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烧伤病人应用病人自控镇痛(PCA)泵效果进行评价,探讨适合烧伤病人疼痛治疗的方法。[方法]①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吗啡通过PCA泵进行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②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换药前及换药后30min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测定换药后30min血糖、血清电解质及阴离子间隙(E4A)、血气分析及空腹血糖值。③记录换药后两组病人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应激性血糖升高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机体耗氧量降低及无氧代谢减少(P〈0.05);使用PCA的病人无呼吸循环抑制表现。[结论]P(、A能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烧伤病人的疼痛,降低烧伤所致的高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降低大面积烧伤病人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内容包括分散注意力干预(感觉干预和行为干预)来控制疼痛和局部麻醉药物喷涂创面干预。两组病人均在入院当天和入院第3天换药完成后10min进行疼痛评分、焦虑程度测定。[结果]大面积烧伤病人综合干预后,实验组疼痛评分、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降低大面积烧伤病人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采用氧化锌换药,之后两组病人均给予红外线灯照射20 min,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大便失禁所致肛周皮肤损伤效果优于氧化锌联合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标准化SBAR沟通模式优化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疼痛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急性疼痛服务(APS)小组实施传统沟通方式进行自控镇痛(PCA)疼痛管理的术后镇痛病人450例为对照组,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PCA疼痛管理的术后镇痛病人4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前后PCA镇痛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为6.99%,低于对照组的26.62%,术后24 h PCA泵弃泵率为0.70%,低于对照组的5.04%,病人镇痛满意度评分为(95.33±4.61)分,高于对照组的(75.35±4.27)分,交接、评估及宣教内容的一致性为95.80%,高于对照组的77.94%,镇痛泵故障及参数调节处理时间为(4.52±0.58)min,少于对照组的(10.51±1.25)min,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可优化PCA的疼痛管理,规范APS小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镇痛效果及病人的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成人烧伤病人换药期间对创面操作性疼痛辅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112例烧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病人换药前常规进行创面水疗,由指定医师根据换药规范操作实施创面换药。试验组病人在换药前5 min使用虚拟现实系统分散病人注意力,对照组病人听音乐分散注意力。比较两组病人换药期间的3个疼痛主观评分。[结果]试验组换药中最痛得分为(5.0±1.8)分,疼痛关注时间为(3.7±1.9)min,疼痛不适得分为(4.3±2.0)分,对照组最痛得分为(7.7±1.7)分,疼痛关注时间为(7.5±1.8)min,疼痛不适得分为(6.6±1.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有效缓解成人烧伤病人换药操作性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髂嵴骨取骨术后切口疼痛止痛的最佳方法.[方法]将行髂嵴骨取骨术6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 实验组切口两则皮肤向心靠拢固定,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切口张力,外敷伤科油纱;对照组外敷伤科油纱及采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病人在术后48 h内深呼吸、咳嗽等移动体位活动时及给予换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病人疼痛,并记录.[结果]病人换药、做深呼吸、咳嗽等增加病人切口张力时,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髂嵴骨取骨术后切口皮肤向心性牵拉并固定对改善病人在换药、做深呼吸、咳嗽等移动体位活动时局部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长托宁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珺 《护理研究》2006,20(13):1179-1180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雾化吸入长托宁,对照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记录雾化前及雾化后10min、30min、60min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雾化后观察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肺顺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雾化吸入用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的气道峰压、呼吸阻力,同时改善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液体敷料和普通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西安某医院内分泌科及伤口护理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足合并深部感染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手术清创后观察组使用液体敷料联合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对照组采用普通换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创面愈合情况及换药期间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病人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McGill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体敷料联合伤口负压吸引技术能够促进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人的足部创面愈合,改善病人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提高病人对镇痛泵的知识掌握率,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本科室220例妇科肿瘤术后使用电子镇痛泵镇痛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 PCA 泵的管理,结合 PDCA 循环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的电子镇痛泵知识掌握率、疼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电子镇痛泵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使用电子镇痛泵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提高病人对电子镇痛泵相关知识掌握率,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病人的效果。[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BP)、血氧饱和度和Ramsay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 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 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气管插管拔管后10min Ramsay评分和拔管后30min Ramsay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镇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