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FE)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及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筛选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 Ig A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 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同时可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前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前合并MGD与未合并MGD白内障病人各3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结果及视觉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前,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 2组三叶草、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三叶草、总高阶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1),2组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观察组慧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 01);术后3、6个月时,2组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术前MGD可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术前积极采取MGD治疗措施,并在术后随访中有效处理眼表疾病、泪膜及睑板腺恢复问题,以促进视觉质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物理疗法联合P2Y2受体激动剂对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MGD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常规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对症滴眼,6次/d;观察组64例,采用超声波雾化熏眼和睑板腺疏通按摩的物理疗法,配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外用滴眼。结果 经过4 w干预治疗,两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 BUT)、泪河高度(TMH)、脂质层、睑板腺开口、泪液分泌测试(SI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MGD性干眼症患者采用超声波雾化、睑板腺按摩物理疗法联合滴用P2Y2受体激动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提升睑板腺功能,增加泪液分泌,稳定泪膜层作用明显,操作易行,安全性高,且在停止干预后2 w内仍具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干眼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体征包括点状上皮糜烂、充血、低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睑板腺疾病。结合复杂主诉和各种症状和体征,如果对干眼患者采用一种廉价的,容易得到的,且可重复诊断的检测方法将是有益的。该文对干眼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眼部症状、睑板腺分泌功能和泪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MGD患者100例(200眼),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MGD常规治疗(睑缘清洁、眼部热敷及眼睑按摩,早晚各1次,共3个月),观察组采取睑板腺热脉动系统治疗(12 min,共1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眼部症状[干眼症状评估问卷(SPEED)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睑板腺分泌物性状(MGYSS)评分]、泪液IL-6与IL-1β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分析SPEED评分、MGYSS评分与泪液IL-6、IL-1β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BUT、SIT、L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L及SPEED评分、MGY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泪液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60例(120眼)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设为障碍组,将同期就诊的60例(120眼)老年睑板腺功能非障碍者设为非障碍组。统计所有患者年龄、糖尿病史、体重指数、烟酒史、激素分泌异常、瞬目减少、先天异常、抗青光眼药物、全身药物、慢性睑缘炎等情况,分析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并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验证其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中,轻度3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障碍组眼红、痒、刺激感、眼部灼烧感、异物感、干燥感、视疲劳及流泪症状的患者比例均比无障碍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年龄(OR=2.494)、糖尿病(OR=8.632)、抗青光眼药物(OR=21.000)、全身治疗药物(OR=2.940)、慢性睑缘炎(OR=5.231)、激素分泌异常(OR=21.000)和先天眼部疾病(OR=19.000)相关(OR1,P0.05)。结论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以眼红、痒、刺激感、眼部灼烧感、异物感、干燥感、视疲劳等为主,临床上需结合裂隙灯检查方式、眼表活体染色检查方式、ShimmerI检查方式、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等确诊,应注意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黏合胶对中老年性干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中老年性干眼症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A组术眼泪道注入生理盐水; B组术眼泪道注入等量纤维蛋白黏合胶,两组均常规给予羟糖甘眼液点眼,3次/d,1滴/次。在术前、术后1 w、2 w及4 w评价患者眼表症状指数(OSDI)、行泪膜相关检查和测定泪液中各蛋白含量。结果术前两组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液各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 w及2 w时两组SIT、泪河高度、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OSDI、BUT、泪液蛋白含量、溶菌酶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 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至术后1个月,两组OSDI、泪膜四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泪液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所提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个月后,B组与A组相比,其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明显增加,炎性细胞的密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纤维蛋白黏合胶黏合泪道治疗中老年性干眼,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泪膜稳定性和提高泪液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干眼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确诊为pSS的96例患者的干眼病诊断性检查数据.结果 在96例患者中:①干眼症状明显的患者达到89例,其中23例有2种以上的干眼症状;②泪膜破裂时间( BUT)检查<5 s的154只眼,5~10 s的18只眼,>10 s的20只眼,平均(3.7±1.9)s;③泪河高度:<0.3 mm的154只眼,平均(0.21±0.10) mm;④Van Bijstervel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平均得分为5.2±2.4;⑤Schirmer Ⅰ试验:192只眼滤纸湿长均<10mm/5min,平均为(4.6±1.8)mm;⑥睑板腺功能评分:平均1.5±0.9.结论 pSS患者的泪河宽度降低、Schirmer Ⅰ试验滤纸湿长减少,泪液分泌量减少;同时BUT缩短、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pSS所致的干眼病是一种混合型的干眼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探针疏通术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MGD伴蒸发过强型干眼症患者140例(2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药物、热敷、睑板按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用显微探针进行睑板腺管疏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 BUT)、睑板腺脂质性状评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UT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周,1、2、3个月,观察组治疗后1 d,其睑板腺脂质性状评分及排出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均<0.01),以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结论利用显微探针疏通术治疗MGD快速有效、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槲寄生水煎液治疗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60眼)女性干眼症患者(45~55岁)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口服槲寄生水煎液和对照组30例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片。两组均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w,1、2个月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4项、泪液蛋白,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共聚焦显微镜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河高度及角膜灾光素染色(FL)均有显著变化(均P<0.05);泪液蛋白(TP),乳铁蛋白(LF),溶菌酶(LZ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1 w、1个月后,OSDI均有变化(均P<0.05);至治疗后第2个月时患者的OSDI、BUT、SIT、泪河高度及FL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经过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上皮朗格汉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8±4)cells/mm~2和(52±22)cells/mm~2,而对照组上皮朗格汉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51±24)cells/mm~2和(251±66)cells/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槲寄生水煎液可有效减轻更年期女性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顺规散光青少年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方法对临床确诊为顺规散光的患者426例(832眼,除外其他任何眼病)进行检影及电脑验光,按结果分为低、中、高度散光;正视眼志愿者48例(96眼)作对照;分别对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染色、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屈光度检查。