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线粒体移植是可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肌损伤、维持心脏稳态的新兴技术.该文总结了线粒体移植产生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线粒体内化、来源、移植方法以及线粒体移植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线粒体移植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心肌结构损伤、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级联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功能复杂且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的细胞器,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正常形态、功能及数量的相对稳定状态。线粒体质量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微小RNA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本文通过微小RN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形态、功能、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DNA几个方面的调控机制与相关前沿进展进行综述,为微小RNA参与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在肾脏IR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对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极为关键.以线粒体质量控制为靶点,可为肾脏IRI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一类在国内外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其与常规的心肌损伤鉴别要点在于是否存在心肌细胞的缺血坏死[1],由于心肌细胞是一种长寿命细胞,再生能力相对较弱,使得保证MI后心肌细胞的活力和寿命变得尤为重要。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由溶酶体介导的除细胞凋亡(apoptosis)之外另一种对细胞及生物体自身至关重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它几乎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机制,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的存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采用0.5mmol/L过氧化氢作用于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末端标记发现过氧化氢明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及Western-blot发现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同时被激活;而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发现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以上结果提示,氧化应激通过同时激活线粒体通路与死亡受体通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为临床防治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活性氧簇(ROS)既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又可诱导自噬的启动,而贯穿于心血管疾病的始终。本文就ROS与自噬的作用以及ROS介导的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心脏病是目前全球首位致病和致残的疾病之一,给公共卫生系统和病人生活都带来巨大的负担,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微小核糖核酸(miRNAs)是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研究较多的调控因子,对于线粒体的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定位于线粒体中的miRNAs (mitomiRNAs)可通过改变关键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构建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H/R)模拟体内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验证阿利吉仑(Aliskiren)对于改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药物效果,同时探究细胞凋亡在其中的机制。方法将细胞实验分为四组:正常氧供应组即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H/R)、阿利吉仑+缺氧复氧组(阿利吉仑+H/R)、NF-κB P65特异抑制剂+缺氧复氧组(bay11-7082+H/R)。使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阿利吉仑处理的心肌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各实验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oechst33258染色、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JC-1试剂盒测量线粒体膜电位及心肌细胞ATP含量。同时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的活性。结果阿利吉仑小于20 mmol/L时,与心肌细胞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20 mmol/L和80 mmol/L之间,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文章中阿利吉仑的最佳处理浓度是20 mmol/L,此时的心肌细胞活性最高(76.40%±1.64%)。相比H/R组,阿利吉仑能降低TNF-α和IL-6水平[(129.33±5.86) ng/L比(319.00±4.58) ng/L,P0.05;(29.67±1.53) ng/L比(64.67±2.08) ng/L,P0.05],同时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的凋亡率[(7.23%±1.14%)比(32.25%±3.15%),P0.05],并具有降低能量代谢障碍心肌细胞所占比例[(6.9%±1.6%)比(13.5%±1.7%),P0.05]、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功能[(3.90±0.60)比(1.80±0.16),P0.05]。另外,抑制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2.26±0.35)比(3.26±0.62),P0.05],且阿利吉仑+H/R组与bay11-7082+H/R组的各项实验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利吉仑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线粒体受体介导的凋亡,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且阿利吉仑的调控凋亡作用可能与NF-κB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既往对氢气的医学应用研究较少,近年来有研究提示,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抗血管增生等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氢气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及其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自噬近年来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既可保护细胞,抑制衰老,又可加剧心肌细胞老化进程;同时其调控途径复杂多样。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调控途径、在心肌损伤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对线粒体自噬在心肌细胞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童英  段小花  杨丽萍  张光云  陈普 《山东医药》2020,60(21):103-107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引起线粒体ATP生成减少、Ca2+超载、活性氧暴涨、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以及膜通透性提高,这些因素最终会导致线粒体过度自噬以及内源性细胞凋亡和坏死,心肌细胞死亡数目急剧上升,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通过对MIRI患者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靶向治疗,给予尼克地尔、雷帕霉素等靶向药物,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良事件,可减轻线粒体损伤,从而改善心肌细胞活力和减轻MIRI。  相似文献   

12.
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小檗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体大鼠心脏制成心肌缺血模型,缺血40分种后再灌注20分种,心功能明显减弱,肌酸激酶(CK)释放增加,心肌Na,K-ATP酶活性受到抑制。缺血40分钟后心肌Na^+含量增加,K^+含量降低,再灌注后Ca^2+含量显著增加。小檗胺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室颤发生率,减少再灌注后CK的释放,保持再灌注时Na,K-ATP酶活性,减少缺血和再灌注Na^+和Ca^2+含量的增加。另外,采有低温电子自旋共振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er大鼠(n=24)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姜黄素预处理组。正常对照组持续灌注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姜黄素预处理组加入姜黄素(0.2 mmol/L)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再灌注结束时,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的活性。结果[结果部分应列举主要数据,并修改英文摘要] ①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坏死面积约为26.9±2.5%。经姜黄素预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为21.8±2.2%,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分别为0.453±0.069、0.050±0.005,姜黄素预处理组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分别为0.565±0.071、0.059±0.004,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同时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的活性,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综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再灌注之前进行缺血后处理(IPoC)能够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程度,但一些复杂因素可能影响IPoC的心脏保护作用,如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多数研究认为,高胆固醇血症可减弱或取消IPoC的心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再灌注损伤挽救激酶途径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过度开放)及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环孢素(Cs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10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环孢素预处理(CsA)组、缺血-再灌注(IR)组、假手术(Sham)组,每组12只.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各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压(LVESP)和心电图.再灌注结束后采集血液、心...  相似文献   

19.
腹主动脉缩窄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作离体工作心脏灌流,观察卡托普利对大鼠肥厚心肌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管紧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心脏停跳液及再灌注K-H液中加入卡托普利可明显改善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组织乳酸,Na^+,Ca^2+及MDA的含量,并使心肌组织CK酶峰前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I/R组、RPC组、5HD+RPC组,各12只。建立Langendor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K-H液平衡20min。I/R组缺血前用K-H灌注液灌注45min;RPC组缺血前用含瑞芬太尼的灌注液灌注5min,再用K—H液冲洗5min,共3次;5HD+RPC组用含有5-HD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与瑞芬太尼的混合液灌注,共计45min。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线粒体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I/R组比较,RPC组再灌注60min时,梗死面积减少(P〈0.05),而5-HD+RPC组和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H液平衡末比较,各组再灌注60min心肌线粒体酶活性及MMP降低(P〈0.01)。再灌注60min后,RPC组上述指标高于I/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明显改善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