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心室特征对急性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 [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1年10月261例INFMI患者,根据PCI术后1年随访记录分为心力衰竭组(n=42)和无心力衰竭组(n=21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心动图特征;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术后HF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 [结果]经筛选,在最优λ值处LASSO模型纳入INFMI患者游离壁中间段和整体纵向应变、流入道舒张期末容积和射血分数、体部舒张期末容积和射血分数。术后体部射血分数降低(截断值43.27%)、流入道射血分数降低(截断值51.49%)、整体纵向应变升高(截断值-13.52%)对HF有较高预测价值。联合年龄、Killip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构建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较高,一致性指数0.981(95%CI:0.872~0.997),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 [结论]INFMI患者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流入道和体部射血分数联合年龄、Killip分级、NT-proBNP对PCI术后1年HF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决策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其对心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量 4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对照组左心室大小、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 ,并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中 ,2 5例收缩功能异常 (EF=38.2 4± 9.43% ) ,其左心室增大及形态改变最明显 (L VDd 5 .94± 0 .95 cm )。另外 2 0例收缩功能正常 (EF=6 2 .0 0± 5 .96 % ) ,其左心室大小及形态无明显改变 (L VDd=5 .0 4± 0 .37cm)。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0 1。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均比正常对照组舒张功能 E峰减低、A峰增高、E/ A比值减小、DC减慢 P<0 .0 1。结论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由左心室重构而引起的心脏扩大及球形改变 ,可进而影响心功能 ,导致心力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左心房应变功能。方法对AMI患者40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峰,并计算E/e值。存储心尖四腔心及两腔心动态图像,比较两组间左心房储存时期(即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分析AMI组左心房纵向应变与E/e值相关性。结果 AMI组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左心房整体应变与E/e值成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5,P0.01)。结论左心房纵向应变是评价AMI患者左心室充盈压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三维斑点追踪(3D-STI)评估家庭自主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AMI并接受延迟PCI病人,术后予以家庭自主式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D-STI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3D-STI参数。结果:96例AMI病人年龄(52.43±5.26)岁,其中男性58例(60.425%),前壁心肌梗死39例(40.63%),胸痛组织发作至择期PCI时间为(6.62±2.14)d。家庭自主式康复训练6个月后进行随访,其中左室重构53例(55.21%),无左室重构43例(44.79%)。左室重构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肌钙蛋白I、PCI前ST段上抬、PCI 60 min后ST段上抬均高于无左室重构组,左室射血分数、3D-STI病变参数低于无左室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左心室重构显示,整体环形应变(GCS)临界值为-10.85%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灵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3D-STI)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41例STEMI患者(病例组)PCI术后第12个月进行3D-STI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病例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STEMI患者的心肌变形能力是下降的,虽然经PCI治疗后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即使在术后12个月仍然低于正常人,因此PCI术后1年仍然需要长时间随访观察;3D-STI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舒张功能正常组[LVEDP≤15 mm Hg,(1 mm Hg=0.133 k Pa)]31例,舒张功能不全组(LVEDP>15 mm Hg)37例。采集心尖四腔全容积图像,运用4D Auto LVQ软件进行离线分析,得到左心室整体(四项三维应变指标)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GLS、GCS、GAS、GRS较舒张功能正常组均明显减低(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项三维应变指标与LVEDP中度相关:GLS(r=0.585,P<0.001),GCS(r=0.589,P<0.001),GAS(r=0.674,P<0.001)及GRS(r=-0.6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LS在-15.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68%;GCS在-17.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81%,GAS在-29.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和68%。结论:3D-STE的相关应变参数可用来预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冠心病患者的LVEDP,并能作为新的超声诊断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入院时高血糖患者对住院期间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并在住院期间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患者478例。根据PCI术前入院时随机静脉血血糖值≥7.8mmol/L,分为血糖增高组(AHG),入院血糖≥7.8mmol/L和正常血糖组(NGT),入院血糖<7.8mmol/L),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门诊随诊至出院后6个月至1年。随诊内容包括实验室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及服药情况等。分析入院血糖增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共入选患者478例,424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入院高血糖的发生率是44.1%(211/478)。随访结束时,31.6%(134/424)的患者发生心脏扩大。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Killip分级、左心室扩大比例、早期再灌注、服药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与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LVEDD扩大明显[(54.3±5.0)vs.