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系统化、规范化、均质化工程。随着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培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模块设计和应用经验,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过程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平台是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过程实施的一个综合性信息网络管理平台。辽宁省是人口大省,住院医师培训管理人数较多,探索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培训管理非常有必要。平台实现了培训基地申报、学员网上报名、学员日常培训情况网上实时监控、网上安排结业考试、全省学员信息统计查询等常用功能的住院医师全过程网络管理,节约了人力及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序推进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设。  相似文献   

3.
轮转登记手册所记载内容既是评估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量化指标,也是培训考核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重要依据。针对住培轮转登记手册数据真实性、信息滞后及重复录入的问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开展住培电子轮转手册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对接项目。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制定工作机制和项目实施,充分运用数据分析,进行流程改造和系统优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医疗安全,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天津市推行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制度之际,某部队医院对原有的住院医师考核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更合理的考核体系.方法:对2012年64名住院医师实行考核绩效挂钩,与2011年63名住院医师进行常规考核不与绩效挂钩对照,通过考核体系改革评价考核效果.结果:改革后的考核体系与改革前的考核体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改革后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管理效率.结论: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如何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型医院基层卫生专业进修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法通过以往工作经验总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基层卫生专业进修人员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以期达到对基层卫生专业进修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结果基层卫生专业进修人员的管理效率得以提升,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做到了派遣单位、培训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无缝对接,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目的。结论 "互联网+"思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卫生健康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莹  王长青 《医学与社会》2010,23(6):104-105
信息网络和IT技术因其快捷、便利、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等优点,引领着管理方式的变革.专科医师培训管理采用网络管理平台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有助于专科医师培训任务的预前安排和顺利执行,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培训动态,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更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序推进专科医师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永红  李泳  吴勇  张魁  黄红莉 《西部医学》2007,19(2):307-30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历史、培训方法、考核方法、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及管理办法,旨在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边看边练习教学(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对196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应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培训后住院医师的成绩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对PWW教学方式的满意率为100%。PWW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增加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多年来,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医师队伍建设和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认为,应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争取政府投入,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金;建立科学、规范和切合实际的培训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国情的人事代理制度,鼓励临床医师到基层工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行责任导师制度是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责任导师制度符合医学人才的成才规律。应注重责任导师选拔。对责任导师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责任导师的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目的是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实现人、财、物管理的计算机化。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网络系统的建设出发,着重分析该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选型、方案实施及网络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医药卫生人才、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1994年以来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结合我院科室设置的实际情况,共对193名住院医师进行培训。经过10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9年起自治区卫生厅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18年首次使用住培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移动APP终端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及资源共享最大化,从而弥补传统住培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实践表明,基于信息化移动平台的新型住培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科室省时、省力地抓好住培管理的各个环节,还能使住院医师循序渐进地合理完成住培计划,同时知识及技能、胜任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中,提高对于培训的认识,针对医学临床工作对于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考核是搞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医疗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信息系统,显著提高了药品入出库及管理效率,提高了药学服务的工作效率。目前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以患者为中心,涉及到患者信息、医疗经费和药品物质三方面的内容,已在许多医院得到了应用,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它的出现使得药品的领发途径与以前的手工操作相比有所不同,而药局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李吉航 《吉林医学》2012,33(14):3131-3132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清洗组、包装组、消毒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前的工作质量评价与理论知识考核和规范化培训后工作质量评价与理论知识考核,对规范化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和护士素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规范化培训后清洗合格率、包装正确率和消毒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同时工作效率和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显著提高。结论: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医学生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同情况,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方法 运用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法在全国7个行政区17所高校中抽取2 367名医学生进行无记名电子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运用均数比较、构成比比较和卡方分析等。结果 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很了解”的只有231人(9.8%)、“了解一些”的有1 790人(75.6%);不同行政区域(χ2=33.7,P<0.05)、不同类型(χ2=40.5,P<0.05)医学生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知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7.0%的医学生表示会主动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641人(22.9%)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持“支持”态度,782人(33.0%)“不支持”该制度,不支持的主要原因包括培训期间待遇低(71.8%)、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导致成为医生的培养时间过长(87.7%)、培训质量难以保证(59.1%)等。结论 对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进一步建立网络宣传交流平台,提高宣传效率;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基地获得投入资金与培训质量挂钩机制,保证学员待遇水平;探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型博士并轨培养模式以缩短培训周期;改革人事制度,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纳入职称晋升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临床带教师资的能力水平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临床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以提高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而临床教学能力建设是临床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是师资培训的重点,用以指导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建立师资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精选培训内容、多渠道参加各类师资培训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的综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洁  李颜含  王璐 《河南医学研究》2023,(21):3869-3873
目的 调查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接受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10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的3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11名护士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接受度总分为(12.63±2.5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科室、层级、培训频率、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是护士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接受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需多关注接受度较低的护士,对护士进行个性化培训,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性能,提高护士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帮助提高其接受度,促进护理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探讨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在骨科三个月轮训阶段临床实践技能的方法,包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制,规范化培训方式与内容,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等,以上方法实施对提高临床规范化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改善培训质量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