胞凋亡、抗氧自由基损伤、抗炎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本文总结近年来三七皂苷治疗AD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三七皂苷作为AD的潜在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近5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Med、Medline、Springer Link、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针刺治疗AD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23项实验研究资料,发现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减少Aβ沉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提高神经突触的可塑性、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结论针灸可以从AD发病的多个病理机制方面阻断AD的发生和进展,但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过量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的生成、聚集和沉积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毒性。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Aβ诱导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从与Aβ的结合、抑制Aβ的生成、抗氧化、抗炎等方面,综述了姜黄素对Aβ诱导的神经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阿尔兹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中国老年人增加,其患者逐年增加。针刺是中医治疗AD的常用方法,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但其作用机制缺少系统的评述。该文从减少β淀粉样(Aβ)蛋白沉积等特征性病理变化、促进营养因子释放、增强神经递质传递、减少氧化应激、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少神经炎症、调节葡萄糖代谢、增加认知功能关联脑叶活动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针刺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发生于老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多项研究表明,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证实,针刺可以改善AD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从而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GSK-3β的表达水平,减少Aβ沉积、抑制Tau蛋白过度增加、修复神经元的损伤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等多途径进行对AD的干预。本文将总结回顾近5-10年来国内外通过针刺调节GSK-3β干预A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扩展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氧化损伤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探讨调心方对该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β-淀粉样蛋白质(β-amyloid protein,Aβ)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羟延胡索酸(DHF)加三氯化铁-二磷酸腺苷(FeCl3-ADP)左侧脑室注射的方法,建立氧化损伤型类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大脑皮层Aβ沉积及调心方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皮层Aβ广泛沉积,皮层Aβ阳性细胞数和免疫组化着色平均光密度显著增高;调心方对模型鼠上述指标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氧化损伤模型既能较好地表达AD的临床特征(近期记忆损害),又能部分反应AD的病理变化(Aβ沉积),是一经济实用的氧化损伤类AD大鼠模型;调心方具有改善氧化损伤类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降低Aβ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仕静  王蕾  苏萍  张文生 《中草药》2015,46(13):1989-1995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异常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Aβ为靶点,寻找治疗AD的潜在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的作用特点。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文献,就中药成分通过减少Aβ产生、促进Aβ清除、拮抗Aβ毒性等几个方面阐述其对AD中Aβ靶点的影响。以期为中药成分防治A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认知障碍和胆碱能神经元死亡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Aβ构成的淀粉样蛋白斑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是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在AD的发病机制中,Aβ神经元毒性、神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突触功能异常、神经递质失调与神经元损害等一系列交叉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脑萎缩、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破坏。既往大量文献证实,神经元缺失是AD的发病过程中心,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天然药物可以调节大脑微环境保护神经元细胞并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对AD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本文将天然药物保护神经元作用及治疗AD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且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脑疾病,是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有潜在的记忆和认知障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AD的主要病理特征如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功能障碍等,这些特征均是评价治疗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AD的病机是肾虚,且补气、补血和补肾已成为当今中医治疗痴呆的有效方法。益气类中药方剂或从益气类中草药中提取出的一些成分能改善痴呆,并且副作用比常规药物少,被认为是潜在的抗AD药物。文章就益气类中药干预AD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对AD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芍药苷干预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敏  毛敬洁  陈文列  林炜  王静楠 《中草药》2019,50(4):1022-102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造成老龄人口认知能力减退的主要疾病之一。芍药苷是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或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皮中提取出的水溶性单萜苷,具有改善认知能力、镇静、抗炎、镇痛、解痉等作用,可以有效调节AD动物及细胞模型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和过度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恢复乙酰胆碱、神经生长因子、Ca2+、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和腺苷受体等神经递质及神经受体的平衡状态,降低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芍药苷干预A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中药防治AD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阐明,亟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在环境刺激物、氧化应激、肠道菌群失衡等作用下,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加剧神经炎症,抑制自噬,增加Aβ积聚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AD的发生发展及病变趋势关系密切。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细胞焦亡以及AD病理产物等,在A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对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治疗A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防治AD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细胞自噬是细胞代谢的主要途径,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随着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类淀粉蛋白假说等病理特征以及自噬及其功能联系被相继发现,自噬已成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查阅近年国内外文献,将通过归纳阐述自噬与老年性痴呆β-淀粉样蛋白沉积、轴突运输功能障碍、tau蛋白磷酸化以及神经元缺失等神经病理改变相互作用,探讨自噬以及基于自噬治疗的药物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分析、归纳和总结,为AD的治疗和寻找新的临床药物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