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要提高免疫力,必须增强五脏之气免疫力就是指人体的正气,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就是人体的卫御之气,包括卫气及元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所以正气的强弱与人体五脏的盛衰密切相关。五脏虚可导致正虚,正虚可使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抗病力。所以我们要提高免疫力就必先强五脏。二、肾气强才正气强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1.肾为元气之根,阳气之本由于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以肾气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  相似文献   

2.
老年疑难病 ,是临床常见病 ,病程长而较难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肾藏精以化气 ,为元气所系 ,元气为脏腑机能活动、气血运行之原动力。《景岳全书》亦云 :“肾为精血之海。”肾气虚弱 ,元气不足 ,五脏之气化乏源 ,必致气虚无力行血而致瘀。因此 ,肾虚血瘀是老年人的病理基础。现代研究表明 ,人体衰老的实质是肾虚 ,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肾虚。许多老年病 ,其血液循环无不存在着浓、粘、凝、聚的瘀血状态。肾虚血瘀是老年病的基本病机。补肾活血则是治疗老年疑难病的基本治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自拟补肾活…  相似文献   

3.
从衰老与肾的关系谈老当益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在中医脏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功能广泛 ,作用特殊 ,有主宰生命之概念 ,故历代医家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衰老是生命活动的必然发展 ,自古以来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衰老的延缓 ,寿命的延长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今从衰老与肾的关系的角度 ,略述拙见 ,不妥之处 ,请同道指正。1 肾之精气 ,是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主宰人的一生自诞生之日起 ,经过青年、中年、老年这一自然生长发育过程 ,各种机能也随之生长、发育直至衰老。中医认为这个过程主要是“肾之精气”…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又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肾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详细阐明了人体的生、长、壮、老、已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而老年人天癸将竭、肾精不足,机体的免疫功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多因虚而致病.且因正不胜邪,病多缠绵为慢性,几种疾病共同为患机体,根据老年病多以肾虚为主这一特点,补肾法就成为治疗老年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结合临床实践仅就补肾法治疗几种常见肾虚证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冬季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中医角度来看,肾是人体生命之源。肾中的精(气)为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关系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老年人往往都有肾虚征象。久病之人也常见肾虚,即所谓的“久病穷必及肾”。现代  相似文献   

6.
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兰群  王传航 《河北中医》2003,25(5):381-382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虚血瘀证是男科疾病常见的一种病证类型。多由于肾精亏虚 ,气化无源 ,肾阴阳失调 ,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肾虚血瘀之证。运用益肾活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下谨就肾虚血瘀证的理论基础及益肾活血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1 肾虚是男科疾病的常见病机肾乃先天之本 ,元气之根 ,藏精气 ,主生殖 ,为水脏。肾通过经络与男子外阴、内生殖器和膀胱直接联系 ,肾与男性生殖功能及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肾主藏精 ,肾藏之精秉受于父母 ,又不断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肾精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 ,是繁衍后代的…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将衰老的原因多归结于肾虚,抗衰老亦多从补肾着手。其理论依据大抵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以女子七岁、丈夫八岁为基数递增的生长、发育、衰老曲线,将衰老的原因归结为“肾”起主导作用有关。据报道,历代方书所载延年益寿的方药以补肾为多,温补肾阳的占70.2%。有关文章也指出:“从肾虚原理研究入手来研究衰老,不失为一个捷径”,“对老人的强身延缓衰老应以维持阳气为重,尤以暖阳为要。”又有对老年虚证观察研究的文章指出:“肾阳不足的占大多数”。“内分泌系统的失调是衰老的重要表现之一,尤其是性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中医的肾和衰老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孙丽 《光明中医》2012,27(2):390-391
1 老年肾虚 首固其本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肾气衰,是促成人之衰老的根本原因".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是"发鬓斑白,齿槁渐脱,耳目失聪,二便不利,健忘乏力,筋骨不灵,活动迟缓"等.这些多是由老年肾虚而致,虽然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但下元虚是衰老的基本原因,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补肾法乃是治疗老年病人的重要方法,可根据肾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采用不同的补肾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还少丹、首乌丸、左归饮、右归饮之类.  相似文献   

