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对支气管狭窄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4例支气管狭窄患者按术式不同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氩等离子凝固(APC)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气道内径、气促状况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气促分级低于对照组,气道内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狭窄患者采用气管镜下高频电切、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促症状及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联合氩气刀治疗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方法回顾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等、治疗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气促评分变化,评价治疗后中央气道狭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96.77%。治疗1周,患者气道阻塞症状减轻,p H值、Pa O2、Pa CO2、Sa O2及FVC、FEV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气道支架置入后1周,呼吸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治疗后患者气促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即刻及治疗后3月患者中央气道狭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6例咽喉及胸骨后疼痛、10例刺激性咳嗽、7例痰中带血、3例术后再次狭窄、1例大咯血猝死和1例术后支架边缘出现瘘口。中央气道狭窄程度级别越高,并发症发生的例次越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联合氩气刀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快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是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中央气道狭窄程度越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良恶性肿瘤所致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良恶性肿瘤导致气道阻塞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下进行氩气刀、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3例患者共进行63次治疗,近期完全有效10例(30.3%),部分有效9例(27.3%),轻度有效12例(36.4%),无效2例(6.0%),33例患者中,术后12例出现痰血,6例出现38.0℃以下低热,无气胸、纵隔气肿、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高频电刀及冷冻刀治疗良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阻塞疗效显著,对良性肿瘤避免了开胸手术,可达到临床根治;对恶性肿瘤疗效直接,是非常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气道内良恶性狭窄患者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扩大管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解除了气道阻塞,呼吸困难明显减轻,阻塞性炎症减轻.20例患者气道腔治疗前为(3.02±1.47) mm,治疗后为(10.04±3.5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促评分治疗前为(2.58 +0.85)级,治疗后为(1.18±0.9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EV1及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下腔内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内良恶性狭窄疗效好,能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气道病变腔内生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开始到6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及拟行APC联合冷冻治疗的中央气道病变患者30例,采用APC联合冷冻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FEV 1/FVC;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6分钟步行实验结果(6MWD);气管狭窄程度及气促指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FV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的PaO 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PaCO 2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6MWD距离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气管狭窄程度及气促指数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气管镜下APC联合冷冻治疗中央气道病变腔内生长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与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经支气管镜热消融治疗的122例恶性气道狭窄,50例采用高频电刀电灼治疗,72例采用APC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时间、出血量、气道狭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气喘症状及气促指数变,并随访管腔再狭窄情况。结果高频电刀组共进行171次治疗,平均每例总治疗时间1.8 h;APC组共进行226次治疗,平均每例总治疗时间1.1 h,APC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高频电刀组。两组术中均未见大出血。术后随访APC组气道通畅稳定时间较高频电刀长。结论在恶性气道狭窄腔内介入治疗方面,APC比高频电刀高效、术后管腔通畅维持时间也较长,是恶性气道狭窄较为理想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当前我国常用的支气管镜介入技术治疗结核性瘢痕性中心气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针对该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结核性瘢痕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85例,根据采用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给予单纯球囊扩张;B组给予.球囊扩张联合冷冻;C组给予球囊扩张联合针形电刀;D组给予球囊扩张联合局部应用丝裂霉素.每例患者给予每周1次的介入治疗,连续4周,初次治疗后于第5、9、13、21、25、29周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指标:气促评分、KPS评分、狭窄程度、狭窄长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气促评分、KPS评分、狭窄程度均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球囊扩张联合冷冻组治疗有效率较低(82.4%)外,其余3组患者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在90%以上,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述方法均能有效治疗结核性瘢痕性气道狭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于减少治疗程序,减轻费用,在上述4种方法中,我们推荐单独球囊扩张治疗结核性瘢痕性中心气道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FACT-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_2、PaCO_2、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值、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_2、S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_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_1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联合冷冻疗法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氩气刀联合冷冻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由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央气道狭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一采用冷冻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氩气刀+冷冻方法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8.33%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67%略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治疗中,氩气刀与冷冻疗法联合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起搏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用力肺活量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胸闷、爬坡、家务活动、户外活动信心、睡眠、精神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治疗前mMR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963);观察组治疗后mMRC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18,P=0.02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冷冻与高频电刀技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刀组患者采用胸腔镜高频电刀技术治疗,冷冻组采用胸腔镜冷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电刀组与冷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冷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电刀组,冷冻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电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冷冻及高频电刀均是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但是冷冻技术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见,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支气管镜下采用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支气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扩张治疗,观察治疗后两周及2个月两组患者支气管复张愈合及相应肺叶复张、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情况。