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3个行政区老年人875人为调查对象。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老年人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结果老年人SAS平均得分为(29.19±7.14)分,50分772人(88.23%),≥50分103人(11.77%);SDS平均得分为(31.75±8.53)分,50分715人(81.71%),≥50分160人(18.29%);女性SAS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女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月收入、与子女同住和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医保情况、疾病数量的老年人SD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焦虑与性别、婚姻、月收入和慢性疾病数量呈正相关,老年人抑郁与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和疾病数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状况,性别、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险和慢性疾病数量等是老年人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 1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3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P0.05)。4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运动参与形式对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每况愈下,导致许多老年人产生焦虑,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运动参与形式对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常年居住在安康市城区的60岁以上老人,发放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焦虑自评量表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88.33%)。选取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得分≥50分,且焦虑自评量表得分≥65分的73人(27.5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生物节律对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生物节律量表、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10条目量表测定社区老年人,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有关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种数对社区老年人的昼夜节律与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体力活动对户外活动、昼夜节律、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社会支持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养生知识对于户外活动、健康状态的主观评估、社会支持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慢性病种数、体力活动、居住情况、家属患慢性病种数是抑郁症状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慢性病种数、体力活动是社区老年人是否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P0.05);抑郁得分与生物节律呈负相关(r=-0.488,P0.01),与户外活动、昼夜节律、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和睡眠习惯呈负相关(r=-0.145、-0.309、-0.557、-0.305,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物节律总分是患抑郁症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生物节律能够影响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1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P0.01)。2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P0.05)。3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身体锻炼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选取某地区农村179名留守老年人,对其身体锻炼情况、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身体锻炼与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存在明显相关(P0.01),参加集体锻炼者焦虑与抑郁得分明显低于不参加锻炼者(P0.01),与独自参加锻炼焦虑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农村留守老人创造身体锻炼环境,增加老年人参与集体身体锻炼的机会,进而减轻老年人焦虑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5·12地震后4个月安县板房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自编受灾情况调查问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CMHI-E)、幸福感量表(MUNSH)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调查绵阳市两个安置板房区290位老年人.结果 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水平均低于对照样本(P<0.001);抑郁水平高于对照样本(P<0.001);心理健康得分和幸福感正相关(r=0.61,P<0.01);心理健康得分和抑郁得分负相关(r=-0.5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亲属遇难人数、财产损失状况和年龄.结论 重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幸福感水平较低,抑郁程度较高.遇难的亲属越多、年龄越大、财产损失越严重,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社交机器人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IEEE Digital Library和CNKI关于社交机器人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1日。严格筛选文献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交机器人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抑郁评分[SMD=-0.46,95%CI(-0.70~-0.21),Z=3.67,P=0.000 2]、激惹评分[MD=-5.12,95%CI(-7.44~-2.80),Z=4.33,P0.000 1]、焦虑评分[MD=1.95,95%CI(1.74~2.16),Z=17.92,P0.000 01]。对研究对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能有效改善患有痴呆的老年人和混合人群(健康老年人+患有痴呆的老年人)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结局指标如宠物依恋、精神药物使用剂量、孤独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交机器人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改善抑郁、激惹和焦虑评分。但社交机器人对老年人的认知和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尚不能断定,期待今后开展更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结论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凉山州受艾滋病影响彝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现状,探究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受艾滋病影响彝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社交焦虑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孤独感量表对435名受艾滋病影响彝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对该人群的社交焦虑现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社交焦虑的总分为(8.40±3.66)分,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3.15±1.63)分和害怕否定评价得分(5.32±2.64)分,显著高于常模;该人群社交焦虑检出率为57.9%,其中男生和女生社交焦虑检出率分别为55.5%和61.2%。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是社交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1,ΔR2=10.3%),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ΔR2=5.2%),消极应对方式对社交焦虑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3,P0.01,ΔR2=4.4%)。结论凉山州受艾滋病影响彝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孤独感、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方式是其社交焦虑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未来针对该人群的社交焦虑干预时,应重点关注孤独感水平、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其社交焦虑水平,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关系,为制定帮扶政策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232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1 640名普通儿童,使用t检验、Pearson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组间差异、分析社交焦虑对心理安全感的影响。结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t=6.61,P0.01),社交焦虑显著高于普通儿童(t=-22.29,P0.01);女童的社交焦虑得分(26.58±2.61)分,显著高于男童(18.91±2.35)分,(t=-23.51,P0.01);女童的心理安全感得分(28.83±11.08)分,显著低于男童(57.68±15.74)分,(t=16.14,P0.01);相关分析表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及各维度与社交焦虑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637~-0.695,P0.01);受艾滋病影响女童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负向预测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同学关系差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安全感及其各维度,R~2值在54%~56%之间(P0.01)。