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上肢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中,抽取90例入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45例(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SF-36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第2周、第4周、第6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肌力、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肌力、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激励式心理护理较单一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更能提高患者肢体肌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国英  张芬  钟红丽  王江波 《新中医》2021,53(17):191-19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合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合穴位按摩。比较2组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MoCA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oCA评分及MM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MoCA评分及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合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脑卒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9.51%,有效率为85.24%,观察组治愈率为42.62%,有效率为93.44%,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室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6个月后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巴氏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加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性。方法:2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穴位按摩,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患者依从性、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疗效等影响性。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21.5%、78.5%,研究组为31.77%、88.8%,研究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末在SS-QOL各个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总依从率分别为36.45%、77.57%,研究组分别为45.79%、89.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范用药依从率为67.29%、73.83%、77.57%,研究组分别为81.31%、85.05%、8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体针针刺法治疗,观察组予以提督调神针法+穴位按摩治疗。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后2组NIH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73.47%(36/49)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45/4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恢复期患者,可降低NIHSS评分,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0%)与对照组(74.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MA、MBI、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疗效,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5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八段锦联合中医措施康复效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中医措施干预治疗,观察组采取八段锦联合中医措施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巴氏指数(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N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BI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FCA评分明显提高,较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为8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中医措施有助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减轻患者抑郁程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予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检测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应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应用脑卒中残损量表(SIAS)评估患者脑卒中严重情况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水平明显较低(P0.05),SAS评分较低(P0.01),SIAS评分较高(P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症状,使疾病的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联合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储莺  郑业  蔡鸣春  汪玲  顾炜萍 《河南中医》2023,(11):1710-1714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活动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脑方合穴位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脑方合穴位针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e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脑方合穴位针刺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法(H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S总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穴位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具有不同程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77.8%,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ugI-Meyer评分、BM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四肢感觉功能测评(Fugl-Meyer评分)、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定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上肢与下肢干预后Fugl-Meyer量表评分不同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时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较对照组的73.7%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医辨证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后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肿瘤患者12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为9.73±1.05,对照组评分为15.24±1.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9):1281-1283
目的:探讨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取关元、滑肉门、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等穴位辨证加减论治,同时采用分期运动疗法。对照组只给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运动功能障碍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5%(P0.05);观察组治疗后NDS、FAM以及MBI评分改善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腹针联合分期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