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麻醉安全有效的阻滞方法.方法 518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均分2组,Ⅰ组为单点阻滞组:肘以上手术采用肌间沟阻滞法,肘以下手术采用腋路阻滞法,1次完全注入局麻药40 mL; Ⅱ组为两点阻滞组:肘以上手术采用采用肌间沟加颈丛神经阻滞(C4),以肌间沟臂丛阻滞为主,肌间沟注射局麻药25mL,颈丛神经阻滞15 mL,肘以下手术采用肌间沟加腋路臂丛阻滞,以腋路臂丛阻滞为主,腋路注射局麻药混合液25 mL,肌间沟注射15mL,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Ⅰ组神经阻滞成功率86.48%,明显低于Ⅱ组(96.91%),有3例改全麻插管完成手术;Ⅰ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Ⅱ组;Ⅱ组术中血压、心率变化较Ⅰ组平稳(P<0.05).结论 上肢手术采用肌间沟加腋路或肌间沟加颈丛两点阻滞法,能保证麻醉效果,成功率高,并且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3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75),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5),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肌间沟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苏醒质量.方法 将4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B组(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和K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术中体动、苏醒时躁动及术后嗜睡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明显较K组稳定,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缩短(P<0.05),术中体动、苏醒时躁动、术后嗜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K组(P<0.05),术后镇痛时间较K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可为小儿上肢手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儿循环稳定,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90例拟行断指再植术患者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Ⅰ组、Ⅱ组和Ⅲ组,各30例.Ⅰ组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Ⅲ组采用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患者术中疼痛情况作为麻醉疗效评价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结果 3组阻滞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Ⅰ组及Ⅱ组(均P<0.05).结论 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断指再植术,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双侧前臂/手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间行双侧前臂/手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n=60)和神经刺激器引导组(N组,n=60),均应用0.5%罗哌卡因进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操作痛、患者满意度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均满足手术要求。超声引导组的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神经刺激器引导组(P<0.01)。超声引导组的操作痛明显低于神经刺激器引导组(P<0.05)。超声引导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神经刺激器引导组(P<0.05),神经刺激器引导组的操作痛明显较超声引导组严重(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与神经刺激器引导相比,超声引导下的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起效快、疼痛较轻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苏瑞奇  黄孙标  徐国勇  廖永福  张华  蔡春 《广西医学》2012,34(10):1357-1359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不同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8例采用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42例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组44例采用腋路和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3组局麻药均是0.397%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3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均好于A、B组(P<0.01);A组尺侧感觉阻滞效果好于B组(P<0.05),A组桡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差于B组(P<0.05).C组运动阻滞效果好于A组和B组(P<0.01),C组麻醉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腋路和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33-13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骨科改关节外科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全身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不同时间上肢功能。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5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除气管导管30 min 时(T4)的HR 和MAP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即刻、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 的VAS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 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术后疼痛,加快上肢功能的恢复锻炼,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单一臂丛神经阻滞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探讨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肌间沟法或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法。术中监测心电图、心率、氧饱和度、血压和呼吸。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达峰值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判断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间麻醉起效时间、达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阻滞效果评定显著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与腋路联合臂丛阻滞利用了两种阻滞技术和优点,弥补了单一臂丛神经阻滞各自缺点,是一种用于病情较为复杂上肢手术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行锁骨下喙突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应.方法 100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锁骨下喙突入路组(A组,n=50)和腋入路组(B组,n=50),A组采用超声引导在锁骨下喙突旁定位臂丛神经,B组在腋窝处定位臂丛神经,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阻滞后每隔5 min评价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0 min时A组腋神经感觉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正中、尺、桡、肌皮、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在各时间段两组感觉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后15 min,A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1),阻滞后30 min,两组患者运动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入路法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阻滞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优于常规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B超定位下三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上肢手术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联合组)34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肌间沟组)33例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腋路组)33例。结果联合组的优良率达97.1%,显著高于肌间沟组的84.8%和腋路组的81.8%(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其他两组少。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麻醉方法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双侧裂综合征(congenital bilateral pefisylvian syndrome,CBPS)是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的一种罕见类型.本文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CBPS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形成原因、疾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蔡博文  谢轩贵  游潮 《四川医学》2004,25(8):863-864
