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继发于脑干梗死的不宁腿综合征(RLS)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急性脑干梗死100例患者中RLS 11例,男性4例,女性7例,采用国际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RS)分级。结果老年急性脑干梗死患者RLS患病率为11.0%。病变位置:中脑2例(18.2%),脑桥8例(72.7%),延髓1例(9.1%);腹侧10例(90.9%),腹侧加背侧1例(9.1%)。脑桥上部4例,中部2例,下部2例。糖尿病7例(63.6%)。RLS症状主要表现在病灶对侧肢体,以感觉障碍为主。IRLS-RS分级轻度5例,中度4例,重度2例。结论老年脑干梗死后RLS患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合并糖尿病居多。梗死位于中脑和脑桥上部更易出现RLS,临床表现多见有感觉障碍,病灶对侧肢体出现症状较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6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新发RLS患者2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进行国际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脑梗死3个月后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RLS的发生率为12.5%,男8例,女12例,脑梗死后出现RLS时间为1~3d。头颅MRI检查急性脑梗死部位:大脑皮质3例(15.0%),基底节区8例(40.0%),脑桥4例(20.0%),丘脑3例(15.0%),内囊2例(10.0%)。一侧脑梗死病灶,表现为双下肢的RLS症状15例(75.0%);表现为对侧下肢的RLS症状5例(2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IRLS-RS分级明显减轻(P=0.000),情感障碍和睡眠障碍比例明显降低(20.0%vs 85.0%,20.0%vs 85.0%,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合并RLS发生率高,女性稍多于男性,而且出现时间早;基底节区、脑桥梗死病灶易出现RLS,也可见于皮质、丘脑、内囊,以双侧下肢症状多见;易并发焦虑、抑郁的情感障碍及睡眠障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为主,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S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SDS诊断的82例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右佐匹克隆3 mg睡前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2粒,每天两次,疗程共3周。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在PSQI评分及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在PSQI评分(8.55分±3.45分vs 11.32分±4.23分)及CSS评分(10.64分±4.56分vs 13.12分±5.41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SDS效果优于单用右佐匹克隆,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反复发作易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负面心理情绪相互影响,长期形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对老年FD患者心理弹性、感知压力及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重要客观依据.目的旨在探讨老年FD患者感知压力、心理弹性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03/2019-06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就诊的老年F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感知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 PSS)及心理弹性量表分别调查并分析.结果老年FD患PSQI总得分2-17,7.4分±2.9分,其中72.50%(87/120)的患者PSQI评分5分,睡眠质量较差.老年FD患者PSS评分为15.3分±4.8分,心理弹性评分为26.1分±6.2分, PSQI评分为7.3分±2.7分.心理弹性评分与PSS和PSQI评分呈负相关(r=-0.58,-0.41, P 0.05), PSS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r=0.33,P 0.05).PSS能正性预测PSQI评分(β=0.31, P 0.05),心理弹性能负性预测PSQI评分(β=-0.28, P0.05),且PSS对PSQI的预测作用降低(β=-0.58, P0.05);Bootstrap检验中介效应95%CI:0.127-0.325, P 0.01.结论老年FD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感知压力和心理弹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可通过疏导心理压力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量表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SF)相关因素及对老年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0例。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梗死部位进行标记,统计各梗死部位所具有的患者例数等情况。半个月内进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量表评分,判定PSF的相关因素。经规范治疗后3个月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并分析不同部位的脑梗死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分析PSF与各因素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皮层下多发性梗死及基底节区的梗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是35.50%(71/200)及26.50%(53/200)。有血压及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脑梗死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6.04%(35/53),47.17%(25/53)。PSQI评分为11~21分以及NIHSS评分为9~20分的患者梗死部位主要位于皮层下多发性位置以及基底节区。此外,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患者产生PSF的比例为最高,达到92.45%(49/53)。有PSF组半个月内的FSS评分、NIHS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无PSF组,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亦显著高于无PSF组(均P0.05)。PSF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PSQI评分及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用多量表分析PSF相关因素并指导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慢波化比率〔(θ+δ)/(α+β)值,DTABR〕、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检测相对脑血流量(r CBF)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6例发病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洛桑卒中预后评分(ASTRAL),脑电监测DTABR,ASL测量梗死区即感兴趣区(ROI)的CBF-ROI及对侧镜像区(ROM)的CBF-ROM,计算CBF-ROI/CBF-ROM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 CBF),随访发病28 d的Barthel指数(BI),分析预后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探讨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中BI60分35例,≤60分11例。预后不良组的女性比例较高,梗死体积、入院NIHSS评分、ASTRLA评分、DTABR患/健侧增加,CBF、r CBF值减少。Barthel指数与入院NIHSS评分、ASTRAL评分、梗死体积、DTABR患/健侧均呈负相关(r=-0.862,P=0.000;r=-0.772,P=0.000;r=-0.520,P=0.000;r=-0.414,P=0.004),与CBF-ROI、r CBF呈正相关(r=0.331,P=0.025;r=0.538,P=0.000)。DTABR患/健侧与r CBF呈负相关(r=-0.302,P=0.044)。入院NIHSS评分、DTABR患/健侧是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NIHSS评分、DTABR患/健侧越高预后越差。入院NIHSS评分8分,DTABR患/健侧1.159是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的界值。