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顶部体表定位丘脑穿刺血肿引流术在治疗老年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老年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均立即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研究组术后随即行颅顶部体表定位丘脑穿刺血肿引流术,对照组术后根据病情行立体定向丘脑血肿引流术。比较2组病人的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带管时间为(5.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带管时间(10.0±1.6)d;研究组颅内感染率(6.1%)与死亡率(1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颅内感染率(18.3%)与死亡率(35.0%);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46.9%)明显优于对照组(2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顶部体表定位丘脑穿刺血肿引流术可改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老年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P〈0.05);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死亡率低于立体定向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直视下清除血肿干净、术后再出血率低,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少量丘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少量丘脑出血的可行性,并对其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出血量5~10 mL的少量丘脑出血患者22例,立体定向组10例,对照组12例.立体定向组患者常规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12 h后根据情况反复给予尿激酶(1~2)万U血肿腔内注入,保留2~4 h后冲洗引流以便彻底清除血肿.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4 d和30 d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计算各组治疗后14 d和30 d时的评分降低值(均与治疗前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立体定向组14 d和30 d时的NIHSS评分降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结论: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可显著改善少量丘脑出血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颞部入路立体定向手术在老年重症脑桥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脑桥出血患者136例,根据治疗分为2组,手术组64例采取经颞部入路立体定向脑桥血肿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72例采取止血、脱水等治疗,2组有脑积水的患者给予脑室外引流,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病死率20.3%,对照组病死率58.3%,手术组治疗有效率53.1%,对照组有效率1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颞部入路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重症老年脑桥出血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7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组)和观察组(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组)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不同时间的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神经损伤、创伤应激、脑水肿及预后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临床疗效较好,且对创伤应激及脑水肿的影响相对较好,因此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42例(引流术组)或小骨窗开颅术45例(开颅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引流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开颅术组[(11.1±2.0)分vs(10.2±1.7)分,P=0.026],手术时间[(106.2±23.8)min vs(176.6±18.9)min,P=0.000]、住院时间[(16.9±2.9)d vs(23.2±4.3)d,P=0.000]显著短于开颅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引流术组Ⅳ级和Ⅴ级8例,死亡4例,开颅术组分别26例和1例,引流术组重度残疾率及病死率较开颅术组显著降低(19.0%vs 57.8%,2.4%vs 8.9%,P=0.000)。结论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通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效果。结果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死亡20例,占18.5%;存活者3个月后按国际通用ADL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30例,占27.78%;Ⅱ级:恢复家庭生活,31例,占28.70%;Ⅲ级:拄杖行走,生活需照顾,25例,占23.15%;Ⅳ级:卧床,意识障碍,2例,占1.8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配合相应护理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对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脑室出血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其中40例入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组(ME组),45例入开颅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组(CE组),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的相关指标。结果术后ME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与CE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 05),Graeb评分、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E组相比,ME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下降(P0. 05),ME组与CE组病死率为13. 3%和22. 6%,再出血发生率为10. 0%和15. 6%,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 ME组改善显著。结论立体定向手术结合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对继发性脑室出血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病率低等方面,有明显改善远期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讨非外伤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其脑室积血位置与颅内压相关性。 方法筛选在发病后3天内行CT检查为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50例,全部行脑室外引流术,并监测颅内压。 结果以非外伤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三、四脑室,颅内压升高最显著。其次一侧脑室有血,继发另一侧脑室梗阻性脑积水,颅内压亦显著升高。而一侧脑室有血时颅内压升高相对较轻。 结论 通过对脑室积血位置的分析,可估计颅内压,并以此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 ,高血压脑出血占 90 %左右[1] 。其病残率和病死率都高。1 997~ 2 0 0 0年 ,我们采用微创立体定向多靶点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60例 ,并设对照组比较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取同期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 0 8例 ,男 62例 ,女 46例 ;年龄 43~ 78岁 ,平均5 9.4岁。血肿量 2 5~ 60 ml,平均 36.5 ml。血肿位于大脑半球皮层下 38例 ,外囊区 30例 ,内囊区 2 6例 ,颞叶外囊出血破入脑室 6例 ,内囊出血破入脑室 4例 ,丘脑…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德胜  莫祖娥  张力 《山东医药》2008,48(12):99-100
