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两宋时期所载有确切药物组成的 1 66首防治眩晕证方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探求两宋时期眩晕证防治方药的基本规律。认为风、火、痰、虚、瘀及外邪乘虚致眩是两宋医家辨治眩晕证的基本出发点 ,防治方药以补益药、解表药、化痰药、活血祛瘀药为主 ,补益阴精、解表除邪、化痰祛瘀是此期医家防治眩晕证的基本大法。析出的高频药物组方为甘草、茯苓、川芎、白术、半夏、防风、当归、人参、黄芪、白芍、菊花、熟地黄。  相似文献   

2.
眩晕病因病机古今对比暨其总体防治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古今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规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瘀五方面,而总以虚为本.<内经>是后人认识本病之理论渊潭.汉唐时期对眩晕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和具体化;两宋时期开始正式将外感和内伤两大病因分开.更加重视七情致眩的研究;金元时期因虚致眩的认识受到空前重视;至明清时期,在继承和发扬前贤诸论的基础上."疼血致眩"说受到了广泛重视,同时,更加重视"肝肾阴虚,以肾为本"的研究思想.现代医家在分析认识眩晕病因病机时.一定程度忽视了外感眩晕的客观存在.认为补肾益精、扶正祛邪是防治眩晕的基本方法;审证求因、灵活辩治是防治眩晕的基本原则;防治并举、防重于治是防治眩晕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该文主要探讨张介宾的"无虚不作眩"学术思想及从虚论治眩晕理论溯源。先秦时期《内经》认为眩晕证由气、血、精、髓虚有关,搭建虚证眩晕的基本框架,为张介宾"无虚不作眩"理论做铺垫。汉代提出心虚、胆虚、脾胃虚弱可导致眩晕,为张介宾虚证眩晕的认识与论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隋唐时期认为卫气不固、阳气衰弱可引发眩晕,创眩晕养生防病理论,补前人之不备,启后世之先河。宋金元时期继承及发展了虚证眩晕理论,又提出下虚致眩。张介宾结合先贤各家之说提出"无虚不作眩"理论,在治疗上提出"以治虚为先,而兼治为佐"的原则,从理、法、方、药各方面发展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4.
古代医家对眩晕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外风、火、痰、虚、瘀及外邪致眩,而总以虚为本。《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眩晕之理论渊源;张仲景首倡“痰饮致眩”之论,孙思邈提出“风热痰致眩”的观点,两宋时期重视七情致眩及因虚致眩的研究,金元时期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明清时期虞抟的“瘀血致眩”论等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对金元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的思路、治法及其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金元医家丰富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其中刘完素倡风火致眩而重脾胃润养,李东垣主升降相因而重脾胃元气,朱丹溪推痰火致眩而重湿土生痰,张子和尚痰实致眩而重攻邪护胃,后世医家基于四者治疗眩晕的思路与治法,从培土荣肝、补中调气、健脾祛痰、祛邪护胃等角度进行治疗,拓展了眩晕的治法,亦为当代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探讨从虚论治眩晕的理论源流及理论基础。先秦时期《内经》认为眩晕证与气、血、精、髓虚有关,搭建虚证眩晕的基本框架;汉代提出心虚、胆虚、脾胃虚弱可导致眩晕;隋唐时期认为卫气不固、阳气衰弱可引发眩晕,创眩晕养生防病理论;宋金元时期继承及发展了虚证眩晕理论,又提出下虚致眩。张介宾结合先贤各家之说提出"无虚不作眩"理论,在治疗上提出"以治虚为先,而兼治为佐"的原则,从理、法、方、药各方面发展这一理论。从虚证论治眩晕的理论基础,与五脏均有关联,其中以肝、肾为本,脾胃在虚证眩晕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虚证眩晕以脾气虚弱、气血两虚、肾精不足、阴虚阳亢、虚风上扰、阳虚水停为主要证候。眩晕从虚论治有着深远的理论源流和理论基础,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思路,总结其学术思想特色。[方法]通过查阅浙派中医中几位代表性医家的书籍、文献资料,摘录整理其关于眩晕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总结归纳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的共同点及各家学术经验与特色。[结果]张景岳等医家认为眩晕多因正气亏虚,治疗应补虚为先,实脾补肾,慎用攻法。朱丹溪等医家主张因痰作眩,痰因火动,主要采用顺气治痰、兼降相火等治法。虞抟等则倡导瘀血致眩,重视活血化瘀法在眩晕中的应用,并且强调辨体论治。[结论]浙派中医辨治眩晕,病因病机立足虚、痰、瘀为核心,治疗上紧扣病因病机,攻补允当,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了重要指导,其学术思想特色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李氏内科治疗眩晕病临证经验,提高中医治疗眩晕病临床疗效。[方法]归纳前人对眩晕病的认识,通过门诊跟师抄方,分析典型医案,总结李氏内科辨证施治经验,并以2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李氏认为眩晕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饮食不节、过劳、情志内伤等致脾肾亏虚,虚风内动。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强调补虚为主。临床治以健脾补肾、敛肝熄风、活血化瘀,以自拟"眩晕六味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所举医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证实拟法拟方有效,施治经验切实可行。[结论]李氏内科从"虚"论治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非  刘桂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3):187+194-187,194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多为实证,临床治疗多以祛邪利肺为主。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外感咳嗽在祛邪的同时不能忽略补正,以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位在肺,可直接补肺,亦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通过补脾达到补肺的效果。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根据五行中肺与脾之间的生化关系,从脾胃的角度论治外感咳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分析其从脾胃论治外感咳嗽的医案,探究其临证思路,或可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眩晕证防治方药古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古今眩晕证防治方药的频率分布规律,探寻对治疗眩晕证起主要作用的方药组合.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有关防治眩晕证的重要医籍以及1980年以来中医药防治眩晕证的文献进行整理,建立古今防治方药数据库,药物按功用分类,进行频次和频率统计,以累积频率超过50%的各类药物组成高频药物子库,对古今眩晕证防治方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古代眩晕证防治方药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药为主,现代眩晕证防治方药以补益药、活血祛瘀药、平肝熄风药、化痰药为主,同时析出了古今防治眩晕证高频药物.结论补益阴精、解表除邪、清热化痰是古代医家防治眩晕证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临床多发疾病,而又以本虚标实证多见。古代各医家对本病皆有不同认识,明清时期对眩晕本虚标实证的理论基本确立。作者通过阅读明清名家医案加以临床实践,对眩晕常见的本虚标实证证型予以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有关防治眩晕证的重要医籍进行整理,建立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数据库,按功效分类药物,分析古代眩晕证防治方药的频率分布规律,探寻对治疗眩晕证起主要作用的方药组合.发现古代防治眩晕证方药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药为主.补益阴精、解表除邪、清热化痰是古代医家防治眩晕证的主导思想.析出了以茯苓、川芎、白术、半夏、防风、当归、人参、黄芪、陈皮、白芍、菊花、熟地黄、天麻、甘草为主的防治眩晕证高频药物组方.  相似文献   