结论入院NIHSS评分联合定量脑电图DTABR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不同梗死部位对研究对象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动眼期(REM)、睡眠潜伏期(SL)及觉醒期的影响,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TST、SE及REM显著低于对照组[(5.88±1.02)h vs(6.52±1.83)h,P=0.02;(60.21±18.89)%vs(73.84±15.34)%,P=0.00,(10.83±6.62)%vs(14.24±7.73)%,P=0.01],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对照组[(31.48±15.54)min vs(26.75±9.02)min,P=0.03;(26.87±15.24)%vs(13.37±5.43)%,P=0.00]。观察组大脑皮质梗死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皮质下、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TST、SE及REM显著低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SL和觉醒期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降低,大脑皮质梗死患者临床睡眠质量最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世居西宁地区(海拔约2200米,中海拔)、海南州地区(海拔约3000米,高海拔)住院的急性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且资料完整的汉族患者各100例和60例,分为抑郁组39例和非抑郁组121例,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1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用散射比浊法、ELISA法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期PSD总发生率为24.4%,中海拔与高海拔地区PSD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3.0%vs 26.7%,P>0.05)。PSD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非PSD组(P<0.05,P<0.01)。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的危险因素。PSD组高海拔地区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高于中海拔地区[(5.37±1.90)mg/L vs(3.93±1.53)mg/L,(18.34±3.21)ng/Lvs(16.33±2.77)ng/L,(81.94±9.63)ng/Lvs(74.70±8.05)ng/L,P<0.05];且HDRS17及PSQI评分高于中海拔地区[(18.62±3.54)分vs(15.21±4.85)分和(15.75±3.90)分vs(12.36±5.02)分,P<0.05]。结论高原地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D发生与国内平原相当,女性、NIHSS、血清hs-CRP、IL-6、TNF-α是PSD发生危险因素,炎性反应及睡眠质量在急性期PSD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7例,按照CISS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78例,心源性脑卒中16例,穿支动脉疾病63例。根据END定义分为END组86例,非END组7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END定义为入院后72h内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入院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END组[(4.7±2.9)分vs (3.0±2.2)分,P=0.000]。2组CIS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0.729,95%CI:0.621~0.857,P=0.000)、穿支动脉疾病(OR=3.399,95%CI:1.603~7.208,P=0.001)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NIHSS评分、穿支动脉疾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218例,发生SIRS 50例,占22.9%,并分为SIRS组50例,非SIRS组168例,3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判断预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SIRS组患者年龄、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OR=1.176,95%CI:1.116~1.240,P=0.000)、入院NIHSS评分(OR=1.160,95%CI:1.112~1.210,P=0.000)及空腹血糖(OR=1.152,95%CI:1.042~1.274,P=0.006)是ACI并发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SIRS组患者3个月mRS评分[(4.1±1.2)分vs(3.1±1.0)分,P0.01]和病死率(38.0%vs 9.5%,P0.01)较非SIRS组高。结论 ACI患者SIRS发生率高,预后不良,C反应蛋白、入院NIHSS评分及空腹血糖是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首次行PCI治疗的ACS患者310例,记录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CS患者PCI治疗后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PSQI预测MACCE发生的最佳阈值。结果 (1)成功随访302例(随访率97.4%),45例(14.9%)发生MACCE;(2)MACCE组患者PSQI总分显著高于非MAC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9±3.50)分vs.(6.80±2.71)分,P0.001];(3)睡眠障碍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PSQI总分7分)是ACS患者PCI治疗后1年内MAC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5)PSQI总分对MACCE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当PSQI总分为9分时,其预测MACCE的敏感性为68.9%,特异性为75.1%。结论睡眠障碍可作为ACS患者PCI治疗后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改善睡眠障碍可能改善ACS患者PCI治疗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加用脉血康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2周),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89%)高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5.8±2.9)分,高于对照组(20.3±2.1)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治疗组(57.1±13.26)分,对照组(37.1±12.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63±1.42)cm3vs(3.54±2.24)cm3(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循环同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后续脑梗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1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为单纯脑梗死组87例和进展脑梗死组26例,分别比较2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梗死体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脑梗死组比较,进展脑梗死组发生END比例(11.5%vs 31.0%)、出院NIHSS评分[(1.85±2.31)分vs(3.30±3.65)分]、3个月mRS评分[(0.90±0.83)分vs(1.78±1.77)分、hs-CRP[(2.52±3.23)mg/L vs(6.21±32.23)mg/L]、脑梗死体积[(3.92±8.05)cm3 vs(9.15±15.07)cm3均明显减小(P0.05);脑梗死前7~14dTIA发生2~3次、TIA持续时间10min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最为显著;hs-CRP与END(r=0.311,P=0.014)、入院NIHSS评分(r=0.455,P=0.000)及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24,P=0.000)。结论 TIA对后续脑梗死具有缺血预处理作用,其作用可能与hs-CRP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节点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节点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节段式康复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抑郁状态,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急性脑干缺血性卒中(ABIS)患者运动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接受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40例ABI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头颅MRI检查未见器质异常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AVANTO 1.5T超导MRI诊断仪为两组受试者实施MRI脑部平扫。