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中医外科之托法,古医籍又称托里法或内托法;是内治三大法则之一,为三大法则之中坚,关系到病情安危好坏转化的枢纽。历代中医外科医家极为重视。《外科精义》云:“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药。”若能将托法的辨证施治与中药免疫学结合研究,对提高托法的疗效,开拓中医外科治疗的新境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1 托法的涵义 托法,《外科启玄》云:“托者,起也,上也。”详而论之,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托法,是疡科临证治表之法。薛立斋云:“焮肿作  相似文献   

2.
和法探析     
和法最能集中反映中医学调整阴阳、恢复平衡的治疗法则。和法是治疗八法之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化裁;广义是指凡体现兼顾调和之用意的方法和方剂。正如张介宾所言:“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笔者现以和法为主要治则的经典方剂,  相似文献   

3.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 《陕西中医》2006,27(12):1546-1547
《金匮》第12篇第15条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论痰饮病的治疗大法。然对其中“痰饮”为“广义”还是“狭义”?“温药和之”是何意?历代医家则见解不一。笔者疏正于后,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何文彬 《江苏中医》2000,21(10):4-6
本文结合历代医家论述,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总纲,而“本”的最高含义在于阴阳,其实质内容是“证”,它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症状等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属性。“治病”之“本”与“标本”之“本”,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求本”为确定治疗原则,制定各种具体治疗方法、遣方用药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法发微     
通法 ,列八法之外 ,历代医家虽多有论述 ,唯其外延概念较广而未有系统阐发者。笔者多年来考古参今 ,结合临床 ,对通法多有思悟 ,今集约以论之。“通法”概念溯源通法有广义、狭义之别。狭义之通法 ,乃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之法。北齐医家徐之才首发“通可去滞”之论 ,并将其列为十剂之一 ,后之医家多循其义。刘完素云 :“留而不行为滞 ,必通剂而行之”。张从正则进一步阐述其义 ,指出 :“所谓通剂者 ,流通之谓也。前后不得溲便 ,宜木通、海金沙、大黄、琥珀、八正散之属。里急后重 ,数至圊而不便 ,宜‘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 ,大率通为轻…  相似文献   

6.
论中医外治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中医外治法的概念;论述了中医外治法的起源,对中医外治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历代临床医家均内外治并重,尤其是清代对外治法的研究可谓集历代外治法之大成;对国内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简单综述;并提出了个人对中医外治法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历代医家论述 ,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总纲 ,而“本”的最高含义在于阴阳 ,其实质内容是“证”,它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症状等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属性。“治病”之“本”与“标本”之“本”,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求本”为确定治疗原则、制定各种具体治疗方法、遣方用药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探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有毒中药的认识,历代医家有较多的论述,总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有毒中药泛指中药的药性,认为是药即有毒,有毒的才算是药,正因为药物有毒的这种偏性,才能够治疗相应的疾病,可以说,凡是中药均是有毒中药。狭义的有毒中药是指在不合理应用甚至是中药的用量、用法合理时容易出现毒性(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和副作用(常规用药引起的不适反应)。本文所指的有毒中药即是狭义的有毒中药。有毒中药尽管“有毒”,却有显著而独特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药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应用这种有毒中药治愈了无数的顽疴痼疾,面对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有毒中药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治疗作用。现就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略作探述。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与恶性肿瘤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的“癌”或“萹”与岩通,与指体内发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如石而言。自古以来肿瘤被古代医家归入(庶虫)瘕积聚之类,其形成与瘀血关系密切。因此,活血化瘀法成为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和法有广义和法与狭义和法之分,但是对于广义和法与狭义和法的范畴并不统一。和法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但主要是以慢性病为主,对于和法的认识主要是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相对病位、相反病性的复杂病证,用药和缓轻缓、慎用峻烈药,多方(治法)合用或以治疗复杂病证,生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治疗疾病在于调其不和,以和为治疗目的,对于和法方剂的限定以及临床应用也是基于以上对和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 《素问·痹论》提出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开痹证病因分类之先河,后人因之创立了祛风、散寒、除湿等治痹大法。尔后,医家又相继提出热痹,于是就有了清热、活血化瘀及补益气血、调养肝肾诸法,使痹证的治疗日臻完善。但目前看来,以上诸法,仍未能概括全部痹证治法,临床上不乏因痰致痹者。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查阅了历代的一些中医文献,并结合个人临证中痹证从痰治愈的一点体会,对因痰致痹、痹证从痰论治的机理作一探讨。痰痹的形成机理痰,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痰,是指咳吐之痰,肉眼可见。形成痰痹之痰,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痰饮症的论述,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尚无完整的记载,后世医家论述颇多,但论述影响之大,要首推汉代张仲景。特别是在《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做了详细论述,并为后世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以和之”的治疗法则,被后世历代医家奉为治疗痰饮症的大法。  相似文献   

