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皎皎  糜漫天  韦娜  王斌  易龙  张乾勇 《重庆医学》2012,41(13):1252-1254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对大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FAS及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组)、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PUFA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3PUFA组)、1∶1n-6/n-3组及对照组,持续喂养18周。在实验末提取大鼠肝脏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FAS及PPARαmRNA表达。结果 SFA、MUFA对PPA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SFA能显著地升高FAS mRNA的表达,而MUFA能显著降低FAS mR-NA表达(P<0.05)。对于PUFA,它们调节血脂的效应更加全面,能够显著降低脂质合成中的关键酶FAS的表达同时升高PPARα的表达。结论 PUFA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脂代谢基因FAS和PPAR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对高脂诱导的Wister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er雄性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3 PUFA组.采用高脂喂养建立NAFLD模型,实验20周后,每组抽出7只大鼠检测血清及肝脏总胆固醇(TG)及三酰甘油(TC);其余3只大鼠肝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肝脏TG、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加入n-3 PUFA后血清及肝脏的TG、TC水平明显下降(P<0.05).HE染色能明显观察到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而n-3 PUFA有明显改善效果.模型组大鼠炎症分子MCP-1、iNOS、TNF-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3 PUFA组与模型组比较,MCP-1、iNOS、TNF-α炎症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脂喂养能引起大鼠肝脏严重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而n-3 PUFA起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SREBP-1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NAFLD)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表达,探讨SREBP-1c与NAFLD形成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高脂饮食NAFL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NAFLD肝组织中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酶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大鼠血清FFA、TG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2周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从第4周开始显著增加(P<.05),第12周时达高峰(P<.01);而SREBP-1c mRNA于2周时开始增加(P<.05),12周达高峰(P<.01).结论高脂饮食引起SREBP-1c表达增强,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随着SREBP-1c表达进一步增强,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合成增多,与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大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含15%脂肪 (质量分数)的半合成饲料喂养雌性SD大鼠.大鼠48天龄时,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3 PUFA)、1:1 n-6/n-3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持续喂养18周.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并在实验8周和1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水平.结果 除n-3 PUFA喂养组大鼠在实验6周后出现体质量增长受阻外,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在实验期内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SFA组大鼠血清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n-3 PUFA组、1:1 n-6/n-3组血清TG、TC、LDL-C、TC/HDL-C、LDL-C/HDL-C均显著降低(P<0.05),且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n-6 PUFA组血清TG、LDL-C、TC/HDL-C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至实验末期,与对照组比较,SFA组大鼠血清TG、TC、LDL-C、TC/HDL-C、LDL-C/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且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MUFA组、n-6 PUFA组、n-3 PUFA组血清TG、TC、LDL-C、 TC/HDL-C、LDL-C/HDL-C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1:1 n-6/n-3组变化更加显著(P<0.01);同时,1:1 n-6/n-3组大鼠血清的LDL-C/HDL-C值显著低于MUFA组及n-6PUFA组 (P<0.05).结论 1:1 n-6/n-3 PUFA的脂肪酸摄入比例能最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从而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对脂肪酸孵育HepG2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正常大鼠血清DMEM培养,15%含药血清组用15%含药血清DMEM培养,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同时加0.5 mmol/L混合脂肪酸(油酸∶棕榈酸=2∶1);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RT-PCR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15%含药血清能减少模型细胞脂质沉积,降低模型细胞SREBP-1c和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能够调节SREBP-1c和FAS表达,改善混合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性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并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干预治疗4周,观察该药对大鼠血脂、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空白组、观察组肝脏TG、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同时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观察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BC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对肝脏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的下调,以及对ABCA1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NAFL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干预治疗4周,观察该药对大鼠血脂、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药物对大鼠肝脏SREBP-1c、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空白组、易善复组肝脏TG、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同时SREBP-1c蛋白表达水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ABCA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对肝脏组SREBP-1c蛋白表达的下调,及对ABCA1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多烯磷脂酰胆碱改善NAFL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剂量为2.43 g/kg),采用大剂量肌注氢化可的松法复制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右归丸组造模并给予右归丸混悬液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及血清脂类物质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 CETP、 FAS蛋白表达, 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SREBP-1c、 CETP、 FAS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出现高脂血症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血清中TG、 TC、 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1), 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内SREBP-1c、 CETP、 FAS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肝内SREBP-1c、 CETP、 FAS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SREBP途径抑制SREBP-1c、 CETP、 FA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来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脂类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和肝脏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治疗4周,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或活性改变,并运用RT-PCR法观察肝组织LXR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运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C,TG,FFA的含量,降低血清LDL含量以及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LXRα/SREBP-1c这一通路的调控来改善脂代谢紊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黄素 (emodin) 对高脂喂养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大鼠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脂饮食6周形成 NAFLD 模型,大黄素低、高剂量 (30、60 mg/kg) 干预4周,肝脏 HE 染色观察 NAFLD 模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 (TG)、游离脂肪酸 (FFA) 和转氨酶 (ALT、AST) 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肝脏 X 受体 (L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 (FAS)、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 (DGAT2)、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脂酰辅酶A氧化酶 (ACO)、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 (CPT-1)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等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FFA、TG、ALT 显著下降,肝脏 HE 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轻,SCD-1 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大鼠 ALT、AST,血清和肝脏 TG、FFA 显著下降,肝脏脂质沉积显著下降,肝脏 FAS、DGAT-2、SCD-1 表达降低,CPT-1 和 PPAR-α 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大黄素剂量依赖性地改善 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脂质合成基因和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和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及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定2386名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做腹部B超。结果 2386名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51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和高TC)组和高TG血症组脂肪肝的患病率及FFA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脂肪肝发生率及FFA水平高于高TG血症组(P〈0.05)。结论 脂肪肝发病率与高脂血症尤其是高TG血症和游离脂肪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脂肪肝(fatty liver, FL)和脂肪胰(fatty pancreas, FP)患者营养状态的差异,为重视和规范脂肪胰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8月前瞻性地入选脂肪肝和/或脂肪胰患者、健康体检者共372例。分为脂肪肝组(112例)、脂肪胰组(102例)、脂肪肝合并脂肪胰组(80例)和健康体检对照者(78例)。检测不同组别患者BMI、三角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SF)、上臂中点围(mild arm circumference, MAC)、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AMC)和手握力等人体测量指标,多频电阻抗分析法检测人体成分指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实验室营养指标。结果 和FL组相比,FP组BMI[(27.36±7.87) vs (24.34±8.62)kg/m2,P=0.02]、人体脂肪组织量[(24.56±7.01) vs (18.96±8.44)kg,P=0.00)]、三酰甘油[(2.81±0.49) vs (1.72±0.48)mmol/L,P=0.04)、空腹血糖[(6.22±0.87) vs (5.54±0.98)mmol/L,P=0.0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6.21±2.08 vs 3.91±0.84,P=0.00)紊乱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和FL相比有类似的结果,同时合并组三酰甘油较FP组明显升高[(2.81±0.49) vs (3.57±0.54)mmol/L,P=0.01)]。结论 脂肪胰较脂肪肝患者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和营养过剩问题,亟需重视和积极营养干预脂肪胰。  相似文献   

14.
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成像分析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分析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FFS)与其周围脂肪肝是否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方法应用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序列成像对比分析52例63个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与其周围脂肪肝的常规超声回声强度、定量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结果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较其周边脂肪肝常规超声视频强度低,超声造影30,60,120 s增强强度较周围脂肪肝高(P<0.05)。应用超声造影后诊断FFS的敏感性、精确性从63.5%、82.5%分别提高到98.4%,98.6%。结论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与周围脂肪肝可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超声造影提高了脂肪肝内FFS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羟基脂肪酸脂(FAHF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抗糖尿病和抗慢性炎症等生物功能的新型内源性脂质.该文详细介绍了FAHFAs的化学结构组成、在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以及抗糖尿病、抗炎等生物学功能和检测方法 .另外,由于该类脂质具有抗慢性炎症等功能,因此其可能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轻度脂肪肝的CT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某院收治确诊为脂肪肝患者共14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CT扫描,获得肝、脾CT值,并取比值,对比弥漫性脂肪肝与局灶性脂肪肝的CT特征,就轻度脂肪肝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诊断出轻度脂肪肝74例占52.11%,其中弥漫性脂肪肝63例,无占位效应,病灶分布均匀,局灶性脂肪肝11例,病灶分布特异,有占位效应;轻度脂肪肝患者人均肝脏CT值(47.29±8.21)HU,肝、脾CT比值(0.75±0.11)。结论轻度脂肪肝患者其肝脏密度较中度、重度患者更高,弥漫性脂肪肝诊断较易,局灶性脂肪肝诊断,部分患者需进行增强扫描、增添对比剂或延时扫描,以排除肝癌、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FFA)及脂肪因子瘦素(LP)、脂联素(ADPN)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NAFLD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FFA、LP、ADPN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NAFLD患者FFA、LP、ADPN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结果 NAFLD组FFA、L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组ADPN低于对照组(P0.01)。NAFLD组HOMA-IR与FFA、LP呈正相关(r=0.374,P0.01;r=0.297,P0.05);HOMA-IR与ADPN呈负相关(r=-0.218,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明显IR,检测LP、ADPN及FFA对NAFLD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细胞脂类代谢的改变可能与肿瘤飞发病有关。本研究旨在调查胃癌组织脂肪酸和脂肪酸酰胺的代谢谱改变并探讨与胃癌相关的特征性小分子标记物。方法 利用GC/MS对3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的脂肪酸和脂肪酸酰胺进行分析。获得的脂类数据通过OPLS-DA多维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胃癌诊断模型,应用非参数Wilcoxon检验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组织标志物。 结果 通过GC/MS分析共获得13种脂肪酸和4种脂肪酸酰胺,利用OPLS-DA建模后可以较好的区分胃癌组和对照组,但不能区别不同TNM分期的各组胃癌。胃癌组织中发现5种脂肪酸和油酸酰胺的变化较正常粘膜具有统计学(p<0.05)。OPLS-DA模型中发现8种脂肪酸对两组病人的区分作用具有较大的贡献(VIP值>1)。 结论 本实验发现胃癌组织中脂肪酸和脂肪酸酰胺的代谢发生了紊乱,胃癌脂类代谢谱对于该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助于理解肿瘤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酒精性脂肪肝(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肝脂)及血脂等指标的异同。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FL组和NAFL组,10周造模成功,制备病理切片,测定各组血脂、酶学等指标,制备肝匀浆测定肝脏脂质含量。结果:NAFL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AFL组出现大泡状脂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FL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BIL)及肝脏TG、TC显著升高(P<0.01);NAFL组血清TG、TC、LDL、BIL、ALT及肝脏T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组与NAFL组高密度脂蛋白(HDL)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L组血清TG、AST及肝脏TG、TC显著高于NAFL组(P<0.01)。结论:相同的实验周期内,AFL模型大鼠血清TG及肝脏脂质升高比NAFL模型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