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并研究其体外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通过电纺制备的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质地均匀,伴有少量的珠状结构,纤维直径在60~300 nm之间,溶血实验显示溶血率为2.80%,无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实验中,纤维膜的细胞增殖度为89.96%,细胞毒性为1级,评分合格,无细胞毒性。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法可成功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纤维膜,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应用于口腔临床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不同含量丹参素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 方法: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为载体,丹参素钠(SAS)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电纺纤维膜;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纤维形貌,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检测纤维膜含药量,绘制药物释放曲线。 结果:不同含量丹参素钠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纤维直径均在280~390 nm 之间,纤维膜含药量高,并能较好地实现丹参素钠的缓控释放。 结论:研究制备成功的聚乙烯醇/壳聚糖载药电纺纤维膜制备工艺简单,载药均匀,有明显的缓释性,可为皮肤局部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纳米氧化锌/细菌纤维素复合膜,评价其物理特性和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二步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细菌纤维素复合膜.对细菌纤维素膜(bacterial cellulose membrane,BCM)进行羧基化修饰,然后以此为模板,进行纳米氧化锌(zinc oxide nanoparticles,nZnO)的原位合成,制备成nZnO/BCM复合膜;以BCM为对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nZnO/BCM复合膜的形态及nZnO分布;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nZnO的含量,评价经高压灭菌和浸提处理后nZnO/BCM复合膜中nZnO的结合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率检测评价nZnO/BCM复合膜的透气性;万能材料测试仪检测nZnO/BCM复合膜的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杨氏模量,评价其力学性能;振荡抑菌实验评价nZnO/BC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二步法合成的nZnO/BCM复合膜的纤维网络呈三维立体结构,其孔隙大小和密度均显著大于单纯BCM;原位合成的nZnO附着于纤维,呈串珠状排列,nZnO直径为30 ~90 nm.对nZnO/BCM复合膜(含40% nZnO)进行高压灭菌和浸提处理后,其nZnO的脱失率为8.98%.nZnO/BCM复合膜(含40% nZnO)的水蒸气透过率、抗张强度和杨氏模量均显著高于BCM(P <0.05).nZnO/BCM复合膜(含40% nZn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72%、60.14%,显著高于BCM组(P<0.05).结论 二步法制备的nZnO/BCM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孔隙率和nZnO结合稳定性,其透气性和物理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将聚乙烯醇与明胶混合水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了聚乙烯醇与明胶混合超细纤维及其电纺膜,研究了混合纺丝液的组成对纺丝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的影响,观察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并对电纺膜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结果表明:当混合液中明胶含量小于20 9/6时,静电纺丝可以稳定进行.随着明胶含量由5%逐渐增加至25%,混合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先是由260nm逐渐下降至207 nm而后又逐渐增加至320 nm.明胶的含量低于15%时,不影响其混合电纺膜中PVA的结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蚕丝丝素蛋白亚微米和纳米纤维二者在超细纤维加工方面的特点.方法通过高压静电纺丝和气流辅助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蚕丝蛋白亚微米、纳米纤维.结果当气体流量达到4 L/min时,气流辅助高压静电纺丝可以制的更细的纳米纤维.结论气流辅助高压静电纺丝工艺有助于获得更细的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和接收速度对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和聚乙烯醇(PVA)电纺纳米纤维的纤维结构、直径、机械性能以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对不同浓度的PCL、PLA和PVA溶液进行电纺,同时设定不同的接受速度;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力学仪器对PCL、PLA和PVA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和机械...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腈(PAN)与氯化锌(ZnCl2)作为前驱物,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AN/ZnCl2复合纳米纤维膜,分别采用多次冷热交替浸渍法和单次冷热静置浸渍法得到簇状PAN/ZnO-1和PAN/ZnO-2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XPS)和热重分析仪(TG)对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污染物模型,评价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经冷热交替浸渍后,纳米ZnO粒子均匀地附着在PAN纤维表面,尤其在PAN/ZnO-1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还出现了花状ZnO粒子;相比单次冷热静置浸渍法处理的PAN/ZnO-2复合纳米纤维膜,经多次冷热交替浸渍的PAN/ZnO-1复合纳米纤维膜循环使用3次后对MB的降解率仍可达到90%以上,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循环使用性能。