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可靠的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用临床MRI观察脑胶质瘤瘤体生长及瘤周水肿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种植C6胶质瘤细胞,建立C6脑胶质瘤大鼠模型16只,用1.5T MRI作扫描成像,进行T1加权扫描(T1WI)、T2加权扫描(T2WI)和T1WI增强扫描,观察接种后第1、2、3、4周末肿瘤的瘤体生长及瘤周水肿体积变化。并同大体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鼠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两周T2WI和T1WI增强扫描可显示有肿瘤瘤体生长和瘤周水肿的影像,两周后肿瘤瘤体和水肿体积呈指数增长,瘤周水肿体积的增长大于瘤体体积的增长,肿瘤瘤体生长和大体病理结果相近。结论临床MRI T1WI增强扫描和T2WI可以较好地反映大鼠脑胶质瘤生长和瘤周水肿的变化,为脑胶质瘤的活体实验研究提供基础。C6脑胶质瘤瘤体和瘤周水肿增长规律为胶质瘤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尾状核区注射法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技术要点及成瘤效果。方法立体定向辅助下将C6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区,建立C6细胞胶质瘤鼠模型。共建立15只模型鼠,分别于接种的第7、14、21天行头颅MRI检查,3周后分批灌杀动物行病理HE切片观察、S100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对照组5只Wistar大鼠接种同体积培养液,同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用本法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15只,成功率为100%。磁共振扫描显示接种第2周时10只大鼠有肿瘤生长,MR表现为T2高信号;第3周时全部有肿瘤生长,瘤周水肿明显。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鼠C6胶质瘤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模型稳定是进行胶质瘤研究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3.
王自勇  王鹏  杨渭川  葛锐 《安徽医学》2009,30(12):1423-1426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C6脑神经胶质瘤模型,并运用1.5 TMRI观察脑胶质瘤瘤体生长的变化规律,为进行脑胶质瘤的在体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C6胶质瘤细胞培养后,采用立体定向仪尾状核种植C6胶质瘤细胞,建立C6脑胶质瘤大鼠模型50只,分为4组,分别于第7 d(n=10),第14 d(n=10),第21 d(n=10)处死,最后1组自然死亡(n=20)用于生存分析。用1.5 TMRI作扫描成像动态观察接种后第7、14、21 d时肿瘤的MRI瘤体生长变化,并于MRI检查后立即处死各组大鼠将大体病理结果同MRI瘤体积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应用立体定向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所有接种大鼠均有胶质瘤生长(100%),免疫组化GFAP染色阳性,肿瘤在14~21 d生长迅速,25 d后大鼠开始出现死亡。1.5 TMRI能够较好地显示大鼠大脑正常组织及结构、瘤体和瘤周水肿区。MRI测量瘤体和大体病理结果相近。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法向大鼠尾状核接种C6神经胶质瘤细胞成功率达100%;1.5 TMRI能够较好地反映大鼠脑胶质瘤生长的变化,为脑胶质瘤的在体实验研究提供基础;于第14~21 d之间行相关医学干预是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便于开骨窗及肿瘤切除的近皮层大鼠C6胶质瘤模型.方法:立体定向下将C6细胞接种于大鼠脑皮层、白质交界处.建立近皮层荷瘤鼠模型.取7只模型鼠,分别于接种的第7、11、15天行头颅MRI检查,了解肿瘤的生长情况.行病理HE切片观察、流式细胞DNA细胞周期分析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5只荷瘤鼠及2只正常大鼠经尾静脉注入5-ALA后,取肿瘤组织及脑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行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探讨血脑屏障的破坏情况.取29只荷瘤大鼠,分成开骨窗组、开骨窗加取瘤组及对照组,观察生存期.结果:用本法建立近皮层C6胶质瘤模型54只,52只成功建立模型,成功率96.3%.病理、流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鼠C6胶质瘤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对照组、开骨窗组及开骨窗加肿瘤切除组生存期分别为(32.000 0±8.981 5)、(41.888 9±6.461 8)、(59.400 0±14.416 0)d.行组间单向方差分析,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模型稳定,生长特性和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便于开骨窗及切除肿瘤,是进行胶质瘤研究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5.
