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是所有生物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在人体内以铜离子形式存在。但铜离子是一把双刃剑,是很多酶的关键辅因子,参与氧化应激反应、脂质代谢和线粒体呼吸等生理活动;同时铜离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升高,发挥促进肿瘤进展作用。铜诱导细胞死亡的机制包括诱导活性氧产生、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引发线粒体脂酰化蛋白的聚集和铁硫簇蛋白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细胞死亡。铜诱导细胞死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周期、降低信号通路表达、克服化疗耐药及抗氧化等在妇科肿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铜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在细胞代谢和生物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常情况下,细胞中铜的浓度较低,而铜的过度积累会导致细胞死亡。铜死亡是近期发现的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这种死亡不同于细胞凋亡、铁死亡及坏死等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死亡,是一种与线粒体呼吸相关的铜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铜通过与三羧酸循环中的脂质酰化成分直接结合,导致脂质化蛋白质聚集,铁硫簇蛋白质丢失,从而引起蛋白质毒性应激,导致细胞死亡。充足的铜是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机体内铜水平异常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目前,铜诱导的细胞死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见报道。然而,铜死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进一步研究铜调控的细胞死亡通路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促酰化蛋白与促酰化蛋白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酰化蛋白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调节脂肪功能与脂肪储备的关键因素之一。促酰化蛋白与其效应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在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蛋白激酶C途径)参与下,可调控细胞内甘油三酯合成的关键酶-二酰基甘油转酰酶的活性,并影响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并调控脂肪细胞的分化及成脂作用。同时,影响糖代谢,调节胰岛素的敏感性。促酰化蛋白代谢途径功能失调,将引起一系列脂质代谢紊乱,并认为与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体内一氧化氮和过氧亚硝酸的生成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超氧有离子进一步反应可生成过氧亚硝酸,它与一氧化氮一起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通过对线粒体钙外流去极化的诱导和对线粒体电子传递与呼吸酶的抑制等和用,使线粒损伤,导致细胞凋亡和死亡,同时一氧化氮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与脂氧基和脂过氧基结合来终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的复发和转移通常与较差的预后相联系。因此,对涉及HCC转移的分子机制更好的理解可以导致对HCC患更有效的治疗。Rac在细胞骨架重新组织中起重要的作用并导致肾癌和乳腺癌中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6.
美国Stanford同步加速辐射实验室(SSRL)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了结核杆菌控制铜代谢蛋白的基因。铜是生物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但是其含量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因为过量的铜会导致细胞死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使用加与不加高脂血清的不同胰岛素对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刺激,以了解其光学及电结构改变。结果显示:胰岛促细胞生长强度与胰岛成正比,高脂血清使平滑肌细胞排列无序化,失去特征结构,变为泡沫细胞;胰岛素与高脂血清复合作用,不仅使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并使之由收缩型变为增殖型,还导致胶原纤维产生。结果提示: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胰岛素、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之一,肾脏脂质沉积和代谢失调不仅与DN发病有关,而且也影响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近年来游离脂肪酸(FFA)代谢在DN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FFA代谢紊乱导致足细胞中胆固醇聚集引起的脂毒性是DN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大量的研究探讨了FFA代谢异常的机制及其在足细胞功能改变和死亡中的作用,本文拟对FFA水平、代谢异常的特点及其影响足细胞功能失调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瞿麦对人肾癌细胞786-0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癌786-0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瞿麦处理后,运用MTT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运用qRT-PCR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运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瞿麦对肾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瞿麦能够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诱导肾癌细胞发生凋亡,上调肾癌细胞中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效降低肾癌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水平,且均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瞿麦在体外能够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效抑制肾癌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可能与上调Bax蛋白水平,下调Bcl-2、N-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上调E-cadherin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促酰化蛋白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3T3-F442A前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促酰化蛋白组(促酰化蛋白诱导分化)和对照组(无诱导分化剂)。在不同的分化时间点比较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分化率:采用^3H-油酸掺入法测定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率,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总量。在诱导分化第0、1、2、4和6天收获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录因子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C/EBPδ和C/EBPαmRNA表达情况。结果促酰化蛋白可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转变,且分化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促酰化蛋白促进3T3-F442A前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合成,并增加细胞甘油三酯的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录因子C/EBPδ、C/EBP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RNA的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顺序,其中C/EBPδmRNA在3,1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早期中表达水平急剧升高,然后又迅速下降至很低;而C/EBPαmRNA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表达随着分化的进行而逐渐升高,且在分化晚期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新型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具有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的生物学作用,转录因子C/EBPδ、C/EBPα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mRNA的时序性表达,可能是促酰化蛋白诱导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脂类积聚过多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脂毒性)和脂质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脂凋亡).