同时,MB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和染料溶液的pH等因素对样品的的光催化降解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锌是粒径在1~100 nm之间的一种氧化锌颗粒,它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应,例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这些效应使其呈现出不同于普通氧化锌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已有研究报道,纳米氧化锌在细胞水平及动物体内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纳米氧化锌的生物毒性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评估纳米氧化锌的生物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表征、摄入途径、体内代谢、各系统毒性及机制,旨在为纳米氧化锌的毒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纳米胶体金的制备及粒径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制备颗粒均一、分布均匀的纳米胶体金。方法通过考察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初始沸腾时间3个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制备条件,以紫外吸收峰、粒径及透射电镜扫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胶体金溶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200 r/min的搅拌速度加热至沸腾,沸腾后立即加入还原剂,反应12 min后停止搅拌;所制得的胶体金的粒径为20 nm左右。结论采用优化条件所制得的胶体金颗粒均一、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
以聚酰胺酸(PAA)溶液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PAAM),热处理脱水后获得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PIM)。采用PIM表面预涂覆聚甲基丙烯酸(PMAA),以茶碱(THO)为模板分子、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在PIM表面进行了热交联反应,制备了THO分子印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复合膜(PIMIM)。讨论了纺膜条件,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分别表征了PIMIM的结构和形态,比较了THO的洗脱方式。结果表明:较佳的纺膜条件为纺丝电压15.0 kV、接收距离12.0 cm和纺丝液流量0.5 mL/h。以PIM为支撑体,获得了聚酰亚胺纳米纤维间有分子印迹层的PIMIM。PIMIM对THO的静态吸附结合容量达144 μmol/g,对THO与可可碱(TB)的选择性分离因子达1.96。对PIMIM循环再生,索氏提取法优于超声洗脱法。  相似文献   

11.
李军果  王全晖  史海江  宋宗昌  罗焱 《重庆医学》2017,(35):4901-4903,4907
目的 将一定比例的脱镁叶绿酸引入聚乙烯醇-硫辛酸聚合物中,分析其理化性质及光热特性.方法 采用“一步法”合成聚乙烯醇-硫辛酸-脱镁叶绿酸(PLP)聚合物,激光粒径测定仪测定PLP纳米颗粒(PLPN)的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电镜下观察形态,分光光度法和热成像仪初步探索其体外荧光和光热特性;建立卵巢癌裸鼠模型,行初步的体内实验评价.结果 合成的PLP聚合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规则的球状纳米颗粒,电镜下呈紧密的球状结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和ζ电位分别为(22.92±9.00)nm、0.117±0.056和(-25.43±0.77)mV;PLPN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P<0.05),而近红外光照后温度明显高于SDS溶液(P<0.05);在荷瘤裸鼠模型中,PLPN可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近红外光激发后能明显提高肿瘤部位的温度,并能杀伤肿瘤细胞.结论 PLPN发射红色荧光,能靶向聚集在肿瘤部位并行活体显像,且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的光热转换特性,在体内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β-桧木醇/纳米氧化锌/聚己内酯(beta-hinokitiol/zinc oxide nanoparticles/polycaprolactone,β-H/ZnONPs/PCL)纳米纤维,评价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体外抑菌效果及生物相容性.方法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β-H/ZnONPs/PCL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其光谱特征,同时检测其透气性、降解性能等指标,考察不同载药比例的纳米纤维对MRSA的体外抑菌效果.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实施指南,初步研究其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 在PCL纺丝液浓度(质量浓度)为16%、电压为14 kV、喷射速度为0.3 mL/h、接收距离为9 cm时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分布较为均匀,直径大多分布在150 ~ 350 nm,红外光谱显示各组纳米纤维在1 732 cm-1(C=0)、2 950 cm-1(C-H)附近有吸收峰.纳米纤维的透气性明显优于普通无纺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ZnONPs/PCL纳米纤维在PBS缓冲液(pH=7.5)中缓慢降解.ZnONPs制成纳米纤维后仍能增加β-H对MRSA的抑菌作用,且纳米纤维中ZnONPs(质量浓度)的含量为1%时,纳米纤维对MRSA的抑菌效果随β-n含量的增大而增强(P<0.05),当β-H(质量浓度)含量为0.05%时,纳米纤维的抑菌效果并未随ZnONPs含量的变化而明显改变(P>0.05).通过MTT法细胞毒性实验、细胞粘附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表明0.05% β-H/0.1% ZnONPs/16% PCL组成的纳米纤维具有较好的体外生物安全性.结论 0.05% β-H/0.1%ZnONPs/16% PCL组成的纳米纤维对MRSA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效果,其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结果符合医疗器械生物学标准.  相似文献   

13.