碘125间质内照射治疗大鼠脑内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脑内C6胶质瘤动物模型,研究碘125聚胺酯放射材料间质内照射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0只,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采用立体定向方法接种于大鼠脑内右尾状核区建立肿瘤模型,而后分为对照组15只,治疗组15只.1周后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照组在原脑内靶点注入无碘125材料,治疗组注入碘125聚胺酯放射材料,平均放射活度37 mBq.分别于2、3、4周通过MRI检查测量两组肿瘤直径,最后处死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C6细胞接种后1周,大鼠脑内均可见肿瘤形成.对照组与治疗组肿瘤直径增长速度明显不同,4周后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病理学检查见治疗组肿瘤细胞坏死及内部结构损伤.结论 碘125聚胺酯放射材料可通过间质内照射对大鼠脑内C6胶质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有望用于人脑胶质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Mn3[Co(CN)6]2@SiO2对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进行3T MR成像,研究肿瘤的生长规律.方法 收集对数生长期鼠C6胶质瘤细胞,建立鼠C6脑胶质瘤模型,于细胞接种后第7 d行MR扫描,然后鼠尾静脉注射0.5 mL Mn3[Co(CN)6]2@SiO2,于注射后5 min、24 h再行MR扫描,扫描结束后取出肿瘤组织行HE染色.随机抽取脑内成功接种C6胶质瘤细胞的荷瘤鼠10只,接种后第7、9、11、13、15、17、19天行MR扫描,测量肿瘤体积,绘制出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成功建立了鼠C6脑胶质瘤模型,并且鼠尾静脉注射Mn3[Co(CN)6]2@SiO2后5 min、24 h肿瘤均强化,24 h肿瘤强化较前明显;MRI检测出胶质瘤大小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s=0.9944,P=0.000).结论 应用Mn3[Co(CN)6]2@SiO2对鼠C6脑胶质瘤活体示踪MR成像,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适用于肿瘤生长规律的观测.  相似文献   

7.
脑立体定向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脑胶质瘤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 ,在SD大鼠脑尾状核接种C6细胞。术后观察大鼠的生存期 ,并采用MRI及病理学检查方法 ,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接种 1周后 ,按不同时间行MRI、病理解剖学及GFAP、S - 10 0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均显示颅内肿瘤形成。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脑胶质瘤具有与人脑胶质瘤生长相似的特性 ,肿瘤形成时间短 ,生存期稳定 ,适合于脑胶质瘤实验治疗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MRI)所测某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与细胞密度和血管生成等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在30只雌性Wistar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于接种7,14,21 d行磁共振(MR)平扫及增强扫描.大鼠处死后取脑组织HE染色.在各序列图像上测算肿瘤体积、肿瘤强化程度以及水肿指数(EI),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4只大鼠荷瘤成功,其MR表现与文献报道相似.肿瘤生长(肿瘤体积增大)伴随着细胞密度增加、血管生成增多和瘤周围组织水肿程度加重,肿瘤体积、强化程度和EI之间呈正相关.结论:MRI能够显示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状态,所测肿瘤体积、强化程度和EI之间的相关性是肿瘤病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动物的模型建立及cyclin D1表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类似人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观察cyclin D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将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左侧尾状核区.接种后观察实验大鼠生存状态,分别于接种后7,15d进行MRI检查.对每例荷瘤鼠死后进行解剖,行组织病理学和GFAP免疫组化检查.随后对不同存活期大鼠cyclin D1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动物模型在组织病理学上接近人脑胶质瘤.而且具有颅内生长稳定,成瘤率高,重复性好.在每例胶质瘤组织中cyclin D1均呈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胞核表达,不同存活期荷瘤鼠其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量不同,存活时间较长者,其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此类模型肿瘤生长特性及病理特征与人脑胶质瘤相似.cychn D1表达量与脑胶质瘤大鼠存活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鼠C6脑胶质瘤生长规律的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采用MRI、CT灌注(CT perfusion, CTP)成像观测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40只,采用立体定向仪进行C6细胞脑内接种,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每次随机抽取10只接种鼠分别对应于5~9 d、10~14 d、15~19 d 3个时间段行CTP、MRI及病理学检查,观测大鼠C6脑胶质瘤的生长规律,并评价影像学与病理学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19 d时间段CTP、MRI观测结果分别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131, P<0.01;t=2.566, P<0.05),但CTP与MRI观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9 d和10~14 d时间段3种技术观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表明CTP、MRI与病理学三者测量结果间均有显著正相关,病理学与CTP、病理学与MRI、CTP与MRI的r=0.998, 0.998, 1.000(P<0.01).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体积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长(rpatho=0.990, rCTP=0.987, rMRI=0.990, P<0.01).结论 影像学活体观测的准确性高,更真实反映肿瘤的实际大小,适于对肿瘤动物模型的生长观测和试验性治疗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入顺磁性造影剂维影钆胺(Gd-DTPA)后大鼠脑胶质瘤的显示和强化情况。方法:80只SD大鼠脑内胶质瘤细胞种植后分成两组,分别经静脉内和腹腔内注入造影剂后行磁共振扫描。结果:经腹腔内注入造影剂与经静脉内注入造影剂两种方法对肿瘤的显示和强化相差不显著。结论:SD大鼠脑胶质瘤磁共振造影剂Gd-DTPA的给药途径可选用经腹腔内注入,其合适浓度为0.1 ̄mmol/kg。  相似文献   

12.
