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采用蒙医针刺结合蒙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40,蒙医针刺治疗)和实验组(n=40,蒙医针刺结合蒙药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蒙医针刺结合蒙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蒙医针刺结合蒙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和蒙医针刺结合蒙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电生理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可为该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paralysis of the facial nerve)指各种原因引起面神经管内或茎乳孔以外的面神经病变,导致以面部一侧表情肌僵硬、嘴歪、眼斜为主要症状的周围性神经疾病.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患病,占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的第6位[1]. 临床分期一般为急性期(1~7天),静止期(8...  相似文献   

5.
正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为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睛不能闭合、笑时口角牵向健侧、同侧舌肌瘫痪舌尖伸向患侧,有耳痛。本人对近2年来我院就诊的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针灸、按摩结合口服蒙药治疗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论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7天以内的12例、7~15天的1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医数针平行针刺疗法配合口服蒙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蒙医数针平行针刺疗法配合口服蒙药三盆敖力卜治疗,对照组采用蒙医一针一穴配合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0.0%(40/50)和60.0%(3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数针平行针刺疗法配合口服蒙药治疗面瘫,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年来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其中简单概述了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针刺治疗,具体分析了急性期针刺干预的可行性,其次包括急性期穴位的选择标准和针刺手法,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周围性面瘫(Facial paralysis)是由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1],以突发一侧面部表情肌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中医学称"口僻",多由卫阳不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而发病[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335万人患此病[3]。该病病损  相似文献   

9.
<正>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以一种以茎乳突孔内急性水肿,面神经压迫或面神经本身的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笔者自2007~2009年8月采用自拟蒙药丸剂治疗周围性面瘫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按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面神经麻痹的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川芎嗪穴位注射结合针刺、肌肉注射结合针刺和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3%,对照Ⅰ组46.7%,对照Ⅱ组40.0%。治疗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薛南玲 《吉林中医药》2012,32(8):837-838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西药结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患侧面部针刺加中药汤剂外熏、口服、西药口服或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针刺取穴:主穴取患侧地仓、颊车、翳风、风池、牵正、足三里、太冲、合谷(健侧).急性患者前3d面部取穴宜少且浅刺,同时给予TDP照射患侧面部及耳周,每次30 min,针刺3d后,根据麻痹部位,选取适当穴位分组轮换治疗,可加用阳白、鱼腰、迎香、颧髎、水沟及夹承浆.结果:痊愈48例,占92.3%,显效3例,占5.8%,有效1例,占1.9%.结论:针刺及中西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试实验组68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68例仅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痊愈63例,痊愈率(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8.24%),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于仅采用针刺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属中医学“口眼歪斜”范畴,又称“贝尔氏麻痹”。笔者于2001年3月以来,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现将近年来针灸配合其它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体针结合其它疗法 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李培宏治疗25例面瘫,①阳自、四白、太阳,②迎香、下关,③颊车、大迎,③地仓、牵正、翳风、阳陵泉,对侧合谷,取第4组穴位,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2、3组穴位轮流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治愈率44%,有效率52%,无效率4%,总有效率96%。赵吉平、朴彦政、王军。以针刺为主配合三棱针放血治疗风热型面瘫急性期。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2001年来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结果]痊愈40例,占83.3%;好转6例,占12.5%;无效2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中蒙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方法:本资料共有4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内服蒙药额尔敦乌日乐(珍珠丸)早晚各15粒,白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同时中医针灸治疗,每次治疗1小时,每日2次,1周为l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率65.9%,总有效率93.3%。结论:蒙药配合针灸治疗可使多种疗法优势互补,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疗效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8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4 4例;年龄最小者1 0岁,最大者71岁,平均36 5岁;病程1~30天,平均7天。均符合《耳鼻咽喉科临床手册》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15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自2000年至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并且与单纯的针刺疗法作对比,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119例患者均来自针灸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29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