黄华 《右江医学》2013,(6):827-828,831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耳鼻喉科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术后采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对照组45例应用碘仿纱条填塞,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填充后渗血量、术后反应、填塞物拔出后出血量以及术口愈合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口愈合44例,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愈合32例,愈合率为71.11%,观察组术后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填塞材料对观察组的影响(有眼部症状、进食有影响)较对照组轻(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填充后渗血量、拔出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操作简单,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填充后渗血,术后反应轻,拔出后出血少,术口愈合好,是一种良好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合成的透明质酸锌的理化性质进行鉴定,并观察其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0只小鼠,雌雄各半,在小鼠左右两侧采取八针法垫圈制备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模型,左右两侧分别涂抹透明质酸锌溶液和透明质酸钠溶液,无菌纱布包裹伤口,每天换药1次,于手术后观察各组创面修复情况。利用钠离子检测仪检测透明质酸锌的生成;利用平板涂布法观察透明质酸锌的抑菌效果;使用元素分析法测定生成的透明质酸锌所含钠离子和锌离子含量。结果:透明质酸钠与氯化锌反应生成透明质酸锌,其中锌离子与透明质酸为共价结合;透明质酸锌溶液具有抗菌功能(P<0.05);小鼠全皮切除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锌比透明质酸钠促创面修复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透明质酸与锌通过共价键结合,透析可得到纯度极高的透明质酸锌固体;透明质酸锌相比透明质酸钠促创面愈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乙烯基萘(PVN)纳米微球,将其用作β2微球蛋白(β2-M)胶乳增强免疫比浊(LETIA)检测试剂的新型载体。方法:以乙烯基萘(VN)为聚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碳酸盐缓冲液为水相,制备PVN纳米微球,并对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分别将β2-M的抗体连接到PVN及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制备得到用于β2-M检测的两种LETIA试剂,并在生化分析仪上对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制备的PVN纳米微球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利用自制的以PVN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免疫检测试剂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同时与自制的以同等粒径PS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检测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结论:PVN纳米微球作为LETIA检测试剂的载体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二甲基砜/聚乙烯醇(MSM/PVA)水凝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探讨不同MSM含量的MSM/PVA水凝胶作为人工敷料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反复冷冻法制备MSM/PVA水凝胶,采用场发射环境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并检测其脱水率、二次溶胀率、水蒸气透过率、MSM损失量及释放量,采用MTT法检测MSM/PVA水凝胶敷料浸提液于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HE染色法检测MSM/PVA水凝胶敷料对豚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结果:以12%的PVA水凝胶为载体制备MSM/PVA水凝胶,扫描电镜下MSM/PVA水凝胶具有致密的多空孔结构。不同MSM含量(0.01%、0.10%、1.00%和10.00%)的MSM/PVA组与PVA组比较,脱水率、二次溶胀率和水蒸气透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检测,MSM在水凝胶中含量在80%以上;MSM/PVA水凝胶中MSM缓慢释放;〖JP3〗MSM/PVA各组MSM释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M/PVA各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10%MSM/PVA组A值与P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光镜下0.10%、1.00%和10.00%MSM/PVA组30 d后豚鼠烫伤创面的愈合情况较好。 