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MP患儿10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MP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2及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rs1059054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布及C、T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2位点CC、CG、GG基因型分布及C、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3645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及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基因rs1059054、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与MP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Ⅰ型胶原α_1链(COLⅠ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与成都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根据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第2~4腰椎(L_(2~4))部位的骨密度值的结果 ,纳入受试者318例,均为成都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其中骨质疏松症组212例,正常对照组106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 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COL1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组中COLⅠ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GG、GT、TT基因型分别有82例、99例和31例,对照组中GG、GT、TT基因型分别有51例、45例和10例;骨质疏松症组的COLⅠ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等位基因T的频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对骨质疏松症组按基因型分组进一步分析发现,TT纯合子组个体的腰椎骨密度比GG纯合子组和GT杂合子组低(P<0.05).结论 COLⅠA1基因启动子区-1997G/T位点多态性与成都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相关,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更易导致低骨矿密度和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G-T)和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技术和人工修饰双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diASA-AMP)法,对100例ICP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孕妇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G-T)和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CYP1B1基因密码子119多态分析表明ICP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ICP组基因型GG、GT、TT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型(GG)相比,ICP组G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增加ICP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2.435和3.600);2CYP1B1基因密码子432多态分析表明两组均未检测到GG突变型,基因型CC、CG频率和等位基因C、G频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B1基因外显子2密码子119多态性可能与成都地区ICP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豫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45位点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并分析脂联素基因SNP 45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河南豫南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168例,正常人(对照组)150例.取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法检测脂联素基因45位点SNP.随机选择20例患者血样,基因测序法检测脂联素基因45位点SNP,并与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2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病例组45位点基因型TT、GT、GG分布频率分别为11.9%,56.0%和32.1%,正常组中分别为45.3%,40.0%和14.7%;病例组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60.1%)高于正常组(34.7%).2组3种基因型及2种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是一种高效快速分析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方法.脂联素基因45位点GG多态型与河南地区2型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oCⅢ基因中,ApoCⅢ3175、ApoCⅢ320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相关性研究策略,选择昆明地区汉族作为研究对象,对91例高脂血症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上述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①76例健康者中,ApoCⅢ3175位点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421、0.553、0.026;C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697、0.303.ApoCⅢ3206位点的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671、0.276、0.053:G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809、0.191.②91例高脂血症患者中,ApoCⅢ 3175(CC、CG、GG)、ApoCⅢ 3175(GG、GT、T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多态性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昆明地区91例高脂血症患者中的TC、TG、HDL-C、LDL-C水平在ApoCⅢ 3175、ApoCⅢ 3206各位点不同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昆明地区汉族健康人群ApoCⅢ 3175、ApoCⅢ 3206基因多态性有地区特征;该地区汉族高脂血症患者中的ApoCⅢ 3175、ApoCⅢ 320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脂血症可能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基因( )G61A 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66 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和40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6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者组间分布及其与肿瘤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ELISA 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EGF 水平.结果 61位点GG 基因型和G 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分别为61.2%、51.0%和79.2%、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 基因型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病例组血清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两组内均以GG 基因型个体血清EGF水平高(P<0.05).结论 61 GG 基因型和G 等位基因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关,而且GG 基因型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草酸钙肾结石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提取143例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及157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并分析HPSG基因rs3767140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草酸钙肾结石的关系.结果 HPSG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石组GG+G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9.23%、30.77%,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9.62%、20.38%(P<0.05),TT基因型个体患结石的风险是其它基因型的1.736倍(95%CI=1.026~2.938),结石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G、T分布频率分别为:45.10%、55.90%和54.14%、45.86%(P<0.05),未发现HPSG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结石的复发相关.结论 HPSG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尿路结石有相关关系,TT基因型可作为草酸钙结石危险因素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2-15
