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明胶原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制备了Ⅰ型胶原凝胶,观察可能影响氧化LDL(ox-LDL)与胶原结合的几种因素。结果:随着LDL氧化程度增加,其与胶原的结合量也增加。结论:这种增加可能主要源于脂蛋白的负电性增加,LDL聚集度增大则可降低LDL与胶原的结合能力。另外,载脂蛋白B中赖、精、组、酪氨酸残基的化学修饰,可能在ox-LDL与胶原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血管运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直接产生血管的急性效应,即通过各种途径改变血管的舒缩特性,直接影响血管运动功能,主要表现为抑制内皮依赖的舒张,增加动脉的收缩。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血管运动效应可能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许多临床表现如稳定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卡托普利(CPT)的作用。方法:将融合成单层的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① 用含ox-LDL的培养液常规培养,加或不加CPT预孵,在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比较细胞形态;② 分别用不同浓度CPT预孵及ox-LDL处理,测定不同时点培养液ET-1、6-keto-PGF1α和TXB2的含量。结果:① 光镜下各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下可见ox-LDL组细胞有较多脱落、局部缺损,细胞分散,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CPT预孵后有所改善,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② ox-LDL组ET-1、6-keto-PGF1α和TXB2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PT低浓度抑制ET-1分泌,较高浓度则刺激ET-1分泌;CPT使6-keto-PGF1α含量增加,对TXB2的含量无影响。结论:ox-LDL对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至少部分是通过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观察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改变。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分组后分别予以25mg/LLDL、25mg/LOX-LDL进行干预。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进行RT-PCR、Westernblotting检测, 同时收集条件培养基行酶谱法(zymography)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经mRNA、蛋白和酶活性检测, 发现25mg/LOX-LDL干预时, 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和25mg/LLDL。结论:OX-LDL能促进内皮细胞表达MMP-2, 这提示血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在氧化脂蛋白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和破裂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的发生机制一直是一个热门课题,而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在AS硬化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免疫学、病理学等最新的角度对AS的形成及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在其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巨噬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株28SC,在其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50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时间效应实验,37℃共育后,分别于0h、3h、6h、12h、24h、36h收集细胞和培养介质;在其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mg/L、15mg/L、30mg/L、75mg/L、150mg/L、300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行剂量效应实验,37℃共育24h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介质。采用RT-PCR和ELISA分别测定MI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诱导培养巨噬细胞分泌MIFmRNA和蛋白,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MIF可能参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实验通过高通量的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寻找雌激素的靶基因。方法:用 1 400 个基因构建的cDNA微阵列检测假手术组(Ⅰ)、去卵巢组(Ⅱ,去势组)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Ⅲ,替代组)3组SD雌鼠心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随机选2个基因用半定量RT-PCR验证检测结果。结果: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共检出心肌差异表达的基因177个,其中去卵巢导致上调的基因91个,下调的基因86个;去势组和替代组共检出心肌差异表达的基因164个,其中雌激素替代治疗后导致上调的基因113个,下调的基因54个。Ⅰ/Ⅱ和Ⅲ/Ⅱ比较,相同的差异表达基因54个,雌激素明显影响心肌膜通道和载体(18个)、细胞受体(9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7个)和细胞代谢(6个)的mRNA水平。而大部分基因(45个)是在去势组表达下调,在雌激素替代组表达上调。RT-PCR实验证实了cDNA微阵列结果 。结论: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明显影响心肌细胞膜通道和载体、信号转导、细胞受体和细胞代谢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通过增加Na+,K+-ATPase和Na+/H+交换蛋白的基因表达,稳定心肌细胞内Na+和K+的浓度。雌激素还可抑制多巴胺受体基因的表达,预防心肌肥大、充血性心衰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清道夫AI/I受体(SR-AI/I)在体内OX-LDL和AC-LDL清除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观察同位素标记化学修饰LDL在SR-AI/I基因敲除和正常小鼠血浆的清除率和同位素标记的LDL在体内主要器官的分布。