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飞  张鹏  王润智 《临床肺科杂志》2021,26(7):1008-1012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儿重症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2月本院18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入组6个月后临床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血清SAA、HMGB1水平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B2)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入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华中阜外医院住院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病史资料、HMGB1以及HMGB2等指标,并进行CAC的分析.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非CAC组(62例)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D-D、PCT、PA在老年重症肺炎中的检测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6例、重度24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一般17例,良好33例.另选取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D、PCT、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的变化及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6例,依据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平均年龄(60.47±10.36)岁。分别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GRP和HMGB1浓度。依据再次入院复查CAG,分析血清CGRP和HMGB1浓度与ISR发生的关系。结果血清学检查显示,患者术前CGRP水平为(57.44±6.34)ng/L,术后为(65.48±7.16)ng/L;术前HMGB1水平为(105.47±11.91)μg/L,术后为(128.57±12.7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水平变化随疾病严重程度呈现增加趋势。对150例患者随访发现,16例发生ISR。ISR组CGRP、HMGB1水平均高于非IS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R者血清CGRP和HMGB1术后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对临床上预测ISR发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丽  徐刚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8):1180-1183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老年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为A组,30例重症肺炎无ARDS老年患者为B组,30例非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为C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TNF-α、IL-6、IL-10、HMGB1水平,并分析TNF-α、IL-6及IL-10与HMGB1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根据A组患者预后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NF-α、IL-6、IL-10及HMGB1水平。结果四组受试者血清TNF-α、IL-6、IL-10和HMGB1水平值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A、B、C组均值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HMGB1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和0.566(P均0.01)。IL-10水平与HMGB1水平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502(P0.01)。死亡组IL-6及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死亡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及HMGB1的超表达或过度释放可能是导致重症肺炎并发ARDS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冠心病组再根据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若干个亚组。所有患者造影前均测定血清HMGB1、hs-CRP、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心肌标志物等相关指标,同时询问吸烟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MGB1及hs-CRP水平,以明确冠心病患者血清HMGB1及hs-CRP水平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结果 1冠心病患者血清HMGB1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MI组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高于UAP组(P0.05),UAP组血清HMGB1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血清HMGB1及hs-CRP水平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血清HMGB1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Gensini积分与血清HMGB1水平呈正相关(r=0.760,P0.01),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6,P0.01)。3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血清HMGB1、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三支病变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4冠心病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91,P0.01)。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在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血清HMGB1优于hs-CR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的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PCT和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和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和(34.24±4.82)mg/ml,对照组为(0.05±0.01)ng/ml和(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和67.8%(38/56),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和76.8%(43/56),而两者联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和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和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PCT和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水平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按照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53例)与恶化组(3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清CHE、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采用Spers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HE、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好转组患者MODS评分、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好转组住ICU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入院后3、7 d以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均0. 05);恶化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 05);入院时、入院后(24 h、3 d、7 d)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恶化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 531,P 0. 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25,P 0. 05),血清CHE水平与PCT水平呈负相关(r=-0. 564,P 0. 05)。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清CHE、PCT、CRP、空腹血糖以及机械通气为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明显降低、PCT水平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清CHE、PCT水平有助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患者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初诊哮喘患者(间歇/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血清HMGB1的水平,并与36例完全控制哮喘组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间歇发作/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与重度持续组哮喘患者血清HMGB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完全控制哮喘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低于初诊哮喘患者,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血清HMGB1水平可以反应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重症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铜蓝蛋白(CER)水平,并分析其与心肌损害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医院2015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212例重症肺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检测其基线血清PCT、hs-CRP和CER水平。计算心肌损害发生率,对比心肌损害发生者和未发生者基线血清PCT、hs-CRP和CE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述血清因子与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基线血清PCT、hs-CRP、CER水平及三者联合对心肌损害的预测效能。结果本组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为11.79%,发生时间为(7.15±2.08)d;心肌损害发生者基线血清PCT、hs-CRP和CER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者年龄<3岁、并发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低钾血症、发病至入院时间>7d、发病至入院时间3~7d、基线PCT升高>50%、基线hs-CRP升高>50%、基线CER升高>50%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者(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均为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基线PCT、hs-CRP、CER水平预测心肌损害的Cut-off值分别为8.45pg/L、12.50mg/mL、402.47mg/L,三者联合预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2.00%、97.86%、0.896,均高于单独预测。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并心肌损害发生风险高,发生者基线PCT、hs-CRP、CER水平较高,年龄<3岁、并发呼吸衰竭等均是其危险因素,且基线PCT、hs-CRP、CER水平联合预测心肌损害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1.
