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氧化应激(OS)、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2例颈动脉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n=44)及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组(联合治疗组,n=48),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MT、血脂及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和IM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SOD活性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联合治疗组TC、LDL-C、MDA和IMT较阿托伐他汀组下降明显(P0.05),SOD水平较阿托伐他汀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能够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脂,有效降低IMT及OS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伐他汀组61例与阿托伐他汀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匹伐他汀组患者于PCI前予以匹伐他汀强化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于PCI前予以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血脂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TC、LDL-C、HDL-C上主效应显著(P0.05),在TG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方法在TC、TG、LDL-C、HDL-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治疗3、6个月两组患者TC、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匹伐他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效果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减少MACE的发生,而与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比较,匹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他汀组和联合组。连续治疗12 w后,检测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治疗后两组的总辅酶Q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TC、TG、LDL-C、Cys C、β2-MG显著下降,HDL-C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Hb A1c、FPG显著下降(P0.05),他汀组无显著差别。治疗前后比较,联合组Hb A1c、FPG、TC、TG、LDL-C、β2-MG优于他汀组(P0.05)。给药后与联合组比较,他汀组总辅酶Q10、SOD均显著下降,MDA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比阿托伐他汀单独使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加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脂灵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高脂血症治疗指南推荐的低盐低脂饮食及瑞舒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加服降脂灵片。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TC、TG、VEGF、HDL-C、LDL-C、VEGF、NO及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TG、TC、LDL-C均下降,HDL-C、VEGF、NO、SOD均升高,且观察组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HDL-C、VEGF、NO、SOD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 0.05)。结论降脂灵片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病人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4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疗程为8 w,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4 w、8 w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8 w后匹伐他汀组HDL-C水平有显著升高(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HDL-C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升高HDL-C,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冠心病病人9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与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用药组则在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输注。两组病人治疗时间均为14d。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入院时,冠心病病人TC、CysC、T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病人CysC、TC、TG、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CysC、TC、TG、HDL-C水平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CysC显著升高,表明炎症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而通过丹参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调节脂质代谢,改善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均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0 mg组:治疗后(1.23 0.19)mm比治疗前(1.48 0.26)mm,P<0.05;20 mg组:治疗后(1.03 0.2)mm比治疗前(1.46 0.23)mm,P<0.05],降低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与10 mg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 mg阿托伐他汀能更进一步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及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降血脂效果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及对照组,比较每组治疗前后(3和6个月)的血清脂质指标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数量变化、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3、6个月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6个月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总胆固醇(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瑞舒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和瑞舒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LDL-C明显升高(P0.05)。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斑块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在短期内降血脂效果明显,阿托伐他汀钙在长期内降血脂效果明显,在抗动脉硬化稳定斑块方面,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尼古丁中度依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60例尼古丁中度依赖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阿托伐他汀干预组80例,观察用药前、用药12个月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空腹血糖(FPG)、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干预后,TC,L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MD显著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尼古丁中度依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伴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CHD伴高脂血症病人,按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在常规CHD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病人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病人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不良反应少、降脂能力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20mg,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10mg组治疗后(1.23 0.19)mm比治疗前(1.48 0.26)mm,P<0.05;20mg组治疗后(1.03 0.2)mm比治疗前(1.46 0.23)mm,P<0.05],降低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与10mg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mg阿托伐他汀能更进一步降低TC、LDL-C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三种降血脂药物应用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患者起病后24 h内入院。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三组患者共接受2周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血清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的TG、TC、HDL-C、LDL-C、CRP、IL-6、TNF-ɑ水平较本组入院时均显著的改善(P0.05),瑞舒伐他汀患者的TG、TC、LDL-C、CRP、IL-6、TNF-ɑ水平显著的低于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HDL-C水平显著的高于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CRP、TNF-ɑ水平显著的低于辛伐他汀组患者(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显著的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辛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安全性均较高,但是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改善患者急性期炎症反应,同时降血脂效果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低脂饮食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均每晚1次,疗程8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阿乐)治疗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阿托伐他汀组11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58例和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组辛伐他汀组101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分别为48例和53例),给予辛伐他汀10mg/d。4周后如未达有效标准,均可加量至20mg/d,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高胆固醇血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总胆固醇(TC)从(6.59±0.66)mmol/L降至(4.62±1.45)mmol/L(下降29.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4.02±0.77)mmol/L降至(2.44±0.64)mmol/L(下降39.3%);(TC-HDL-C)/HDL-C从3.93±1.22降至2.37±1.54(下降39.7%)(P均<0.01)。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TC-HDL-C)/HDL-C作用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P均<0.05)。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使甘油三酯(TG)从(3.17±0.97)mmol/L降低至(2.21±1.03)mmol/L(P<0.05),作用亦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 (1)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降低LDL-C、TG和(TC-HDL-C)/HDL-C作用明显优于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升高HDL-C作用则两组相似;(2)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较轻微;(3)阿托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4)推荐常规剂量10mg/d,少数TC、LDL-C较高者可用20mg/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作用和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观察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VCAM-1、PAI-1水平和体重的变化,处死动物后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局部VCAM-1和PAI-1阳性表达百分数.结果实验前3组动物血清TC、TG、LDL、VCAM-1和PAI-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6周后与胆固醇饲喂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TC、LDL、VCAM-1和PAI-1水平,明显减少斑块/内膜面积比(0.161±0.027比0.281±0.037,P<0.01);明显减少内膜厚度(38.11±6.02比67.47±7.13)μm;明显减少内膜/中膜比(0.391±0.213比0.878±0.370,P<0.01).阿托伐他汀明显减少VCAM-1和PAI-1的阳性表达(P<0.01).结论AS的发生伴有VCAM-1和PAI-1的过度表达,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它们的表达减轻AS病变可能是其抗AS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4例,随机均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压、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Ⅰ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Ⅱ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于降脂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水平。结果(1)4个组治疗后3、6、12个月后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治疗Ⅲ组较对照、治疗Ⅰ组、治疗Ⅱ组3组LDL-C、TG、TC水平下调(P<0.05);4组间HDL-C上调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Ⅰ组间LDL-C、TG、TC、H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Ⅱ组较对照、治疗Ⅰ组两组LDL-C、TG、TC水平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HDL-C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2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10 mg依折麦布组患者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20 mg阿托伐他汀组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低剂量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长期服药至随访结束。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和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小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LDL-C升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降低颈动脉IMT、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对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及心肌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SD雄性大鼠18只,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模型组(6只)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6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阿托伐他汀干预4周(10 mg·kg~(-1)·d~(-1)灌胃)。实验终点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TC、TG、LDL-C,HE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及心肌HSP60、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TC、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内可见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主动脉及心肌HSP60、NF-κB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TC、LDL-C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主动脉组织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主动脉及心肌HSP60、NF-κB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调节血脂,降低HSP60的表达;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6例),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疗程为两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两周后,CRP、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 ̄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CRP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CS早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使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