结果:OX-LDL在正常小鼠血浆清除是非常快的,在5min内,注入量的90%即被清除。在SR-AI/I基因敲除小鼠,OX-LDL在血浆的清除速率和正常小鼠相同。AC-LDL的清除在对照组和SR-AI/I受体敲除小鼠也相似。同位素标记的AC-LDL在血浆的清除能够完全被50倍高剂量未标记的AC-LDL阻断,但同样剂量的未标记的AC-LDL仅能抑制OX-LDL在血浆清除的5%。OX-LDL和AC-LDL主要被肝脏清除。组织器官放射性标记的OX-LDL和AC-LDL的分布在正常小鼠和SR-AI/I基因敲除小鼠没有差异。结论:SR-AI/I受体在体内OX-LDL清除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 Ab)与冠心病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关系。方法:提取血清,用ELISA方法测定ox-LDL Ab滴度。结果:冠心病患者ox-LDL Ab滴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ox-LDL Ab与LDL直线相关(r=0.3338,P<0.05)。结论:ox-LDL Ab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过程,在体内存在的证据以及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致动脉粥样硬化几种可能的机理,分析了影响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因素,提出了临床上可能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胱抑素C(cystatin 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以探讨cystatin C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ox-LDL诱导人VSMC,MTT法检测ox-LDL诱导时间及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确定ox-LDL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将对数生长期的人VSMC随机分成正常细胞组、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ox-LDL诱导组以及ox-LDL+ 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检测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量以及caspase-3活性变化,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ox-LDL+ 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与ox-LDL诱导组比较,LDH、ROS生成量和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P生成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显示ox-LDL诱导组促凋亡基因bax及Bax蛋白表达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ox-LDL+pCDNA3.1-cystatin C转染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tatin C抑制ox-LDL诱导的VSM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及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融合蛋白CTLA4Ig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作用,探索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新途径。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加入500 IU/ml的重组人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500 IU/ml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培养6 d。取 1×106个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的表达,其余细胞分为4组,分别加入细菌脂多糖(LPS)30 ng/ml(LPS 组)、LDL 10 μg/ml(LDL 组)、ox-LDL 10 μg/ml(ox-LDL组)和相同体积的PBS(PBS组),作用48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和HLA-DR的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将各组DC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以1:5和1:10的比例混合进行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LR),其中ox-LDL 组在1:5的试验中分为4个亚组,分别给予加入1.25、0.62、0.31 μg/ml的CTLA4Ig和不加CTLA4Ig的处理,各组细胞继续培养 4 d,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以刺激指数(SI)表示。结果 细胞培养6 d后CD14的阳性表达率为2.9%,证实已由单核细胞转化为DC。LPS组、ox-LDL组CD86阳性表达率(96.0%±8.8%,97.7%±11.4%)和HLA-DR阳性表达率(90.3%±8.8%,90.9%±7.0%)均明显高于LDL组(90.0%±10.2%,84.4%±9.6%)和PBS组(87.3%±8.4%,83.6%±7.0%)(均P<0.05),ox-LDL组CD86 MFI(73.4±6.6)和HLA-DR MFI(87.0±7.1)均明显高于LDL组(40.0±7.4,55.0±7.7,均P<0.01)和PBS组(54.6±8.2,P<0.01;70.2±6.7,P<0.05)。在MLR中,DC:T细胞=1:5和1:10两种条件下,LPS组、ox-LDL组SI均明显高于LDL组和PBS组(均P<0.05)。在ox-LDL组的MLR中,以1.25、0.62、0.31和0 μg/ml的CTLA4Ig处理的各亚组SI分别为0.96±0.30,1.12±0.33,1.29±0.28和1.64±0.37,CTLA4Ig 浓度为1.25 μg/ml时,ox-LDL激发的同种异体MLR已被完全抑制。结论 ox-LDL可作为抗原被DC递呈,激发同种异体MLR;CTLA4 Ig能明显抑制该作用,诱导T细胞对ox-LDL的免疫无反应。这一结果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研究提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参素(DSS)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采用反复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后,采用第3-10代细胞应用于实验。