13.
用道家“和”的观点审视中医“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医“和法”的内涵,根据道家“和”的观点,将“和法”分为广义“和法”、狭义“和法”及相对“和法”3类。狭义的和法即现行中医方剂学所讲之和法,广义和法中多种治法的组合、组合式多种治法的“生化”过程两种内涵。根据道家“和”之内涵,和法的使用,必须注意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黄疸》中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一句,此后历代不少医家认为此句为治黄大法。但解释此句不可望文生义,应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利小便”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即祛除湿邪之法的概括,检验疗效、判断预后的指针,利小便兼有利胆之意。狭义的“利其小便”仅仅只是黄疸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朱曾柏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1):487-489
从痰论治杂症琐谈朱曾柏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痰,中医在漫长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狭义之痰,二是广义之痰。狭义的痰多由咳唾而出,或由呕恶而出,或从孔窍皮肤渗泌而出(如外科、皮肤科中之“流痰”),容易为病家、医家所察觉,治疗亦...  相似文献   

16.
“带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带下”是泛指经带胎产一切疾病,为中医妇科病的总称;狭义的“带下”则是专指妇女阴道内流出的粘稠滑腻液体。而狭义带下又有生理与病理之别。妇女自青春期开始,阴道内流出少量色白或无色透明的液体,此为生理性带下;但如带下过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则属病理性带下,也即是“带下病”,因此“带下病”是指狭义带下中的病理性带下。近年来,,中医治疗妇女带下病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拟将近年搜集的有关资料加以归纳综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治法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治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治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广义的治法还包括了治则。笔者从治法的层次性角度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1治则“则”即是原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守的普遍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登本  孙理军 《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85-1986
目前中医理论公认“神”的概念有三个层面内涵,即:①泛指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规律及其表现;②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总称(以下简称为广义神);③指人的精神意识,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思维。中医论神有广狭之分,又有元神、识神之别,元神即广义神,识神即狭义神。在何脏主神的认识上,近些年,尤其是近10多年来出现了心主神、脑主神、心脑共主神之争,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有关神的观点,以及《黄帝内经》以降中医理论中有关神及何脏主神的历代有代表性的论述后不难发现,心脑共主神是中国人所持的一贯看法,这一观点从中医理论中无法剔除,应当将心脑所主之神的内涵统一到“蕴涵狭义神在内的广义之神”的认识上来。  相似文献   

19.
“通”为常,“不通”则病.通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通法是指宣通郁滞、通利二便.广义通法是指疏通脏腑经络气机,消除体内壅滞,畅行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20.
诊脉,这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诊病手段。《内经》谓“按其脉,知其病”、“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后世医家都将脉诊做为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把诊脉做为中医的代名词,所谓“大方脉医生”、“小方脉医生”。自《难经》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以来,历代医家对脉诊也多有创见。仅据《中国医籍提要》载自晋·王叔和《脉经》始,至清·周学海的《脉简补义》止,仅脉学专著就有16部之多。可见,前人对脉诊的重视。但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历代医家对脉诊的认识也多有不同。现就个人的学习体会,试对脉诊略做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