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在脑胶质瘤动脉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在动脉介入治疗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SD大鼠脑尾状核头部种植C6大鼠胶质瘤细胞后,在加或不加20%甘露醇(5ml)的情况下,对荷瘤大鼠进行动脉介入化疗,并与静脉化疗对比,化疗药物为替尼泊苷(VM-26)和甲氨蝶呤(MTX)。使用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查肿瘤种植后14d及化疗后20d的肿瘤大小,以判断疗效。结果:VM-26动脉化疗组在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之间无显性差异。MTX动脉化疗组在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之间疗效有显性差异(P<0.05)。VM-26与MTX的甘露醇动脉化疗组之间疗效无显性差异。单纯VM-26动脉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化疗组。结论:甘露醇对脂溶性化疗物疗物疗效的影响不大;但大用于溶性化疗物药进行化疗前,应用开放血脑屏障的技术有利于增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董汉彬 《广州医药》2003,34(3):13-15
目的:探讨早期脊椎结核的MRI表现,评价NRI反映早期脊椎结核病理特征的能力。方法:回顾11例经穿刺活检、临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早期脊椎结核的的MRI表现,结合x线等资料分析。结果:共26个病椎,其中5个“虫蚀状”骨质破坏,26个椎体合炎;U例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并椎旁、椎前脓肿4例;12M病椎椎间盘临近破坏终板裂隙状高信号5个,Gd-DTPA增强表现为裂隙状强化;病椎后硬膜外脓肿7例,Gd-DTPA增强后脓肿壁、后纵韧带线样强化。结论:椎体含炎、病椎虫蚀状骨质破坏、多个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T2WI椎间盘临近破坏终板裂隙状高信号、病椎后硬膜外脓肿、Gd-DTPA增强检查椎间盘裂隙状强化、后纵韧带强化等是早期脊椎结核富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较好地表达早期脊椎结核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MRI(磁共振影像) 增强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对3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 使用GE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Signa 1.5 Tesla MR扫描和使用Gd-DTPA (顺磁造影剂- 钇二乙烯五胺乙酸) MRI增强检查。结果:Gd-DTPA增强MRI检查能很好显示脊柱转移瘤数目及椎旁肿块和周围组织关系,同时探讨脊柱转移瘤生物学与影像学之间的特征联系, 揭示了脊柱转移瘤典型MRI征象。结论: Gd-DTPA增强检查能更好地显示脊柱转移瘤, 并在脊柱病变中有一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总结出显示脊柱转移瘤MRI检查最佳影像学组合是用SE (自旋回波) 序列T1WI(加权像) 与Gd-DTPA T1WI。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CT和MRI在嗅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5例经CT或MRI检查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CT平扫3例,其中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2例MRI的检查序列为SE序列,T1和T2加权像,并用Gd-DTPA作增强扫描。发现5例均为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病灶起源于鼻腔顶部,侵犯同侧筛窦,其中4例累及同侧眼眶、蝶窦和前颅凹,3例侵及上颌窦。2例CT增强扫描为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T1加权像上肿瘤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低的肿块,T2加权像上表现为较脑组织信号高的肿块,病灶均匀强化。结果表明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侵犯范围广泛,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MRI在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明显优于CT,但对骨质破坏和钙化的显示不如CT,两者均有利于临床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chTNT-Gd-DTPA)地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chTNT-Gd-DTPA即刻和48h后,分别在MR、SE T1WI显示强化的情况,并与单纯注射Gd-DT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后即刻,两组间肿瘤的强化程度无差别。实验组在48h后扫描,所有肿瘤仍有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而对照组肿瘤信号恢复至增强前信号。结论 chTNT-Gd-DTPA具有导向肝癌的特性,为MRI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膜瘤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2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征象。结果 :大脑凸面、矢状窦旁 10例 ,大脑镰 3例 ,天幕 3例 ,嗅沟 3例 ,蝶骨嵴 3例 ,其他部位 3例。有 1例为多发病灶 (两枚 )。 MRI平扫 :T1 加权像 12例表现为等信号 ,7例为稍低信号 ,6例为混杂信号。 T2 加权像 13例表现为稍高信号 ,9例为混杂信号 ,3例为等信号。注射 GD- DTPA后 ,2 5例肿瘤实质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 ,均匀强化 12例。 13例出现脑膜尾征 ,17例可见瘤周不同程度的水肿。结论 :MR平扫加增强扫描 ,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信号变化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 ,对脑膜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脑室内脑膜瘤MR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脑室内脑膜瘤MRI表现.结果 脑室内脑膜瘤以成人女性多见,好发于侧脑室(8/9),其次为四脑室.多数肿瘤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7/9).T1WI肿瘤多呈等信号(6/9)或稍低信号(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