(52.2±6.7)mm,P<0.05],心脏扩大比例增高,(38.6%vs.2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高血糖(OR=5.770,95%CI:1.144~3.782,P=0.016)是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高血糖是急性ST段抬高前壁心肌梗死6个月~1年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机制、时间、后果、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RT3D-STE)与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检测在评估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危险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的AMI患者,将SYNTAX评分≥23分且“罪犯血管”为近端闭塞者分为高危组,将SYNTAX评分<23分且“罪犯血管”为中远端闭塞者分为低危组,每组20例。患者于CAG后24 h内进行RT3D-STE,分别获取其三维左心室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观察两组对象左心室17节段心肌于圆周运动、径向运动和长轴运动内应变改变和心脏彩色超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circum ferential strain,GC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9.60,P <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E/A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meter,LVDs)、A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12.05,P <0.05);观察组患者LVEF参数和整体心肌应变参数GAS、GCS及GLS呈负相关(r=-0.54~-0.70,P <0.05),和GRS为正相关(r=0.53,P <0.05)。结论临床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有可重复追踪、方便、可靠、无痛苦及快捷等优势,且对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敏感性较高,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前瞻性入选STEMI接受急诊PCI的患者451例,其中糖尿病患者93例,非糖尿病患者358例。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造影和介入治疗结果、术后1周和6个月心超随访左心室重构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症状至就诊时间显著延长[(399±106)min比(321±116)min,P=0.006],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增高(65.6%比51.7%,P=0.02),但两组住院期左心功能相似。PCI后6个月心超随访发现,糖尿病组患者左心室重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9.0%比17.3%,P=0.01)。糖尿病(RR 2.10,95%CI 1.31-4.79, P=0.02)、前壁心肌梗死(RR 2.13,95%CI 1.31-4.19,P=0.03)及多支血管病变(RR 2.85,95%CI 1.73-4.67,P=0.01)是STEMI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随访显示,糖尿病组患者因心力衰竭诊断而再次住院的比例增加(12.9%比8.1%,P=0.15)。左心室重构患者(23/89例)发生不良临床事件比例显著高于无左心室重构患者(25.8%比6.6%,P<0.001)。结论糖尿病是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高危因素,因此,制定糖尿病STEMI患者的综合干预策略,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是否较基线值增加20%将233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非左心室重构组(n=181)和左心室重构组(n=52)。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结果 233例患者中52例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内发生左心室重构,发生率为22.3%。与非左心室重构组比较,左心室重构组年龄、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增高(P<0.05或P<0.01),前壁梗死、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ST段回落不良比例增加(P<0.05或P<0.01)。左心室重构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7天血浆脑钠尿肽水平高于非左心室重构组(P<0.05或P<0.0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脑钠尿肽水平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ST段回落不良、糖尿病与左心室重构独立相关。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脑钠尿肽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ST段回落不良、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指标和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与患者早期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PCI术的患者70例,根据术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死亡与年龄、性别、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实验室检查指标(c Tn T,pro BNP)、发病到行PCI时间(开通时间≤2 h,开通时间2 h)等参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参数有c Tn T、pro BNP、PCI开通时间、EDV、EF,其中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是pro BNP、EF、c TNT及EDV,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8.79%(截断值3 145 pg/ml,AUC=0.943,P0.000 1),100%和87.88%(截断值≤49%,AUC=0.936,P0.000 1),100%和80.30%(截断值4.5 ng/ml,AUC=0.894,P0.000 2),100%和78.79%(截断值148 ml,AUC=0.871,P0.001 4)。结论超声心动图左心收缩功能及构型变化与PCI术后死亡密切相关,提示超声心动图能客观、准确地预测梗死后心功能,提示临床积极干预避免PCI术后早期心源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有望成为最有效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AMI合并OSAHS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OSAHS病情程度分为三组:病情重度组(n=18)、中度组(n=40)和轻度组(n=32),另选择本院同期就诊的单纯AMI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PCI术后疗效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随着OSAHS病程程度的加重,低通气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明显升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降低,四组AHI、夜间最低SaO2、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SAHS病程程度的加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升高,四组术前、术后3个月LVEF、LVESD、LVE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不良心...  相似文献   

15.