13.
养阴生津是温病的基本治则之一。历代对养阴生津法的认识均限于补法范畴,以滋补阴液作为其全部治疗作用所在。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发现传统养阴生津法的许多方药不仅可以滋养补虚,而且还具有祛除病邪的治疗作用。论述了养阴生津具有补养阴液和祛邪除病双重作用,养阴生津方药之甘寒濡润药性是其祛邪的药学基础,其祛邪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清热、润下、散瘀、消痰,而作用机理是既有养阴以扶正祛邪之功,又有直接祛邪泻实之效。  相似文献   

14.
①应谨守病机,辨证准确:本病总的病机是湿热蕴结大肠,气血变滞,这是属邪实的一面。但是,大肠主传导有赖于脾胃的健运,大肠有病必延及中焦。少腹属肝,肝病必传之于脾,加之患者久病必虚多郁,往往易于形成肝脾不和,升降失司,寒热不调,正虚邪实的局面。这就必须加以全面地分析,准确地辨证。②证变法亦应变,论治要周密:本病的病机多属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变滞,正气虚衰。在施治时除紧紧抓住这个病机外,还要具体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或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或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或补消并用,做到证变法亦变。然药既中的又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以脂肪肝现代共识病名追溯宋元明清文献中相关方药理论.方法 以现代医家共识的脂肪肝中医病名为依据,通过对宋元明清主要医籍中防治脂肪肝相关疾病的方药进行整理,并对其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宋元明清医家在"肝痞"的治疗中以补泄兼顾,标本兼治;从脾论治,助化蠲浊;辛开苦降,甘温并施为主.结论 "肝痞"从虚论治、坚守即病防变的思想、以温补为主,不忘理气活血,为历代医家所共识,现代在此基础上又以消散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6.
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调研诊治300例眩晕患者,证候分类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对各证型的比例,与西医病种的关系,风、痰、虚、瘀相兼同化,其病位与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证候分类比例风阳上扰证占33.6%,痰浊上蒙证占32.6%,气血亏虚证占16.3%,肝肾阴虚证占17.3%。引起眩晕主要西医病种为高血压病、内耳性眩晕症等16个。证候分类存在兼风(火)、兼痰湿、兼虚、兼瘀现象。涉及相关脏腑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方、经方辨证治疗眩晕总有效率为92.3%。结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血瘀致眩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陈果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03-404
以中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理论认识为基础,结合风的生理特性及致病特点,提出无风不作眩的论点.风乃眩晕致病的外因;风挟虚、火、瘀、痰、湿等邪上干清窍、风阳升动才是眩晕发病之关键;且风是虚、痰致眩的最终结果,故无风则不作眩.因而,治眩先治风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颤证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难治病。中医认为本病虚实挟杂,虚多实少。虚以血虚阴亏为主,实以瘀、痰、风、火为主,治当补虚为主兼以祛邪。卢永兵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为虚风内动,脑海、筋脉失荣所致。各型颤证,均应结合理血,以活血养血为主,从而促进血运,改善微血循环,使脑海筋脉供血荣养正常而颤渐止,老年颤证早期易愈,拖延难复。并分别附以验案,以验证临床治疗不同证型老年颤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孙兴甲  王洋  王卉  刘坤 《中国医药导报》2023,(36):142-146+150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多种疾病。张锡纯立足于历代医家的观点,汲取总结前人经验,并对眩晕的认识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张锡纯治疗眩晕学术特色,发现其论治眩晕,病因上多从虚实入手,虚证分为气虚、血虚和阴虚致眩,实证多由外感风寒和痰湿导致,病位与肝密切相关,病机涉及冲气上冲、火不归原,治疗上用药考究药性,善用寒、补、敛、降等药物,方剂上多有创新,创制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理痰汤等治疗眩晕,反对盲目运用补阳还五汤。张锡纯丰富了眩晕的诊疗方法,形成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推动了眩晕学术思想的争鸣和发展,对现代眩晕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94-1194
眩晕一症:临床上特别是老年人颇为多见。其辩证多从风、火、痰、虚等论治,常获良效,但笔者对28例老年性顽固性眩晕在运用常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从祛瘀活络,通窍定眩论治,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