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是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将金属支架置入冠脉病变处治疗急性血管闭塞、降低PTCA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因此术中的配合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冠脉内支架置入的成功与否。自我院2003年9月一2005年10月开展介入治疗以来,共86例反复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112处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炜  黄河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91-1694
自1977年Gruentzig进行世界上首例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以来,术后再狭窄(restenosis,RS)问题一直困扰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即使是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后病人仍有10%左右发生再狭窄,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近年来人们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等予以很大关注,多项研究曾反映它可能影响血管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激光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TransmyocadialLaserRevascularisation,TMLR)作为一种治疗晚期冠心病的新方法在临床上已悄然兴起。对于那些有弥漫性冠脉小血管病变,不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和冠脉搭桥(CAB...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痉挛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脏介入作为一种微创技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心脏介入自诞生以来,改变了冠心病内科治疗的现状,发展极为迅猛,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极为普遍,技术也比较成熟。心脏介入手术是采用导管的方法,在冠脉造影的基础上,在局麻下经皮穿刺血管,将导管送达冠状动脉并扩张球囊,排除冠脉阻塞、消除狭窄、增加血供,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激光血管成形术、斑块旋切术等。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冠心病是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治疗局部缺血性心脏病的目的是改善心肌血流。过去使血液重新供给心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大多数慢性顽固性心绞痛的病人,由于弥漫性终末期冠状动脉疾病,是不适合这些手术的。经皮的心肌再血管化(PMR)能给这类病人带来希望,并且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该技术是一项试验中的手术,其使用激光在心肌内建立通道,从而提高心肌的血液灌注。它是一种轻度侵入性技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其最大的治疗效果不是立刻显示的,…  相似文献   

6.
已知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在减少患者急性并发症和再狭窄方面优于单纯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但支架内血栓的问题尚未解决,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与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观察负荷量氯吡格雷对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动脉血栓溶解后形成下级动脉内微小栓塞对组织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随机取兔一侧股浅动脉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经血管外电刺激制作血栓模型,葡激酶静脉溶栓。观察股浅动脉下级血管再灌注前后影像的变化,采用灰度平均计算组织内造影剂的平均密度,比较溶栓前后组织造影剂密度的变化,病理查找组织内的微血栓。结果:血管造影可显示股浅动脉以下4-5级0.2mm小血管走行和分布;实验组8只动物均发现下级小血管充盈不良(共17处),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检查实验组在下级小动脉内发现4个微栓子(50.0%),对照组未见微栓子;实验组血栓溶解后组织造影剂的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充盈不良的小动脉支配区的组织造影剂的密度低于充盈正常小动脉支配区。结论:大动脉血栓溶解后的血栓碎屑可使其下级血管发生微小栓塞,微栓塞可减少大血管再通后组织的再灌注,影响再通治疗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上以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的介入性治疗,它的原理是经皮穿刺血管途径,把导管送至冠脉内靶部位,通过球囊的挤压作用,使粥样斑块压缩、挤碎、变形血管腔的几何形状,使冠脉获得重新再通,恢复其远端血流,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过程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其诱发的血栓的形成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但是在PCI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再灌注无复流现象,远端血管栓塞以及其他PCI围手术期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血栓抽吸(TA)治疗应运而生,血栓抽吸术被认为能够减少远端血管栓塞的发生以及改善心肌灌注,但对于其临床实践获益仍广受争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在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5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经验。采用动脉内直接溶栓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动脉直径〉3mm)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结果经术后3个月-8年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100%(14/14例),多段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为54.5%(6/11例),血管总再通率为80%(20/25例)。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降解吸收支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峰 《临床荟萃》2011,26(5):441-443
冠心病的治疗经历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金属裸支架(BMS)、药物洗脱支架(DES)3个阶段。目前使用的DES可有效地减少急性(0~24小时)和亚急性(1~30天)血管再狭窄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晚期(〉1年)支架血栓问题[1]。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理论上生物可吸收支架材料可以在体内逐渐吸收,只剩下治愈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危险因素[英]/MckennaKT…//Heart&Lung.-1995,24(3).-207~212自1977年采用经皮穿刺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一直是心脏病人介入治疗的焦点。PTCA能缓解某些冠心病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心肌声学造影及其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心肌声学造影 (myocardialcontrastechocardiography ,MCE)是指将微泡造影剂经血管注入体内 ,使心肌显影 ,是评估心肌微循环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新型的微泡造影剂和红细胞有相似的血液流变学持点[1]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 ,利用二次谐波显像 ,反向脉冲显像 ,触发显像 ,谐波能量显像及低机械指数下的反向脉冲显像可观察到微泡造影剂的分布 ,估计心肌灌注。因此 ,我们可通过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区分正常和缺血心肌组织 ,估计心肌存活性 ,鉴别冬眠或顿抑心肌 ,冠脉血流贮备的估计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与治疗张金山①王艳萍徐亚峰综述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莹 《护理研究》2006,20(1):69-70
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已问世30多年,经过不断改进,现已成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后导致肺栓塞(PE)的有效方法,也是溶栓、取栓术或静脉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术的安全保证措施之一。我院自2003年7月-2004年11月为34例DVT病人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再对栓塞的血管进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机理探索和预测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200032)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钱菊英综述沈学东林佑善校冠心病的导管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冠脉)球囊成形术(PTCA)等是近年来治疗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大进...  相似文献   

17.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在影像技术引导下的新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其方法是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以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2002年8月。2004年11月,我院成功为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1年1月14日~23日间对3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给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ICS)治疗后造影仍有血栓影者给予了冠脉内溶栓,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魏秀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94-1795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可减少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血管再闭塞及再狭窄率,为降低手术并发症,我们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主要目的是迅速而持久充分地恢复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挽救梗死心肌。目前常规再灌注治疗方法有药物溶栓,急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r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急诊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AMI可使梗死相关血管更及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