COPD患者HMGB1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俊强  梅晓冬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37-1538
目的研究COPD病人在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肺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测定COPD病人在急性加重期和经过治疗进入临床缓解期血清HMGB1的浓度及肺功能值(FEV1%、FEV1/FVC),数据用SPSS 13.0作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HMGB1浓度值高于缓解期(P〈0.05);急性加重期FEV1%低于缓解期(P〈0.05);加重期和缓解期HMGB1浓度值和FEV1%呈直线负相关(P〈0.05)。结论 1.HMGB1作为炎性分子,在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2.在COPD中HMGB1浓度和肺功能明显相关,提示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12例、STEMI组42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STEMI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10.4±9.3)ng/ml对(2.3±2.3)ng/ml(P<0.001),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HMGB1可能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S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SP患者110例.将110例SP患者分为AKI组和无AK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比较AKI组不同KIDGO分期患者血清PCT、CysC水平,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及脑钠肽水平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6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48例一般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和45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d、3 d、5 d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降钙素原(PCT);结合7 d内患者的病情情况分析BNP及PCT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评估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BNP及PCT水平显著高于与对照1和对照组2;病情好转组治疗3 d、5 d时BNP及PCT水平低于恶化组;PCT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灵敏度为0.793、特异度为0.914;BNP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4、灵敏度为0.745、特异度为0.509。结论 PCT动态变化优于BNP,可反映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病情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5.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其释放到细胞外参与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报警素分子,已被证明在肺部慢性炎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HMGB1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重要作用,本文就HMGB1与COP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刘嘉  阮宏莹  林鹏  宋维 《山东医药》2014,(10):63-65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37例喉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组)和41例健康对照者(健康组)血清HMGB1、MMP-9表达水平,分析HMGB1、MMP-9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HMGB1与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喉癌组血清HMGB1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组及健康组(P<0.05);HMGB1和MMP-9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原发部位无关( P>0.05);血清HMGB1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1)。结论 HMGB1、MMP-9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在此过程中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降钙素原(PCT)与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患者的预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及转出ICU(或死亡)前PCT、D-D水平。计算降钙素原变化率(PCTc)和D-二聚体变化率(D-Dc)值,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c及D-D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转归的评估作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结果 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31例(39.7%)经治疗后好转并转出监护室,47例(60.2%)病情恶化死亡;生存组的年龄[(77.30±6.72)岁]及APACHE Ⅱ[(19.29±2.69)分]明显低于死亡组[(83.84±5.54)岁、(21.02±2.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及死亡组患者PCT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PCT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7±0.65)和(7.18±1.91)ng/ml,(0.62±0.25)和(10.37±2.47)mg/ml;均P<0.01]。2组患者D-D水平在治疗前和3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D-D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死亡组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D-D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0.15)和(3.78±0.85)mg/L,(0.40±0.09)和(4.98±0.69)mg/L;P<0.001]。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在治疗3、7d及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6 (3.28,8.22)和-3.17 (-4.55,0.00),53.73(49.12,58.93)和-31.75(-40.91,-21.05),89.29(86.36,91.78)和-96.86(-119.40,-68.00),均P<0.001]。D-Dc在生存组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并随病情好转升高,D-Dc在死亡组中则相对较低,并随病情恶化逐渐下降,2组在治疗3、7d,转出或死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0 (0.00,6.25) 和0.00(-7.69,0.00),58.33(55.29,64.21)和-95.24(-128.50,-60.87),77.22(74.29,83.64)和-161.10(-218.70,-114.20),均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CTc,D-Dc,APACHE Ⅱ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具有评估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974,0.779,0.337; P<0.05],其中PCTc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AUC为0.974,95%CI为(0.940,1.010),最佳截断点为0.65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7.9%。结论 PCTc及D-Dc可以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0例老年肺炎患者为治疗组,按CURB-65评分系统分成低危组20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20例.非感染性支气管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予以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肺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危组及中危组降钙素原升高明显高于低危组.结论 降钙素原对于老年肺炎的诊断及病情危重程度的判断较C-反应蛋白敏感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心脏Tei指数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2例CHD患儿为CHD组,入院后行右心导管检查术,根据是否并发PAH分为PAH组(n=39)、非PAH组(n=113);同期选取48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分别于CHD患儿入院后次日及对照组体检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两组入院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脏Tei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水平和心脏Tei指数对CHD患儿并发PAH的诊断价值。结果 CHD组血清HMGB1水平、心脏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AH组NT-proBNP、LAD、HMGB1、Tei指数高于非PAH组,LVEF低于PAH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B2)水平与梗死相关血管自发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93例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PCI前检测血清HMGB2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为两组:非自发性再通组(TIMI血流0~1级,225例)和自发性再通组(TIMI血流2~3级,68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非自发性再通组血清HMGB2水平明显高于自发性再通组[(7.53±2.28)ng/mL:(3.24±1.26)ng/mL,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MGB2水平是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OR=2.18,95%CI:1.11~4.33,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以2.15 ng/mL为临界值预测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的预测价值敏感度为79.00%,特异度为85.00%。结论血清HMGB2低水平是AMI患者自发性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测定血清HMGB2水平对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自发性再通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