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朝医学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理论体系日渐完善,但对针灸学论述甚少。后人根据李济马先生的体质论.以“四象医学”为基础,依据不同体质选取不同穴位,创立了“太极针法”,但知之者不多。故笔者将这一疗法及临床体会介绍于下,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2.
朝医太极针疗法是朝医四象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统经络,依据四象人体质不同,以心经穴位为主,同时配合选取不同的治疗穴,来达到阴阳的平衡。太极针疗法具有取穴"少而精",疗效独特,操作简便、易学,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特点,尤其适合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3.
《易经》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朝医太极针法与太极六合针法,皆是中医传统理论结合太极理论的新型针法,但其内容截然不同,前者以四象医学为基础,以泻大脏器补小脏器为特点;后者是以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为枢纽,以人体的三层太极八卦为模式的一种针法。本文将从创立来源、名称由来及内涵、针法基本内容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分别论述其精髓,为今后从事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工作在思路和方法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针灸疗法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以《阿森斯失眠量表》对病人进行睡眠质量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太极针法     
1太极与人体经络的关系人是一个活的太极,在这一太极体内,存在着众多阴阳对立统一的太极结构,以及无时无刻都发生着阴阳相合和太极化分的变化。体内太极、阴阳间的变化与现代医学中的化分和化合过程极为相似,化合相当于阴阳两种物质相合产生生命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而...  相似文献   

6.
四象医学的核心是辨象施治,把人根据其脏局大小不同分为太少阴阳人。而且,朝医学强调心统属四脏而高出于四脏,故取心经的五腧穴抑制大脏器五行属性,应用于鉴别体质,叫太极针法;太极针治疗穴是,以取各大小脏器的原穴为主,泻大脏器的原穴,补小脏器的原穴的方法去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病痛影响,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睡。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畅快,易醒,重者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威胁人  相似文献   

8.
太极阴阳针法是韩铁军总结的,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局部取穴和以头、四肢膝肘关节下全身取穴相结合的针法,该针法建立了新的针灸临床治疗组方模式,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色在临床针灸治疗中得到了充分融合,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显著.该针法辨证条理化、组方模式化、操作规范化,具有适应证广、操作方便、见效快、疗效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不得卧、"目不暝"等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经常性的睡眠减少、难以入眠、睡眠不佳、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宜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倦感、不安、乏力不适、无精打采、头痛、阴郁症、焦虑症等,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此病在大多数人群中较为常见.笔者采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少阴人体质失眠者26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康复针刺组、单纯康复对照组、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单纯康复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单纯针刺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针刺康复组用言语康复训练配合太极针法。结果:治疗后10 d,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康复针刺组及单纯针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 d,康复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BDAE严重程度优于其他2组(P0.0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BDAE严重程度优于单纯康复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针刺、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三种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进中风后失语患者的康复,言语训练配合太极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太极六合针法》探讨针灸治疗疾病的原理,从以"六合针"为代表的新兴针灸理论出发,分析针灸治病的传统腧穴对应、全息元、先天太极运转三点作用原理;提出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神"的交流对疾病痊愈影响的思想延展,以期为针灸原理的探讨提供新灵感,同时强调对"本真"的回归,注重《内经》《易经》之根本。  相似文献   

13.
引气归元针法是腹针常用的针刺取穴手法,通过腹部腧穴的针刺刺激以调理先天、后天,从而达到神气条达、气血荣和、驱邪治病的目的。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文献,从相关学者对引气归元针法的理论探讨、临床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造成睡眠的时间严重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症情不一,有的入睡困难,有的睡而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有的时睡时醒、睡眠不稳,严重者通宵达旦不能成寐,以致变证丛生,患者十分痛苦。长期失眠容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主要采用镇静安眠药治疗,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药物副作用及依赖性。长期临床证实,采用适当的针刺方法,通过辨证取穴,常可取得显著疗效。现就国内近10年单用针法治疗失眠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4月~2012年6月在腰麻下行肛肠病术发生术后尿潴留患者8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太极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观察2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经检验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针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且临床应用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80-781
目的:观察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因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65)和对照组(n=65),针刺组采用曾氏太极针法结合功能训练,选用太极八卦针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针刺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随访,两组积分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曾氏太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与康复训练配合,共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中风后抑郁症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太极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结论:太极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9.
期医模式是“天、人、世、地”的整体医学模式即人在地方、世会、天时的天机中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按。地方、天时、人伦”大环境以至个体的整体进行辨象与辨证相结合诊断诊治疗与预防。整体观贯穿于朝医学的体质、生理、嫡理、病因、文化活动、辨象、辨证、养生、治法、药物和方剂、针灸、预防等各个方面,是朝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妥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董琦 《河南中医》2013,33(4):590-591
目的:分析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相关文献,了解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查阅PubMed(-~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8 ~20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和万方数据库(WF,-~2012),检索截止至2012年4月,检索限制在中英文文献.用microsoft access 2007对纳入以“烧山火”针法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通过现有研究成果,对“烧山火”针法目前研究状况作出归纳,并提出日后的研究方向.结果:共纳入145个研究,包括“烧山火”针法机制研究19篇,临床应用研究101篇,手法研究25篇,通过资料分析目前“烧山火”针法的主流机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提出新的机制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结论:“烧山火”针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刺疗法,应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简化、规范其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