结果 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8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和气促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5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FEV_1和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仅部分患者术后管壁出现少量出血,治疗组为27.3%,对照组为35.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血经注入止血药并采用氩气刀电凝后出血停止。结论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扩张术后留置微球囊导管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效果良好,提示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质气管镜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在恶性重度中央型气道狭窄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支气管肺活检病理确诊恶性重度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128例,其中A组(62例):采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依据镜下表现采用冷冻、电圈套扎、氩等离子体凝固(APC)电刀等方法清除肿瘤组织。B组(66例):全麻下单纯使用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狭窄改善程度,氧合指数、气促指数;所需支气管镜操作次数、总操作时长、并发症。结果 (1)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B组为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患者A组(20例)明显多于B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瘤体基底较宽致主气管狭窄的28例患者,A组13例患者治疗前狭窄程度为(84.1±3.8)%,治疗后狭窄程度为(34.1±3.6)%,B组15例治疗前后分别(85.2±4.8)%和(43.2±3.9)%,A组气道狭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所需支气管镜进入操作次数为(6.5±0.8)次,显著低于B组(9.4±1.0)次,A组所需操作总时长(1.2±0.3)h,明显低于B组(2.1±0.4)h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心跳骤停、持续恶性心律失常、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硬质气管镜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可快速清除恶性重度气道狭窄患者的瘤体组织,缓解气道狭窄,尤其针对基底宽广的重度气道狭窄,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支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结核性气道狭窄对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方法对24例因气管、支气管结核造成的不同部位近端气道狭窄患者,实施纤支镜介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分别于术前和最后一次球囊扩张术后的当天,对患者的气促评分和肺功能各项参数如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进行测定,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设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2~24个月的随访。结果24例患者分别接受高压球囊扩张2~6次,平均接受球囊扩张(3.64±1.29)次。经过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后,气促评分由术前的(1.45±1.01),减少为术后的(0.45±0.59)(P0.01)。术前平均FEV1(%)(81.47±10.07),上升为术后(96.03±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平均FEV1/FVC(%)及FVC(L)由(79.56±10.77)、(4.03±0.41),上升为术后(87.16±7.55)、(4.62±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C(%)由术前(77.01±19.35),上升为术后(79.24±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各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2~24个月的随访,远期疗效达91.7%(22/24)。24例接受此方法治疗的患者,除3例出现了远端支气管黏膜轻微撕裂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介导下的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是一项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治疗结核性近端气道狭窄,改善肺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夜间低氧血症(NO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根据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为NOD组24例和非NOD组26例,NOD组患者在临睡前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第1个晚上及第2个晚上HRV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D组患者年龄大于非NOD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高于非NOD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低于非NOD组(P0.05)。第一个晚上,NOD组患者极低频(VLF)、低频(LF)及高频(HF)均低于非NOD组(P0.05);第二个晚上,两组患者VLF、LF及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可有效改善COPD并NOD患者HRV,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支镜下氩等离子凝固联合化疗,对中央型肺癌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不具备手术治疗的3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增强CT值以及呼吸困难指数分级、分布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增强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指数分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最大通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道再通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完全有效患者明显增加。结论纤支镜下氩等离子凝固联合化疗可有效消除中央型肺癌患者支气管病灶,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在提高气道狭窄再通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给予西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组行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副作用率。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显著比西医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副作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应用和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哮喘专科门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共4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和对照组,观察患儿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月及停药3个月(即6个月)时的日间和夜间临床症状及测定患儿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日间哮喘症状评分、夜间哮喘症状评分降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速)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3个月后患儿哮喘的临床控制率、显效比例,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76.92%),治疗组为(91.3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不仅能控制哮喘临床症状,还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期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诱导痰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NO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数、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eNO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IL-8、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孟鲁司特均能耐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其可有效减轻患者气道炎性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辅助内镜治疗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拟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者10例,含恶性肿瘤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4例,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1例。患者用口鼻面罩接三通延长管再接无创呼吸机(迈柯唯SERVO呼吸机)。静脉注入地佐辛、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支气管镜自三通延长管经鼻或口,行各种介入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包括冷冻治疗8例次,氩气刀6例次,球囊扩张5例次,高频电刀2例次。操作时长58.4±16.4 min,气道狭窄程度、血氧分压、气促评分术后均显著改善。术中1例患者因氩气刀治疗暂停高浓度吸氧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降至85%,经暂停氩气刀治疗,纯氧通气2 min后升至90%以上。治疗未引起严重并发症。100%患者出现顺行遗忘,并愿意接受下次治疗。结论镇静镇痛下,无创通气辅助内镜治疗伴低氧血症中央气道狭窄安全有效,患者舒适度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