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高等院校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感与求职行为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9—12月运用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和求职行为量表对湖北省某高等院校全日制58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为81.138±13.202,求职自我效能得分为8.997±2.640,求职行为得分为28.995±11.189;职业价值观、求职自我效能、求职行为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价值观对求职行为的预测中,求职自我效能感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间接效应为4.3%。结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可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影响求职行为,医学院校可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角度出发,提高其求职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医学生做出合理的求职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涯适应力在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11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和职业倦怠测评量表通用版对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62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62名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总得分为64.95±13.05,职业成熟度总分为85.67±12.31,职业倦怠总分为51.16±14.58;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与职业成熟度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职业倦怠与生涯适应力、职业成熟度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运用中介检验程序对职业倦怠在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成熟度中的中介效应进行计算,生涯适应力在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倦怠中间起到43.12%的中介效应值。结论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可通过职业成熟度影响着实习护生的职业倦怠程度,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订提升实习护生的生涯适应力的相关措施,促进实习护生职业成熟度的提升和职业倦怠情绪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22,(1):49-51
目的 探讨医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焦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就业焦虑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人力资本问卷对江苏某高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就业焦虑、自我效能感与人力资本各因素之间显著相关;人力资本在医学生就业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48. 09%。结论 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就业焦虑,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人资本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支持感和职业适应力现状,并分析核心自我评价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适应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职业适应力量表对安徽省53家医院322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322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支持感、职业适应力总分分别为(35.68±4.91)(42.41±8.90)和(89.72±11.26)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支持感、职业适应力之间均呈正相关(均P<0.01)。其中核心自我评价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适应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β=0.133,P<0.01),占总效应的36.3%。结论 安徽省53家医院322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核心自我评价、职业适应力处于中上水平,组织支持感处于中等水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组织支持感可以通过其核心自我评价间接影响职业适应力。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组织支持感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而促进职业适应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人格的关系,分析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付方式问卷(WCSQ)和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585名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留守儿童孤独倾向检出率6.3%,高于非留守儿童(χ2=4.225,P<0.05)。留守儿童MHT各分量表得分与自责、幻想、退避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决问题、合理化和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P<0.01)。中介作用检验表明自我效能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间发挥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χ2/df=6.840,GFI=0.972,AGFI=0.918,NFI=0.923,CFI=0.962,RMSEA=0.044)。结论人格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应对方式和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本科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做好本科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就业焦虑量表(EAS)对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的324名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资料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 324名研究对象完美主义得分为(98.31±16.4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32.21±21.91)分、就业焦虑得分为(28.28±9.75)分。完美主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焦虑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总体呈正相关(r=0.220,P<0.01),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03,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132,P<0.01)。 本科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密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有调节作用。提高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缓解因完美主义而带来的就业焦虑,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1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潍坊市384名社区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自我效能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社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总分分别为:(45.86±18.12)、(27.07±6.43)、(13.44±3.04);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 = - 0.29,P<0.05)(r = - 0.30,P<0.05)。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 = 0.93,P<0.05);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区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总效应值为 - 0.313。结论 在自我效能感作用下,社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职业倦怠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区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在社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概念来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作用。方法应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73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0961,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为=0.1063。交互作用项"自我效能感×应激"的回归系数在以抑郁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达到显著性水平(β=-0.108,t=-3.164,P=0.002),且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R2)亦达到显著性水平(△R2=0.012,P=0.002)。