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医学》2017,(11):1055-105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初筛可疑患者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后病理检查差异,并探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水平与经直肠前连线穿刺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病理结果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02—2017-04间收治PSA(4~10 ng/m L)疑似前列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种方法病理结果,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PSA、fPSA、PSAD水平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相关性。结果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病理检查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SA、fPSA、PSAD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均具有相关性,其中tPSA、PSAD呈正相关,fPSA呈负相关。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理检查在前列腺癌中诊断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与tPSA、PSAD呈正相关,fPS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陈超  王鑫洪  林考兴  符二  李峰  盛茂  曹治列  何华东 《浙江医学》2016,38(23):1879-1881,188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临床低危前列腺癌(PCa)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经首次前列腺活检(PB)确诊且行RP术的临床低危PCa患者的临床资料(PSA<10滋g/L,临床分期≤T2a,Gleason评分≤6分)。根据RP术后Gleason评分是否升高分为评分一致组48例与评分升高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以确定PSAD预测RP术后Gleason评分升高的效能。结果评分升高组PSAD为0.310(0.190,0.408)mg/L2,明显高于评分一致组的0.181(0.142,0.248)mg/L2(P<0.01);评分升高组PV为24.107(18.252,30.208)ml,明显小于评分一致组的30.129(22.617,40.538)ml(P<0.05);评分升高组病理分期、侵犯包膜阳性率均高于评分一致组(均P<0.01)。AUC为0.734(95%CI:0.636~0.832),PSAD预测首次PB时Gleason评分升高的截值为0.263mg/L2,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0%和85.4%。结论PB确诊为临床低危PCa患者中,PSAD对RP术后Gleason真实评分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14年1月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将患者分为包膜侵犯组(pT3a期,110例)和局限包膜内组(pT2期,112例)。采用Gleason评分评价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以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PSAD。结果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leason评分、tPSA、f/t及PS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评分、tPSA、f/t、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95%CI(0.549,0.697)〕、0.653〔95%CI(0.582,0.725)〕、0.338〔95%CI(0.267,0.408)〕、0.708〔95%CI(0.641,0.7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D最佳界点为0.27 μg·L-1·cm-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8.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0%、8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SAD是前列腺癌包膜侵犯的危险因素〔OR=4.639,95%CI(1.303,16.514),P=0.018〕。结论 PSAD预测前列腺癌包膜侵犯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衍生物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PSA异常(4~10ng/ml)怀疑PCa并行MRI检查的92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超声引导下的直肠穿刺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收集患者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总PSA比值(f/tPSA)、PI-RADS v2.1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比较PCa和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并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39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被证实为PCa,其余为前列腺良性病变。PCa组fPSA和f/tPSA水平均低于良性病变组,而PCa组PI-RADS v2.1和PSAD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PSA、PSAD和PI-RADS v2.1评分为PCa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 <0.05)。当诊断阈值分别设置为PI-RADS v2.1评分≥3、f/tPSA <0.16和PSA...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2-2016年总共2 200例行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例中PSA为4~10 ng/mL,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前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未接受任何形式治疗的PCa及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mp-MRI图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p-MRI,根据PIRADS v2对所有病灶定量评分,记录PIRADS v2分值及病灶所在区域.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PIRADS v2诊断PSA灰区PCa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例PCa患者和30例BPH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tPSA、fPSA、f/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 v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 =0.932(95%CI 0.822~0.984),P<0.01;最佳切点为PIRADS v2≥4分,诊断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3.10%.Logistic回归显示,PIRADS v2评分是PCa的独立预测因子,Hazard Ratio(HR)=17.847 (3.745~85.078),P<0.01.PIRADS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85,P=0.022).结论 PIRADS v2评分对PSA灰区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及其衍生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术的148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n=78)与前列腺癌组(n=70)。术前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2PSA并计算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PHI和PHI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术后病理进行Gleason评分,检测各项指标对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前列腺癌组PSA、PSAD、p2PSA、PHI、PHID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SA、PSAD、p2PSA、PHI及PHID诊断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81、0.83、0.88、0.92。p2PSA、PHI及PHID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优于PSA(P均...  相似文献   

7.