左心室重构发生在心力衰竭之前,其过程分为早期重构及晚期重构两个阶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预防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β受体阻滞剂也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我们将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组与单用美托洛尔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3周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患者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以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梗死相关动脉(IRA) 为左前降支(LAD)者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右冠状动脉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各种RA发生率与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无统计学差异;发病4 h内开通IRA者RA、快速性心律失常总体发生率及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4~8 h及>8 h者,室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8 h者;予静注或滴注利多卡因、静注阿托品、临时起搏器、电除颤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控制.认为AMI患者直接PCI后RA发生率高,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IRA、IRA病变程度、发病至开通IRA时间明确相关;RA一般预后良好,多数不必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左室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动脉(IRA)完全闭塞(TIMI0级~1级)。依据成功行PCI的时间分为3组。A组:6h内成功对罪犯血管施行PCI,29例;B组:6h~12h内成功对罪犯血管施行PCI,34例;C组:12h~24h内成功对罪犯血管施行PCI,28例。分别于术后即刻和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及心功能情况,对比分析3组Cortina积分和室壁瘤形成的比率、左心室造影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0)、心脏指数(CI),并观察1年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成功PCI即刻,3组之间各项心功能参数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A组和B组各项心功能参数较即刻有改善趋势;C组较前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期间,3组无死亡及再次心肌梗死事件发生。心力衰竭及心绞痛的发生C组均明显高于A组、B组。结论AMI后尽早行PCI,开通IRA,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从而改善预后,减少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非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被检人员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水平,并且应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e)、舒张晚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a)以及收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 SRs)水平。结果观察组LAAEF、LAPEF、LAEF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AVmin、LAVmax、LAVpre都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 SRs、m SRe下降,m SRa上升(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有利于早期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指标变化。方法:入选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71例,以冠状动脉狭窄是否50%分为病变组(n=47)与对照组(n=26)。冠状动脉狭窄组按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分为心肌缺血组(n=25)及心肌梗死组(n=22)两个亚组。所有入选者应用Toshiba Artid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应用3DT在线分析软件,对各组整体应变参数进行分析,包括:整体纵向峰值应变、整体径向峰值应变、整体周向峰值应变。结果:1心肌梗死组与心肌缺血组、对照组比较: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增大(P0.05或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频谱E/A明显减低(P0.05或P0.01)。心肌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梗死组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对照组及心肌缺血组(均P0.01),心肌缺血组低于对照组(P0.05)。3心肌梗死组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对照组及心肌缺血组(均P0.01),心肌缺血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心肌梗死组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参数较对照组和心肌缺血组明显减低(均P0.01)。心肌缺血组者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通过多项应变参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冠心病早期缺血时周向应变已经出现减低,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肌形变能力及运动协调性将进一步减低,左心室整体径向、周向、纵向应变均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老年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6例,根据年龄分为低龄老年组(65~74岁) 59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 3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症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发生率、吸烟率及胸痛类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房颤发生率、不同性别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Killip分级及入院血小板计数、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例、门-球时间、住院时间(排除死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龄老年组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4),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心电图梗死图形比较,低龄老年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P<0. 05),其余类型〔前壁、下壁(包括右心室及正后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左主干病变、病变血管平均数、"罪犯"血管、"罪犯"血管完全闭塞、非"罪犯"血管慢性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侧支循环建立率、术前TIMI分级<3级、术后TIMI分级<3级发生率、单纯球囊扩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龄老年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术中使用升压药比例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罪犯"血管支架植入数量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术后胸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再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诊PCI治疗AMI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