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交焦虑偏高、心理安全感水平偏低,降低社交焦虑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安全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山东省三个地市≥60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和EQ-5D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 208名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总体较好,存在健康问题维度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疼痛/不舒服(38.3%)、行动能力(17.9%)、焦虑/沮丧(17.1%)、日常活动(12.3%)、自我照顾能力(10.5%);年龄、婚姻状况、慢性病、居住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年龄和婚姻状况是影响老年人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年龄和慢性病是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疼痛/不舒服的影响因素,年医疗支出还是影响疼痛/不舒服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和慢性病是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和年龄是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情绪、主观幸福感(SWB)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自编空巢老人一般资料调查表、Connor和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50名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心理弹性高分组的焦虑、抑郁的得分低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心理弹性高分组SWB得分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P0.01);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与SWB呈显著正相关(P0.0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抑郁(β=-0.805)、SWB(β=0.395)进入回归方程(F=46.754,P=0.000)。结论空巢老人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与焦虑抑郁情绪、SWB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感染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06/2017-03解放军302医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用NA抗病毒治疗的CHB感染孕妇共100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应用NA抗病毒治疗前后的CHB感染孕妇的精神状况.结果 (1)CHB感染孕妇抗病毒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为(42.23±4.61)vs(35.14±5.60)(t=19.126,P0.01),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为(44.81±4.67)vs(38.02±5.26)(t=20.896,P0.01);(2)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10~4 IU/mL和≥10~4 IU/mL的SAS得分下降(4.65±2.22)vs(8.93±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39,P0.01);SDS得分下降(4.94±2.20)vs(8.18±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显著下降是焦虑和抑郁改善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6.078(P0.01)和3.314(P0.05).结论 NA治疗能改善慢性HBV感染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状态,HBV DNA显著降低是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高干病房老年患者孤独、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并分析北京市某三级医院高干病房6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UCLA孤独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结果96.7%的老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有焦虑状态者占23.3%,有抑郁状态者占13.3%;相关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日常生活能力(ADL)、健康自评得分、人际关系、婚姻状况。结论应重视高干病房老年患者伴发的孤独、焦虑、抑郁情绪,并针对相关因素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问题老年人与正常老年人在情绪调节和解释偏差上的差异。方法以《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情绪调节量表》中的认知重评分量表、《沉思反应问卷》和自编的《表情知觉问卷》为研究工具,对61名抑郁情绪问题老年人与61名正常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抑郁情绪问题组认知重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t=-2.22,P<0.05),而沉思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t=5.57,P<0.01);抑郁情绪问题组和正常组在积极解释偏差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F=0.83,P>0.05),并且两组被试的积极解释偏差得分都要显著高于消极解释偏差得分(F=66.50,P<0.001),但抑郁情绪问题组的消极解释偏差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F=5.09,P<0.05)。结论抑郁情绪问题老年人更少使用认知重评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更多使用沉思的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且存在更多的消极解释偏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朋友社会支持在慢性病和生活自理度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方法运用问卷测量北京市1 318名60岁及以上老人的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和抑郁、焦虑症状。结果 (1)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和抑郁、焦虑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 05)。在抑郁和焦虑两个指标中,生活自理度与抑郁的关系较强(P0. 05),慢性病与焦虑的关系更高(P0. 05)。(2)在控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后,身体状况、社会支持可以显著预测老年抑郁和焦虑(P0. 05),而且朋友社会支持在慢性病数量和老年焦虑关系间起调节作用,在生活自理度与老年抑郁间起调节作用,亲属社会支持则无此调节作用。结论在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需要极大提升社会支持,这样更有助于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特质焦虑问卷对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纳入调查者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三分之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68.33%)或抑郁症状(55.39%)。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付费方式、住院次数、收入、心功能分级等多项指标(或因素)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版老年人抑郁量表(GDS-1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对350例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居住方式、照顾者、社会支持和抑郁情况对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有影响(P<0.05);年龄和婚姻状况对生命质量总分以及生理、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有影响(P<0.05);经济负担对心理、社会功能领域以及总量表得分有影响(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慢性病数目在生理功能领域得分有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照顾者、经济负担、年龄、慢性病总数、居住方式、月收入、退休前职业和性别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抑郁、照顾者、经济负担、年龄、慢性病总数、居住方式、月收入、退休前职业和性别是影响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发展经济、缓解症状以及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病耻感、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关系。结果 13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量表中文版(SSMI-C)总分(53.31±11.03)分,卡尔加里抑郁症状评定量表(CDSS)得分(13.38±4.34)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7.08±7.21)分。不同年龄患者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病程间SSMI-C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歧视因子、积极效应因子得分和SSMI-C总分在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4%,SSMI-C总分、歧视因子和病情掩饰因子得分与CDSS得分、SAS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病耻感,且易发生抑郁情绪,应减少歧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给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更多支持和关爱,预防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人乐观人格与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57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老年人乐观人格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观人格得分与抑郁总分显著负相关(r=-0.533,P=0.000)、与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正相关(r=0.510,P=0.000)。老年人乐观人格总分能显著预测抑郁、主观幸福感得分(P<0.05)。结论培养和发展老年人的乐观人格,能减轻其抑郁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