结果随着散光度的递增,顺规散光患者的BUT、SIt、下睑泪河高度呈下降趋势(P均〈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屈光度呈上升趋势(P均〈0.05)。结论顺规散光青少年患者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尤以高度散光者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48只眼)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老年患者病史、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睑板腺情况。结果 48只眼中有32只眼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用药时间的增长会增加对睑板腺功能的损害。经过分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87%。结论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可损害睑板腺功能,可能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翼状胬肉术中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对患者术后早期干眼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住院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68例(68眼),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35眼)和对照组33例(33眼)。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用药及处理完全相同,在手术中保持角膜湿润,试验组使用聚乙烯醇滴眼,对照组使用浸水棉片。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10 d、30 d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自觉症状评价、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评估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OSDI评分、自觉症状评分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UT在术后1 d、10 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FL评分在术后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 SIT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可以保护角膜,改善眼表环境,减轻干眼症状,促进眼表功能和泪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桑色素水煎液在绝经期女性干眼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研究。48例(48眼)女性干眼症患者(45~55岁)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4例):A组作为对照组给予服用维生素C片(安慰剂),B组给予口服桑色素水煎液。两组都添加应用羟糖甘滴眼液点眼;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w、1个月、2个月检查并评价判定患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蛋白(TP)及泪膜4项,并观察治疗前后角膜共焦显微镜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个指标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1 w、1个月、2个月OS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组治疗后2个月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较A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桑色素水煎液在治疗绝经期女性干眼症中发挥作用,使临床表现消退,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电热疗法治疗更年期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MGD的更年期女性患者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例,予电热疗法(每次12 min,温度设定为42.2℃)。对照组12例,予以每日两次的传统热敷。两组均给予清洁睑缘、睑板腺按摩。连续治疗1 w,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1 w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 w后,两组病情均有好转,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眼部症状中,干涩、疼痛、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OSDI、SIT、BUT、睑板腺挤压试验、睑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疗法有效改善了女性更年期MG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干眼症与2型糖尿病及其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收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3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糖、糖尿病病程、血清CRP。同时对患者的瞬目次数、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记录评分。对生化指标和眼表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同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患干眼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关的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发病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发病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泪膜破裂时间(4~8秒)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条的平均浸润长度要低于对照组,为5~9 mm。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要高于对照。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得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是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干眼症的相关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泪液分泌量减少,且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同时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提高。2型糖尿病与干眼症有着一定的相关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基础分泌量、年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相关因素与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新月形结膜切除术和双极电凝切除术的疗效和并发症,寻找一种更适合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方式。方法 60例患者(60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A组(新月形结膜切除术组)和B组(双极电凝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泪河、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w时,OSDI评分B组少于A组(P<0.05),4、8 w时无基本差别(P>0.05);在术后松弛结膜的残留方面,两组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泪河恢复和BUT方面,两组患者28 w,泪河正常的比例呈逐渐增高趋势,但两组在2、4、8 w时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在2、4 w时也无差异(P>0.05),只有在第8周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效果、并发症方面相差无几,而双极电凝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具有手术时间短、简单、不需进手术室等优点,但其明显的缺点是术后短时间内眼部刺激症状严重。  相似文献   

18.
MGD患者老年性上睑内翻两种手术矫正方法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并比较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老年性上睑内翻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上睑内翻的老年MGD患者30例(60眼)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双眼手术,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进行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B组进行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P<0. 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后1个月时干涩、疼痛、异物感、灼烧感和流泪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 05)。术后1个月时B组睑脂质量较术前及A组显著下降(P<0. 05)。与B组相比,术后1个月时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分显著降低,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延长(P<0. 05)。结论对于老年MGD患者,单纯皮肤-眼轮匝肌瓣切除术优于皮肌瓣联合外侧睑板楔形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老年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泪膜功能、泪膜稳定性、裸眼视力及复发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BUT)、Shirmer试验(SIT)下降,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增加,并且并发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泪膜正常率(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52.27%,χ~2=7.68,P=0.006)。结论老年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不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还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利于患者泪膜功能的稳定和视力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对干眼的影响。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9年3—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1例202眼,其中糖尿病病程≤5年的有51例102眼(B组),病程>5年的有50例100眼(C组),另外收集同期无糖尿病健康体检者49例98眼(A组),对比测量各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比较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之间干眼指标的差异。结果ABC 3组的F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UT为(6.99±2.15)s,B组为(6.86±2.03)s,C组为(5.97±1.56)s,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vsC)=0.006,P(BvsC)=0.006);A组SIt为(7.4±1.8)mm,B组为(7.0±4.0)mm,C组为(5.9±2.4)mm,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vsC)=0.009,P(BvsC)=0.032)。结论糖尿病干眼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当糖尿病病程>5年时,患者的干眼相关指标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