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方  苗云江  杨波 《海南医学》2002,13(11):73-74
目的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 ,介入器材的进步 ,各种规格造影导管的使用应予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常规使用较小直径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2月到 2 0 0 2年 10月我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14 0例 ,其中男性 12 0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5 6.2±10 .3岁 (2 4-83岁 )。入选患者术前均行Allen′s试验 ,阳性者 (<10sec)入选。在桡动脉穿刺成功后 ,按其造影时首先选用 6F桡动脉鞘管和 6FJudkins造影导管抑或首先选用 5F或 6F桡动脉鞘管和 5F桡动脉径路专用的供左、右冠状动脉插管的 5F共用型造影导管 (日本Terumo公司生产BrachialType)分为 6FJudkins型导管组—A组 (3 0例 )和 5F共用型导管组—B组 (110例 )。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X光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使用的导管数。结果 :1、A组 3 0例中 ,2 7例 (其中 1例改为肱动脉径路 ) (90 .0 % )经桡动脉径路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 ,3例 (10 .0 % )经桡动脉径路仅完成部分操作 (左或右冠状动脉造影 ) ,后改为股动脉径路补充完成全部造影操作。B组 110例中 ,10 6例 (其中 5例改为肱动脉径路 ) (96.4% )经桡动脉径路行左、右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5F TIG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8例疑为"冠心病"患者使用5F TIG导管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中有46例通过TIG导管经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成功率达95.83%;右冠脉成功44例(95.65%),左冠脉成功45例(97.83%),平均住院天数3.06±1.42 d.结论 5F TIG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成功率高,可减少导管进出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费用,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及国内少数医院的开展逐渐增多,成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路径之一。不少文献报道多数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造影可用Judkins导管完成,而作者尝试使用单根共用型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现将初步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董鹏  李镝  靳维华  曲涛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02-1603
目的研究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与5F共用型造影导管的区别。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54例,按其造影开始时选用的共用型造影导管不同分为4F导管组(n=143)和5F导管组(n=211)。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痉挛和闭塞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造影成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平均X线透视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导管打折率及痉挛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常用的5F造影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无明显差异;采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延长,且导管打折率增加,但痉挛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5F小腔径指引导管经桡动脉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探讨其应用策略。方法:①对象: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病变需进行PTCA和支架置入的120例患者,男10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11岁;单支病变86例(71.6%),双支病变18例(25%),三支病变14例(11.7%),静脉旁路血管病变2例(1.7%)。②材料:120例均应用Medtronic AVE 5F Z2指引导管。右冠病变43例中有29例(67.4%)应用Judkins右冠导管,10例(23.3%)应用Amplatz左冠导管,4例(9.3%)应用Amplatz右冠导管。92例患者的121处左冠病变,61例(66.3%)应用Judkins左冠导管,17例(18.5%)应用EBU导管,14例(15.2%)应用Amplatz左冠导管。2例静脉旁路血管病变均应用Judkins右冠导管。③手术通路:96例(80%)经右侧挠动脉,24例(20%)经左侧挠动脉。结果:对120例患者的166处病变(左主干3例,左前降支77例,左回旋支41例,右冠43例,静脉旁路2例)进行了治疗,其中119处(71.7%)直接支架置入,42处(25.3%)PTCA后支架置入,5处(3%)支架置入未成功,仅行PTCA;置入支架161枚,直径2.5-4mm,长度8-33mm。治疗前后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6.4(6.6%)和8.6%(2.6%)。并发症仅有1例(0.8%)桡动脉闭塞,但不影响手部供血。结论:应用5F小腔径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进行PTCA和支架术具有可行性,由于管径细小,大大降低冠脉和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由于导管细软,操作难度大,需掌握导管的选用策略,以增加导管的后坐力和同轴性,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GAG)中5F及6F两种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346例患者,按造影时首选造影导管的不同,分为6F造影管组168例和5F造影管组178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图像效果、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及血管痉挛和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F组造影图像质量、造影剂用量和血管痉挛、迷走反射等并发症明显低于6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F和6F造影管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时各有优缺点,5F造影管发生血管痉挛少、造影剂用量少、出现迷走反射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经右桡动脉应用多功能(Tiger I)导管和左、右Judkins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0例。分别选用多功能(Tiger I)导管和左、右Judkins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结果 (1)Tiger I导管组经右桡动脉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8.5%(197/200),Judkins导管组成功率98.0%(196/2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造影操作时间:Judkins导管组为(33±16)min,Tiger I导管组为(26±10)min;X线透视时间:Judkins导管组为(2.4±0.9)min,Tiger I导管组为(1.9±0.6)min;造影剂用量:Judkins导管组为(43±6)ml,Tiger I导管组为(34±5)ml,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桡动脉痉挛发生率:Judkins导管组(2.0%)显著高于Tige I组(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Tiger I导管在经右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5F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5F共用型造影导管与通用型Judldns导管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共用型造影导管的优缺点。方法:1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分三组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结果:三种造影导管操作时间、X线暴光时间、左右冠脉成功率、并发症方面无差别,不成功原因主要为主动脉窦扩张、升主动脉严重迂曲、冠脉开口低及开口异常。结论:5F Medtronic共用型造影导管能较好地适用于经桡动脉冠脉造影,通用型Judkins导管及AL1导管可作为备用导管,而AL1导管更适用于开口异常冠脉;三种造影导管适当备用可提高造影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发展,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已广泛开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术途径[1,2],但在使用4F还是5F造影导管时各持己见.