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重 《江西医药》2007,42(9):821-822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引起的一种皮炎.其特点是外用激素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或改善,停药后2~3d内,用药部分即发生红斑、肿胀、丘疹、皲裂、脱屑、瘙痒及触痛明显,重新用药后,上述症状则很快减退,再停再发,逐渐加重.临床上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面部,与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或使用某些少量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有关.  相似文献   

2.
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体会。方法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20%锌氧油3%硼酸水,口服赛庚啶、甘草酸二铵等。经治疗25例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结果28例经治疗1年后全部治愈。结论本病通过综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树立患者信心,加强医患沟通,提倡健康教育,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药杂志》2012,(23):2803
在更新风险管理计划(RMP)之后,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药物警戒工作组(Ph-VWP)对吡美莫司批准适应症之外的使用进行了回顾。吡美莫司是一种外用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被批准用于年龄不低于2岁,且不建议或无法使用(对皮质类固醇激素不耐受或缺乏疗效)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轻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4.
肖云  王军 《云南医药》2014,(3):380-382
自从1951年开始外用氢化可的松以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同时其相应的副作用也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含糖皮质激素制剂,一旦停药导致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随着外用激素的滥用和含激素化妆品的误用,  相似文献   

5.
皮质类固醇问世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给很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但若使用不当亦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目前许多外用药物都含有皮质类固醇,很多患者为图方便随便滥用,结果却使病情加重,导致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的发生。另外掺入皮质类固醇的化妆品亦可导致面部皮炎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多由于较长时间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使面部皮肤对该类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面部则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脱屑,自觉灼热、瘙痒刺痛等,重复外用激素制剂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1]。如此反复使用,皮疹逐渐加重,患者却难以停用激素制剂。长期使用者尚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色素沉着斑,影响美观,治疗上较困难。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本研究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作为辅助药物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获得了满意疗效,现…  相似文献   

7.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1].由于种种原因,本病发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现将近两年笔者收集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面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和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而引起。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等,不仅有碍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近年来门诊就诊的此类病例数有增无减,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布特软膏联合中药明矾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艳  付蓓蓓  毕益明 《河北医药》2006,28(11):1061-1061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近年来,由于使用不当或滥用激素,本病呈增多趋势,且症状顽固难治.自2004年至2005年10月利用布特软膏联合中药明矾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于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使用蓝科肤宁(主要成分为纳米银及花青素低聚体)治疗31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患者自愿参加;年龄18~55岁,临床诊断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标准为:①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史,伴有停用后原有疾病或  相似文献   

11.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面部长期反复不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引起的炎性皮肤病,表现为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原发皮损消失,但停用后又出现炎性损害,需反复使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逐渐加重的一种皮炎。临床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干燥、多毛、痤疮、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老化和皮肤萎缩等,并伴局部明显瘙痒或灼热感。近年来,由于对外用激素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理解不足、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准,加上医源性滥用及广泛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导致面部激索依赖性皮炎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荨麻疹、痤疮、湿疹、银屑病之后的常见皮肤病,治疗相当棘手。现将其发病机制、病理、诊治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收治且完成连续12周治疗的45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有局部皮肤长期反复外用激素制剂、可疑激素制剂、可疑化妆品史。经过心理辅导及局部外用联合系统用药治疗12周,治愈率为77.8%,总显效率97.8%。结论激素依赖性皮炎经正规合理治疗基本可以痊愈。临床医生应做好宣传,让患者充分了解滥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副作用,避免患者不当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及化妆品,减少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特别是外用面部更易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毛囊炎等。为了探索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科于2005年8月~2006年8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取得  相似文献   

14.
火把花根片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日渐增高 ,其治疗手段成为皮肤科有待完善的问题之一。我们根据火把花根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无激素副作用的特点 ,将其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取得了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病例  6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均是我科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3月的门诊病人。全为女性。年龄 16~ 5 3岁 ,平均 2 8.5岁。病程 1月至 4 8月 ,平均 8.7月。发病部位均在面部。1.2 诊断标准  ( 1)长期 ( 4周~ 4年 )外用含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 glucocorticoid,GC)制剂或化妆品 ;( 2 ) GC依赖性或反跳现象 ;( 3 )皮损为红…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滥用或误用外用激素制剂所引起的皮肤慢性炎症,以面部较为常见,应用糖皮质激素好转,但停药后复发甚至加重。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为主,近年来的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1]。我科将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来诊的16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激素软膏和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肝素钠软膏治疗阴囊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2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外用肝素钠软膏,对照组用外用糖皮质激素递减+肝素钠软膏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在第8、12周的疗效。结果在治疗第8周和12周时,对照组有效率为35.7%,治疗组有效率为79.4%,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外用肝素钠软膏治治疗阴囊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能明显缓解症状和体征,缩短疗程,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松竹 《医药导报》1999,18(3):163-163
1998年2月~6月我们用先灵擦雅公司生产的艾洛松霜对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ljR-mAI与方法1.l病例选择入选标准:年龄12~55岁,临床确诊为湿疹、神经性皮炎及异位性皮炎。不入选标准: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及已知对治疗药物或成分有过敏史者;入选前7天内外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H;受体桔抗剂;有严重的内脏疾病患者;需服用其它影响肾上腺功能或疾病病程的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1.2临床资料共人选76例,病程1周~3年,治疗组58例,其中异位性皮炎3例,湿疹2…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患者由于面部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异位性皮炎等原发皮肤病长期使用醋酸氟轻松软膏(氟轻松)、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丙酸倍氯美松等激素药膏引起,停药后皮肤出现红肿、毛细血管扩张、米粒大小红色丘疹、皮肤干燥、毛孔粗大、色素沉着等症状.自觉发热、发皱、痒.外用激素药膏可缓解,停药2~10 d又出现上述症状,导致皮肤对药物的依赖性,有的促使原发病灶加重.临床上单纯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从1996-2001年,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2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面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所致不良反应。方法:临床观察200例患者,外用皮质类固醇包括皮炎平霜,肤轻松霜等。结果:面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所致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干燥和脱屑(100%),毛细血管扩张(76.5%),皮质醇痤疮(25.5%),皮质醇酒渣鼻(22.5%),口周皮炎(15.0%),多毛(11.5%),毛囊炎(6.0%)。色素沉着(5.0%),色索减退(2.5%),皮肤萎缩(1.0%),刺激性接触性皮炎(2.0%)。结论:面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所致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使用应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34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患者长期滥用或误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导致皮肤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而引起。结论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皮肤损害和临床转归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长短、应用的频率、应用激素效力的强弱及个体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