9.
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年病的发生与肾虚血瘀的机制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既有健忘、耳目不聪、齿摇发脱、头晕眼花、腰酸、夜尿多、余沥不尽、脉沉细等肾虚症状 ;也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老年黑斑与色素沉着、巩膜混浊、舌质瘀暗或有瘀点、瘀斑 ,脉涩、沉弦、或结代等血瘀症状。正是因为肾虚血瘀的病理改变 ,老年人常又引发如中风、冠心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震颤麻痹、老年性骨关节病、前列腺增生肥大等老年病。肾乃先天之本 ,元气之根 ,主藏精气。肾所藏之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其精化阳为人身之阳 ,化阴则为人身之阴 ,化气…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医家认为脾肾虚衰是衰老的关键所在.肾主藏精,为元气所居,是人生命之根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之后全靠脾胃生化气血,滋养全身.可见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肺与气血的关系密切,所以肺脏的虚衰也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脏器逐渐出现虚损,同时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容易导致脑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证的发生。临床上称为老年病。笔者临床发现,老年病的发生发展与肾虚血瘀相关,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 人体衰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肾中精气的生理性自然盛衰是生长壮老已生命过程的内在依据。肾为阴阳之本,元气之根。全身各脏腑、组织依赖肾阴、肾阳的濡润、生化、滋养和温煦,脏腑功能活动也赖于元气的激发和推动。人至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少,不仅使肾脏本身的阴阳平衡失调,而且会影响整体阴阳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2.
肺与皮肤老化相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医家认为脾肾虚衰是衰老的关键所在。肾主藏精,为元气所居,是人生命之根蒂;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之后全靠脾胃生化气血,滋养全身。可见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肺与气血的关系密切,所以肺脏的虚衰也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1 ] 。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及补肾活血治法进行初步探析。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1.1 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 ,主骨 ,生髓 ,是人体元阴元阳闭藏之处 ,具有藏精化血之功效。《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肾主骨 ,生髓”,“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充在骨”。目前 ,绝大多数学者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入“骨痿”的范畴 ,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 [2 ] ,这与中医对骨…  相似文献   

14.
竹溪 《养生月刊》2005,26(3):222-22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衰老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主藏精,为元气之本,一身阴阳生化之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提到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与先天禀赋有关.尤其与肾气的自然盛衰规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身.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为疾病与衰老之原因.为此,重视保养精、气、神这“三宝”是长寿的秘诀.  相似文献   

16.
抗衰老,求长寿,古往今来,人之所欲,时至今日更为人们所关注。祖国医学认为引起衰老的重要因素在于肾气虚衰。盖“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中寓命门。古人把命门置于心君之上,称为性命之本,而为人身之真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指出:“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  相似文献   

17.
养生肾为先     
许力行 《气功》2011,(7):584-587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生命之源,元气之居。因此,历代医家都主张将益肾固精作为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的重点。“肾之盛则寿延,肾之虚则寿天”。中医所谓“肾”与现代医学的肾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医理论的肾含有生长发育的骨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有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化痰、理气等,而以益气活血法为主。但笔者认为,肾虚血瘀痰阻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故益肾活血化痰法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上应占有重要地位。1肾虚血瘀痰阻是重要病机本病属“胸痹”等范畴。其病位在心,与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藏先天之精。元阴为滋润形体之精、血、津液,诸阴之本;元阳为脏腑生化之源,诸阳之根。元气乃肾气也,由肾精所化。肾阳的温煦、肾阴的化生、元气的充足是各脏腑生理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的动力之源。心居上焦,属阳主火,肾居下焦,属阴主水,肾水上…  相似文献   

19.
李杲气火失调的“气”,是指“元气”;“火”,是指“相火”。正常的元气与相火是相互维系的,正象《内经》所述“少火生气”、“气食少火”,即元气受养于相火;而相火能行使正常的生理机能,也必须依赖元气的充养。若发生病变,可以出现两种不同的病理机转,即元气不足,可以导致相火妄动;相火妄动以后又可进一步损耗元气,出现“壮火散气”的病理变化。1.气火失调的原因气火失调的主要原因,是由元气失于荣养和受到损伤所导致的。饮食不节或劳役过度等因素伤及脾胃,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充、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精亏、气虚、神弱为疾病与衰老的原因。为此,重视保养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诀窍。那么,应该怎样保养精、气、神呢?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出: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的要诀。所谓寡欲以养精,并非主张独身去当和尚,而是不要纵欲。这里所说的精,不只指男子的精液,而是泛指人体“的精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元气”“。精”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精为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养精就是要保护好各个器官的正常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