随着4F造影导管的不断应用,其自身的特点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4FJL4.0和JR4.0造影导管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做准备。方法选择住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人120名。手术时穿刺肱动脉送入4F动脉鞘管,经鞘管注入普通肝素2000IU抗凝,应用4FJL4.0和JR4.0造影导管按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局部压迫止血20分钟,术侧上肢制动并加压包扎6小时。止血结束后患者即刻可以下床活动。观察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7天内发生的死亡、心肌梗塞和各种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共有120人完成了研究,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2.5%,平均手术时间17.7±4.0分钟。术后90%的患者步行返回病房。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6%,无死亡及心肌梗塞。结论应用4FJL4.0和JR4.0造影导管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未明显增加,不影响术后病人活动,因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2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08例和经股动脉组116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更换导管率、操作总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组的造影成功率、操作总时间、穿刺时间、X线透视时间、造影剂用量与经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成功率上低于经股动脉组,但并发症少于经股动脉组。结论:使用4F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安全有效,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林虹  黄从新  王风 《微创医学》2006,1(1):14-15
目的探讨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肱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选择经肱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486例,分为Judkins型组即A组(n=201)和共用型组即B组(n=285)。对比两组造影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①A组186例(93.8%)造影成功,B组282例(97.8%)造影成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13.58,P<0.01);A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平均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7.9±5.1)min和(31.8士20.2)min;B组分别为(5.3±3.5)和(23.9±11.4)min,差异有显著性(u=6.3和u=5.5,P<0.05)。结论使用较小直径造影导管即5F共用型导管经肱动脉径路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高于Judkins型导管,且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均较短。  相似文献   

14.
陈容 《中原医刊》2006,33(21):F0003-F0003
我院2002~2005年共完成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62.2±0.4)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4例。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右上肢外展70°置于手术延长板上,腕部充分伸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Terumo导管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共2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86例(39.8%)、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33.3%)、心肌梗死12例(5.5%)、缺血性心肌病24例(11.1%),其它22例(10.2%)。均先行Allen试验,桡动脉穿刺,5F Terumo导管分别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08例成功进行了桡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6.3%。造影结果发现,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140例(67.3%),单支病变74例(52.9%),双支病变43例(30.7%),三支病变23例(16.4%)。68例属冠状动脉正常和非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病变。8例经桡动脉造影失败者均改用股动脉Judkin法造影成功。结论采用Terumo导管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安全可行,而且容易包扎止血、术后不须卧床,并发症和创伤均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成功率。器材选择上探讨左右共用型导管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4例患者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14例中92%(105/114)的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路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左右共用型导管成功率高(85%,82/97),具有临床可行性。结论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成功率高,临床应用安全。左右共用型导管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桡动脉痉挛情况下经6F Judkin造影导管急诊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桡动脉痉挛情况下经6F造影导管直接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例(病例组)以及改行股动脉径路PCI的AMI患者20例(对照组),观察临床基本情况、术中病变类型、手术成功率、植入支架时间(开始送导丝至支架植入完成)、手术时间、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术中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7/18和20/20,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55±42)、(163±56)mL,曝光时间分别为(17±3)、(15±6)min,植入支架时间分别为12(7,22)min和14(9,20)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8)、(58±7)min,DTB时间分别为(114±28)、(148±32)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结论 行桡动脉径路急诊PCI时,若在造影时出现桡动脉痉挛,直接经造影管行PCI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检查技术,1989年Campau首先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近年来,我科对240例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使用桡动脉专用动脉鞘管及桡动脉专用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是否比常规经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更有优势.方法 全部病例为2004年4月-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6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1)经桡动脉径路组337例,其中男性212例女125例年龄55&#177;8岁合并高血压痛180例合并2型糖尿病89例.(2)经股动脉径路组343例其中男性228例女性115例年龄57&#177;8岁合并高血压痛170例合并2型耱尿病76例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合并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操作时间、放射线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造影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桡动脉经路组和股动脉经路组比较平均操作时间(23.3&#177;9.5分钟VS20.8&#177;10.5分钟),放射线透视时间(5.3&#177;3.5分钟VS5.2&#177;3.4分钟),造影成功率:桡动脉组335/337(99.40%)股动脉组343/343 99.7%;总并发症发生率8/337(2.4%)VS 10/343(2.9%).两组在平均操作时间、放射线透视时间、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桡动脉专用5F共用型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首选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