莫利才  蒋武斌  汪佳佳  韩子华 《浙江医学》2023,45(6):590-593,598
目的 探讨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对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评分3分中高危前列腺癌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18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且经多参数MRI检查发现PI-RADS v2评分3分前列腺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会阴认知融合靶向穿刺联合系统穿刺,穿刺前测定各项PSA衍生物指标,穿刺过程中测量前列腺体积。比较前列腺癌低危组与中高危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前列腺体积、PSA衍生物指标对PI-RADS v2评分3分中高危前列腺癌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低危前列腺癌7例,穿刺阴性50例,为低危组;中危前列腺癌34例,高危前列腺癌27例,为中高危组。中高危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均明显低于低危组,而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p2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HID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变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游离PSA(FPSA)、F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F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499,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300,P<0.001);PSAD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S=0.616,P<0.001),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rS=-0.128,P=0.155);F/TPSA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弱相关(rS=0.182,P=0.042),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S=-0.417,P<0.001)。结论:F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而PSAD可作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参考指标,F/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160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腺癌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57~82岁(平均71.6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0.31~40.32 μg/L(平均11.29 μg/L),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41~32.04 kg/m2(平均23.63 kg/m2)。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9.52~148.46 mL(平均40.19 mL),其中PV<30 mL者60例(37.5%)、30~50 mL者48例(30.0%)、≥50 mL者52例(32.5%)。临床分期≤T2a、T2b和≥T2c者分别为91例(56.9%)、49例(30.6%)和20例(12.5%),穿刺Gleason评分为6、7和≥8者分别为69例(43.1%)、67例(41.9%)和24例(15.0%)。收集患者确诊时年龄、BMI、PSA、PV、穿刺针数、穿刺阳性百分数、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等,比较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与术后大体病理Gleason评分,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引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大体病理与术前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一致者82例(51.3%),较术前穿刺病理升级者49例(30.6%),较术前穿刺病理降级者29例(18.1%)。术后病理升级的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BMI、穿刺前PSA、临床分期、穿刺针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P=0.035)和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P=0.043)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Gleason评分低(P=0.035)和前列腺体积小(P=0.013)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大体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较术前穿刺病理存在升级现象,前列腺体积小和穿刺Gleason评分低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验证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矩阵定位靶向穿刺技术对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2月至6月行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十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共15例.15例患者既往有至少1次阴性穿刺的病史,有行再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指证,且穿刺前多参数磁共振检查提示有可疑发生前列腺癌的位点,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4~5分,根据磁共振图像对前列腺腺体中的可疑位点进行三维定位(X、y、Z轴3个坐标).全麻后,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系统性前列腺穿刺活检,后根据三维定位的坐标在经直肠超声图像中进行定位,并根据定位的位置行超声引导下的经会阴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4例确诊为前列腺癌(93.3%),单纯靶向穿刺活检阳性13例(86.7%),单纯系统性穿刺活检阳性6例(40.0%),系统性穿刺活检阳性而靶向穿刺活检阴性1例(6.7%),靶向穿刺活检阳性而系统性穿刺活检阴性8例(53.3%),系统性穿刺活检和靶向穿刺活检均为阴性1例(6.7%).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经会阴磁共振超声三维定位靶向前列腺穿刺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并靶向穿刺磁共振显示的可疑位点,对经直肠系统性穿刺活检易漏诊的位置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其确切的效果仍需大样本的病例验证.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80例非前列腺癌查体男性的血清tPSA,57例非急诊入院BPH患者以及23例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患者的血清tPSA值。结果:非急诊入院BPH患者血清tPSA(3.50±1.45)μg/L,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16.6±3.56)μg/L与非前列腺癌男性查体人群血清tPSA(1.15±0.95)μg/L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诊入院BPH患者与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尤其BPH并发AUR患者血清tPSA显著升高,故对血清tPSA大于4.0μg/L而准备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应审慎。  相似文献   

13.