目的:探讨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BCSDH)的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方法:对我科1998-2003年收治的47例BCSDH患者的诊断、治疗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和/或MRI检查。所有患者皆行钻孔引流术,其中2例为单侧钻孔引流,45例为双侧钻孔引流。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CT和MRI检查是BCSDH的最佳诊断手段。BCSDH的诊断、引流方法、血肿腔的处理和气颅的预防等均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Dense congenital cataracts often cause severe visual impairment. The results of long-term follow-up of dense bilateral congenital cataract in China have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visual function in children who underwent cataract extraction for dense bilateral congenital cataract in southern part of China.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children who underwent surgery of dense bilateral congenital cataract between January 1992 and December 2000 at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were retroactively reviewed. In 38 children available for current follow-up,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and stereoscopic vision, as well as nystagmus, strabismu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07.6 months (range 60 to 167 months).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secondary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5.6 months (range 3 to 12 months) and 4.2 years (range 2.4 to 15 years), respectively. The mean BCVA was 0.25 in the better eye and 0.16 in the fellow eye. Stereoscopic vision was absent in all patients, and 3 children had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Nystagmus was detected in all cases and strabismus in 35 cases. A high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iming of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final BCVA of the better eye (r=-0.55, P=0.00).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BCVA between post- and pre-treatment of amblyopia (t=5.65, P=0.00). Conclusions Long-term visual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dense bilateral congenital cataract was poor when cataract surgery was performed at age of 3 months or later. Earlier cataract surgery with adequate optical rehabilitation contributed to better visu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口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上、下唇长短比例、是否伴有白唇缺损,分别采用斧头状红唇黏膜瓣,V-Y成形,红唇黏膜交叉瓣,Abbe’s瓣进行修复。结果 17例患者红唇"口哨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红唇饱满,牙齿外露得到矫正。结论根据患者红唇形态选择不同修复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双侧乳癌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5年11月~2002年1月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1845例中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双侧原发性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1例(21.2%),异时性双侧乳腺腺癌41例(78.8%),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单一或综合治疗。分析乳腺癌的多种预后因素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淋巴结的数目、正确治疗和两侧乳腺癌的间距时间等均影响预后。三、五、十年的生存率各为90%(19/21)、71.4%(15/21)和66.7%(14/21)。结论 正确治疗的双侧乳腺癌仍有较高的五年生存率,两侧乳腺癌之间的间隔时间是主要的预后因素,与生存率呈正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第二原发癌仍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许安平  陈琛 《安徽医学》2016,37(8):982-984
目的 对比分析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为同期双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铜陵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同期置换组与分期置换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结果 同期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均低于分期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期置换组患者CRP水平高于分期置换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双髋关节置换较分期置换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矫正先天性双侧唇裂术后遗留的唇珠缺损畸形.方法采用唇珠区局部组织填充或唇红组织瓣转移方法矫正此类畸形.结果修复唇珠缺损36例,外形丰满,纠正了口哨畸形.结论双侧唇裂术后唇珠缺损畸形针对组织缺损的程度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鼠四血管脑缺血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四血管脑缺血模型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在四血管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基础上,采用2阶段制作,首先阻断椎动脉,次日阻断颈总动脉;通过翼突这一骨性标态寻找翼突孔。观察缺血10min、20min、30min时造模成功率。结果:造模总成功率达57.7%.动物存活率达93.3%。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模型成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提高大鼠四血管脑缺血模型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38例行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其中37例采用双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或分区性颈淋巴清扫,仅1例行一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另一侧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结果: 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创口出血1例,出现一侧乳糜瘘2例,经负压吸引保守治疗痊愈。1例双甲癌术后第3天气管切开,拔管出院后半年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后永久带管。咽瘘2例,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痊愈。淋巴结阳性数0~12个。双侧颈淋巴结均阳性21例;一侧淋巴结阳性11例,另一侧阴性;两侧淋巴结阴性6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围手术期处理及时正确,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是安全的,消除了患者二期手术的痛苦,节省了医疗经费。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治疗和病理类型。结果: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1例中因远处转移死亡2例,另9例术后均存活,最长已超过6年。结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尽早发现、治疗和处理得当可改善双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