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毛冬青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毛冬青汤,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冬青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熨烫结合气压治疗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11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按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结合气压治疗,每日1次,5日1疗程,共3疗程后随访三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发热、疼痛、腓肠肌压痛等症状均有改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中药熨烫结合气压治疗能增加静脉的血液速度,改善微循环,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且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3年-2013年6月收治的10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不同分为中药治疗组(八珍汤加减)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2.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粉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三七粉,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对照组发生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粉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0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加强针对深静脉血栓的宣教、治疗、护理等相应措施.结果在实施预防护理过程中,4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有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结论:通过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2%,对照组疗效优良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7.5±4.7)d,对照组住院时间(22.4±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缩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的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加强术前评估,术后观察,康复指导,尽早采取各种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6例中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经过治疗,患者的患肢疼痛减轻,下肢肿胀消退,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伤Ⅰ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代替穿戴弹力袜,其余治疗及护理均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股总静脉和股浅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第7日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7日下肢股总静脉及股浅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提供临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本项目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方剂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阐明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丰富其预防方法。结果: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超声诊断标准,86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血栓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为4.7%。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观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结果:38例患者术后均未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李威  祁晓华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72-97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分针药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治疗,进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血栓发生率;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针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血小板计数、VAS指数,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的差异(P〈0.05),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可以加强活血祛瘀的作用,提高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并改善术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术后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术口引流量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延长PT、APTT,减少术后出血、升高血小板计数;对照组有2例发生DVT,治疗组均未发生DVT。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8例,按随机序列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2%(2/64),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50%(8/64),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术后大腿与小腿周径均明显增加,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存在发生血液高凝状态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高风险,而中医补肾益气活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高凝状态,减少大腿肿胀,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桃消肿合剂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8例,曾患有下肢静脉血栓者1例,拒绝口服中药红桃消肿合剂者2例,因经济原因行其他术式者2例,最终纳入符合标准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桃消肿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3 d、7 d 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DVT发生0例,对照组DVT发生3例,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桃消肿合剂预防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9例老年患者分成对照组44例(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下肢各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下肢各静脉血流速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4. 92±1. 58) g/L、D-二聚体水平(435. 56±105. 22) ng/ml都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 22%)更低(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了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采取心理护理、术前检查、禁烟宣教、常规准备,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康复锻炼、药物预防护理等护理措施,有利于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栓通静脉滴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以血栓通注射液10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对照组腹壁皮下注射0.6m L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DVT的例数,皮下出血例数,并观察术后48h的引流量。结果:两组在预防DVT疗效及皮下出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但血栓通组48h引流量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佛蝎通瘀汤配合下肢CPM功能锻炼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A组用佛蝎通瘀汤配合下肢CPM功能锻炼,B组用华法林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佛蝎通瘀汤配合下肢CPM功能锻炼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韩庆松 《新中医》2012,(4):52-53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通栓饮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等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通栓饮治疗,对比2组术后1周、1月和3月时的疗效。结果:术后1月、3月,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活血通栓饮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够明显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骨科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