目的:探讨MTHFD1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闽南地区汉族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偏头痛患者126例作为病例组,按照有无先兆症状分为先兆偏头痛组(MA组)和无先兆偏头痛组(MO组);选择同期无偏头痛的116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结果:MTHFD1基因R134K和R653Q多态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组与对照组R134K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R653Q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MO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D1基因多态性位点R134K和R653Q可能与闽南地区汉族偏头痛患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内皮素-1(ET-1)基因138A/-、K198N、G8002A3个突变位点多态性组合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201例海南汉族EH患者及31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ET-1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个位点多态性组合与EH的关系。结果:138A/-、K198N、G8002A多态位点分别可检测出4A/4A、4A/3A、3A/3A3种基因型,GG、GT、TT3种基因型和GG、GA、AA3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组合分析发现有两组基因型4A3A—GG—GG、3A3A—GG—GG在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远大于对照组;两组基因型4A4A-GT—GG、4A3A—GT—GG在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大于病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A3A—GG—GG和3A3A—GG—GO这两组基因型串联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4A4A—GT—GG和4A3A—GT—GG这两组基因型串联可能会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贵州人群中的分布,探讨STAT4基因SNP位点rs7574865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100例RA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STAT4基因rs7574865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STAT4 rs7574865位点存在GG、GT、TT3种基因型,其在RA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0%、52.0%、19.0%及35.0%、53.0%、12.0%;G和T等位基因在RA组和对照组中基因频率分别为55.0%、45.0%及61.5%、38.5%.与对照组相比,RA组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4rs7574865可能与贵州人群RA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ETA相关蛋白(ZAP-70)、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病人骨髓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19例B-CLL病人及12例正常人骨髓或外周血ZAP-70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9例B-CLL病人中,7例ZAP-70阳性表达,8例CD38阳性表达;对照组ZAP-70、CD38均为阴性表达。结论ZAP-70 mRNA、CD38在B-CLL中表达阳性提示预后不良。ZAP-70可以取代IgVH基因突变状态作为B-CLL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例AB类孟买血型的先证者进行血型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技术分别对先证者红细胞上ABH抗原、唾液中ABH血型物质、红细胞上Lewis抗原及血浆中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第6、第7外显子及FUT1、FUT2基因全部编码区域,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通过Chromas软件与人类红细胞血型基因数据库进行基因序列比对,查找突变位点。结果:血清学实验结果表明,先证者红细胞上检到弱A抗原、Leb抗原,未检到B抗原、H抗原及Lea抗原,唾液中检到A、B、H血型物质,血浆中检到IgM类抗HI抗体。DNA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BO基因型为*A1.02/*B.01;FUT1基因存在c.551_552delAG杂合缺失突变及c.881_882delTT杂合缺失突变,FUT2基因存在c.357C>T纯合多态性。结论:FUT1基因双杂合缺失突变是导致先证者为AB类孟买血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育龄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检测育龄男女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对于6 276例筛查阳性者用PCR及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法)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未检查到常见突变者进一步行基因突变热点测序?比对检测?【结果】 5 503例进行了α地贫基因诊断,共检出11种α地贫基因型共2 129例,其中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 --SEA/αα?- α3.7/αα?-α4.2/αα,构成比分别为76.84%?15.12%?5.26%,共97.22%?2 947例进行了β地贫基因诊断,共发现14种β地贫基因型共1059例,其中最常见的6种突变类型分别为β41-42(-TCTT)?βIVS-2-654(C→T )?βCD17 (A→T)?β-28 (A→T)?βCD26(G →A)?βCD71/72(+A ),共占94.71%?其中通过β珠蛋白基因全长DNA序列分析,首次在广西籍患者中发现1种在中国人种中罕见报道的突变:CD37突变(G→A),此前仅发现于中国广东人和阿富汗人中?【结论】 深圳地区是国内地贫发生率较高和遗传背景较复杂的地区,但是仍以广东人为主,其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的特点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SPG)作用后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200 μg/ml TSPG作用于K562细胞3 d后,提取总RNA,合成cRNA并分别用cy3和cy5标记,与AgilentHuman 1B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研究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TSPG刺激K562细胞后共有362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与对照组K562细胞比较,表达上调的基因有20个,主要有代谢相关基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受体相关基因等;表达下调的有342个,包括免疫防御相关基因,DNA结合与转录因子,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等.RT-PCR技术验证了FOSL1、E2F2、CCNE2和ODZ1四个基因表达的变化.结论 TSPG刺激K562细胞后,影响了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可能与TSPG的抗肿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和CDK4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6 2例肺癌组织中p16和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  6 2例肺癌组织中p16和CDK4阳性率分别为 5 8.1%和 4 8.4 %。腺癌中p1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 (P <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β-酮硫解酶缺乏症(BKTD)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经基因测序确诊的BKTD病例,收集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和诊治方案。文献复习BKTD的诊治策略。结果:患儿,男,4岁,因酮症酸中毒2次入院。第1次发作年龄为1岁10个月,发作时血气分析均提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血氨、血乳酸、血脂、尿酸均正常。第1次发作时尿酮体++++,尿气相质谱检测显示除酮体升高外,2-甲基-3-羟基异丁酸升高。第2次发作伴低血糖,血糖2.6 mmol/L,血β-羟丁酸明显升高,血游离脂肪酸正常高限,尿酮体++。血串联质谱示3-羟基丁酸肉碱轻度增高,尿气相质谱示3-羟基丁酸增高,基因测序结果示ACTA-I c.370A>C、c.473A>G复合杂合突变,确诊BKTD。结论:婴幼儿在禁食或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后发生无法解释的严重酮症酸中毒时需考虑BKTD的可能,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分析有时无典型提示,需要ACTA-I基因型的检测做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M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基因缺失与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11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STM1进行基因检测,并对其中的45例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进行G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A、D1(Cyclin A、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观察94例肺癌组织和10例假瘤炎性肺组织(对照组)中Cyclin A、D1和PC-NA的表达。结果在94例肺癌中,Cyclin 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4.0%;Cyclin D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金因肽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及对创面组织相关生长因子、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难愈性创面患者94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改良VS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金因肽,共治疗14 d。统计两组治疗效果、治疗7 d、14 d后创面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创面组织相关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美观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 d、14 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EGF、EG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OLETF大鼠(自发性2型糖尿病)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另同系LETO大鼠(非糖尿病)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六味地黄丸治疗组于大鼠8周龄起,用六味地黄丸按2.4 g·kg-1·d-1灌胃,余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每周记录大鼠体质量;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监测血糖;定期处死大鼠,分离胰腺并称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和Bax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鼠40周龄时,六味地黄丸治疗组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为(1.25±0.07),较模型组(1.01±0.16)明显增高(P<0.01);Bax mRNA的表达水平为(0.57±0.11),较模型组(1.18±0.28)有明显降低(P<0.01).六味地黄丸治疗组的胰腺/体重比,较模型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味地黄丸治疗组的糖负荷能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在转录水平可上调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可能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