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恩施州中心医院康复门诊及住院的2~6岁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康复组,每组60例,同时选取20例同期同院体检科体检的正常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康复组予以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康复训练结合醒脑益智方治疗。同时对各组患者进行的GMFM量表的评估,测定其肌力的变化,并抽取血液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和BDNF,比较各组数据的统计差异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康复组治疗后的GMFM、肌力与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BDNF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临床症状,改善其肌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郝淑芳  刘欣 《光明中医》2014,(6):1246-124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推拿疗法对脾肾虚弱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脾肾虚弱型脑瘫患儿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两组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主要采用Bobath神经发育学治疗法)、作业疗法、肌兴奋治疗仪及采用脑细胞营养药物等,观察组另外加用穴位注射和中医传统推拿治疗,同时观察患儿股四头肌肌力和GMFM评分的变化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Lovett分级和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推拿疗法能明显提高脾肾虚弱型小儿脑瘫的肌力,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疗程均为12周。2组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测定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关节量角器测量踝关节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后腘绳肌、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5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醒脑益智方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疗效及对患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神经重塑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益智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GMFM及SAS评分、肌张力、发育商改善情况及血清TGF-β1、神经重塑相关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GMFM和SAS评分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GMFM和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跟耳实验角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足背屈角和股角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各项发育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TGF-β1、NGF、GDNF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益智方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粗大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改善肌力和肌张力,提高患儿智力发育商,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儿血清TGF-β1、NGF、GDNF水平,促进脑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和功能重塑,抑制免疫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及四肢肌张力水平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予针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四肢肌张力。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四肢肌张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四肢肌张力评分,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主要是由孕期内的发育缺陷或者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一旦确诊,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受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脑瘫患儿都有条件长期接受医疗机构康复治疗,因此家庭康复训练逐渐成为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新热点[1-2]。笔者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朱琏针刺兴奋法一型手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年龄为9~59个月的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朱琏针刺兴奋法一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B12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10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MFM-88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刺兴奋法是一种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阳经循经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智力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阳经循经推拿。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3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智力评分,并比较其智力提高程度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智力提高程度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经循经推拿联合基本康复训练治疗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为主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纳的98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头针治疗方案加上推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督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以及GMFM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对两种治疗方案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治疗前在ADL评分以及GMFM评分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ADL评分以及GMFM评分上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总有效率95.9%,对照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治疗后肌张力波动水平对比,有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督脉为主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儿前后坐位肌肉相关肌张力,减轻肌张力波动水平,提高患儿ADL评分以及GMFM评分,通过改变血清中的抑制因子,促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从而改善神经因子生存的脑内微环境,达到改善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症状的效果。其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晋雷  杨英阁  邢含业 《新中医》2022,54(1):172-176
目的:观察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训练治疗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疗法,观察组予以指压术联合平衡疗法,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以及中文版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A区、B区、C区、D区、E区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上述5个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MBP、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MBP、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I及PedsQLT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药浴联合悬吊运动对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联合悬吊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评价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8%)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收肌、腘绳肌、腓肠肌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20 cm宽步道10 m步行速度(MWS)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与悬吊运动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约占脑瘫患儿总数的6%,表现为体软、不能保持一定的姿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发育.常规疗法疗效不佳,2000年初我科采用体针、经气导平仪并功能训练治疗该类患儿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尖足是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站立和行走.笔者对推拿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尖足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尖足是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站立和行走.笔者对推拿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尖足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体质的影响。方法:将2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小儿推拿加现代康复疗法组14例;B组:单纯现代康复疗法组12例。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A组平均体重增加量高于B组;而呼吸道感染次数、呕吐或腹泻次数及因病休疗天数均低于B组。结论:小儿推拿疗法能够增强脑性瘫痪患儿的体质,是现代康复疗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周按摩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周按摩法治疗。采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法)及构音障碍评定法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改善语言发育功能及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周按摩法联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都修波  马丙祥 《中医研究》2010,23(11):39-40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本病是儿童期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是较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20%,此型患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肌力降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动作少、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理筋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儿均给予针灸疗法及基础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理筋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理筋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痉挛型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45例加用头部穴区推拿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治疗组45例予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2组均以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及微量元素血钙、锌、铁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肌张力M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钙、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锌、铁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头针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状况,增加微量元素水平,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建立及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流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腔游戏,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流涎情况,以及干预前后舌、唇、下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流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舌、唇、下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可有效改善脑瘫流涎患儿舌、唇、下颌运动功能,减少流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