分4组:对照组,ox-LDL(50 mg/L)组,ox-LDL(50 mg/L)+DSS(50 mg/L)组,ox-LDL(50 mg/L)+DSS(100 mg/L)组;用单个核细胞直接细胞毒性测定(MTT)法检测吸光度(A值),观察DSS对ox-LDL致V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法观察丹参素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表达的影响。结果:丹参素可明显降低ox-LDL 引起的A值升高,丹参素可降低ox-LDL引起的PDGF-BB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丹参素可对抗ox-LDL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其可能通过降低ox-LDL引起的PDGF-BB表达水平升高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中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将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和共同作用于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以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和内皮细胞的凋亡为检测指标。结果:共同作用的丙二醛生成量为分别作用的4.9~7.7倍,并产生明显的内皮细胞凋亡,即使将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别作用相加,二者的丙二醛之和也仅及共同作用的1/3,且未发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表现。加入叶酸、叶酸和L-精氨酸或谷氨酸和甘氨酸可一定程度的抑制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促脂质氧化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效应。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中具有协同效应,该效应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自由巯基和它们对一氧化氮系统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诱发家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LDL氧化修饰的关系。方法:将家兔32只随机分为甲硫氨酸(M)组9只,胆固醇(Ch)组9只,甲硫氨酸+胆固醇(M+Ch)组9只和对照(C)组5只。M、Ch和M+Ch组每日先分别喂予含3%甲硫氨酸、3.75%胆固醇和3%甲硫氨酸+3.75%胆固醇的饲料20g后,再自由进食与C组一样的饲料。16周末,心脏穿刺取血测有关指标。结果:①M、M+Ch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x-LDL和TBARS显著高于C组和Ch组(P<0.01);②同型半胱氨酸体外诱发LDL氧化修饰随LDL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高而增加(P<0.01)。结论:甲硫氨酸诱发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促进脂质过氧化和LDL氧化修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X-LDL和Vit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泌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为模型,将OX-LDL与HUVEC孵育及HUVEC经VitE处理后再与OX-LDL孵育,应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内皮细胞加入OX-LDL干预后,IL-6、IL-8在6-12h开始高于对照组,24-36h达峰值,72h时仍较对照组高。TNF-α的释放在2-6h开始高于对照组,12h达峰值,36h明显下降,但仍较对照组高。并且OX-LDL在50、100、200μg/L时能呈剂量依赖性刺激内皮细胞产生IL-6、IL-8和TNF-α。VitE在50、100、200mg/L时能呈浓度依赖方式抑制OX-LDL引起的IL-6、IL-8、TNF-α产生,48h后OX-LDL+VitE组与OX-LDL组,内皮细胞分泌IL-6、IL-8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OX-LDL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而VitE在短时间内对上述效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多样性。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台盼蓝活细胞计数、细胞毒四唑盐(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流式细胞凋亡和细胞凋亡小分子量DNA片段凝胶电泳测定法, 观察(0.1、1、10、100、150和200)mg/L的ox-LDL的条件培养液对人血管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结果:(0.1-10)mg/L的ox-LDL对ECV-304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 而增加浓度达100mg/L及以上时, 其表现则主要是对ECV-304的细胞毒性;而且, 这种细胞毒性以当ox-LDL的浓度达到150和200mg/L时, 在12h开始诱导ECV-304细胞出现凋亡, 分别达15.86%和21.89%。而当ox-LDL作用ECV-304细胞18h后, 则出现伴随凋亡的细胞坏死。结论:ox-LDL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 其对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经历了促细胞增殖、凋亡前期、细胞凋亡和凋亡后的坏死等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其成分溶血卵磷脂(LPC)对小鼠腹腔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1)以载脂蛋白AI(apoAI)分别诱导OxLDL和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负载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所形成的巨噬泡沫细胞, 观察其胆固醇外流情况。(2)分离正常及apoE基因缺陷(E0)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以AcLDL负载形成巨噬泡沫细胞, 分别以LPC及apoAI作为诱导物, 观察其胆固醇外流情况。结果:(1)apoAI能引起AcLDL组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大量外流, 而OxLDL组外流明显受阻。(2)LPC能引起正常组小鼠腹腔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 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但E0组未见明显外流;apoAI能引起两组的胆固醇外流, 且外流量显著高于LPC。结论:(1)OxLDL能造成胆固醇外流途径受阻。(2)LPC能促进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 可能主要通过apoE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