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OMOM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A、B、C三组各10例。A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ml,再饮水1500ml,检查当日晨口服20%甘露醇250ml,并禁食禁饮;B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ml。再饮水1500ml,检查当日晨口服25%硫酸镁200ml,并禁食禁饮;C组检查前晚口服25%硫酸镁200ml,再饮水1500ml,检查当日晨口服25%硫酸镁200ml,并禁食禁饮,检查前1h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10mg。结果B组、C组肠道清洁效果显著优于A组;C组胶囊内镜的胃排空时间较A组、B组显著缩短(均P〈0.05);A、B、C组分别有7、8、10例完成全小肠检查。结论口服硫酸镁加莫沙比利可为胶囊内镜检查提供良好的肠道准备,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2.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均强调禁食、禁饮,而禁食、禁饮可导致体液量减少。为了解病人术前饮水能否减少胃液残留量并升高其pH,我们观察了2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0例),两组病人体质、年龄、性别相仿。A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在12h以上;B组术前禁食时间在12h以上,术前2h口服生理盐水约150ml。两组病人术前1/2h肌注苯巴比妥钠0.1、阿托品0.5mg。入室后用20ml注射器、18号胃管抽空胃液,记录胃液量,以试纸测定其pH。为减少人为误差,本试验均由一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胃窦部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评估并探讨快速康复策略下的当日第一台择期手术患者适宜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当日行择期第1台手术患者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18~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缩短禁饮时间组(S组)和常规禁饮时间组(C组),每组60例。S组手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0∶00—22∶00饮用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并于术日晨5∶30—6∶00摄入同类饮品400ml,C组于手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2∶00后常规禁饮。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行术前睡眠时间和质量评估,口渴、饥饿评分,8∶00行胃窦部超声检查,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测量胃窦截面积,平卧位为CSA1,右侧卧位为CSA2,并进一步计算两组患者胃容量(gastric volume,GV),单位体重右侧卧位截面积(CSA2/weight,CSA2/W),以及单位体重胃容量(GV/weight,GV/W)。结果与C组比较,S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5),口渴、饥饿评分明显降低(P0.05),Perlas A半定量分级为2级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CSA1、CSA2、GV、CSA2/W和GV/W明显增大(P0.05)。两组共7例半定量评级为2级的患者,均人为干预,无一例显性反流误吸发生。结论患者手术前晚入睡前和术前2h饮少量低浓度含糖液或水,同时加强胃容量监测,可以减少对患者生理需求的干扰,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2):134-137
目的评价电针对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的肝胆手术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当日第1台择期腹腔镜肝叶或胆囊切除术患者76例, 性别不限, 年龄18~75岁, BMI 18~25 kg/m2, 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8):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2组均采用ERAS术前禁食禁饮策略: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 20:00至22:00服用12.5%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800 ml, 术日晨5:30至6:00服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400 ml。EA组术日晨7:30行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中脘、内关、太冲穴;C组采用假穴位电刺激。所有患者8:00行胃窦部超声检查, 测量平卧位和右侧卧位横截面积(CSA), 计算胃容量(GV)、胃容积/体重比值(GV/W)、右侧卧位CSA/体重比值(CSA/W), 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麻醉诱导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食管入口处黏液胃蛋白酶水平, 记录阳性表达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期间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 EA组平卧位CSA、右侧卧...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结直肠手术前三种肠道准备方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选择性结直肠手术前3d肠道准备方法中分别采用磷酸钠和硫酸镁及术前1d肠道准备中采用磷酸钠三者的清肠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对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0年9月我科收治的90例大肠癌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3d准备法施行3d的饮食和口服抗生素准备,其中A组术前1d下午口服25%硫酸镁清肠液200ml 5%葡萄糖盐水1500ml;B组口服13.2%磷酸钠口服清肠液250ml 5%葡萄糖盐水1000ml;C组只行1d的饮食和抗生素准备,口服磷酸钠用法同B组。手术准备前后测体重,术中观察肠道清洁程度,取肠液,门静脉系统血流检测需氧菌,厌氧菌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准备前后A,B两组体重下降程度较C组显著(P<0.05),3组清肠优,良率分别为86.7%,96.7%,86.7%(P>0.05),A组肠液和血培养阳性率均高于B,C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高于B组(10%)和C组(13.3%),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磷酸钠用于术前肠道准备优于硫酸镁,选择性结直肠手术前应用磷酸钠施行一日准备是一种可行,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使用消泡剂与否对胶囊内镜食管检查图像清晰度、食管清洁度、患者耐受程度的影响。方法 4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甘露醇行肠道清洁准备,将其按照使用消泡剂与否分为A组(口服蓖麻油+纯净水组),B组(口服纯净水组)。根据图像清晰度、食管清洁度、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A组图像清晰度、食管清洁度明显优于B组(P0.05);患者耐受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检查效果,吞服胶囊前口服蓖麻油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食管检查术前的食管准备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禁饮方案对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眼科日间手术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三组麻醉前均禁食8h,A组麻醉前禁饮6h;B、C组在常规禁饮基础上,麻醉前2h分别口服10%葡萄糖溶液及多维饮料(术能),剂量为5mL/kg。结果三组入手术室后镇静评分及诱导时面罩接受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均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125)。结论术前2h口服清饮可降低眼科日间全麻手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10%葡萄糖溶液与术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查前2h口服葡萄糖溶液对无痛胃镜受检患者生理指标、舒适度和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5例、观察组1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禁食、禁饮;观察组常规禁食,并于预定检查前2h由护理人员协助其口服5%葡萄糖溶液200mL,之后禁饮。对两组血糖、血压、心率、舒适度及检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均无呕吐、误吸发生;麻醉诱导前,两组生理指标和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胃内残留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检查前2h口服200mL葡萄糖溶液有助于稳定无痛胃镜受检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候检期间的舒适度,且不会导致胃内残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方聚乙二醇4000用于肠道清洁准备的方法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科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均无禁忌证,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于检查前A组口服25%甘露醇,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4000,从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肠道准备有效率分别为67%、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复方聚乙二醇4000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效果比较好,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单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及硫酸镁在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脾胃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硫酸镁清肠,观察A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肠,观察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联合乳果糖清肠,根据Boston肠道准备量表对肠道进行分段评分,计算肠道清洁率,并记录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3组的上述指标。结果:观察A组和观察B组肠道清洁有效率分别为92.85%、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B组在肠道清洁非常满意率明显优于观察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比观察A组不良反应率有所下降,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不仅能增加肠道清洁的有效率,还可以明显提高肠道清洁的质量,而且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