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调查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s,CKD-MBD)情况,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患者CKD-MBD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34例MHD患者的透析龄、透前肌酐、血小板、白蛋白、血色素、血钙、血磷、ALP及iPTH的水平及临床资料,与指南比较分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钙、血磷、ALP及iPTH的特点.结果 我院MHD患者非老年组患病率高于老年组(P<0.05);透析龄、干体重、透前肌酐、白蛋白水平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磷、iPTH达标率分别为83.76%、19.66%、40.17%.两组比较,老年组血清钙、磷、iPTH、ALP均不同程度的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MHD患者CKD-MBD指标低于非老年组,提示两组患者CKD-MBD发生机制存在差异,老年患者容易合并低转运骨病(akinesis bone disease,ABD).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描述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体内钙和磷酸盐稳态的变化,其与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维生素D的异常循环水平有关,影响了骨矿化、生长和骨强度,导致心血管事件、骨折率及病死率的增加。目前对CKD-MBD的管理主要依赖于对血清钙、磷酸盐和甲状旁腺素浓度等生化指标的临床判断和评估。骨代谢标志物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做一综述,主要涉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SAP)、Ⅰ型原胶原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 terminal propeptide,P1NP)、抗酒石酸磷酸酶5b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 I terminal peptide,β-CTX)、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蛋白及硬骨抑素(sclerostin)。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影响的疗效评价.方法:在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10月之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参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  相似文献   

4.
牛蒙  孙建平 《山东医药》2014,(41):101-10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但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的钙磷沉积及异位钙化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HD患者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尽管透析方式发生改变及各种磷结合剂广泛使用,仍有81%MHD患者存在高磷血症[1]。引起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和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互为促进因素,同时它们治疗措施也是相互影响的。尿毒症状态、血液透析治疗、慢性炎症、代谢性酸中毒、营养素摄入和骨痛肌痛促进了PEW和MBD的发生发展。积极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平衡蛋白质和磷摄入以及合理运动或可同时改善PEW和MBD,从而更好的降低MHD患者病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相关临床资料, 为临床制定精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及怀柔区中医医院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267例患者, 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129例和年轻组(年龄<60岁)138例,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用药情况、化验资料包括血常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等, 并对患者高磷血症及饮食用药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问卷, 比较两组患者钙磷达标率、用药情况、问卷得分等的差异。结果 (1)老年组血钙[(2.3±0.2)mmol/L]、血磷[(1.9±0.6)m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213.5(93.5, 359.9)ng/L]的达标率分别为(84/129)65.1%、(56/129)43.4%、(66/129)51.2%, 与年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老年组高磷血症患病率(66/129, 51.2%)低于年轻组(90/138, 65.2%)(χ2=5.422, P=0.020)。(2)与年轻组比较, 老年组血肌酐[(796.6±225.2)μmol/L比(1025.6±28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调查,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31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钙(Ca)、磷(P)、白蛋白(Alb)等指标,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BUN浓度,记录透析后体质量和超滤量,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尿素清除指数(Kt/V)和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 PNA)。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Scr、P、i PTH、Alb浓度更低(P0.05),而Hb、Ac-Ca、Kt/V、n PNA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校正钙和白蛋白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乘积≤55 mg~2/dl~2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钙磷代谢紊乱,校正钙和白蛋白是影响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重要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药口服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影响的特点。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及阿法骨化醇组,比较两组口服冲击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iPTH、血钙、血磷的变化。结果骨化三醇组和阿法骨化醇组在治疗16周后,iPTH较治疗前分别下降42.5%±9.9%和38.0%±10.5%(P=0.203),iPTH靶目标(150~300 pg/mL)达标率分别是94.4%和88.9%(P=0.55),血钙较治疗前分别上升10.7%±7.9%和5.9%±4.1%(P=0.03),血磷较治疗前分别上升7.1%±5.7%和8.2%±8.4%(P=0.644)。结论骨化三醇与阿法骨化醇口服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CKD-MBD的疗效相当,但阿法骨化醇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小于骨化三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分析骨代谢的状态,指导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的56例CKD4期、5期及长期血液透析(5年以上)三组不同分期的慢性肾功不全患者清晨空腹抽血化验血清钙、磷、iPTH、bAP、TRACP,并行骨密度检查。结果三组不同分期慢性肾功不全患者CKD-MBD的发生率分别为36.4%、73.0%、87.5%(χ2=6.861,P0.05),其中高转运性骨病占65.79%,低转运性骨病占34.21%。高转运性骨病患者血清bAP和TRACP活性明显升高,而低转运性骨病患者血清bAP和TRACP活性降低。结论CKD-MBD是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高转运性骨病为主,但低转运性骨病不容忽视。bAP和TRACP是反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敏感指标,临床上可作为鉴别高、低转运性骨病的可靠依据,结合血清钙、磷、iPTH、骨密度的改变,可以综合分析骨代谢状态,指导CKD-MBD的诊断、分型、药物的选择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CKD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4.3%[1],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23% ~36%,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30%[2-3].我国的CKD患病率在6.44% ~20.38%,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9.25%[4...  相似文献   

11.
人类认识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与骨的密切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北京协和医院的刘世豪在Science首次命名了因为肾脏病导致的骨病,即"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简称肾性骨病),并提出双氢速变固醇治疗有效[1]。随后大量的证据表明CKD可导致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12.
