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ET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LT组).ET组患者在入院7 d内行气管切开术,LT组患者在入院7 d后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不同气管切开时间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LT组比较,ET组患者入院时合并低氧血症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1.88%)低于LT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LT组(P<0.05);ET组肌松剂使用率、呼吸衰竭比例明显低于LT组(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镇静剂使用率、出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住院死亡率和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时低氧血症可作为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的指标之一.重型脑外伤患者选择早期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可减少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缩短IC 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但不能改善出院GOS评分和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急诊行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2 h)作为观察组,42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2 h)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6%,且感染多在7 d 内出现;观察组病死率为1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急诊行超早期气管切开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HAP感染率显著低寸: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P<0.01);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组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P<0.05);感染控制时间也显著短于伤后24 h后气管切开组(P<0.01);痰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能有效地救治重型颅脑外伤并发HAP.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 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静脉血糖、乳酸及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得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血糖、乳酸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3~8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3~15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加速患者清醒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感染后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强  曾胜田  黄健东 《中外医疗》2012,31(11):83-83
目的探讨和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摘取我院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在48h内行气管切开;对照组在伤后48h再行气管切开,2组治疗方法相同。统计并观察2组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5.7%和69.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控制感染事件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能够有效的防治重型颅脑损伤之后可能发生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浓度氯化钠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8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0.45%氯化钠,对照组给0.9%氯化钠,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45%氯化钠用于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0.9%氯化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HH与HME两种加温加湿设备运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长期持续氧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200名患者随机分为HH组(95例)和HME组(105例),HH组使用HH持续加温湿化,HME组使用HME,比较两组的湿化效果、氧疗效果以及肺部感染率。结果 7d后,HH组湿化效果、肺部感染情况优于HME组(P〈0.05),14d两组的湿化效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氧疗效果PaO2、SaO2、SpO2比较上HH组优于HME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长期持续氧疗患者(≥7d),HH的临床效果优于HME。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ω-3 PUFAs组(B组),B组治疗中加用ω-3 PUFAs.2组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给予能量补充105~125 kJ·kg-1·d-1,其中B组中部分热量由含ω-3脂肪酸的脂肪乳剂来提供.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7天监测患者当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使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的水平.结果:肺泡灌洗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在第4、7天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1).肺泡灌洗液中IL-6的表达水平在第7天B组显著低于A组(P〈0.01).肺泡灌洗液中IL-10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水平在第4、7天B组均低于A组(P〈0.01).CRP水平在第2、4、7天B组均低于A组(P〈0.01).CD4/CD8比值在第2、4、7天B组均高于A组(P〈0.01).结论:ω-3aPUFAs能够调节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免疫状态,对肺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74例12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8例12h后行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伤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在昏迷时间、伤后3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和预后方面,A组比B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和实施细致的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耳思远  卓杰 《医学综述》2013,(2):377-378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保定市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气管切开时间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对照组(52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观察组(60例)伤后<24 h行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以及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够明显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并能有效地改善肺部感染情况,是临床首选的处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建民 《中原医刊》2007,34(21):68-69
目的 观察超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71例,其中男51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岁。37例行超早期气管切开(脑外科手术后即行气管切开),34例于脑外科手术后3-5 d行气管切开(后期切开组)。所有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超早期气管切开患者治疗后恢复程度好,良好、轻残率高于后期切开组(P〈0.05);重残、肺部感染率、死亡率低于后期切开组(P〈0.01)。结论 超早期的气管切开能及时增加全身供氧,降低颅内压,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至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1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11例12小时后行气管切开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率(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45.45%),而昏迷时间10.48±2.72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4.78±4.48天,且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陈亮 《重庆医学》2015,(30):4232-423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和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CRP)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学科2014年1~10月的6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26)。留取静脉血标本要在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1 h内,观察指标有:体温(℃)、白细胞计数(WBC ,×109/L)、PCT、CRP。结果感染组各时段 PCT、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和PCT联合CRP诊断肺部感染灵敏度分别为78%、81%、81%。特异度方面,PCT联合CRP为77%,明显高于PCT (69%)和CRP(15%)。结论 PCT联合CRP的检测阳性率及特异度较高,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早期较特异和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腩损伤患者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率55.9%(38/68),气管切开组NP发生率73.7%(28/68)(P〈0.001),昏迷时间对照,并发NP组明显延长,平均分别为27.39及4.04d(P〈0.001)。结论用loglstic回归分析表明,昏迷时间、气管切开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有助于改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开颅手术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在术后24h以内)60例。B组为未行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在术后24h以后)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头孢三代、半合成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7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A组21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d,平均6.5d;B组54例,有16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0~20d,平均17.2d;A组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1),同时A组感染控制率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患者均早期(3 d内)气管切开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未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切开时间超过3 d或者未切开)。经不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6462,P=0.0099);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0%,显著低于对照组(77.5%),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9006,P=0.0029)。结论: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黎艳晖 《中外医疗》2014,(14):158-159
目的分析ICU重型颅脑外伤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致病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92例,分析其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常见致病菌。结果引起ICU重型颅脑外伤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气管切开和长时间应用呼吸机等因素有关;总共有67(72.8%)例患者分离出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有46(68.7%)例,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4(20.9%)例,肺炎克雷伯菌12(17.9%)例,大肠埃希菌9(13.4%)例,鲍曼不动杆菌7(10.4%)例,洋葱假单孢菌4(6.0%)例,格兰阳性菌21(31.3%)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16.4%)例,溶血葡萄球菌7(10.4%)例,屎肠球菌3(4.5%)例。结论 ICU重型颅脑外伤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是否气管切开和长时间应用呼吸机等,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在临床上加以注意,使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患者14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肺感染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