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助产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职业尊重感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分析助产士职业尊重感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与工作幸福感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10月—2023年1月,选取江苏省267名助产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职业尊重感量表、医院工作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267名助产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得分为(39.76±2.36)分,职业尊重感得分为(99.70±7.91)分,工作幸福感得分为(88.12±3.47)分。职业应对自我效能、职业尊重感和工作幸福感间均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职业尊重感对助产士工作幸福感均存在直接效应(β=0.426、0.164,均P<0.01),且职业尊重感在助产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和工作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10,占总效应的20.52%。结论 职业应对效能可以直接影响江苏省助产士工作幸福感,还可以通过职业尊重间接影响其工作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25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及在某些维度上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呈负相关(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P<0.01).结论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徐礼平  龙艺  王平  王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78-3579,3582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择业效能的关系,探讨不同心理安全感水平上其择业效能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择业效能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某校204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医学生安全感总分及各维度与择业效能总分及自我了解、自我评价、社会支持、目标设定等维度呈正相关(r﹤0.05);较高安全感水平的医学生均比较低安全感水平的医学生具有更好的择业效能感(P﹤0.05);不同安全感水平的男医学生较女医学生具有更好的择业效能感(P﹤0.05)。结论通过提升医学生安全感水平,可促进医学生的择业效能,增强医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本科护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课题组于2021年11月-12月对某院校741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职业成熟度均呈正相关(r=0.313、0.401,P均<0.01),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呈正相关(r=0.391,P<0.01)。控制年级与护理专业认同度两个变量后,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能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β=0.327,P<0.01)和职业成熟度(β=0.251,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β=0.312,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8.9%。结论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效应成立。护理教育者应积极培养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提高其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心理韧性和职业生涯成功三者间的关系。方法以广东省623名护士第二受害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展开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得分为(2.41±0.62)分,心理韧性得分为(3.55±0.67)分,职业生涯成功得分为(3.29±0.61)分。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与心理韧性和职业生涯成功呈正相关,心理韧性与职业生涯成功呈正相关。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可以直接预测职业生涯成功水平(β=-0.421,P<0.001),心理韧性在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与职业生涯成功之间有一定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50%。结论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不仅可以对职业生涯成功有直接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增强护士第二受害者心理韧性对职业生涯成功水平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州市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的关系,为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温州地区44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总分及其分量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专业承诺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预测作用,理想承诺、规范承诺是收集信息、制定规划的有效预测变量,感情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是自我评价、选择目标、问题解决有效预测变量.结论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影响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肖琼  徐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8,(15):2733-2736
目的 探究护理本科学生职业成熟度、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和职业认同之间关系,并验证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在职业成熟度与职业认同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成熟度量表、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实习环境评价在职业成熟度与职业认同之间中介作用。〖HTH〗结果 职业成熟度分为(80.55±14.77)分,临床实习环境评价得分为(95.34±15.54)分,职业认同得分为(80.59±16.62)分;临床实习环境与职业成熟度、职业认同之间均呈正向相关关系(r=0.273,P<0.001;r=0.424,P<0.001),职业成熟度与职业认同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32,P<0.001),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中介效应分别为0.147、0.122。结论 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中介作用成立,应该构建良好的学生实习环境,促进护生良好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7.
某医科大学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心理、成绩及家庭支持等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4类专业127个小班3 123名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有一些困难、有一点困难和几乎没有困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5%,30.3%,26.6%和10.7%。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为(135.05±29.39),女生为(134.08±26.67)。实习毕业阶段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最低,为(129.45±28.31),一年级和二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实习阶段和一~三年级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所占比例高于无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帮助程度以及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是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应针对实习阶段学生的社会心理特征,强化职业规划技能,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校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就业时临床专业方向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从某医学院不同院系中随机抽取2100名学生,以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其个性特征,让其选择出最想从事的专业,并获得其人口学资料,分析专业选择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结果]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辅助诊断类(影像学专业、病理科、检验科)这五种专业,其E量表(内、外向性)得分的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4±3.70,12.31±3.41,12.26±3.56,11.88±3.34,10.93±3.33,F=4.77,P〈0.05),对这五种专业的E量表得分进行两两比较,有差异的两专业及其得分对比情况为内科〈外科、内科〈妇产科、辅助诊断〈外科、辅助诊断〈妇产科、辅助诊断〈儿科,并可得到辅助诊断〈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男、女间E量表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0±3.63,11.56±3.39,F=6.67,P〈0.05)、P量表(精神质)均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6.79±3.56,4.95±2.79,F=67.20,P〈0.05)。[结论]根据在校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可以预测其将来就业时的专业选择,学校和医院根据医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就业指导,可以缓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