脂肪储库在中年或早老年之后逐渐下降,并伴有脂肪组织功能失调和重新分布<'[1]>.衰老与非脂肪组织脂质积聚的生理性增加有关,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增加的原因.总之,肥胖可能通过其脂毒性作用加速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毒性对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了解其与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高脂饲养结合STZ小剂量注射诱导正常SD大鼠发生T2DM,检测凋亡的β细胞,比较各组血清相应指标。结果所造模型符合T2DM发病特点,TG、TC、FBG均高于其他组,β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脂毒性促进β细胞凋亡增加,口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T2DM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 alpha抑制剂对肾癌细胞多药耐药(MDR)逆转作用的机制.方法 应用荧光显色法、RT-PCR检测PKCα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KCα cDNA转染肾癌786-0细胞前后细胞中MDR1表达的变化;采用[14C]ADM 标记法检测PKCα激动剂Calphostin C、抑制剂PMA作用PKCα/786-0细胞系内阿霉素(ADM)浓度变化;测定PKC激动剂以及与PKC抑制剂对肾癌细胞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测定ADM与PKC激动剂以及与PKC抑制剂协同作用后,786-0细胞和肾癌转染细胞系PKCα/786-0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肾癌转染细胞系PKCα/786-0的MDR1表达水平高于肾癌786-0细胞.Calphostin C、PMA作用后MDR1基因表达分别出现升高和降低.Calphostin C协同ADM对肾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ADM与PKC抑制剂协同作用的PKCα/786-0细胞系耐药性明显降低.结论 PKCαcDNA的转染可以提高786-0细胞的耐药性,而PKCα的选择性激动剂和选择性抑制剂则分别可以增加和逆转肾癌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其途径可能是通过促使肾癌细胞内源性ADM耐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肥胖相关脂代谢异常与T2D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DKD、糖尿病心肌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的重要病理因素。脂毒性直接影响胰岛β细胞、糖代谢途径,导致IR,引起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及炎症反应。本文对脂毒性在T2DM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本组过去的研究发现高脂饲养大鼠在引起全身性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尚伴有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且严重脂毒性可导致β细胞凋亡;二甲双胍可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株的胰岛素抵抗哺。2型糖尿病时胰岛内胰淀素沉积增多,并可能与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但全身性胰岛素抵抗时胰岛β细胞胰淀素表达及其对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的作用则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茯苓酸(PA)对人肾癌786-0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对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PA处理人肾癌786-0细胞,培养0、24、48、72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肾癌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划痕实验检测肾癌细胞转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肾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Wnt蛋白、β-连环蛋白(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用Wnt信号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Cl)处理40μg/ml PA诱导的肾癌细胞,以同样的方法检测肾癌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PA作用于肾癌细胞后,对肾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PA浓度显著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肾癌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肾癌细胞的凋亡率随着P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随PA浓度增加肾癌细胞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nt、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Wnt信号通路激活剂能够消除PA对肾癌细胞诱导的凋亡(P0.05)。结论 PA可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PA可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诱导肾癌78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阐明细胞凋亡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微波抗原修复和流式细胞荧光技术,对52例肾癌及14例癌旁正常组织的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定,并就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正常肾组织的凋亡率为9.2±1.61%,肾痛组织的凋亡率为4.15±1.93%。肾癌组织凋亡率低于正常组织(P<0.001)。bcl-2在肾癌组织的阳性率和阳性蛋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凋亡率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x=—0.9155,P<0.01),在bcl-2不表达的肾癌中,凋亡率也低于正常组织(P<0.001)。结论 bcl-2有很强的抑制肾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肾癌细胞凋亡率的下降可能有利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我们推测在肾癌中可能还有其他抑制凋亡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千金子体外对人肾癌7860细胞和小鼠肾癌renca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肾癌7860细胞和小鼠肾癌renca细胞在不同浓度含千金子二萜醇(111、333、1 000、3 000、9 0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MTT法观察千金子二萜醇对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24 h后两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并随浓度增加增殖速度减慢明显;3 000、9 000μg/ml浓度组有统计学差异(7860细胞:P=0.005,P=0.002;renca细胞:P=0.005,P=0.003),以9 000μg/ml浓度组作用最强,人肾癌7860细胞生长抑制率达76.03%,小鼠肾癌renca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4.65%;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02,P=0.003);两实验组细胞增殖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千金子体外对人肾癌7860细胞和小鼠肾癌renca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使两细胞体外生长被显著抑制,证实千金子二萜醇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肿瘤中药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从北京,广义现场的血脂普查中选出脂血清,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单核细胞,然后检测U937细胞对高密度脂蛋白的结合率。结果显示经北京高脂血清作用后的U937细胞对高密度脂蛋白的结合率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E对结过程无明显影响;广州高血清对U937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与正常血脂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20.
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ATMs)可件噬肥胖个体内死亡脂肪细胞的残余物,这可能会导致细胞内中性脂质含量增加。加重肥胖的高脂巨噬细胞(即泡沫细胞,FCs)也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它促进了血管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