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 (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4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而F/TPSA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SA >4ng·ml-1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 ;当PSA <10ng·ml-1,F/T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PSAD对于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在不同的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PCA)中PSCA的表达差异,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SP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1例PCA、1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1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PSCA及PSA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SCA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诊断的新型瘤标,在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前列腺体积(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前列腺癌(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AD、PV与Pca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TRUS)扫描测量PV水平并计算得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 【结果】在总计262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101例经病理确诊为Pca,检出率为38.55%。PV分段检出率:PV小于20 mL的Pca检出率为53.33%(8/15);PV在20 mL至30 mL之间检出率为72.73%(24/33);PV在30 mL至50 mL之间的检出率为36.26%(33/91);PV超过50 mL的检出率为29.27%(36/123)。以PSAD = 0.15 ng/mL2为界点,诊断Pca的敏感度47%,特异度90%。【结论】随着PV的增大, Pca的检出率会逐渐下降,所以根据PV大小合理确定穿刺针数,可以提高Pca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血清c-PSA及 C/T在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相关指标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方法 分析了70例男性,经B超、病理诊断证实18例为前列腺癌(Pca),27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5例为正常对照组.Bayer ACS:180化学发光法测得c-PSA、t-PSA,计算c-PSA/t-PSA值(C/T).结果 t检验比较Pca和BPH组的c-PSA、t-PSA、C/T和Age值,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计算Pca和BPH组的c-PSA、t-PSA的直线相关系数r,Pca组r=0.981 2, Pca组回归方程为c-PSA=0.935 4×t-PSA-2.91, 高度相关.BPH组r=0.410 9.在100%敏感性时,c-PSA 3.75 μg/L、t-PSA 4.0 μg/L、C/T=0.65、c-PSA 7.5 μg/L加(C/T=0.65)的特异性分别为42.3%、38.5%、36.5%、75.0%.结论 前列腺癌比BPH的c-PSA 和t-PSA相关度高.在保持灵敏度100%时,若结合c-PSA 7.5 μg/L加(C/T=0.65)指标,将明显提高特异性到7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在t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3例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行分析。均经由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血清中tPSA与fPSA。结果:本组中32例(38%)为前列腺癌,51例(62%)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0.16vs0.23,P<0.01)。以f/t比值0.16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结论:f/t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以0.16作为诊断临界值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正常时,如何避免前列腺癌的漏诊。方法:对203例血清PSA水平正常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检查中发现的6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前列腺癌患者普通超声检查和肛门指诊未发现前列腺癌的征象,均为初次就诊入院,6例患者中病理检查有1例差(未)分化和1例中分化前列腺癌,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死亡。其余4例病理检查为高分化前列腺癌的患者目前仍存活。结论:早期偶发前列腺癌和进展型前列腺癌可能出现血清PSA正常,有发生漏诊的可能。应综合超声、磁共振,特别是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抗原速率来考虑,对疑似患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病检,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熊飞龙  何卫阳  李信  王明 《重庆医学》2016,(35):4974-4976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穿刺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61例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血清PSA检测、穿刺病理检查及全身骨显像等资料,依据不同血清PSA水平将其分为A组(PSA≤4.0 ng/mL)、B组(4.0 ng/mL<PSA≤10.0 ng/mL)、C组(10 ng/mL<PSA≤20 ng/mL)、D组(PSA>20.0 ng/mL),比较各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以及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穿刺阳性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结果 A、B、C、D4组患者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9.09%、9.84%、26.21%、74.73%,其中A、B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与D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游离态PSA/总PSA比值(F/T)≤0.16与F/T>0.16的患者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穿刺阳性患者中,PSA> 20 ng/mL者骨转移发生率高于PSA≤20 ng/m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越高;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20 ng/mL建议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