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ang Z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6):363-364
临床实践表明 ,在充分透析的基础上 ,重视对透析患者的整体治疗 ,则有助于提高透析效率 ,延长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存活期和改善生存质量。一、对尿毒症毒素的新认知及透析的治疗作用据悉 ,各种肾病的终末期 (尿毒症 )体内有 2 0 0多种代谢产物水平增高 ,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例如已确认的毒素有尿素、尿酸、肌酐、胍类等 ;重新认识的毒素有甲状旁腺激素[1] 、β2 微球蛋白(β2 MG)等 ;近年新确认的毒素有马尿素、吲跺酚硫酸酯 (indoxylsulfate)、对 甲酚 (P cresol)、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的抑制蛋白 (GIP、C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MHD的10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死亡组原发病因前3位分别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死亡组患者的初透年龄、白细胞、血钾、血磷、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与未死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此外,心源性猝死及脑血管意外是主要死亡原因,存活患者中也有一定比例的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初次透析年龄、炎症状态、贫血、高钙血症、营养不良均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2009 年改善肾脏病全球预后组织(KDIGO) 发布了慢性肾脏病骨与矿物质紊乱(CKD-MBD) 指南,对CKDMBD 的临床诊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而随着近几年临床实践的积累和相关的研究结果公示,2016 年KDIGO 工作 组经过充分讨论,拟对该指南进行更新。该文就更新意见稿进行解读,以期对中国广大肾脏病临床工作者有实际指 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性别、透析龄、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PTH)分组。应用跟骨超声密度测定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测定PTH水平。结果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37.5%,骨量减少为50%。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明显高于男性17.65%(P0.05)。随着透析龄、PTH值增高,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骨量,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法,分析吉林省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269例MHD死亡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透析相关参数等,与同期300例MHD生存患者(对照组)资料相比较。结果 (1)导致两组终末期肾脏病(ESRD)病因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马兜铃酸肾病、梗阻性肾病、痛风性肾病、肾结核、其他6例,但MHD死亡组与存活组各项病因无统计学差异(P>0.05);(2)MHD患者死亡病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脑意外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尿毒性脑病、肿瘤、多脏器衰竭、自杀;(3)一般资料比较:死亡组≥60岁患者多于对照组,而45~59岁者少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低于对照组,透龄低于对照组(均P<0.05)。(4)生化指标及透析充分性比较:死亡组透析前收缩压(SBP)、透析前舒张压(DBP)、血磷(P)、鳞磷乘积(Ca×P)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清除指数(KT/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SRD病因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比例呈现增长趋势,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呈下降趋势,MHD患者主要死于心脑血管事件、感染、消化道出血,年龄、血压、透析时间、营养状况、低透析充分性等均是威胁MHD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早期充分透析、积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严格控制血压及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CKD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脂质代谢异常,这是促进C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CKD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与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各类降脂治疗能否有效改善CKD患者的CVD也存在争议。因此,文章就脂质代谢异常与CKD患者合并CVD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性作一综述,这对降低CKD患者CVD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KD)起病隐匿,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治率低,为中国重大慢性疾病之一。立足社区的CKD早期筛查、分层管理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治、延缓进展、降低终末期肾病发生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由多学科联合推进模式下CKD及其并发症管理项目联盟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讨论,针对初诊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提出了基于个体筛查模式的中国成人CKD及并发症早期筛查临床路径的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及骨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相关骨代谢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其使用透析器不同,分为高通量组(HF组,n=54例)、低通量组(LF组,n=37例),比较两组在维持透析时间<5年、5~10年及>10年三个时间段患者血PTH及透析前、后血钙,透析前血磷,透析后血磷下降率;同时两组各选择15例患者比较骨活检病理改变;分析造成高、低通量透析患者血PTH水平及骨病理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随透析年限的延长,低通量透析患者血PTH大幅度升高,而高通量透析患者则为轻度升高.透析年限<5,5~10年及>10年三个时间段,高通量透析患者血PTH水平都非常显著低于低通量透析组患者,分别为(105.6±130.2)pg/Lvs(507.8±426.8)pg/L(P<0.01),(225.4±333.0)pg/Lvs(1035.1±928.5)pg/L(P<0.01),(238.2±333.0)pg/Lvs(1797.7±853.9)pg/L(P<0.01).骨活检病理病变(类骨质面积,破骨细胞数)也显著轻于低通量透析患者(P<0.05).高、低通量透析患者透析前血钙(2.49±0.22mmol/Lvs2.14±0.26mmol/L)、透析后血钙(2.84±0.18mmol/Lvs2.55±0.35mmol/L),及透析后血磷下降率(57.47±9.87%vs45.73±13.30%)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显著降低患者血PTH水平,改善肾性骨病,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磷的清除,及升高患者血钙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周凡力 《内科》2009,4(3):377-378
目的 探讨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有关因素。方法统计33例CVD发病率,测定伴有CVD和不伴有CVD二组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透析前后血钙(Ca)、血磷(P)以及透析前血压(Bp)与CVD的关系。结果二组之间钙、磷及舒张压有差异。结论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张压升高、钙磷代谢紊乱与CVD发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