对比两组不同部位的DTI和扩散张量的纤维束成像(DTT)参数,观察组患者发病不同时期(发病后7 d、1、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患侧/健侧相对值与NIHSS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侧梗死灶和大脑脚及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皮质脊髓束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健侧(P0.05)。观察组发病后1、6个月的NIHSS评分与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发病后7 d(P0.05)。观察组大脑脚偏侧性值(r FA)与发病后7 d、1、6个月的NIHSS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大脑脚r FA与NIHSS评分及上下肢的肌力评分对ABIS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反馈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卒中病人的疲劳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脑卒中病人30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病人一般情况,通过疲劳量表分析脑卒中病人疲劳状况,分析一般情况对疲劳状况的影响,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反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神经功能缺损与病人疲劳状况的相关性。结果通过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得出脑卒中后疲劳病人疲劳评分55(47,59)分。高疲劳程度组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低疲劳程度组睡眠质量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卒中后疲劳越严重(r=0.795,P0.001)。结论体力活动是脑卒中后疲劳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影响脑卒中后疲劳,睡眠质量好脑卒中后疲劳程度低,睡眠质量差脑卒中后疲劳相对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与脑卒中后疲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区单发小梗死(SSI)的分布模式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及30d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区急性SSI患者126例,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分为END组36例和非END组90例。以30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反映患者短期功能预后,去除5例失访患者,预后良好组102例(mRS 02分),预后不良组19例(mRS≥3分)。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糖尿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灶直径、动脉主干病变、无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近端SSI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近端SSI与END独立相关(OR=3.222,95%CI:1.1702分),预后不良组19例(mRS≥3分)。结果与非END组比较,END组糖尿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病灶直径、动脉主干病变、无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近端SSI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近端SSI与END独立相关(OR=3.222,95%CI:1.1708.874,P=0.024)。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5.44±2.69)分vs(7.00±1.91)分]、近端SSI(51.0%vs 78.9%)、END(22.5%vs 52.6%)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ND与30d的不良功能预后独立相关(OR=4.126,95%CI:1.2418.874,P=0.024)。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5.44±2.69)分vs(7.00±1.91)分]、近端SSI(51.0%vs 78.9%)、END(22.5%vs 52.6%)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ND与30d的不良功能预后独立相关(OR=4.126,95%CI:1.24113.713,P=0.021)。结论椎基底动脉穿支供血近端区域的SSI患者早期容易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ASL序列的MRI检查,ASL图像上获得脑血流量(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rCBF)等。用NIHSS评分对脑卒中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进展的临床因素和影像指标。结果进展组病灶侧CBF和rCBF显著低于非进展组[(31.83±10.26)ml/(100g·min)vs (48.78±22.11)ml/(100g·min),P0.01;0.76±0.39 vs 1.21±0.52,P0.01],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52±3.62)分vs (5.65±3.06)分,P0.01],颅内血管狭窄比例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0.5%vs 22.4%,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CBF(OR=4.035,95%CI:1.868~10.425,P=0.001)、颅内血管狭窄(OR=0.233,95%CI:0.069~0.739,P=0.015)、入院NIHSS评分(OR=0.765,95%CI:0.591~0.953,P=0.026)与脑卒中进展有关。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SL检测出低灌注、MRA发现有血管狭窄、入院NIHSS评分7分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JP  Song ZY  Xu Y  Zhang YM  Shen RH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7):587-590
目的 分析伴焦虑抑郁和无焦虑抑郁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别,探讨IBS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 采用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IBS患者(145例)及健康体检志愿者(59例)进行问卷调查,再根据焦虑或抑郁评分对IBS患者分为无焦虑抑郁亚组和伴焦虑抑郁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SAS、SDS量表中,IBS组的SAS粗分、SDS粗分及SAS粗分阳性率均比健康对照组高(29.43±15.24比26.10±11.55,31.29±13.32比26.51±13.91,12.41%比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DS粗分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量表中,IBS组及无焦虑抑郁IBS亚组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3个因子及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6个因子和PSQI总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焦虑抑郁的IBS亚组在所有7个因子和PSQI总分均比无焦虑抑郁的IBS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睡眠异常,主要表现在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3个因子和PSQI总分异常,这些因子的异常独立于患者的情绪障碍,但情绪障碍会加重IBS患者的睡眠异常.  相似文献   

20.
虽然有些研究表明心脏病和不宁腿综合征(Resdess legs syndromeRLS)之间存在联系,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的不适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下肢,还没有其他研究证实这一联系。现在,《护士的健康研究》的一篇评论文章促使我们更近一步的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不宁腿综合征进行研究,参与者一般患有不宁腿综合征三年或更长时间,研究者发现:患有不宁腿综合征增加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