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观察虫草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虫草素预处理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虫草素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虫草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CIRI模型。用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CIRI小鼠脑梗死比和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含量,分析人参三七配伍对CIRI小鼠BBB通透性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IRI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参和三七配伍的提取物可明显减少CIRI小鼠脑梗死比及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改善BBB通透性和脑组织病理状态、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增加脑组织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人参和三七配伍提取物对CIRI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CIRI小鼠BBB通透性及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反应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阐明炎症免疫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对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干预治疗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吲哚美辛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吲哚美辛治疗组右侧颈总动脉近分叉处切口,将直径0.165 mm的尼龙线经切口处插入右侧颈内动脉,线长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部开始约(18.5±0.5)mm,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血流Ih后,将线拔出实现再灌注,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插线深度小于15 mm,不阻塞大脑中动脉.其余方法 同模型组.吲哚美辛治疗组在缺血1h再灌注即刻灌胃给予吲哚美辛10mg/kg,模型组在缺血1h再灌注即刻灌胃等容的生理盐水.缺血1h再灌23 h后断头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阳性微血管数,计数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结果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TNF-α及ICAM-1含量增加(P<0.01),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浸润(P<0.01);吲哚美辛可降低皮质TNF-α、ICAM-1的表达,并减轻微血管内白细胞的聚集、浸润(P<0.01).结论 吲哚美辛可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炎症反应,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免疫机制,尤其是免疫细胞和维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键性作用已得到充分证实和重视,而亚低温治疗则可通过抑制离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的黏附,聚集和浸润,阻断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亚低温可能是通过抑制白细胞黏附分子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而起到上述效应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栓线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20):假手术组、模型组、TMP治疗组。假手术组大鼠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均同模型组;TMP治疗组大鼠在被拔出线栓再灌注时,腹腔注射TMP 20 mg/kg。再灌注24 h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麻醉处死,取材检测。干湿称重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2,3,5-三苯基氮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梗死侧脑皮层中miR-199a-5p、Bax、Bc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梗死侧脑皮质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及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p65)的表达。结果 TMP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缺陷评分(P<0.05),降低脑组织含水量(P<0.05),减少梗死体积(P<0.01),减轻脑组织破坏。模型组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TMP治疗可显著降低miR-199a-5p、Bax、TNF-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Bcl-2 mRNA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TMP治疗组大鼠脑皮质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炎症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IHC结果显示,TMP治疗组中NF-κB p-p65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TMP可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iR-199a-5p的表达,减少凋亡,降低炎症反应,且可降低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纯化工艺制备的健脑益智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原药液组、醇沉组、壳聚糖组、膜分离组,给药组提前给药1 w(给药剂量按健脑益智胶囊内容物为0.6 g·100 g~(-1)·d~(-1),给药体积为1 ml·100 g~(-1)·d~(-1))。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尼氏染色后观察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神经元形态变化;检测缺血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 L的表达。结果不同纯化工艺制备的健脑益智胶囊均能保护神经元结构,减轻神经元损伤,显著降低脑组织中IL-1β、TNF-α和ICAM-1的含量,下调Fas、Fas L蛋白的表达,其中醇沉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健脑益智胶囊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神经细胞凋亡,实现神经保护组作用。  相似文献   

8.
Caspase-3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进展,更多证据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死亡由凋亡和坏死共同引起[1],近年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凋亡一直是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中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3(G-Rb3)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人参皂苷Rb3 7、14、28 mg/kg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kg,人参皂苷Rb3的3个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G-Rb3 7、14、28 mg/kg,连续3 d。通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后6 h和24 h分别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于缺血再灌注24 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经TTC染色观察大脑梗死体积,检测脑组织中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b3 14、28 mg/kg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P0.05或P0.01),可使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降低脑组织中促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结论人参皂苷Rb3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及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与治疗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溶栓治疗血循环重建后中性白细胞聚集至缺血区涉及多种蛋白,包括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上上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整合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参与了白细胞聚集和活化。干预这些因子的功能有望减轻再灌注损伤,减小梗死范围,成为溶栓疗法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夹闭血管20min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和苦参素低剂量组[25mg/(kg·d)]、中剂量组[50mg/(kg·d)]、高剂量组[100mg/(kg·d)],各20只。术前10min腹腔注射给药,再灌注6h后检测相关指标,记录翻正反射及脑电恢复时间,计算脑组织含水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状况;测定海马组织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生化分析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翻正反射和脑电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性形态结构变化和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1),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脑水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老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缺血/再灌注(I/R)组(n=20)、二甲双胍组(n=20),后两组通过线栓法建立CIR模型,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50 mg/kg)腹腔注射,I/R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 7 d后检测脑血流量、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苏木素-伊红(HE)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脑组织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RT-PCR、Western印迹检测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通道蛋白(AQP)9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脑组织含水百分数、NO、MDA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MMP-2、MMP-9、AQP9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脑血流量及脑组织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相比,二甲双胍组脑组织含水百分数、NO、MDA含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  相似文献   

13.
E-选择素为可诱导性黏附分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多种因子相关。文章主要综述了E-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NF-kB和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的关系,以期为E-选择素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素是黏附分子的一个家族,由P-选择索、L-选择素和E-选择素组成。这3种黏附分子均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过程。P-选择素在激活的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达,而E-选择素仅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两者共同介导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黏附。L-选择素主要在白细胞表达,介导白细胞在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滚动接触。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kB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k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活性增高,活化的核因子kB促使黏使分子,即早基因和细胞因子表达,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始动机制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用抗氧化剂,酶阻滞剂或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核因子kB的活性及黏附分子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素p38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生长因子的关系,取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人工脑脊液组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38的表达,结果发现,脑缺血再灌注3天后P38表达增高,第7天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第21天降至对照组水平,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后,P38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元具有再生和修复的可塑性,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P38的调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性白细胞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构成了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的4个阶段,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的日益深入,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性白细胞的黏附和浸润是炎症反应的核心,抗炎症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志斌  朱志军 《山东医药》2014,(15):101-103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外伤、肝切除、肝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肝功能衰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减轻术中肝脏IRI有助于降低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近年来对肝脏IRI机制的深入研究显示,肝脏IRI以一系列炎症反应为特点。现将炎症反应在肝脏IR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