结论:MSM/PVA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MSM 含量为0.10%和1.00% 的MSM/PVA水凝胶更有利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和烫伤豚鼠创面的愈合〖JP3〗;MSM含量为0.10%和1.00%时, MSM/PVA水凝胶可作为人工敷料,对皮肤烫伤修复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交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polyvinyl alcohol microspheres,PVA-Ms)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PVA-Ms,以红外光谱法考察微球交联产物的结构,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测定粒径大小,考察微球的吸水率和溶胀率,以物性测定仪测量微球的弹性,采用创新设计的装置模拟栓塞推注微球的过程并实时测定推注压力.结果:红外光谱确证了微球为聚乙烯醇与甲醛的交联产物.制备的PVA-Ms圆整,冻干微球的粒径范围为80~1 800 μm,平均粒径574.2 μm;湿微球的粒径范围为100~1 900 μm,平均粒径602.2 μm.冻干微球在生理盐水中20 min内达到吸水平衡,平均吸水率为175%,平均溶胀率为48.6%.微球具有良好的弹性,可顺利经导管推注,大粒径的微球通过导管的压力较大.结论:PVA-Ms的理化性质可以满足栓塞治疗的要求,本研究为系统评价栓塞微球的体外性质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同轴及混纺载积雪草总苷的纳米纤维膜,研究其形貌及体外释药行为,为深Ⅱ度烧伤提供新型功能性敷料.方法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芯层载积雪草总苷的同轴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包括壳层、芯层中聚合物浓度、制备工艺等,同时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混纺载积雪草总苷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纳米纤维.考察载积雪草总苷混纺和同轴纳米纤维膜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载积雪草总苷同轴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处方是壳层由0.8%海藻酸钠、7%聚乙烯醇混合溶液制备,芯层由含2.5%积雪草苷的3%壳聚糖溶液制备.最优工艺是静电电压23 kV,针头和接收屏距离15 cm,壳层溶液推注速度0.8 ml/h,芯层溶液推注速度0.2 ml/h.混纺纳米纤维膜与同轴纳米纤维膜的处方和工艺类似.同轴纳米纤维膜有明显壳核结构,其芯层直径为99.2nm,整个纤维直径为166.8 nm.与混纺纳米纤维比较,同轴纳米纤维膜有药物缓释效果,机制以Fick's扩散为主.结论 同轴纳米纤维膜有明显药物缓释效果,有利于积雪草苷发挥促愈合效果,可用于深Ⅱ度烧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含活性细胞的新型创面覆盖物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含活性细胞的高生物学活性的创面覆盖物,并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提取鼠尾胶原,与硫酸软膏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胶原膜;采用胶原酶消化培养法,取健康成人(15~35岁)环切包皮分离成纤维细胞培养并传代.将异体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膜表面培养1周,采用ELISA法和RI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IL-8、TGF-β1及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的分泌;从需手术植皮的烧伤患者(18~45岁,烧伤面积5%~32%TBSA)大腿外侧切取厚约0.4 mm的中厚皮片,将成纤维细胞-胶原膜覆盖物用于中厚皮片供皮区,观察愈合时间.结果: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胶原膜表面生长良好,可长入膜内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覆盖物.培养1周,上清中测得IL-6为(502.2±21.9) pg/ml、IL-8为(340.5±23.2) pg/ml、TGF-β1为(1.431±0.063) pg/ml,层粘连蛋白为(92.1±13.5) ng/ml,透明质酸为(2 037.4±105.8) ng/ml.将覆盖物用于供皮区,其表皮化时间为(6.2±2.5) d,较单纯胶原膜的(9.8±2.3) d、凡士林纱布的(10.1±1.9) d明显缩短(P<0.01),上皮分化程度高.结论:含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膜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暂时性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