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组(22例)和小骨窗组(24例),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以拔管时间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 立体定向术组患者术后存活率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拔管时间短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组(P<0.05);而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认为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清除血肿较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在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115例,分为实验组58例,采取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立体定向四脑室软通道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57例,行双侧侧脑室软通道引流,随即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在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病死率17.2%,对照组病死率为31.6%,实验组有效率44.8%,对照组有效率2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四脑室软通道引流联合双侧脑室软通道引流可改善老年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昊天 《山东医药》2009,49(12):107-107
丘脑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死亡率及致残率高。2001年1月-2008年9月,我科在CT定位下采用微创穿刺手术治疗65例丘脑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5年6月~2007年10月对30例收治的高血压丘脑出血经CT扫描确诊为中重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结合用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继续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对116例脑出血病例分为继续出血组和非继续出血组,并且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继续出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继续出血组,两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继续出血组发生丘脑出血及破入脑室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P0.05);脑出血继续出血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大于非继续出血组(P0.01);继续出血组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继续出血组(P0.01)。结论血压升高是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丘脑出血的患者容易发生继续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容易继续出血,脑出血量大的患者容易发生继续出血,发病早期使用甘露醇的患者易发生继续出血。  相似文献   

16.
3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与C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 1998年以来收治丘脑出血共 46例 ,全部做了头CT检查 3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中 ,男 2 1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6岁。 39例中高血压患者 2 4例 ,高脂血症 7例 ,糖尿病 3例 ,冠心病 7例。 39例中计算力差者 11例 ,理解力差者 10例 ,记忆力减退或缺乏者 2 2例。同期住院脑出血共 112例 ,继发脑室出血 5 6例 ,除丘脑出血者 39例外 ,其他为基底节、侧脑室体旁、尾状核等共 17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多为第 3、4脑室 ,甚至双侧脑室 ,其他部位脑出血破入脑室 17例 ,破入脑室多以一侧脑室为主。 39例丘脑出血中 6例死亡 (15 4% ) ,其他 …  相似文献   

17.
孙刚顺  张清月 《山东医药》2003,43(25):32-33
1995~ 2 0 0 2年 ,我院采用侧脑室联合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32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 8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 33~ 73岁 ,平均 5 6岁。术前意识障碍按哥拉斯科昏迷计分法 ( GCS)计算 :GCS≤ 5分 1 1例 ,6~ 8分 7例 ,>8分 1 4例。按高血压脑出血五级分类分级 : 级 5例 , 级 1 4例 , 级 1 1例 , 级 2例。 CT见单纯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2 6例 ,丘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6例。按多田公式计算 ,脑内血肿量 3~ 38.1 ml,平均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单纯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3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所有病人通过复查头颅CT证实,11例(33.3%)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19例(57.6%)脑室内血肿大部分清除,3例(9.1%)脑室内血肿部分清除。33例病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14分(10.21分±1.24分),与术后2周(12.34分±0.99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71,P<0.0001)。其中,27例(81.8%)随访2个月,脑室内血肿均完全吸收且脑室系统形态结构正常,无一例发生脑积水,15例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2例临床症状、体征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症及后遗症相对较少,病人恢复较快,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并发胃应激出血的因素,以探寻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8例患者术后并发胃应激出血(并发组),82例未并发胃应激出血(未并发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性别、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底核出血、GCS评分≤8分、出血量≥30m L、基底核出血破入脑室、意识丧失与中线结构移位患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研究结果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核出血、GCS评分≤8分、出血量≥30 m L、基底核出血破入脑室、意识丧失与中线结构移位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并发胃应激出血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出血量≥30 m L为首要危险因素。结论基底核出血、GCS评分≤8分、出血量≥30 m L、基底核出血破入脑室、意识丧失与中线结构移位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胃应激出血的主要因素,其中以出血量≥30 m L为首要危险因素。因此,提高术者操作技能、做好脑室引流工作、术后对患者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等对预防胃应激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入住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内镜治疗)58例和观察组(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治疗)52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30、3.032、17.592,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颅内感染的比例较小,且消化道出血者及颅内再次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3、5.568,P <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预后改良Rankin量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 0.05)。结论 神经导航结合3D重建技术引导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